佛弟子文库

佛说阿含正行经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佛说阿含正行经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佛告诸比丘言:「我为汝说经,上语亦善,中语亦善,下语亦善,语深说度世之道,正心为本。听我言,使后世传行之。」诸比丘叉手受教。

佛言:「人身中有五贼,牵人入恶道。何等五贼?一者色,二者痛痒,三者思想,四者生死,五者识,是五者人所常念。」

佛言:「人常为目所欺,为耳所欺,为鼻所欺,为口所欺,为身所欺。目但能见不能闻;耳但能闻不能见;鼻但能知香,不能闻;口但能知味,不能知香;身体但能知寒温,不能知味。是五者,皆属心,心为本。」

佛言:「诸比丘!欲求道者,当端汝心,从痴但堕十二因缘,便有生死。何等十二?一者本为痴,二者行,三者识,四者字,五者六入,六者栽,七者痛,八者爱,九者受,十者有,十一者生,十二者死。施行善者,复得为人,施行恶者,死入地狱、饿鬼、畜生中。佛坐思念:『人痴故有生死,何等为痴?』本从痴中来,今生为人,复痴心不解目不开,不知死当所趣向?见佛不问,见经不读,见沙门不承事,不信道德,见父母不敬,不念世间苦,不知泥犁中考治剧,是名为痴故有生死。不止生死,如呼吸间,脆不过于人命。人身中有三事,身死识去心去意去,是三者,常相追逐。施行恶者,死入泥犁、饿鬼、畜生、鬼神中;施行善者,亦有三相追逐,或生天上,或生人中,堕是五道中者,皆坐心不端故。」

佛告诸比丘:「皆端汝心,端汝目,端汝耳,端汝鼻,端汝口,端汝身,端汝意,身体当断于土,魂神当不复入泥犁、饿鬼、畜生、鬼神中。视人家有恶子,为吏所取,皆坐心不端故。人身有百字,如车有百字,人多贪好怒,不思惟身中事,死入泥犁中,悔无所复及。」

佛言:「我身弃国捐,遮迦越王忧断生死,欲度世间人使得泥洹道。第一精进者,即得阿罗汉道。第二精进者,自致阿那含道。第三精进者,得斯陀含道。第四精进者,得须陀洹道。虽不能大精进者,当持五戒:一不杀,二不盗,三不两舌,四不淫妷,五不饮酒。」

佛言:「人坐起常当思念是四事,何等四?一者自观身,观他人身。二者自观痛痒,观他人痛痒。三者自观意,观他人意。四者自观法,观他人法。内复欲乱者,心小自端视身体,饱亦极,饥亦极,住亦极,坐亦极,行亦极,寒亦极,热亦极,卧亦极。卧欲来时,当自惊起坐,坐不端者,当起立,立不端者,当经行,心傥不端者,当自正。譬如国王将兵出斗,健者在前,既在前鄙复却适欲却着后人;沙门既弃家,去妻子,除须发,作沙门,虽一世苦,后长得解脱。已得道者,内独欢喜,视妻如视姊弟,视子如知识,无贪爱之心,常慈哀十方诸天人民,泥犁、饿鬼、畜生,蜎飞蠕动之类,皆使富贵安隐度脱得泥洹之道,见地虫当以慈心伤哀之。知生不复痴,能有是意,常念师事佛,如人念父母,如狱中有死罪囚,有贤者往请囚,囚黠慧常念贤者恩。比丘以得道,常念佛如是,念经如人念饭食。」

佛言:「诸比丘!转相承事,如弟事兄,中有痴者,当问慧者,展转相教。问慧者,如冥中有灯火,无得阴搆作恶,无得诤讼。见金银当如视土,无得妄证人入罪法,无得传人恶言,转相斗语言,无得中伤人意。不闻莫言闻,不见莫言见,行道常当低头视地,虫无得蹈杀。无得自贪人妇女,无得形相人妇女。坐自思惟,去贪爱之心,乃得为道耳。」

