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五分律卷第二十七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五分律卷第二十七

宋罽宾三藏佛陀什共竺道生等译

第五分之四威仪法

佛在舍卫城。尔时有一婆罗门出家,好净过常,自恶大小便,用利厕草割伤其肉,血污衣服及僧卧具。诸比丘种种呵责:「汝尚自恶大小便,云何能看诸比丘病?」以是白佛,佛言:「不听用厕草。」

时诸比丘裸形上厕,诸白衣讥呵言:「此比丘正似尼犍子!」诸比丘以是白佛,佛言:「不应裸形上厕!裸形上厕,突吉罗。」

有阿练若处比丘去厕远,急大便,不能忍至厕。以是白佛,佛言:「良不能忍,听未至厕,四向顾望,无人便起。」

有比丘先在厕中,后有比丘不系念上厕,不弹指、不[口*磬]欬,迳入突之;先比丘羞惭恨责,后比丘悔谢;又上厕比丘虽弹指,而厕中比丘不作声,亦入致恨。俱以白佛,佛言:「不应散乱心上厕!散乱心上厕,突吉罗。今为诸比丘制上厕等初应学法,是中比丘应尽形寿学;若不学,突吉罗!」

「若比丘上厕时应一心,看前后左右,至厕前[口*磬]欬、弹指,令厕中人、非人知;厕中人亦应弹指、[口*磬]欬。既入厕,复应看前后左右,仰视屋间,无蛇、蚖、毒虫不?不应以衣突户两边,好收歛之。一心安足,勿令前却以污厕上;若先有污及己所污,皆应治事,须洗洗之,须拭拭之,须除草秽除之,然后出去。徐下护衣,勿使污秽。往小便处及洗大小便处,亦应如是。

「若用水时,应先看水有虫、无虫。不得多用水,然要使周事。以器捲水,极令安徐;不得使器相撑,以致破损。用水若尽,应更取使满。若有急事,要应取令得一人用,覆头而去。」

