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五分律卷第十九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五分律卷第十九(弥沙塞)

宋罽宾三藏佛陀什共竺道生等译

第三分之三安居法

佛在舍卫城。尔时诸比丘春夏冬一切时游行,蹈杀虫草,担衣物重,疲弊道路。诸居士见,讥诃言:「此诸外道沙门、婆罗门,尚知三时,夏则安居;众鸟犹作巢窟,住止其中;而诸比丘不知三时,应行、不行。常说少欲,慈愍护念众生;而今践蹈无仁恻心。无沙门行,破沙门法!」诸长老比丘闻,种种诃责,以是白佛。佛以是事集比丘僧,问诸比丘:「汝等实尔不?」答言:「实尔。世尊!」佛种种诃责已,告诸比丘:「不应一切时游行,犯者突吉罗!从今听夏结安居。」

结安居法,应偏袒右肩,脱革屣,胡跪合掌,向一比丘言:「长老一心念!我某甲比丘,于此住处夏安居,前三月,依某聚落、某房舍。若房舍坏,当补治。」如是三说。答言:「我知!」

诸比丘便日日结安居,或二日乃至五日一结。以是白佛,佛言:「不应尔!应于春末布萨日,分房舍卧具,于夏初一日结安居。」

有比丘欲依象下或依车舆结安居,复有比丘欲依覆钵安居。以是白佛,佛言:「皆不应尔,犯者突吉罗!听在结跏趺坐及衣钵雨漏所不及处,依此安居。」

有诸比丘在无救护处安居,为贼劫夺;复有诸比丘在塚间安居,为非人所恼;复有诸比丘在空树中安居,为毒虫所困;复有诸比丘在皮覆屋中安居,鼻内生肉;复有诸比丘露地安居,肌皮剥脱。以是白佛,佛言:「皆不应尔!」

时诸白衣请比丘于无救护处安居,白言:「大德!可于彼安居,我当遥作救护。」以是白佛,佛言:「听受!」

复有塚间比丘,患人间无房舍卧具,欲还塚间安居。以是白佛,佛言:「若能系念在前,无所畏者听。」

复有诸比丘欲治护空中树,于中安居。以是白佛,佛言:「听应先以石掷树,若以杖打,听有何声?有何物出?若无异声、无有物出者,然后入中,仰塞泥合得使平立,作土埵,泥四边地,安户作开闭处。」

尔时阿耨达龙王,请诸比丘于宫五百金银众宝窟中安居,诸比丘不敢往。以是白佛,佛言:「听往。」

诸比丘欲作阶道,安置坐石,及洗脚石;而皆是金银,惭愧不敢。以是白佛,佛言:「彼金银犹此土石,随意用之。」

复有诸比丘安居,有贼难、王难、亲里难。以是白佛,佛言:「应避去,余处安居。有二种安居:前安居、后安居。若无事,应前安居;有事,听后安居。」

后安居比丘至余处,彼比丘不与房舍卧具。以是白佛,佛言:「应与。」

既与不住,夺他住房。以是白佛,佛言:「应随所得而住。比丘欲安居时,应先筹量此处有难、无难,无难应住,有难应去。」

尔时舍卫城,有长者名忧陀延,信乐佛法,常供给诸比丘;安居中,为僧作房,设入舍食,欲因以房施;请左右住处诸比丘,诸比丘惭愧不受,长者便嫌诃言:「我散财物,作此饮食,而诸比丘不肯受请!」诸比丘以是白佛,佛言:「听受。若作比丘尼屋及外道房,乃至为垒阶道、设食、请施,皆听受。若有请、若无请,须出界外,一切皆听七日往返。」

有一比丘自不知律,不依持律,安居中生疑,作是念:「世尊不听我安居时游行,无有问处,不知云何?」以是白佛,佛言:「听依有持律比丘处安居。若持律住处房舍迮狭,听近持律七日得往返处,于中心念,遥依持律而安居。」

有一比丘分房卧具竟,不作是念:「我今安居。」口亦不言,后生疑悔:「我不结安居,为成安居不?」以是白佛,佛言:「为安居受房舍、敷卧具。虽不发心、口言结之,亦得名安居。」

