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苏杏璇:好好修持清净心

2012/08/0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苏杏璇:好好修持清净心

苏杏璇拍了几十年电视,1983年,扮演《新扎师兄》梁朝伟阿妈的角色,深入民心。去年接拍杜琪峰的电影《夺命金》,一个因投资而失去家当的家庭主妇角色,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配角。那一刻是她演艺生涯的高峰同时间也是人生的最低潮。当香港影星刘青云代她上台领奖时,大家才知道61岁的苏杏璇卧病在床,病情严重。因为糖尿病入院两个月,真的让她从鬼门关走一遭回来。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

“在生病的三个月里,没有回去素食店里打点,后来病好了,回到店里,一切如旧,生意竟然没受到影响。她忽然发现,之前将工作排得密密麻麻,紧张的打理着店里的大小事务,把自己看得太重要。我以往每天由早忙到晚,以为全世界没有你就不行了,结果反而没有时间去做禅修,没有时间亲自去拜佛。”

其实做父母的也要警惕,不要以为自己把子女照顾得很好,子女没有你就不行,你试一下放手让他们自己来,他们一样可以。执着和放下之间,往往只是一念之差。

苏杏璇说“如果我当时多花些时间禅修,好好修行清净心,内心就会安定,智慧就会生出来,做得决定自然就会合理。我脚上出现毛病时,说不定就会及早就医,而不会讳疾忌医、借故拖延。”

娱乐圈中尽是烦恼人

“我现在对店里的事情不像以前那么紧张,也不会抢着帮忙。我来这里,只是为了和大家结佛缘。”

“做生意、做任何事,其实都要学会放下,因为放下,你就有清净心,你看东西就会清楚,明白哪些事情重要,哪些事情不重要,不会给自己太大压力。”

“老实讲,我60岁了,如果还学不会放下,难道要等90岁才放下?”

在娱乐圈中,苏杏璇见尽不少人名成利就,却充满烦恼。“为什么?因为不满足,上了第一层,想上第二层,想再上第三层,其实不止娱乐圈,社会上很多人都很烦恼,而这些烦恼不会停止,因为烦恼会导致你产生负面情绪,导致你心里不平静,很自然你就会做错决定,不好的事情于是接踵而来。”

香港人忙碌,营营役役,其实是因为不明白《妙法莲华经》的“诸法实相”。

她指了跟前的素菜说: “你看,你看这道素菜,转眼就会消失,你看这碟子,转眼可能就摔破了,你现在看到眼前的人,转眼不存在,有甚么东西可以永远存在?

拍一场戏,豪宅布景都是假的。舞台的布幕落下,一切都烟消云散。“慈禧太后权倾朝野,最后得到了甚么?三国的吕布,关公何等的风流,最后又怎样了?”

《心经》说“以无所得故”我们哪里可以“有所得”呢?如果我们没有甚么可以得到的,我们又在争甚么呢?“

演尽七情六欲不如返璞归真

演艺人员在其演艺生命里经历的,跟佛理的教导相反。原因是做演员必须经历角色的“贪、嗔、痴”,而佛理教人脱离“贪、嗔、痴”。

苏杏璇二十岁考入香港无线电视(TVB)第一期艺员训练班,让导师钟景辉看中,专挑她演难度高的角色,例如吸毒的迷失少女。后来她专演其他小生的慈母,每个人都说她演得好。无线每次续约时都主动给她加薪水,导演对她的演出赞不绝口,好像她天生就是要走演艺圈的。

偏偏苏杏璇早结佛缘,她曾经在荃湾南天竺寺外看见佛陀在墨绿色的天空现身,佛陀的头占据了大半天空,白云在佛陀的脸上飘过。她看《大般涅盘经》,看到佛陀入涅,阿难等众弟子跪拜,哭到天崩地裂,自己亦恍如置身其中,痛哭流涕,不能自己。

修行,修行,“修改行为”

谈到演戏和修行如何并行,苏杏璇说:“演戏是我从小到大的兴趣,如果说,一个人只是拜佛结缘,那么他要演戏,完全没有问题,可是有一天,如果你想深入修行,你就需要考虑放弃你的演艺事业。”