有诸比丘于厕边坐禅、眠卧、染缝衣服、受经、经行,妨诸比丘上厕。诸比丘以是白佛,佛言:「不应尔!」

有诸比丘住处狭小,不得避厕。以是白佛,佛言:「若住处狭小,听以衣物遮之,令不相妨。」

有诸比丘于厕上嚼杨枝,诸比丘恶贱,又妨诸比丘上厕。以是白佛,佛言:「不应尔!」

有诸比丘厕边嚼杨枝,佛言:「亦不应尔!」

有诸比丘嚼杨枝竟,插着厕壁钩,坏诸比丘衣,或伤其肉。佛言:「不应尔!」

诸比丘嚼杨枝竟,着树根下,树神瞋恨。佛言:「不应尔!」

有诸比丘大便竟,无物雪拭,污身衣服。佛言:「听用厕草。」

诸比丘便用竹片、芦片,伤坏其肉。佛言:「不应用利物作厕草,应削去楞;除漆树,余木尽听用。」

诸比丘作厕草太长、或太短、或麁、或细。佛言:「应使得中。」

诸比丘用厕草竟,着厕孔中。佛言:「不应尔!」

诸比丘散乱掷厕草着地,佛言:「听作器盛。若满,见者应除着坑中,若教火烧。」

诸比丘洗大小便,污手。佛言:「听用灰土、牛屎净洗。」

诸比丘洗大小便竟,以手揩壁洗之,坏诸牆壁。佛言:「不应揩壁,应以塼石揩洗。」

诸比丘用灰土、牛屎着地污秽。佛言:「应以器盛。」

有诸比丘作杨枝太长,佛言:「不应尔!极长听一搩手。」

有一比丘嚼短杨枝,见佛恭敬,便吞咽之,佛威神令得无患。佛言:「不应尔!极短听长竝五指,亦不应太麁、太细。」

诸比丘不住一处嚼杨枝,处处污地。佛言:「不应尔!」

有阿练若处比丘住一处嚼杨枝,路远妨乞食,又失僧得施。佛言:「阿练若处比丘听一心行嚼杨枝。」

有诸比丘临井嚼杨枝。佛言:「不应尔!」

有诸比丘用杨枝竟不洗,虫食而死。佛言:「不应尔!用竟净洗乃弃。」

有诸比丘乏杨枝,佛言:「听截去已用处,余更畜用。」

有一比丘以盛革屣囊盛杨枝,革屣粪污之。佛言:「应更以余物盛。」

有诸比丘于温室、讲堂、食堂、作食处,和尚、阿阇梨、上座前嚼杨枝。佛言:「不应尔!」

有诸比丘病,和尚、阿阇梨、上座看之,不敢于前嚼杨枝。佛言:「病时听!」

诸比丘白衣前嚼杨枝,白衣讥呵言:「沙门释子唯勤治齿。」佛言:「不应尔!」

诸比丘便不敢于一切白衣前嚼杨枝,佛言:「不应尔!若贵白衣不应于前嚼。」

有诸比丘于外道前嚼杨枝,亦如上呵责。佛言:「亦不应尔!」

诸比丘便不敢于一切外道前嚼杨枝,彼便复言:「沙门释子恭敬我等,不敢于我前嚼杨枝。」佛言:「不应尔!若能于佛法作损益者,不应于前嚼。」

佛言:「我为诸比丘制上厕等初学法,应尽形寿持。」

时有一乞食比丘,不系念在前,入他家不忆出处,更从余处出,见一女人在屋中露形仰卧;见已恐怖,疾疾走出。彼家主还,见比丘恐怖疾出,作是念:「此比丘于我家内必有事衅!」即看家中,见妇露形仰卧,便谓已通其妇,急追比丘,语言:「小住!汝于我家作如是如是事。」比丘答言:「汝莫作是语!我比丘法不作是恶。」彼人不信,打之几死,夺衣钵而放。彼比丘既还僧房,具向诸比丘说。诸比丘种种呵责:「汝云何不系念在前,入他家不忆出处?」以是白佛,佛言:「今为乞食比丘制初学法,应尽形寿学;若不学,突吉罗!」

乞食比丘应一心早起,下床着革屣,取内衣着,抖擞去尘;腰绳亦如是。齐整着下衣,从脚跟下,上量一搩手,左掩其上,两边两襵,当后两襵,应抽系绳。徐取行路革屣,不应错着。一心取僧伽梨及钵。洗钵时,应互跪,不得立;若洗铁钵,听离地一尺;苏摩钵,离地四指;瓦钵二者之中。洗竟,不应着危嶮处,亦不应着上有物堕处;不得不拭,着日中曝。应可饮水着荫中,应洗钵水着日中。

若出去时,应一心。若须闭门户,下钵着两脚间,然后闭之,钩钥应藏,勿令人见。去聚落不远,其地平正,有好软草,以钵着上已,抖擞僧伽梨及中下衣,齐整着之。左手摄衣,右手擎钵,低头视前而去,应善取街巷相,善分别他门閤相。至门閤时,应弹指、[口*磬]欬、叩使作声,若内有人、非人令知。若入门已,应筹量应于何处立,若有人言:「大德来入!」便一心入。若人与食,不应临食上受;若女人授食,不应共语、不应谛视、不应取好恶相。若一家足者善;若不足,复至余家,足然后止。得食已,出聚落离人远,应下钵着地,脱僧伽梨抖擞去尘,若有泥污,应净除拭,还摄着肩上。归到住处,开门入,以衣钵着常着处,抖擞革屣,揩拭令净;然后一心洗脚,拭使燥,还着革屣向房。开房户入,举衣钵着本处。若欲以油涂脚,听涂脚底。净扫食处,敷坐具,取净水,办拭手脚巾。若住处先有生熟菜、苦酒、盐、酱,应豫受着一处。洗盛长食器,量食有长,应先减着中。若见上座持食后还,应起迎,为捉衣钵着上座本处,语言:「衣钵在此!」为脱革屣,有土者着户外。时至,打揵稚、若唱令集坐。集坐已,先遍行盛长食器,若有长者应减着中,若有少者应就取足;然后行菜医。若当食时,有比丘后来,应授水与彼,若授水与长食食器中食;若不受水,彼则已食。众食已,应收坐具,扫地,除粪远弃,净洗盛长食器,覆着本处,举水瓶。