时舍卫城人,欲于祇洹作渠通水,波斯匿王闻,令言:「若有于祇洹通水者,当与大罪。」后边境有事,王自出征。后诸外道欲并力通渠,诸比丘以此语诸优婆塞,诸优婆塞言:「此非我等所制,可往白王。」诸比丘言:「世尊不听安居中过七日往返,王去此远,何由得往?」便以白佛,佛以是事集比丘僧,告诸比丘:「从今若有佛法僧事、若私事,于七日外,更听白二羯磨受十五日,若一月日出界行。」

一比丘唱言:「大德僧听!此某甲比丘为某事,欲出界行,于七日外更受三十夜,还此安居。若僧时到僧忍听。白如是。」

「大德僧听!此某甲比丘为某事,欲出界行,于七日外更受三十夜,还此安居。谁诸长老忍,默然;不忍者,说。僧已与某甲更受三十夜出界行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有一比丘安居,麁食不足,作是念:「我此中安居,麁食不足,而世尊不听破安居,我当云何?」以是白佛,佛言:「听以此因缘,破安居无罪。」

复有一比丘安居,有一比丘尼诱共作不净行,作是念:「人心易转,后或失意,而世尊不听破安居,我当云何?」以是白佛,佛言:「听以此因缘,破安居无罪。」式叉摩那乃至黄门亦如是。若国王欲坏其梵行,乃至父母亲戚亦如是。

有一比丘安居见伏藏,作是念:「此藏足我一生用,若久住此或能失意,而世尊不听破安居,我当云何?」以是白佛,佛言:「听以此因缘,破安居无罪。」若见国王尊贵,乃至见父母亲戚苦乐,恐失道意,皆亦如是。

有一比丘安居,闻有比丘欲破僧,作是念:「若有破僧事,僧不和合,不得安乐,而世尊不听破安居,我当云何?」以是白佛,佛言:「听以此因缘,破安居无罪。」

复有一比丘安居,闻异住处有比丘欲破僧,是己亲厚,作是念:「若我往谏,必受我语,而世尊不听破安居,我当云何?」以是白佛,佛言:「听以此因缘,破安居无罪。」若能使人谏,为此而去。若彼处僧已破,若自和合、若使人和合,为此而去皆亦如是。比丘尼能和合僧亦如是。

时有估客营住,诸比丘欲依安居。以是白佛,佛言:「听依。」

彼估客安居内,忽然复去。诸比丘不知云何?以是白佛,佛言:「听随去。」

诸估客分作两部,诸比丘不知云何?以是白佛,佛言:「若一部信乐,所之丰乐,随去。比丘有持律,彼处亦多持律,听随此部去。」若依牧牛羊人、作椑栰人、船行人安居皆亦如是。

有诸比丘安居中,烧房舍、卧具,无有住处。不知云何?以是白佛,佛言:「若火烧、若水漂,王难、贼难、非人难,师子、虎狼、诸毒虫难,乃至蚁子、水虱难,皆听破安居无罪。」

时跋难陀受安居请,布萨竟往中路,见二住处多有衣食施,便住其中二处各半,皆欲取分。诸比丘以是白佛。佛以是事集比丘僧,问跋难陀:「汝实尔不?」答言:「实尔。世尊!」佛种种诃责言:「汝愚痴人!云何已受他请,为利养故住二处安居?」告诸比丘:「从今若比丘受他前安居请,布萨竟往中路,见二住处多有衣食施便住,无前、后安居,得违言突吉罗罪。若比丘受他前安居请,布萨竟往不至,至十七日明相出,是比丘无前安居,有后安居,不破安居,得违言罪。若受他前安居请,布萨竟往结安居,不受七日出界外,七日内还、不还,是比丘无前安居,有后安居,不破安居,得违言罪;若受他前安居请,布萨竟往结安居,受七日出界外不还,无前安居,有后安居,不破安居,得违言罪;若七日内还,不破安居,不犯违言罪。若受他前安居请,布萨竟往结安居,未至自恣七日,无七日法出界外,亦无前安居,有后安居,不破安居,得违言罪;若有七日法出界外,不破安居,不犯违言罪。若比丘受他前安居请,往彼布萨亦如是。

