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妙法莲华经忧波提舍

大乘论师婆薮槃豆释 后魏北天竺三藏菩提留支共沙门昙林等译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妙法莲华经忧波提舍卷上

大乘论师婆薮槃豆释

后魏北天竺三藏菩提留支共沙门昙林等译

 顶礼正觉海  净法无为僧
 为深利智者  开示毗伽典
 祇虔牟尼尊  及菩萨声闻
 令法自他利  略出勒伽辩
 归命过未世  现在佛菩萨
 弘慈降神力  愿施我无畏
 大悲止四魔  护菩提增长

妙法莲华经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烦恼。心得自在善得心解脱善得慧解脱。心善调伏。人中大龙。应作者作。所作已办。离诸重担。逮得己利。尽诸有结。善得正智心解脱。一切心得自在到第一彼岸。菩萨摩诃萨八万人。皆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退转。皆得陀罗尼大辩才乐说。转不退转法轮。供养无量百千诸佛。于诸佛所种诸善根。常为诸佛之所称叹。以大慈悲而修身心。善入佛慧通达大智到于彼岸。名称普闻无量世界。能度无数百千众生。

释曰。此经法门。初第一品示现七种功德成就。此义应知。何等为七。一者序分成就。二者众成就。三者如来欲说法时至成就。四者依所说法威仪随顺住成就。五者依止说因成就。六者大众现前欲闻法成就。七者文殊师利菩萨答成就。

序分成就者。此法门中示现二种胜义成就。此义应知。何等为二。一者示现诸法门中最胜义成就。二者示现自在功德义成就。如王舍城。胜于一切诸余城舍。耆阇崛山胜余诸山。显此法门最胜义故。如经婆伽婆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故。

众成就者。有四种义故。成就示现应知。何等为四。一者数成就。二者行成就。三者摄功德成就。四者威仪如法住成就。

数成就者。诸大众无数故。行成就者有四种。一者谓诸声闻修小乘行。二者谓诸菩萨修大乘行。三者谓诸菩萨神通自在随时示现。能修行大乘。如颰陀波罗菩萨等十六大贤士。具足菩萨不可思议事。而常示现种种形相。谓优婆塞优婆夷比丘比丘尼等。四者谓出家声闻威仪一定不同菩萨故。

皆是阿罗汉等有十六句。示现声闻功德成就。

皆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退转等有十三句。示现菩萨功德成就。

声闻功德成就者。彼十六句三门摄义示现应知。何等三门。一者上上起门。二者总别相门。三者摄取事门。

上上起门者。谓诸漏已尽故名为阿罗汉。以心得自在故名为诸漏已尽。以无复烦恼故名为心得自在。以善得心解脱善得慧解脱故名为心得自在。以远离能见所见故名为无复烦恼。以善得心解脱善得慧解脱故名为心善调伏。人中大龙者。行诸恶道如平坦路无所拘碍。应行者已行。应到处已到故。应作者作。人中大龙已得对治降伏烦恼之怨敌故。所作已办者。更不后生如相应事已成就故。离诸重担者。以应作者作所作已办后生重担已舍离故。

逮得己利者。已舍重担证涅槃故。尽诸有结者。以逮得己利断诸烦恼因故。善得正智心解脱者。诸漏已尽故。一切心得自在者。善知见道修道智故。到第一彼岸者。善得正智心解脱善得神通无诤三昧等诸功德故。大阿罗汉等者。心得自在到彼岸故。众所知识者。诸王王子大臣人民帝释天王梵天王等皆识知故。又复声闻菩萨佛等是胜智者。彼胜智者皆悉善知。是故名为众所知识。

总别相门者。皆是阿罗汉等十六句。初句是总。余句别故。彼阿罗汉名之为应。有十五种应义应知。何等十五。一者应受饮食卧具供养恭敬等故。二者应将大众教化一切故。三者应入聚落城邑等故。四者应降伏诸外道等故。五者应以智慧速观察法故。六者应不疾不迟说法如法相应不疲惓故。七者应静坐空闲处。饮食衣服一切资生不积不聚少欲知足故。八者应一向行善行不着诸禅故。九者应行空圣行故。十者应行无相圣行故。十一者应行无愿圣行故。十二者应降伏世间禅净心故。十三者应起诸通胜功德故。十四者应证第一义胜功德故。十五者应如实知同生诸众得诸功德为利益一切诸众生故。摄取事门者。此十五句。摄取十种功德。应知。示现可说果不可说果故。何等为十。一者摄取德功德二句示现。如经诸漏已尽无复烦恼故。二者三句摄取诸功德。一句降伏世间功德。如经心得自在故。二句降伏出世间学人功德。如经善得心解脱善得慧解脱故。三者摄取不违功德。随顺如来教作故。如经心善调伏故。四者摄取胜功德。如经人中大龙故。五者摄取所应作胜功德。所应作者。谓能依法供养恭敬尊重如来。如经应作者作故。六者摄取满足功德。满足学地故。如经所作已办故。七者三句摄取过功德。一者过爱。二者过求命供养恭敬。三者过上下界。已过学地故。如经离诸重担故。逮得己利故。尽诸有结故。八者摄取上上功德。如经善得正智心解脱故。九者摄取应作利益众生功德。如经一切心得自在故。十者摄取上首功德。如经到第一彼岸故。