先到和尚、阿阇梨房中,应有所作作之,然后还房若读诵、若坐禅、若经行,以清净心除诸盖缠;和尚、阿阇梨亦不得以小小事留弟子。若和尚、阿阇梨当为四众说法,弟子应扫除说法处,敷坐具,具水瓶,拭手脚巾。若有非时浆,应净漉着一处。说法竟,还举坐具诸物。

若和尚、阿阇梨须洗浴者,应办浴具。若须冷,取冷;须煖,为煖。师既入浴室,应白:「须己入不?」若须便入;若入,应在背后。师出,应扶侍;须还房而不能去者,应背负,若衣举。须非时浆,应与。若令呼某甲比丘,应为呼。若须灯,应然灯,若无灯。授饮时,应白言:「饮在此,已净漉竟。」夜应问师:「须在此宿不?」若言须,则住;若言不须,应还房,如上行道。清旦,应往问讯:「得安眠不?」应为求前食后食,粥怛钵那。若僧中有,应为请分。若有次请处,亦应请分。

若师欲入聚落应问,须着轻重衣授与之。师若言:「汝随我去。」应随去。至他家若不得入门,不应恨;若入门不得坐,亦不应恨,应立师背后;若檀越与食,应受,若不得亦不应恨;师有残食与取噉,亦不应恨。若在白衣家说法,不应乱语;若师出鄙拙之言,应令觉知。师归,从归如上行道。

是为阿练若比丘乞食初学法,应尽形寿持。

时众多比丘于一住处夏安居,既结坐已,无人劝佐作前食后食,及粥怛钵那。诸比丘安居中极乏食,自恣竟便去。去后,旧住比丘向诸居士,说言:「汝等应生欣庆心,有如是如是好比丘住此安居!」诸居士言:「若尔!我等不善与。汝等共作知识,云何有如是如是好比丘来而不语我?我常远请,困不能得;而今自来,不得供养!」

时六群比丘至他住处,语旧住比丘言:「与我开房户,敷卧具!」即安处之。六群比丘中一比丘先入,不系念在前,蛇从上堕螫杀;余比丘啼哭懊恼。诸长老比丘疾出问之,以事而答。诸长老比丘呵责言:「云何不系念在前,入于空房?」诸比丘以上事具白佛,佛言:「今为客旧比丘制初学法,应尽形寿学;若不学,突吉罗!」

若旧住比丘,闻上座客比丘游行人间,当来至此,应修饰房舍,抖擞床蓆,晒卧具,扫除房内,铲治房前,取净水覆着一处,办拭手脚巾。若闻来至,应出门迎,令下座比丘为捉衣钵。既入已,为敷座,给洗脚水,为洗脚,授拭手脚巾及革屣巾。若客上座衣物、眷属多,应与二房。应问:「衬身衣何似?」随上中下衣与所宜卧具。客比丘若病,应与近厕房。若须浴,为办浴具。若须非时浆,亦应与。应竟夜为集说法。明旦,为办前食后食,及粥怛钵那。请留夏安居,劝化一切,令设供养。

彼客比丘欲至僧坊,若先反抄衣,应下之。若先扠腰,不应复扠。若先戴衣,应下着肩上。脱革屣,抖擞拭令净,以草叶裹持入。入已,应一处坐,小息。应问旧比丘:「何者是上座房?」知处已,应往礼拜问讯,共语。若日早,应礼塔。礼塔已,次第礼诸上座;然后洗手脚。洗手脚已应问:「此住处谁是分僧卧具人?」知已往问:「我若干岁,有房分不?」若言有,便言:「与我。」若与,复应问:「此房先有人住不?」若言无,应到房户前,先以瓦石掷房中听声。若有声,不应入;若无声,便开户避之户前,若无物出,然后入,小待眼明遍看房中,以杖按床上,视床下地,无毒虫不?徐徐开窓。若日早,应出卧具,抖擞晒。若先无卧具,应至分卧具比丘边索。若得取敷,复应问:「彼房初夜,何所畏?中夜、后夜,复何所畏?」若言:「初夜畏阿练若贼。」应问:「我当作何计?」若答:「应作如是自防。」应受用之。中夜、后夜亦如是。复应问:「此房有食无?」「此聚落作食为早、晚?」「何处巷,僧与作学家羯磨?」「何处巷,僧与作覆钵羯磨?」「何处巷,有恶狗?」「何处巷,有淫女、年长童女,及寡妇?」「此中何处布萨?何时布萨?何处是歠粥处?何处是食处?」其中若有僧事,皆应疾赴,不得稽留。