「若比丘受他后安居请,布萨竟往中路,见二住处多有衣食施,便住不往,破安居、违言二突吉罗罪。若受他后安居请,布萨竟往不至,至十七日明相出,是比丘破安居、违言二罪。若受他后安居请,布萨竟往结安居,不受七日出界外,七日内若还、若不还,及受七日,七日内不还,皆破安居、违言二罪;若七日内还,不破安居,不犯违言罪。若受他后安居请,布萨竟往结安居,未至自恣七日,无七日法出界外,破安居、违言二罪;若有七日法出界外,不破安居,不犯违言罪。若受他后安居请,往彼布萨亦如是。」

有一比丘求安居处,见有空窟,作是念:「我当于此安居。」复有众多比丘见,皆作是念,而不相知。至安居前布萨日,俱集于彼,皆言:「我已先取此窟。」不知谁应得住,以是白佛,佛言:「若先至者应作相,若题壁作自名,若语窟左右人,后引为证,此人应得。」

复有比丘先占住处,后竟不来,余比丘不敢住,遂空置此处。以是白佛,佛言:「应坏相,若语人令知,使余比丘得住。」

五分律第三分之四自恣法

佛在舍卫城。尔时众多比丘住一处安居,共议言:「我等若共语者或致增减,当共立制勿复有言,若乞食先还,便扫洒食处,以瓶盛水,出拭手脚巾,敷诸坐具,置盛长食器,量食有长,减着其中,如其得少,从此取足。食竟,次第除屏物事,若独不胜,招伴共举。如此安居得安乐住,无复是非增减之患。」作此议已,即便行之。安居既竟,诸佛常法,岁二大会,往到佛所,头面礼足,却坐一面。佛慰问言:「汝等安居和合,乞食不乏,道路不疲耶?」答言:「安居和合,乞食不乏,道路不疲。」又问:「汝等安居云何和合?」诸比丘即具以答,佛种种诃责:「汝等愚痴,如怨家共住!云何而得和合安乐?我无数方便教汝等共住,当相诲诱,转相觉悟,以尽道业。于今云何而行哑法?从今若复立不共语法,得突吉罗罪。」

尔时六群比丘数数犯罪,诸比丘以佛教应相诲语,便语言:「汝等数数犯罪,应自见过,而修改悔,勿得污染梵行,自贻大苦,负人信施,空无所获。」六群比丘不自改过,反更诬谤:「长老比丘犯种种罪。」彼闻已惭愧,便往佛所,以是白佛。佛以是事集比丘僧,问六群比丘:「汝实尔不?」答言:「实尔。世尊!」佛种种诃责已,告诸比丘:「若有比丘犯罪,应先问言:『我欲诲汝,汝听我不?』言听则诲,不听则已;若不听,犯突吉罗罪。」

六群比丘后时犯罪,便逆问长老比丘:「我欲诲汝,汝听我不?」彼作是念:「佛制不得不听。」便答言:「随意说之。」六群比丘复言:「若随我意,当随我,说何罪?何时说?何处说?」彼闻此语,便逐其后,不敢远离。以是白佛,佛复问六群比丘:「汝实尔不?」答言:「实尔。世尊!」佛种种诃责已,告诸比丘:「若成就五法,不应问听语罪:无惭愧、愚痴、少闻、自不如法、苟彰人恶。若有惭愧、多闻、智慧、自如法、实欲使人离恶,乃应问听说罪。

「复有五法,不应问听说罪:随爱、随恚、随痴、随畏、不知时非时,反上应问听说罪。

「若成就五恶法而问,不应敬听说罪;若成就五善法而问,应敬听说罪。」

时诸比丘作是议:「如世尊所说:应问听、不应问听,应敬听、不应敬听。唯有罗汉然后应问,我等云何而得行此?」以是白佛,佛以是事集比丘僧,问诸比丘:「汝等实作此议不?」答言:「实尔。世尊!」佛告诸比丘:「从今以十利故,为诸比丘作自恣法。应求僧自恣说罪言:

「『诸大德!若见我罪,若闻我罪,若疑我罪,怜愍故自恣说,我当见罪悔过。』如是三说。」

时诸比丘作是念:「世尊教我等自恣,应共奉行。」便日日自恣,或二日、三日至五日一自恣。以是白佛,佛言:「不应尔!应夏三月最后日自恣。」

诸比丘便于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前自恣,若白衣、外道、狂心、乱心、病坏心、被举、灭摈、异见人前自恣。以是白佛,佛言:「不应尔!应在如法比丘众中自恣。」

有诸比丘坐床上自恣,以是白佛。佛言:「不应尔!」

诸比丘既下地自恣,污衣服。以是白佛,佛言:「应好泥治地,布草于上自恣。」

六群比丘言:「若次至我,然后下地。」以是白佛,佛言:「不应尔!应一比丘先唱言:

「『大德僧听!今僧自恣时到,僧当和合作自恣。白如是。』

「然后俱下地,[跍*月]跪自恣。」

诸比丘自恣未竟,上座老病不堪久跪。以是白佛,佛言:「听自恣竟者还坐。」

诸比丘已自恣竟,便出去。以是白佛,佛言:「不应先出,要待都竟。」

诸比丘一时向上座自恣,不知谁已自恣,谁未自恣。以是白佛,佛言:「不应一时自恣。」

诸比丘便复一一从上座自恣,有诸白衣欲布施、听法,久不能得,便讥诃言:「我等多务,废业来此;而诸比丘不时受施,为我说法。」诸比丘以是白佛,佛言:「不应一一自恣,听上座八人一一自恣,自下同岁,同岁一时自恣。」

诸比丘不知自恣已至何处?以是白佛,佛言:「应白二羯磨差自恣人,若二、若多。」

一比丘唱言:「大德僧听!此某甲、某甲比丘,能为僧作自恣人。僧今差某甲、某甲作自恣人。若僧时到僧忍听。白如是。」

「大德僧听!此某甲、某甲比丘,能为僧作自恣人。僧今差某甲、某甲作自恣人。谁诸长老忍,默然;不忍者,说。僧已差某甲、某甲作自恣人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诸比丘差无智比丘作自恣人,以是白佛,佛言:「五法成就不应差,随欲、恚、痴、畏、不知时非时。反上应差。」

被差比丘应起,语诸比丘言:「同岁、同岁一处坐。」

自恣人不知己何时当应自恣,以是白佛,佛言:「次第至已,便应自恣。」

诸比丘作如是自恣,犹故迟,诸白衣如上讥诃。以是白佛,佛言:「被差人复应唱言:『各各相向自恣。』」

诸比丘自恣竟,复更布萨。以是白佛,佛言:「自恣羯磨,亦名布萨。」

尔时世尊,自恣日与诸比丘前后围绕露地而坐,告诸比丘:「今僧和合自恣时到,应共自恣。」有一比丘起,白佛:「有病比丘不来。」佛言:「应差一比丘将来。」乃至出界自恣,如说戒中说。时六群比丘有罪自恣,以是白佛,佛言:「不应尔,犯者突吉罗!」

彼犹故有罪自恣,以是白佛,佛言:「应住其自恣!」

诸比丘未羯磨时,便住他自恣,复有自恣竟方住。以是白佛,佛言:「不应尔!羯磨竟、未自恣时,应住。」

告诸比丘:「有四不如法住自恣,四如法住自恣。何谓四不如法住自恣?谓住无根破戒、无根破见、无根破威仪、无根破正命。若反上为四如法住自恣。

「复有七不如法住自恣,七如法住自恣。何谓七不如法住自恣?谓住无根波罗夷、无根僧伽婆尸沙、无根偷罗遮、无根波逸提、无根波罗提提舍尼、无根突吉罗、无根恶说。反上为七如法住自恣。