菩萨功德成就者。彼十三句二门摄义示现应知。何等二门。一者上支下支门。二者摄取事门。

上支下支门者。所谓总相别相此义应知。皆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退转者是总相。余者是别相。彼不退转十种示现此义应知。何等为十。一者住闻法不退转。如经皆得陀罗尼故。二者乐说不退转。如经大辩才乐说故。三者说不退转。如经转不退转法轮故。四者依止善知识不退转。以身心业依色身摄取故。如经供养无量百千诸佛故。于诸佛所种诸善根故。五者断一切疑不退转。如经常为诸佛之所称叹故。六者为何等何等事说法入彼彼法不退转。如经以大慈悲而修身心故。七者入一切智如实境界不退转。如经善入佛慧故。八者依我空法空不退转。如经通达大智故。九者入如实境界不退转。如经到于彼岸故。十者作所应作不退转。如经能度无数百千众生故。

摄取事门者。示现诸菩萨住何等清净地中。以何等方便。于何等境界中。作所应作故。地清净者。八地已上三地无相行寂静清净故。方便者有四种。一者摄取妙法方便。住持妙法以乐说力为人说故。二者摄取善知识方便。以依善知识作所应作故。三者摄取众生方便。以不舍众生故。四者摄取智方便。以教化众生令入彼智故。

又复更有摄取事门示现诸地摄取胜功德不同二乘诸功德故。谓第八地中无功用智不同下上故。不同下者。下功用行不能动故。不同上者。上无相行不能动自然而行故。第九地中得胜进陀罗尼门具足四无碍自在智故。第十地中不退转法轮得受佛位如转轮王之太子故。以得同摄功德义故。

摄功德成就者。示现依何处依何心依何智依何等境界行依何等能办故。依何处者。依善知识故。依何心者。依教化众生心毕竟利益一切众生故。依何智者。依三种智。一者授记密智。二者诸通智。三者真实智。依何等境界行依何等能办者。即三种智所摄应知。威仪如法住成就者。四种示现。何等为四。一者众围绕。二者前后。三者供养恭敬。四者尊重赞叹。如经尔时世尊四众围绕供养恭敬尊重赞叹故。

如来欲说法时至成就者。为诸菩萨说大乘经故。此大乘修多罗有十七种名。显示甚深功德应知。何等十七。云何显示。一名无量义经者。成就字义故。以此法门说彼甚深法妙境界故。彼甚深法妙境界者。诸佛如来最胜境界故。二名最胜修多罗者。于三藏中最胜妙藏。此法门中善成就故。三名大方广经者。无量大乘门中善成就故。随顺众生根住持成就故。四名教菩萨法者。以为教化根熟菩萨随顺法器善成就故。五名佛所护念者。以依如来有此法故。六名一切诸佛秘密法者。此法甚深唯佛知故。七名一切诸佛之藏者。如来功德三昧之藏在此经故。八名一切诸佛秘密处者。以根未熟众生等非受法器不授与故。九名能生一切诸佛经者。闻此法门能成诸佛大菩提故。十名一切诸佛之道场者。以此法门能成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非余修多罗故。十一名一切诸佛所转法轮者。以此法门能破一切诸障碍故。十二名一切诸佛坚固舍利者。谓如来真实法身于此修多罗不败坏故。十三名一切诸佛大巧方便经者。依此法门成大菩提已为众生说天人声闻辟支佛等诸善法故。十四名说一乘经者。以此法门显示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究竟之体。彼二乘道非究竟故。十五名第一义住者。以此法门即是诸佛如来法身究竟住处故。十六名妙法莲华经者。有二种义。何等二种。一者出水义。以不可尽出离小乘泥浊水故。又复有义。如彼莲华出于泥水喻。诸声闻得入如来大众中坐。如诸菩萨坐莲华上。闻说如来无上智慧清净境界。得证如来深密藏故。二华开义。以诸众生于大乘中其心怯弱不能生信。是故开示诸佛如来净妙法身令生信心故。十七名最上法门者。摄成就故。摄成就者。摄取无量名句字身。有频婆罗阿閦婆等舒卢迦故。此十七句法门是总。余句是别。如经为诸菩萨说大乘经。名无量义如是等故。

依所说法威仪随顺住成就者。示现依何等何等法说法。依三种法故。一者依三昧成就。三昧成就二种示现。一者成就自在力。身心不动故。二者离一切障。随自在力故。此自在力复有二种。一为随顺众生不见对治摄取觉菩提分法故。二为对治无量世来坚执烦恼故。如经佛说此经已结加趺坐。入于无量义处三昧身心不动。如是等故。二者依器世间。三者依众生世间。震动世界及知过去无量劫事。如是等故。如经是时天雨曼陀罗花次第乃至欢喜合掌一心观佛故。

依止说因成就者。为诸大众示现异相不思议事。大众见已生希有心。渴仰欲闻生如是念。如来今者应为我说。故名依止说因成就。是故如来放大光明。示现他方诸世界中种种诸事故。先为大众示现外事六种震动等。次为示现此法门中内证甚深微密之法。又依器世间众生世间数种种量种种具足烦恼差别具足清净差别佛法弟子差别。示现三宝故。复乘差别。有世界有佛。有世界无佛。令众生见修行者未得果得道者已得果。如经诸修行得道者故。数种种者示现种种观故。略说四种观。一者食。二者闻法。三者修行。四者乐。如经尔时佛放眉间白毫相光。次第乃至以佛舍利起七宝塔故。行菩萨道者。教化众生依四摄法方便摄取。此义应知。如经所说当自推取。