佛言:「欲求道者,当于空闲处坐,自呼吸其喘息,知息短长,息不报形体皆极,闭气不息,形体亦极。分别自思惟:『形体谁作者?』心当观外,亦当观内。自思惟欢然,与人有异心,当是时不用天下珍宝,心稍欲随正道,意复欲小动者,当摄止即还守,意即为还。譬如人有镜,不明不见形,磨去其垢,即自见形。人已去贪淫瞋恚愚痴,譬如磨镜。谛思惟天下,皆无有坚固,亦无有常。」

佛告诸比丘:「持心当如四方石,石在中庭,雨堕亦不能坏,日炙亦不能消,风吹亦不能起,持心当如石。」

佛告诸比丘:「天下人心如流水,中有草木,各自流去,不相顾望,前者亦不顾后,后者亦不顾前,草木流行,各自如故。人心亦如是,一念来一念去,如草木前后不相顾望,于天上天下无所复乐,寄居天地间,弃身不复生。道成乃知师恩,见师者即承事,不见师即思念其教诫,如人念父母,意定乃能有一心,便有哀天下人民蜎飞蠕动之类。坐自笑我已脱身于天下及五道,一者天道,二者人道,三者饿鬼道,四者畜生道,五者泥犁道。得阿罗汉者,欲飞行变化即能,身中出水火即能,出无间入无孔亦能,离世间苦取泥洹道亦能。」

佛告诸比丘:「道不可不作,经不可不读。」

佛说经已,五百沙门皆得阿罗汉。诸沙门皆起前,以头面着地为佛作礼。

佛说阿含正行经


上篇:佛说九横经

下篇:六度集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阿含部目录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

【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弘化社32分本)...

【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佛说盂兰盆经...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

长阿含十报法经

长阿含十报法经卷上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 闻如是:...

佛说长阿含经

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

【注音版】中阿含大品八难经

中阿含大品八难经...

别译杂阿含经

别译杂阿含经卷第一 失译人名今附秦录 初诵第一 (一...

佛母般泥洹经

佛母般泥洹经 宋沙门慧简译 闻如是: 一时,佛在维耶...

佛说斋经

佛说斋经 吴月氏国居士支谦译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

佛说轮王七宝经

佛说轮王七宝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鸿胪卿传法大...

吉祥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祗陀园给孤独精舍。时已深夜...

佛母般泥洹经

佛母般泥洹经 宋沙门慧简译 闻如是: 一时,佛在维耶...

诸法最上王经

诸法最上王经 隋北印度三藏阇那崛多译 复次说此法时,...

佛说摩诃衍宝严经

佛说摩诃衍宝严经(一名大迦叶品) 晋代译失三藏名 闻如...

禅秘要法经

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注音版】楞严经文殊师利菩萨拣择圆通章

楞严经文殊师利菩萨拣择圆通章...

【注音版】四祖道信方寸论

四祖道信方寸论...

大般泥洹经

佛说大般泥洹经卷第一 东晋平阳沙门法显译 序品第一...

【注音版】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肇论

肇论序 小招提寺沙门 慧达 作 慧达率愚,通序长安释...

这个咒能够拔除一切业障的根本

我们能听到得生到净土的咒也是不容易的,这个咒大家都...

出世法是身后事,何不等晚年再修习

问:淫欲固是生死之根,不可不断。但出世之法,乃身后...

【推荐】具足了所有功德的六个字

阿弥陀佛把他因地当中,无量劫以来备修菩萨六度万行,...

佛说八种大悚惧的事情

这八种大悚惧的事情就是要经常思维八种使我们感到害怕...

现在念佛回向给过世的母亲,还能往生吗

问: 我母亲生前追求故后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让我给她...

守戒太难,是否守住十戒就够了

问: 祖师曾说受戒容易守戒难,尤其是末法时代要守清...

佛世乐音老母

隋大业年间,佛陀在维耶罗国(在今日中印度)时,其所...

梅子熟了!——法常禅师的故事

大梅法常禅师参马祖时,听到马祖说即心是佛,就领会这...

慈悲充实了生命

慈悲是充实了的生命,正如盛满了酒的酒杯。 懂得了慈...

老人是宝

有一次,佛陀在舍卫国对比丘们说:恭敬老人有很大的利...

一生的修行过程中,只需一声佛号一部经即可吗

问: 请问在一生的修行过程中,只需一声佛号即可,还需...

慈济的十条戒

也许人都知道参加慈济大专青年联谊会的会员,就是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