是为客旧比丘初学法,应尽形寿持。

佛在王舍城。

尔时有众多居士请僧食,或有诸比丘方着衣欲往食者,或有已还脱衣者,或有持钵欲往者,或有已还洗钵者,或有始出僧坊者,或有已还始入者,或有始食竟者,或有始欲食者。诸居士讥呵言:「余外道尚知俱就请、俱时食;而沙门释子,反无法则!我等不知谁已食,谁未食?」诸长老比丘闻种种呵责,以是白佛。佛言:「今为上座诸比丘制食时初学法,应尽形寿学;若不学,突吉罗!」

若有白衣请僧,彼白衣家常出入比丘,应为白上座。上座应令遍语诸比丘:「今受某甲檀越请。」皆当齐集,整持威仪;并遣主人出入比丘,先语令知至。若日早食未办,上座须至余处,听将一比丘去;要当速还,不得稽于集时。入请家门,皆应系念在前,知次座处,留未至者处。

有绳床未有绳,以衣覆上,比丘不知,坐时反倒,露形羞惭。佛言:「若欲坐时,先以手按,然后坐。」

有诸比丘坐绳床上敷,急烈破。佛言:「应先举敷令宽,然后坐。」

若檀越行水时,应问:「有承水器不?」若有,不应令水堕地;若无,不应令水聚一处成泥。

若得根、茎、叶、果不知噉者,应待左右人食,然后噉之。

有比丘下食未遍便食,白衣讥呵言:「此诸比丘不待等,得食便食,甚于小儿!」佛言:「不应尔!要须等得,然后听食。」

有处僧多,上座不知等得食时。佛言:「应高声唱僧跋。」

诸比丘食竟,默然而去。诸白衣讥呵言:「诸余外道食人食竟,皆咒愿而去。沙门释子默然无言,施主不知悦意以不?」佛言:「上座应咒愿已去。」

诸比丘去,不待上座。佛言:「听上座八人相待,余人随意。」

有一住处舍利弗最上座,罗睺罗最下座。受请主人以酥羹与上座,油羹与次座,泽枯羹与下座。罗睺罗食后往到佛所,头面礼足,却坐一面。佛问罗睺罗:「汝今日何所食?」

罗睺罗即说偈答:

「食油者有力,  食酥者有色。
 若食泽枯羹,  无力况有色!」

白佛言:「今日用泽枯羹食。」

舍利弗食后往到佛所,头面礼足,却坐一面。佛问舍利弗:「汝今日何所食?」答言:「用酥羹食。」佛呵言:「汝今日不善食!云何比丘,上座酥食,中座油食,下座泽枯食?」舍利弗默然不答,便于屏处吐食使尽。佛言:「从今若受请时,上座应语主人言:『一切与,平等与。』」

若檀越送食来,上座应语下座比丘,令扫除食处,敷座,取净水,出盛长食器。凡是所须,皆应供办。时至应唱,若打揵稚,令齐集受食。若主人办食迟,应催令速,勿使失时。

是为上座食时初学法,应尽形寿持。

时有阿练若处比丘,为人懒堕,不取饮水、不取洗手脚水、不取厕边水。时有众多阿练若贼往求饮水,答言:「无。」复求洗手脚水、厕边水,答:「亦复无。」便语比丘言:「汝等沙门释子常具三种水,今何故无?」答言:「我不取,是故无。」贼复言:「今但与我水,后不复来!」答亦如初。复问:「何故无水?」答言:「为人懒堕,故不畜水。」贼便夺其衣钵,打之几死而去。