自此以下。示现大众欲闻现前成就。问一人者多人欲闻生希有心。是故唯问文殊师利。如是示现世尊弟子随顺于法不相违故。今佛世尊现神变相者为何等义。为说大法故。现大相以为说因。现大相者。为说妙法莲华经故现大瑞相。为说如来所得妙法不可思议等文字章句故。有二种义。是故仰推文殊师利。何等为二。一者现见诸法故。二者离诸因缘唯自内心成就彼法故。示现种种诸瑞相者。以为示现彼彼事故。如彼事相现没住灭应当善知。以文殊师利能记彼事故。以文殊师利所作成就因果成就现见彼法故。所作成就者。此有二种。一者功德成就。二者智慧成就。因成就者。一切智成就故。又复有因谓缘因故。缘因成就者。众相具足故。果成就者。说大法故。种种异异佛国土者。为此示现彼国土中种种异异差别应知。净妙国土者。谓无烦恼众生住处。如经照于东方万八千世界次第乃至悉见彼佛国界庄严故。如来为上首者。诸菩萨等依如来住故。以彼如来于彼国土诸大众中得自在故。如经又见彼土现在诸佛如是等故。

自此以下次明圣者。文殊师利以宿命智现见过去因相果相成就十事如现在前。是故能答弥勒菩萨。云何现见过去因相。谓文殊师利自见己身。曾于彼彼诸国土中处处。修行种种行事故。云何现见过去果相。谓文殊师利自见己身。是过去世妙光菩萨于彼佛所闻此法门。为众生说故。何等名为成就十事。一者现见大义因成就。二者现见世间文字章句意甚深因成就。三者现见希有因成就。四者现见胜妙因成就。五者现见受用大因成就。六者现见摄取一切诸佛转法轮因成就。七者现见善坚实如来法轮因成就。八者现见能进入因成就。九者现见忆念因成就。十者现见自身所经事因成就。

大义因成就者。八句示现此义应知。何等为八。一者欲论大法。二者欲雨大法雨。三者欲击大法鼓。四者欲建大法幢。五者欲然大法灯。六者欲吹大法蠡。七者欲不断大法鼓。八者欲说大法。此八句欲示现如来欲论大法等故。

何等名为八种大义。谓有疑者为断疑故。已断疑者。增长淳熟彼智身故。根淳熟者。为说二种微密境界。一者声闻微密境界。二者菩萨微密境界。大法鼓者二句示现以远闻故。入密境界者。令彼进取上上清净义故。进取上上清净义者。令彼进取一切种智得现见故。令彼进取一切种智得现见者。为一切法建立名字章句义故。建立名字章句义者。令入不可说证智转法轮故。

现见世间名字章句意甚深因成就者。如经我于过去诸佛曾见此瑞次第乃至故现斯瑞故。

现见希有因成就者。以无量时不可得故。不可思议不可称不可量者。示现过彼阿僧祇劫不可得故。又复示现五种劫故。所谓一夜二昼三月四时五年。示现无量无边诸法故。如经如过去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尔时有佛号日月灯明次第乃至令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成一切种智故。

现见胜妙因成就者。示现诸佛及诸菩萨自受用故。如经次复有佛亦名日月灯明次第乃至所可说法初中后善故。

现见受用大因成就者。是时王子受胜妙乐各舍出家。复彼大众于尔许时心不疲倦故。如经其最后佛未出家时次第乃至佛授记已便于中夜入无余涅槃故。

现见摄取一切诸佛转法轮因成就者。法轮不断故。如经佛灭度后妙光菩萨持妙法莲华经满八十小劫为人演说故。

现见善坚实如来法轮因成就者。佛灭度后无量时说故。如经日月灯明佛八子皆师妙光次第乃至皆令坚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故。

现见能进入因成就者。彼诸王子得大菩提故。如经是诸王子次第乃至皆成佛道故。

现见忆念因成就者。为他说法利益他故。如经其最后成佛者名曰然灯次第乃至尊重赞叹故。

现见自身所经事因成就者。以自身受胜妙乐故。如经弥勒当知次第乃至佛所护念故。汝号求名者示现知彼过去事故。又复示现今得彼法皆具足故又依义摄三故一与说故。如经今佛世尊欲说大法等故。二成如实说故。如经我于过去曾见等故。三令待说故。如经诸人今当知等故。自此已下示现所说法因果相应知。

方便品第二

经曰。尔时世尊入甚深三昧正念不动。以如实智观。从三昧安详而起。起已即告尊者舍利弗言。舍利弗。诸佛智慧甚深无量。其智慧门难见难觉难知难解难入。如来所证一切声闻辟支佛等所不能知。何以故。舍利弗。如来应正遍知已曾亲近供养无量百千万亿无数诸佛。于百千亿那由他佛所。尽行诸佛所修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舍利弗。如来已于无量百千亿那由他劫勇勐精进所作成就名称普闻。舍利弗。如来毕竟成就希有之法。舍利弗。难解之法如来能知。舍利弗难解法者。诸佛如来随宜所说意趣难解。一切声闻辟支佛等所不能知。何以故。舍利弗。诸佛如来自在说因成就故。舍利弗。如来成就种种方便种种知见种种念观种种言辞。舍利弗。吾从成佛已来。于彼彼处广演言教。无数方便引导众生。于诸着处令得解脱。舍利弗。如来知见方便到于彼岸。舍利弗。如来知见广大深远。无障无碍力无所畏。不共法根力。菩提分禅定解脱三昧三摩跋提皆已具足。舍利弗。诸佛如来深入无际成就一切未曾有法。舍利弗。如来能种种分别巧说诸法言辞柔软悦可众心。止舍利弗不须复说。舍利弗。佛所成就第一希有难解之法。舍利弗。唯佛与佛说法。诸佛如来能知彼法究竟实相。舍利弗。唯佛如来知一切法。舍利弗。唯佛如来能说一切法。何等法云何法何似法何相法何体法何等云何何似何相何体。如是等一切法如来现见非不现见。