「复有八不如法住自恣,八如法住自恣。何谓为八不如法住自恣?谓住无根破戒无作、无根破见无作、无根破威仪无作、无根破正命无作。反上为八如法住自恣。

「复有九不如法住自恣,有九如法住自恣。何谓九不如法住自恣?谓住无根破戒作、不作,无根破见、无根破威仪亦如是。反上为九如法住自恣。

「复有十如法住自恣,十不如法住自恣。何谓十如法住自恣?有一比丘以此相,以此事,受如法治罪羯磨;若比丘见其以此相,以此事,受如法治罪羯磨。是比丘后于余僧中,说其已受如法治罪羯磨,住其自恣,是谓如法住自恣。若住其自恣时,有难起僧皆散去,后见之复如前住其自恣,是谓如法住自恣。

「若舍戒、若犯波罗夷、若犯僧伽婆尸沙、若犯偷罗遮、若犯波逸提、若犯波罗提提舍尼、若犯突吉罗、若犯恶说。若比丘以此相,以此事,于僧中说其犯,住其自恣,是名如法住自恣。反上名为不如法住自恣。」

时优波离问佛言:「世尊!比丘以几法住他自恣?」佛言:「以五法住他自恣:以实,不以虚;以时,不以非时;以有利益,不以无利益;以慈心,不以恶意;以柔软语,不以刚强。」

又问:「世尊!欲住他自恣,应几法自筹量?」佛言:「应以五法自筹量:应量我住彼自恣,为实、为虚?若虚,不应住;若实,应更审定。为时、为非时?若非时,不应住;若时,应更审定。为有利益、为无利益?若无利益,不应住;若有利益,应更审定。为当因此起诤破和合僧、为不破?若破,不应住;若不破,应更审定。复应量我住彼自恣,持法、持律、解律仪、聪明、辩才、学戒比丘如法助我不?若彼必助,亦应更审。审已,以时住自恣。」

又问:「世尊!欲住他自恣,应几法自观。」佛言:「应五法自观:自观身行清净、口行清净、意行清净、多诵修多罗、善解阿毗昙不?若身口意行不清净,诸比丘便当言:『汝身口意行不清净,云何住他?』若不多诵修多罗,诸比丘便当言:『汝从谁闻?何经中说?未能不师人,何能师物?』若不善解阿毗昙,诸比丘便当言:『汝所说有何义?汝自不知义,云何住人?』」

又问:「世尊!有几法住他自恣,后无悔。」佛言:「有五法住他自恣,后无悔:怜愍故、利益故、欲济拔故、使从恶戒出故、住全戒中故。」

又告优波离:「有五种住他自恣,后生悔心。诸比丘语言:『汝说他罪不实,汝应止!』『汝所说非时,汝应止!』『汝所说无有利益,汝应止!』『汝以恶意说他罪,非是慈心,汝应止!』『汝所说刚强,非柔软语,汝应止!』若反上,后不生悔心。

「此彼住自恣比丘,有五事不应忧:诸比丘语言:『彼不实住汝自恣,汝不应忧!』『彼非时住汝自恣,汝不应忧!』『彼无利益住汝自恣,汝不应忧!』『彼以恶意住汝自恣,汝不应忧!』『彼非软语住汝自恣,汝不应忧!』」

优波离问佛:「若比丘入僧中,应以几法?」佛言:「应以五法:一、下意,二、慈心,三、恭敬,四、知次第坐处,五、不论说余事。

「复有五法:不应反抄衣、不应左右反抄衣、不应扠腰、不应覆头、应恭敬僧。」

优波离问佛:「比丘有几法,得与僧和合羯磨?」佛言:「有五法得与僧和合羯磨:应同见、应随僧、应信有事、应自往、若与欲。」

复语优波离:「若有僧事不应不往,若不往则异于僧。有五种见,于僧事为不如法:应心念而口语,应口语而心念,非法助僧,助非法人,犯言不犯。若反上为如法。」

有一比丘自恣日犯突吉罗罪,向余比丘说,半云是突吉罗,半云是恶说;二部中各有持律、聪明智慧、有惭愧心、乐学戒法,共诤不决,以住自恣。诸比丘不知云何?以是白佛,佛言:「应一比丘将至眼见耳不闻处,教作恶说悔过,还白僧:『彼比丘已作法,僧应自恣。』诸比丘不得问作何等法,问者突吉罗。」