复有阿练若处比丘不别星宿,诸贼寄宿语比丘言:「我等小眠,欲晓语我。」贼小眠已,问比丘早晚。比丘言:「尚早!」如是三问,夜已际晓,犹故言早。逐贼人至,捉贼将去。贼便瞋言:「比丘若语我早晚,睡不至晓。今被此捉,便是比丘!」诸比丘具以白佛,佛言:「今为阿练若处比丘制初学法,应尽形寿学;若不学,突吉罗!」

若阿练若处比丘,应善知四方相,应善知机宜,应善别星宿知时节早晚,应记月、半月日数,亦应记岁月日数。

以何利故,应知四方相?若知贼来处,方得以避之。

以何利故,应善知机宜?若贼来时,应作是思惟:「为宜避走?为宜起迎?为宜说法?为宜供?」当知机宜已,随而为之。

以何利故,应善知星宿?应知初夜星相、中夜星相、后夜星相,得以自知今是眠时,今是行道时;若有贼问,得语早晚;若贼将去放还,观星得知归路。

以何利故,应善知月、半月日数?以此,知布萨日至,往聚落中求悔过,清净布萨。

以何利故,应善知岁月日数?若至春时,知若干日过,应结夏安居;安居中,过若干日;自恣时至,应往聚落中求悔过,清净自恣。

若阿练若处比丘,应在平正处,若树下作洗脚庵,安洗脚物,畜洗脚水,在常坐处坐。若有人来,应欢喜问讯。若贼索水,应脱革屣,净洗手,擎水与之;若问水冷暖,随宜答之。若优婆塞索水,亦应如是。若外道来索水,有能与佛法作损益者,亦如上;若无能为,便应着革屣,两手擎水与之,勿使彼言:「比丘恭敬我。」

时有一比丘于聚落中乞食还,不覆钵上,鵄尿堕钵中,比丘不觉食,得乾痟病。

复有一比丘亦从聚落中乞食还,不覆钵上,拘楼荼鸟衔蛇飞当钵上,失蛇堕钵中。比丘虽去上饭,食下饭即死。诸比丘具以白佛。佛言:「若欲于聚落中食,听住食。若欲持还,应覆钵上。」

有诸老病比丘乞食,擎钵还,手寄。佛言:「听作络囊盛钵,挂掖。」

有诸比丘挂钵掖下,汗流污之。佛言:「听以手巾幞持归。」

时有一比丘乞食还,阿练若处贼逐后,作是念:「若此比丘乃至不与我一抟食,我当杀之!」既至所住,遥见彼贼来,便请令食。贼食已,作是言:「希有,汝今大得功德!自施命,复施我命。」便自说上念。彼比丘以是白佛,佛言:「若比丘持食至阿练若处,若有人来应与食。若无人来,应小待;待久未有人来者,比丘饥应先食半;复未有人来,应更食半;最后应留一抟。」