释曰。尔时世尊入甚深三昧正念不动以如实智观从三昧安详而起起已即告舍利弗者。示现如来得自在力故。如来入定无能惊寤故。何故唯告尊者舍利弗不告其余声闻等者。随深智慧与如来相应故。何故不告诸菩萨者。有五种义。一者为诸声闻所应事故。二者为诸声闻回心趣向大菩提故。三者护诸声闻恐怯弱故。四者为令余人善思念故。五者为诸声闻不起所作已办心故。

诸佛智慧甚深无量者。为诸大众生尊重心。毕竟欲闻如来说故。言甚深者。显示二种甚深之义应如是知。何等为二。一者证甚深。谓诸佛智慧甚深无量故。二者阿含甚深。谓智慧门甚深无量故。言甚深者此是总相。余别相。证甚深者五种示现。一者义甚深。谓依何等义甚深故。二者实体甚深。三者内证甚深。四者依止甚深。五者无上甚深。何者甚深。谓大菩提。大菩提者。如来所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云何甚深。一切声闻辟支佛等所不能知故名甚深。言智慧者。谓一切种一切智义故。如经诸佛智慧甚深无量其智慧门难见难觉难知难解难入一切声闻辟支佛等所不能知故。阿含甚深者八种示现。一者受持读诵甚深。如经已曾亲近供养无量百千万亿无数诸佛故。二者修行甚深。如经于百千万亿那由他佛所尽行诸佛所修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故。三者果行甚深。如经舍利弗如来已于无量百千亿那由他劫勇勐精进所作成就故。四者增长功德心甚深。如经名称普闻故。五者快妙事心甚深。如经舍利弗如来毕竟成就希有之法故。六者无上甚深。如经舍利弗难解之法如来能知故。七者入甚深。入甚深者。名字章句意难得故。自以住持不同外道说因缘法名为甚深。如经舍利弗难解法者诸佛如来随宜说法意趣难解故。八者不共声闻辟支佛所作住持甚深。如经一切声闻辟支佛等所不能知故。

妙法莲华经忧波提舍卷上

妙法莲华经忧波提舍卷下

大乘论师婆薮槃豆释

后魏北天竺三藏菩提留支共沙门昙林等译
方便品之余

如是已说妙法功德具足。次说如来法师功德成就应知。如经何以故舍利弗诸佛如来自在说因成就故。如来成就四种功德故能度众生。何等为四。一者住成就。如经舍利弗如来成就种种方便故。种种方便者。谓从兜率天中退没乃至示现入涅槃故。二者教化成就。如经种种知见故。种种知见者。示现染净诸因故。三者功德毕竟成就。如经种种念观故。种种念观者。以说彼法成就因缘。如法相应故。四者说成就。如经种种言辞故。种种言辞者。以四无碍智依何等何等名字章句随何等何等众生能受而为说故。

又复有义。种种方便者。种种方便示现外道所有邪法。如是如是种种过失故。种种方便示现诸佛所有正法。如是如是种种功德故。如经舍利弗吾从成佛已来广演言教无数方便引导众生于诸着处令得解脱故。又无数方便者。方便令入诸善法故。又方便者断诸疑故。又方便者令入增上胜智中故。又方便者依四摄法摄取众生令得解脱故。诸着处者。彼处处着。或着诸界或着诸地或着诸分或着诸乘着诸界者。谓着欲色无色界故。着诸地者谓着界故。依于三昧取禅定地。谓初禅地乃至非想非非想地。及取灭尽定地等故。着诸分者。谓着在家出家分故。着在家分者。着己同类作种种业邪见等故。着出家分者。着名闻利养种种觉烦恼等故。着诸乘者。着声闻乘菩萨乘故。着声闻乘者。乐持小乘戒。求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等故。着大乘者。谓着利养供养恭敬等故。着分别观种种法相乃至佛地故。

又复种种知见者。自身成就不可思议胜妙境界。与诸声闻菩萨等故。如经舍利弗如来知见方便到于彼岸故。到彼岸者。胜余一切诸菩萨故。

又复种种念观者。如经舍利弗如来知见广大深远无障无碍力无所畏不共法根力菩提分禅定解脱三昧三摩跋提皆已具足故。又第一成就可化众生。依善知识而成就故。第二成就根熟众生令得解脱故。第三成就力家自在净降伏故。第四成就复有七种。一者种种成就。如经舍利弗诸佛如来深入无际。成就一切未曾有法故。二者言语成就。谓得五种美妙音声言语说法。如经如来能种种分别巧说诸法言辞柔软悦可众心故。三者相成就。如经止舍利弗不须复说故。有法器众生心已满足故。四者堪成就。所有一切可化众生。皆知如来成就希有胜功德能说法故。如经舍利弗佛所成就第一希有难解之法故。五者无量种成就说不可尽。如经舍利弗唯佛与佛说法诸佛如来能知彼法究竟实相故。言实相者。谓如来藏法身之体不变义故。六者觉体成就。如来所说一切诸法唯佛如来自证得故。如经舍利弗唯佛如来知一切法故。七者随顺众生意。为说修行法成就。彼法何等如是等故。如经舍利弗唯佛如来能说一切法故。第一种种法门摄取众生故。第二令不散乱住故。第三令取故。第四令得解脱故。第五令彼修行成就得对治法故。第六令彼修行进趣成就故。第七令得修行不退失故。此七种法为诸众生自身所作善成就故。又与教化令成就者。与二种法令彼成就。何等为二。一与证法。二与说法。一与证法令成就者。谓依证法而授与故。二与说法令成就者。谓依说法而说与故。此二种法如向前说。依此二法有何次第而得修行。即彼前文重说应知。