“但是我还完全没有放弃,我有时也会以玩票性质参与一些演出。将来还是否会接拍电影?我不敢说。我现在演戏很艰难了,比以前差得远,这是因为我以前真的充满着”贪、嗔、痴“,所以一演戏,我随便从内心掏出一点点,已经可以演的很神似,但是我现在不停的告诫自己要放下、要放下、要放下。当我的”贪、嗔、痴“逐渐的减少,要演十分激烈的戏的时候,要如何表现憎恨及愤怒呢?这个真的很辛苦,要很辛苦的把”贪、嗔、痴“挖出来。”现在的她很难马上投入角色。

“没办法,我演戏是要用真的感觉去演,从来不可以靠表面做做表情就算,演戏若流于表面,就会不好看。”

面对病魔折磨,苏杏璇一方面觉得自己渺小,另一方面明白烦恼来自执着。从这次生死之间的考验中明白佛理,她表示,人能明白佛理,本身其实不能称为渺小而应视之伟大。

她说,世界上有“助缘”和“逆缘”。“很多人以为一个人要修行,身边必须没有其他人牵挂,其实不对,因为佛陀也说,没有生生世世害他的提婆达多,自己也不能成佛,意思是没有害你的人,你怎么知道自己能够放下,能够忍辱呢?”

“所以遇到有人帮助你,遇到好的事情,你要感激;相反,遇到不好的事情,你也要感激。”

虽然这个病曾令她的心情很灰暗,可是,现在回想起来,这个病其实是一种“逆缘”,让她明白,自己过去太执着,犯了修行上的大错。“修行,修行,本来就是”修改行为“的意思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名人学佛文章列表

人生要经营的是你的「内心」

楞严经把生命分成二个根本:一个是生死轮回的根本,就...

如何保持内心清净

问: 面对这缤纷的世界,如何保持内心清净? 大安法师...

调伏自心需要善法的扶助

我在十七岁的时候上山下乡,在农村广阔的天地里和一些...

全真在妄,所有真实功德就在妄想当中

蕅益大师这个地方给我们一个什么样的观念?就是说我们...

星云大师:如何去除心理上的毛病

我们的身体常常有头痛、肚子痛、胃痛等毛病,我们的心...

开悟的人,就拥有人生宇宙的一切

一个开悟的圣人他就拥有人生宇宙的一切,为什么?他活...

赵朴初《宽心谣》

赵朴初先生92岁时写了一首《宽心谣》,读来发人深省:...

降伏内心淫念欲望的方法

有一次,尊者宾陀罗婆罗陀阇在婆磋国游化,住在首府拘...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

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

【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礼佛大忏悔文...

【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晚课蒙山施食仪...

金庸皈依佛门的曲折之路

我皈依佛教,并非由于接受了哪一位佛教高僧或居士的教...

哲学家谈佛教

方东美教授说: 佛是大哲,佛是圣哲。佛经是高等哲学...

44位博士谈佛教

1、复旦大学常德博士: 有时一看周围之人那种根本不懂...

科学家谈佛教

《大不列颠百科全书》是国际间最具权威的百科全书,指...

【佛教词典】金阁寺

(一)位于山西五台山南台西北。为五台山著名佛寺之一。...

【佛教词典】修所成法修

【修所成法修】 p0902   瑜伽六十七卷三页云:云何修...

女子心中的五种贪爱之事

往昔,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向诸位比丘...

圣严法师《人生的愿望》

每个人小时候都有许多的梦想、许多的心愿,常常想:我...

做早晚课的用意

早晚课诵是自古就传下来的传统,但是虽然传了数千年,...

明一法师的出家因缘与信心来源

信入佛教一年多了,到现在不但出家了,连戒也授了,我...

以佛法来指导自己的身语意

要知道由闻思修修心的方法和次第,对此获得定解之后,...

印顺法师:念佛法门三特征

念佛(称念阿弥陀佛)法门,有三种特征:一、他增上,二...

以无心之法对治妄心

参禅贵实践,要真参实悟,才能得到受用。所谓真参,就...

贫妪施豆

佛陀啊,这是我仅有的食物,请您接受我的供养!一位贫...

跌倒不一定是坏事,有时会有意外的收获

有个渔王非常苦恼,就因为三个儿子的捕鱼技术都很一般...

将错就错,西方极乐

宋杨杰,字次公,号无为子,参天衣怀禅师大悟。后丁母...

比丘尼的八敬法

八敬法,八敬法又名八敬戒、八尊师法、八不可越法、八...

十句蕴含大智慧的话

1、炫耀什么,缺少什么;掩饰什么,自卑什么。所谓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