有诸阿练若处比丘食竟食尽,贼来从比丘乞食,无食与。以是白佛,佛言:「听阿练若处比丘畜食。若食难得,聚落比丘应与;若无净人,听自持还,净、不净地随意安之。」

有诸比丘自持食还阿练若处,着不净地,贼不来乞,不知云何?佛言:「应与作人、若守园人、若沙弥。」

「若有阿练若处比丘须瓶、盆器物,聚落比丘应与。若须卧具,亦应与。」

所行道中有树,若草,妨比丘行,或钩坏衣。佛言:「听编草披着道外,若以物遮之。听反系树枝着树。」编系草木时,枝折,叶落。佛言:「不故,不犯。」

有阿练若处比丘晨朝来出,露湿衣坏色。佛言:「听高着,亦听以杖扑去露。近聚落,应还如法着衣,扑露杖藏着一处,还时取归。」

有阿练若处比丘,须土作泥。佛言:「若无净人,听取崩岸土;若无崩岸土,听水浇地挫草布上,蹋使成泥取用。」

有阿练若处比丘,行时不举僧绳床、木床、卧具,烂坏、火烧。佛言:「应举着一处,钥户,藏户钩着无雨处,记之而去;若余比丘往,应语所藏处。」

时诸比丘作衣不舒张,裁便截之,或长、或短、或偏邪,不得成衣;更索不能得。

又有诸比丘常着一衣,住处亦着,入聚落亦着。

又有诸比丘以三衣裹果、蓏、草、木、叶、牛屎。

有诸比丘用食钵除粪扫、盛残食、盛过中饮、盛香及药,或不洗举、或着日中、或着地、或着危嶮处。诸比丘皆以白佛,佛言:「今为诸比丘制衣钵初学法,应尽形寿学;若不学,突吉罗!」

若比丘得新衣,应先浣,舒张度量,然后裁截。截已应缝,缝已应染,颠倒晒燥。染已敷地,若欲悬,上下安纽。若僧伽梨,应如僧伽梨法畜,不得以裹诸物;优多罗僧、安陀会,诸受持衣亦皆如是,应谨护如身薄皮。持钵应如钵法,不得如上遇之,谨护应如眼。

五分律卷第二十七

 

上篇:弥沙塞部和醯五分律

下篇:弥沙塞五分戒本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律部目录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

楞严咒注音版

楞严咒注音版...

【注音版】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

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御製无量寿佛赞  西方极乐世界尊,  无量寿佛世希...

菩萨戒本

菩萨戒本一卷(出〈地持戒品〉中) 慈氏菩萨说 北凉天竺...

佛说五恐怖世经

佛说五恐怖世经 宋居士沮渠京声译 闻如是: 一时佛在...

摩诃僧祇比丘尼戒本

(以下仅限出家具戒者观看) 摩诃僧祇比丘尼戒本 东晋平...

【注音版】式叉摩那尼戒本

式叉摩那尼戒本(仅限出家具戒者观看)...

无门关

禅宗无门关 说道无门。尽大地人得入。说道有门。无阿...

佛说咸水喻经

佛说咸水喻经 失译人名今附西晋录 闻如是: 一时,婆...

【注音版】佛说轮转五道罪福报应经

佛说轮转五道罪福报应经...

佛说校量数珠功德经

佛说校量数珠功德经 大唐天竺三藏宝思惟译 尔时,文殊...

金刚三昧经

金刚三昧经序品第一 北凉失译人名 如是我闻: 一时佛...

【注音版】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金光明最胜忏仪

金光明最胜忏仪 宋传天台教观四明沙门知礼集 一切恭敬...

犍陀国王经

犍陀国王经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 闻如是: 一时,...

【注音版】地藏王菩萨圣诞祝仪

本祝仪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

念佛消业的故事

当我们的心灵不断的忆念阿弥陀佛的功德、忆念我们未来...

邪淫之事为天地所不容,神鬼所愤怒

非正式夫妻而行淫事者,是为邪淫。此事天地所不容,神...

鉴真大师--为了佛法的事业,何惜生命

一、鉴真大师的一世佛缘 赞宁《宋高僧传》曾记载(鉴真...

净宗十祖-截流大师

1.生平 截流大师(公元1628一1682年),讳行策,清初顺...

心外无别佛,佛外无别心

马祖一日谓众曰:汝等诸人,各信自心是佛,此心即是佛...

生死炽燃,苦恼无量

第八觉知:生死炽燃,苦恼无量。发大乘心,普济一切;...

念佛为何还要修观

问: 我们一路念佛就好,为什么要修观? 净界法师答:...

此地若发,是有地理;此地不发,是有天理

宋朝大儒朱熹,有一次曾任福建崇安县知县,在这期间曾...

无论如何也要选「往生净土」

临命终时,我们没有办法选择是在那一个舒服的时候,无...

商人与龙女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善良的商人,他驱赶着八头牛,到一个很远...

准提菩萨——薄福恶业众生的大依怙

稽首皈依苏悉帝。头面顶礼七俱胝。 我今称赞大准提。惟...

学佛的三种目的

学佛的目的总结起来有三种: 一是追求今生的福报。 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