复有一比丘自恣日犯突吉罗罪,向余比丘说,半云是波罗提提舍尼,半云是突吉罗;乃至半云是波罗夷,半云是突吉罗。二部中各有持律、聪明智慧、有惭愧心、乐学戒法,共诤不决,以住自恣。诸比丘不知云何?以是白佛,佛言:「应一比丘将至眼见耳不闻处,教作突吉罗悔过,还白僧:『彼比丘已作法,僧应自恣。』诸比丘不得问作何等法,问者突吉罗。犯波罗提提舍尼,乃至偷罗遮亦如是。」

「若犯僧伽婆尸沙、若犯波罗夷,应白羯磨停此事:『大德僧听!今停此事,自恣后当如法断。白如是。』作此白已应自恣,不得不自恣。」

有一比丘自恣日语诸比丘言:「有物无人。」因共空论,半云有物无人,半云有人无物,共诤纷纭。诸比丘不知云何?以是白佛,佛言:「应白停此事自恣,不得不自恣。若白停已,有还发此论者,犯波逸提。」

有病比丘住病比丘自恣,病比丘住无病比丘自恣,无病比丘住病比丘自恣,不相顺从。诸比丘不知云何?以是白佛,佛言:「不应尔,犯者皆突吉罗!若病比丘住病比丘自恣,诸比丘应语言:『汝今病,何以住他?』若病比丘住无病比丘自恣,亦应如是语。若无病比丘住病比丘自恣,诸比丘应语言:『汝且止!此比丘病,可待差住之。』」

有诸比丘遣使住他自恣,诸比丘以是白佛,佛言:「不应遣使住他自恣,犯者突吉罗!」

时跋难陀犹遣使住他自恣,诸比丘以是白佛,佛言:「受使人得突吉罗,跋难陀犯波逸提。」

或愚痴比丘住愚痴比丘自恣,或愚痴比丘住智慧比丘自恣,或智慧比丘住愚痴比丘自恣,不相顺从。诸比丘以是白佛,佛言:「不应尔,犯者突吉罗!」

若比丘住他比丘自恣,众僧知见彼人身口意业不清净,少闻、愚痴者,不应受其语,但当自恣。若僧见彼人身口意业有清净、有不清净,及少闻、愚痴亦如是。若僧见彼人身口意净,多闻、智慧,应受其语,当问言:「汝见彼有何等过?为破戒?为破见?为破威仪?为破正命?」若言破戒,应问:「汝知破戒相不?」若言不知,诸比丘应诃令惭,语言:「汝不知破戒相,而在僧中说他破戒!」僧若不作此诃,皆犯突吉罗;若言知,诸比丘应问:「何等是破戒?」答言:「犯波罗夷、僧伽婆尸沙。」若言破见,应问:「汝知破见相不?」若言不知,诸比丘应如上诃,若不诃皆犯突吉罗;若言知,应问:「何等是破见?」答言:「无今世后世、无罪福报应、无父、无母、无阿罗汉。」若言破威仪,应问:「汝知破威仪相不?」若言不知,诸比丘应如上诃,若不诃皆犯突吉罗;若言知,应问:「何等是破威仪?」答言:「犯波逸提、波罗提提舍尼、突吉罗、恶说。」若言破正命,诸比丘应问:「汝知破正命相不?」若言不知,诸比丘亦应如上诃,若不诃皆犯突吉罗;若言知,应问:「何等是破正命?」若言:「谄曲心,以求利养。」僧复应更问:「汝为见?为闻?为疑?」若言见,应问:「云何见?何时见?何处见?汝在何处?彼在何处?」若作是问不能答,应如法治已自恣,不应不自恣。闻疑亦如是。

有一住处,众僧于中安居三月,皆得道证,作是念:「若三月竟便自恣者,便应移去,则失此乐。」诸比丘不知云何?以是白佛,佛言:「今听诸比丘三月自恣日,皆集一处,应一比丘唱言:『大德僧听!我等于此安居得一心乐,若自恣便去者,则失此乐;今共停此至八月满,作四月自恣。白如是。』如是白竟,若有欲远行比丘听自恣便去;若有欲住其自恣者,僧应为如法捡校,使得自恣而去。若去比丘欲住后比丘自恣,诸比丘应语言:『我等未自恣,汝云何得住?』若彼去已,至后自恣时还住诸比丘自恣者,诸比丘应如法检校竟,应自恣。」