又依证法复有五种。一者何等法。二者云何法。三者何似法。四者何相法。五者何体法故。何等法者。谓声闻法辟支佛法诸佛法故。云何法者。谓起种种诸事说故。何似法者。依三种门得清净故。何相法者。谓三种义一相法故。何体法者无二体故。无二体者。谓无量乘唯一佛乘无二乘故。

又复有义。何等法者。所谓有为无为法等。云何法者。谓因缘法非因缘法等。何似法者。所谓常法无常法等。何相法者谓生等三相法不生等三相法。何体法者。谓五阴体非五阴体故。又何似法者。谓无常法有为法因缘法。又何相法者。谓可见相等法。又何体法者。所谓五阴能取可取。以五阴是苦集体故。又五阴者。是道谛体故。复有异义依说法说。何等法者。所谓名句字身等故。云何法者。谓依如来所说法故。何似法者。谓能教化可化者故。何相法者依音声取。以依音声取彼法故。何体法者。谓假名体法相义故。

自此已下次依示现三种义说。一者决定义。二者疑义。三者依何事疑义应当善知。

决定义者。有声闻方便得证深法作决定心。于声闻道中得方便涅槃证故。如是二种证法。示现有为无为法故。如经尔时大众中有诸声闻漏尽阿罗汉次第乃至亦得此法到于涅槃故。言疑义者。谓诸声闻辟支佛等不能得知。是故生疑。如经而今不知是义所趣故。依何事疑义者。闻如来说声闻解脱与我解脱不异不别是故生疑。谓生疑者生因中疑。此事云何此事云何。此以如来数数为说甚深境界。前说甚深后说甚深不同声闻。以如是故生疑。如经尔时舍利弗知四众心疑次第乃至而说偈言。

自此以下次依示现四种事说。一者决定心。二者因授记。三者取授记。四者与授记应当善知。云何决定心。已生惊怖者令断惊怖。以为利益二种人故。是故如来有决定心。此惊怖者五种应知。

一者损惊怖。谓小乘众生如所闻声取以为实。谤无大乘起如是心。如来说言阿罗汉果究竟涅槃。我毕竟取如是涅槃。是故罗汉不入涅槃如是惊怖。

二者多事惊怖。谓大乘众生闻菩萨道劫数长远种种苦行起如是心。佛道长远。我于无量无边劫中行菩萨行久受勤苦。如是念故生惊怖心。以是故起取异乘心如是惊怖。

三者颠倒惊怖。谓心分别有我我所种种身。见诸不善法如是惊怖。

四者心悔惊怖。谓大德舍利弗等起如是心言。我不应修证如是小乘之法。如是悔已心即自止。即此心悔名为惊怖。此义应知。

五者诳惊怖。谓增上慢声闻之人起如是心。云何如来诳于我等如是惊怖。

因授记者。如经止止舍利弗不须复说。若说是事一切世间诸天人等皆生惊怖故。此因授记皆生惊怖者有三种义。一者欲令彼诸大众推求甚深妙境界故。二者欲令彼诸大众生尊重心。毕竟欲闻如来说故。三者欲令诸增上慢声闻之人舍离法座而起去故。第二请者。示现过去无量诸佛教化众生。如经是会无数次第乃至闻佛所说则生敬信故。第三请者。示现今佛教化众生。如经今此会中如我等比次第乃至长夜安隐多所饶益故。取授记者。以舍利弗等欲得授记。如经佛告舍利弗汝已三请岂得不说汝今谛听如是等故。

与授记者六种应知。一者未闻令闻。二者说。三者依何等义。四者令住。五者依法。六者遮。未闻者令闻。如经舍利弗如是妙法诸佛如来时乃说之如优昙钵华如是等故。

说者。如经舍利弗我以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辞演说诸法如是等故。种种因缘者。所谓三乘。彼三乘者唯有名字章句言说非有实义。以彼实义不可说故。

依何等义者。如经舍利弗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如是等故。一大事者。依四种义应当善知。何等为四。一者无上义。唯除如来一切智。知更无余事。如经欲开佛知见令众生知得清净故出现于世故。佛知见者。如来能证以如实知彼深义故。二者同义谓诸声闻辟支佛佛法身平等。如经欲示众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故。法身平等者。佛性法身无差别故。三者不知义。谓诸声闻辟支佛等不能知彼真实处故。此言不知真实处者。不知究竟唯一佛乘故。如经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故。四者令证不退转地。示现欲与无量智业故。如经欲令众生入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故。又复示者。为诸菩萨有疑心者。令知如实修行故。又悟入者。未发心者令发心故已发心者令入法故。又复悟者。令外道众生生觉悟故。又复入者。令得声闻小乘果者入菩提故。

令住者。如经舍利弗但以一佛乘故为众生说法故。

依法者。如经舍利弗过去诸佛以无量无数方便种种譬喻因缘念观方便说法是法皆为一佛乘故如是等故。言譬喻者如依牛故。得有乳酪生酥熟酥及以醍醐。此五味中醍醐第一。小乘不如其犹如乳。大乘为最犹如醍醐。此喻所明大乘无上。诸声闻等亦同大乘无上义故。声闻同者。此中示现诸佛如来法身之性同。诸凡夫声闻之人辟支佛等。法身平等无差别故。此义皆是譬喻示现因缘之义如前所说。言念观者。小乘谛中人无我等。大乘谛中真如实际法界法性。及人无我法无我等种种观故。言方便者。于小乘中观阴界入。厌苦离苦得解脱故。于大乘中诸波罗蜜。以四摄法摄取自身他身。利益对治法故。遮者如经舍利弗十方世界中尚无二乘何况有三如是等故。无二乘者。谓无二乘所得涅槃。唯有如来证大菩提。究竟满足一切智慧名大涅槃。非诸声闻辟支佛等有涅槃法。唯一佛乘故。一佛乘者。依四种义说应当善知。如来依此六种授记。是故前说何等法云何法何似法何相法何体法如是示现。何等法者。谓未曾闻故。云何法者。谓种种言辞譬喻显说故。何似法者。所谓唯为一大事故。何相法者。为随众生器说诸佛法故。何体法者。所谓唯有一乘体故。一乘体者。所谓诸佛如来平等法身。彼诸声闻辟支佛乘非彼平等法身之体。以因果行观不同故。

自此以下如来说法。为断四种疑心应知。何等四疑。一疑何时说。二疑云何知是增上慢人。三疑云何堪说。四疑云何如来不成妄语。何时说者。诸佛如来于何等时起种种方便说法为断此疑。如经舍利弗诸佛出于五浊恶世所谓劫浊如是等故。云何知是增上慢人者。如来不为增上慢人而说诸法。云何知彼是增上慢为断此疑。如经若有比丘实得阿罗汉者若不信是法无有是处如是等故。云何堪说者。从佛闻法而起谤心。如来应是不堪说人云何不成不堪说人为断此疑。如经除佛灭度后现前无佛如是等故。云何如来不成妄语者。此以如来先说法异今说法异。云何如来不成妄语为断此疑。如经舍利弗汝等应当一心信解受持佛语诸佛如来言无虚妄无有余乘唯一佛乘故。

乃至童子戏聚沙为佛塔。如是诸人等皆已成佛道者。谓发菩提心行菩萨行者。所作善根能证菩提。非诸凡夫及决定声闻本来未发菩提心者之所能得。如是乃至小低头等皆亦如是。

譬喻品第三

尊者舍利弗所说偈言。

 金色三十二  十力诸解脱
 同共一法中  而不得此事
 八十种妙好  十八不共法
 如是等功德  而我皆已失

释曰。此偈示现何义。尊者舍利弗自呵责身言。我不见诸佛不往诸佛所及闻佛说法。不供养恭敬诸佛。无利益众生事。于未得法退。尊者舍利弗作如是等呵责自身。不见佛者。示现不见诸佛如来大人之相。不生恭敬供养心故。往佛所者。示现教化众生力故。放金色光明者。示现见佛自身异身获得无量诸功德故。闻说法者。示现能作一切众生之利益故。力者。示现众生有疑依十种力断彼疑故。供养者。示现能教化众生力故。十八不共法者。示现远离诸障碍故。恭敬者。示现出生无量福德。依如来教得解脱故。以人无我及法无我。一切诸法悉皆平等。是故尊者舍利弗自呵责身言。我未得如是法故。于未得中退故。

自此以下。次为七种具足烦恼染性众生。说七种喻。对治七种增上慢心。此义应知。

又复次为三种染慢无烦恼人三昧解脱身等染慢。对治此故说三种平等。此义应知。(身下丹本有见字)。

何者七种具足烦恼染性众生。一者求势力人。二者求声闻解脱人。三者大乘人。四者有定人。五者无定人。六者集功德人。七者不集功德人。

何等七种增上慢心。云何七种譬喻对治。一者颠倒求诸功德增上慢心。谓世间中诸烦恼染炽然增上。而求天人胜妙境界有漏果报。对治此故为说火宅譬喻应知。

二者声闻一向决定增上慢心。自言我乘与如来乘等无差别。如是倒取。对治此故为说穷子譬喻应知。

三者大乘一向决定增上慢心。起如是意无别声闻辟支佛乘。如是倒取。对治此故为说云雨譬喻应知。

四者实无谓有增上慢心。以有世间三昧三摩跋提。实无涅槃生涅槃想。如是倒取。对治此故为说化城譬喻应知。

五者散乱增上慢心。实无有定。过去虽有大乘善根而不觉知。不觉知故不求大乘。狭劣心中生虚妄解。谓第一乘。如是倒取。对治此故为说系宝珠譬喻应知。

六者实有功德增上慢心。闻大乘法取非大乘。如是倒取。对治此故为说轮王解自髻中明珠与之譬喻应知。

七者实无功德增上慢心。于第一乘不曾修集诸善根本闻第一乘心中不取以为第一。如是倒取。对治此故为说医师譬喻应知。第一人者。示世间中种种善根三昧功德方便令喜。然后令入大涅槃故。第二人者。以三为一令入大乘故。第三人者。令知种种乘诸佛如来平等说法。随诸众生善根种子而生芽故。第四人者。方便令入涅槃城故。涅槃城者。所谓诸禅三昧城故。过彼城已。然后令入大涅槃城故。第五人者。示其过去所有善根。令忆念已。然后教令入三昧故。第六人者。说大乘法。以此法门同十地行满。诸佛如来密与授记故。第七人者。根未淳熟为令熟故。如是示现得涅槃量。为是义故。如来说七种譬喻。何者三种无烦恼人三种染慢。所谓三种颠倒信故。何等为三。一者信种种乘异。二者信世间涅槃异。三者信彼此身异。为对治此三种染慢故。说三种平等应知。