有诸比丘一处安居,闻某处好斗比丘当来,作是议言:「彼来必住我等自恣。」诸比丘不知云何?以是白佛,佛言:「未至自恣二、三日,应自恣而去。若闻今日至,应即自恣而去。若闻已入界内,应疾出界外自恣而还。若不得,应出迎,礼拜问讯,为捉衣钵,办洗浴具,将入浴室与涂身油蜜,出界外自恣。若复不得,应为办食,随在界内外;若在界内食,食时应出界外自恣;若在界外食,食时应住界内自恣。若复不得,应共集自恣后,一旧比丘白诸旧比丘言:『大德僧听!今共布萨说戒,后四月黑十五日当自恣。白如是。』客比丘若言:『何故四月黑十五日自恣?』旧比丘应答言:『本不共安居,不应问我。』若客比丘复至黑十五日者,旧比丘复应如上白:『后白十五日当自恣。』乃至『不应问我。』亦如上。客比丘复至白十五日者,复应为作食如上,若得者善;若不得,便应强共和合自恣,不得不自恣。」

五分律卷第十九

 

上篇:弥沙塞部和醯五分律

下篇:弥沙塞五分戒本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律部目录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注音版】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弥沙塞部和醯五分律

(以下仅限出家具戒者观看) 弥沙塞部和醯五分律卷第一...

梵网经

梵网经序 夫宗本湛然,理不可易,是以妙穷于玄原之境...

十诵比丘尼波罗提木叉戒本

(以下仅限出家具戒者观看) 十诵比丘尼波罗提木叉戒本...

弥沙塞五分戒本

(以下仅限出家具戒者观看) 弥沙塞五分戒本一卷 宋罽宾...

缘起经

缘起经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如是我闻: 一时,薄伽...

佛说处处经

佛说处处经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 佛言:「道人行道...

卢至长者因缘经

卢至长者因缘经 失译人今附东晋录 「若着悭贪,人天所...

【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圣善住意天子所问经

圣善住意天子所问经翻译之记 夫法留正像,唯圣是依;...

【注音版】慈氏菩萨所说大乘缘生稻秆喻经

慈氏菩萨所说大乘缘生稻秆喻经...

摩诃般若钞经

摩诃般若钞经 摩诃般若钞经卷第一(亦名长安品) 秦天竺...

菩萨璎珞经

菩萨璎珞经卷第一(一名现在报) 姚秦凉州沙门竺佛念译...

【注音版】佛说圣法印经

佛说圣法印经...

资生资具,地藏菩萨可以满足你的愿

【解脱宝所依。福海具精进。悲意乐聪敏。救苦诸有情。...

如何救度疾病的众生

问: 如何救度疾病的众生? 慧律法师答: 有两种角度...

五种外道的错误邪见

【于阿赖耶识中,若愚第一缘起,或有分别自性为因,或...

凡事适可而止,把握好人生方向

有一个小孩,大家都说他傻,因为如果有人同时给他5毛和...

圣严法师《办公室哲学》

通常,一个办公室里总是有不同部门的人在一起工作,每...

优波笈多尊者度生的因缘

释迦牟尼佛在将要入涅槃时,化导并降伏了阿波罗啰龙王...

人之一生——六入缘触

缘触这是谈到他入到外面去,他就有一个接触,但是六尘...

憨山大师参学悟道记

一、寺庙启蒙 大师俗姓蔡,讳德清,字澄印,别号憨山。...

学佛正确的八种发心

【然心愿差别,其相乃多,若不指陈,如何趋向。今为大...

【推荐】修持大悲咒的仪轨和功德利益

根据《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想得到健康长寿,其实就是三句话

《黄帝内经》上面就讲到了人的自然生命的长寿的总原则...

太虚大师的志行和悲愿

太虚大师精通三藏,学贯古今,智慧圆融,悲心广大。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