何者名为三种平等。云何对治。一者乘平等。谓与声闻授菩提记。唯一大乘无二乘故。是乘平等无差别故。二者世间涅槃平等。以多宝如来入于涅槃。世间涅槃彼此平等无差别故。三者身平等。多宝如来已入涅槃。复示现身自身他身法身平等无差别故。如是三种无烦恼人染慢之心见彼此身所作差别。不知彼此佛性法身悉平等故。谓即此人我证此法故。彼人不得此对治故。与诸声闻授记应知。

问曰。彼声闻等。为实成佛故与授记。为不成佛与授记耶。若实成佛。菩萨何故于无量劫修集无量种种功德。若不成佛云何与之虚妄授记。答曰。彼声闻等得授记者。得决定心非谓声闻。成就法性如来。依彼三种平等说一乘法。以佛法身声闻法身平等无异故与授记。非即具足修行功德。是故菩萨功德具足。诸声闻人功德未足。

言授记者六处示现。五是佛记一菩萨记。如来记者。谓舍利弗大迦叶等众所知识。名号不同故别与记。富楼那等五百人千二百等同一名故。俱时与记。学无学等皆同一号。又复非是众所知识故同与记。如来与彼提婆达多授别记者。示现如来无怨恶故。与比丘尼及诸天女授佛记者。示现女人在家出家修菩萨行皆证佛果故与授记。菩萨记者。如下不轻菩萨品中示现应知。礼拜赞叹作如是言。我不轻汝。汝等皆当得作佛者。示现众生皆有佛性故。

言声闻人得授记者。声闻有四种。一者决定声闻。二者增上慢声闻。三者退菩提心声闻。四者应化声闻。二种声闻如来授记。谓应化者。退已还发菩提心者。若决定者增上慢者二种声闻。根未熟故不与授记。菩萨与授记者。方便令发菩提心故。

又依何义。佛说三乘名为一乘。依同义故。授诸声闻大菩提记。言同义者。以佛法身声闻法身彼此平等无差别故。以诸声闻辟支佛等乘不同故有差别。以彼二乘非大乘故。如来说言不离我身是无上义。一切声闻辟支佛等二乘法中不说此义。以其不能如实解故。以是义故。诸菩萨等行菩萨行非为虚妄。无上义者。自余经文明无上义。无上义者。略有十种此义应知。何等为十。一者示现种子无上故说雨譬喻。汝等所行是菩萨道者。谓发菩提心退已还发者。前所修行善根不灭同后得果故。二者示现行无上故说大通智胜如来本事等。三者示现增长力无上故说商主譬喻。四者示现令解无上故说系宝珠譬喻。五者示现清净国土无上故示现多宝如来塔。六者示现说无上故说解髻中明珠譬喻。七者示现教化众生无上故地中踊出无量菩萨摩诃萨等。八者示现成大菩提无上故。示现三种佛菩提故。一者示现应佛菩提。随所应见而为示现。如经皆谓如来出释氏宫去伽耶城不远坐于道场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二者示现报佛菩提。十地行满足得常涅槃证故。如经善男子我实成佛已来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那由他劫故。三者示现法佛菩提。谓如来藏性净涅槃常恒清凉不变等义。如经如来如实知见三界之相次第乃至不如三界见于三界故。三界相者。谓众生界即涅槃界。不离众生界有如来藏故。无有生死若退若出者。谓常恒清凉不变义故。亦无在世及灭度者。谓如来藏真如之体。不即众生界。不离众生界故。非实非虚非如非异者。谓离四种相。有四种相者。是无常故。不如三界见于三界者。谓佛如来能见能证真如法身。凡夫不见故。是故经言如来明见无有错谬故。我本行菩萨道今犹未满者。以本愿故。众生界未尽愿非究竟故。言未满非谓菩提不满足也。所成寿命复倍上数者。此文示现如来命常善巧方便显多数故。过上数量不可数知。我净土不毁而众见烧尽者。报佛如来真实净土。第一义谛之所摄故。九者示现涅槃无上故说医师譬喻。十者示现胜妙力无上故。自余经文示现应知。多宝如来塔示现一切佛土清净者。示现诸佛实相境界中种种诸宝间错庄严故。示现有八。一者塔二者量三者略四者住持五者示现无量佛六者离秽七者多宝八者同一塔坐。塔者。示现如来舍利住持故。量者。方便示现一切佛土清净庄严。是出世间清净。无漏善根所生。非是世间有漏善根之所生也。略者。示现多宝佛身一体摄取一切诸佛真法身故。住持者。示现诸佛如来法身自在力故。示现无量佛者。示现彼此所作诸业无差别故。远离秽者。示现一切诸佛国土平等清净故。多宝者。示现一切诸佛国土同实性故。同一塔坐者。示现化佛非化佛法佛报佛等皆为成大事故。

自此已下示现法力持力修行力应知。

法力者。五门示现。一者证门。二者信门。三者供养门。四者闻法门。五者读诵持说门。

弥勒菩萨品中示现四门。常精进菩萨品中示现一门。弥勒菩萨品中四法门者。一是证门。如经我说是如来寿命长远时六百八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等众生得无生法忍故。此言无生法忍者。所谓初地证智应知。八生乃至一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谓证初地菩提法故。八生一生者。谓诸凡夫决定能证初地故。随力随分。八生乃至一生皆证初地故。此言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以离三界分段生死。随分能见真如法性名得菩提。非谓究竟满足如来方便涅槃也。

二是信门。如经复有八世界微尘数众生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故。三供养门。如经是诸菩萨摩诃萨得大法利时于虚空中雨曼陀罗华如是等故。四闻法门。如随喜品所说应知。

常精进菩萨品中。一法门者。谓读诵解说书写等。得六根清净。如经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法华经若读若诵若解说若书写。是人当得八百眼功德次第乃至得千二百意功德故。此得六根清净者。谓诸凡夫以经力故得胜根用。未入初地菩萨正位此义应知。如经以父母所生清净肉眼见于三千大千世界如是等故。又六根清净者。于一一根中悉能具足。见色闻声辨香别味觉触知法。诸根互用此义应知。眼所见者闻香能知。如经释提桓因在胜殿上五欲娱乐乃至说法故。闻香知者。此是知境以鼻根知故。持力者。有三法门示现持力如法师品安乐行品等广说。法力如经应知。其心决定知水必近者受持此经得佛性水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修行力者。五门示现。一者说力。二者行苦行力。三者护众生诸难力。四者功德胜力。五者护法力。说力者。有三法门。神力品示现。一者出广长舌令忆念故。二者谓謦欬声说偈令闻故。令闻声已如实修行不放逸故。三者弹指觉悟众生。令修行者得觉悟故。行苦行力者。药王菩萨品示现。

又行苦行力者。妙音菩萨品示现教化众生故。护众生诸难力者。观世自在菩萨品陀罗尼品示现。功德胜力者。妙庄严王品示现。二童子依过去世功德善根。有如是力故。护法力者。普贤菩萨品及后品示现。

又言受持观世自在菩萨名号。若人受持六十二亿恒河沙等诸佛名号福德等者。有二种义。一者信力故。二者毕竟知故。信力者有二种。一者我身如彼观世自在无异毕竟信故。二者谓于彼生恭敬心。如彼功德我亦如是毕竟得故。毕竟知者。谓能决定知法界故。言法界者名为法性。彼法性者。名为一切诸佛菩萨平等法身。平等身者真如法身。初地菩萨乃能证入。是故受持六十二亿恒河沙等诸佛名号。有能受持观世自在菩萨名号。所得功德无差别。

第一序品示现七种功德成就。第二方便品有五分示现破二明一。余品如向处分易解。

妙法莲华经忧波提舍卷下


上篇:佛母般若波罗蜜多圆集要义论

下篇:妙法莲华经论优波提舍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释经论部目录

饿鬼报应经

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阇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

【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印光大师校印本)...

【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妙法莲华经义记

法华经义疏序 钦惟我朝肇自八聪王子,而圣君贤臣靡不...

妙法莲华经论优波提舍

妙法莲华经论优波提舍 婆薮般豆菩萨造 元魏中天竺三藏...

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

妙法莲华经文句

天台法华疏序 镜中沙门神逈述 叙曰:至理无名,名流四...

文殊师利菩萨问菩提经论

文殊师利菩萨问菩提经论卷上(一名伽耶山顶经论) 天亲...

妙法莲华经论优波提舍

妙法莲华经论优波提舍 婆薮般豆菩萨造 元魏中天竺三藏...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卷上 天亲菩萨造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

三具足经忧波提舍

三具足经优波提舍翻译之记一卷 施戒闻三备摄众行。是...

度诸佛境界智光严经

度诸佛境界智光严经 失译人名附秦录 如是我闻: 一时...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陈天竺三藏真谛译 如是我闻: 一时...

佛说数经

佛说数经 西晋沙门释法炬译 闻如是: 一时,婆伽婆在...

佛说佛地经

佛说佛地经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如是我闻: 一...

【注音版】缘起经

缘起经...

菩萨戒本宗要

大贤法师义记序 大荐福寺僧道峯撰 吾观。悠悠群动。营...

般舟三昧经

般舟三昧经卷上(一名十方现在佛悉在前立定经) 后汉月...

戒杀四十八问

戒杀四十八问目录 释生物养人之疑(五问) 释俗见断杀之...

佛说分别经

佛说分别经 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是: 一时,...

梅子熟了!——法常禅师的故事

大梅法常禅师参马祖时,听到马祖说即心是佛,就领会这...

慈悲充实了生命

慈悲是充实了的生命,正如盛满了酒的酒杯。 懂得了慈...

大安法师:阿弥陀佛的阿(a)念成(o)可以吗

问: 阿弥陀佛的阿字念成ō可不可以呢? 大安法师答:...

「大势至菩萨」名号的含义

大势至这个名字,它是直接跟光明联系在一起的,大势至...

想要接触到这个光明,就一定要念佛

阿弥陀佛是无限量、无边际,要对治我们的心和我们凡夫...

坐禅与静坐是不是一样

问: 坐禅与静坐是不是一样? 绍云老和尚答: 在广义来...

怡山然禅师《礼佛发愿文》

归命十方调御师,演扬清净微妙法,三乘四果解脱僧,愿...

【推荐】佛教的精神与特色

第一章 佛教的特色 第一 佛是人而不是神 遍看全世界各...

佛说末法时代的六种外道

文殊菩萨问佛:云何是外道六师? 世尊曰:如来灭后,多...

虽悟理而仍不废事,方为真修

事持者,信有西方阿弥陀佛,而未达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请不要预支烦恼

飞机正在白云之上翱翔。机舱内,空姐微笑着给乘客送食...

佛教四圣谛的内容

苦谛的内容 无常变坏的依正二报,使众生造业受苦。世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