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女子心中的五种贪爱之事

2016/04/0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女子心中的五种贪爱之事

往昔,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向诸位比丘开示:“女子有五种贪爱,是哪五种呢?第一,想要出生在豪贵之家;第二,希望能够嫁入富贵之门;第三,希望能够使唤自己的丈夫,让他对自己言听计从;第四,希望有众多儿子;第五,希望在家中事事皆能顺从己意、独立作主。比丘!这就是女子心中的五种贪爱之事。”

“同样是欲求,诸位比丘!应当透过对五种善法的乐欲,生起勤行不息的精进,是哪五种呢?持守禁戒、博学多闻、成就正定、智慧通达,以及成就智慧解脱。因此,比丘们!应当生起对此五件事之善法欲,精勤修习,以成就道果。”

此时,世尊便以偈颂再次宣说:

“我生豪族种,亦适富贵家,

能役使夫主,非福不克获。

使我饶儿息,香华自严饰,

虽有此想念,非福不克获。

信戒而成就,三昧不移动,

智慧亦成就,懈怠而不克。

寻欲得道果,不由生死渊,

愿欲至涅槃,懈怠而不克。”

“因此,诸位比丘!应当勤求种种善巧方便,修习善法,除去不善法,在道业上渐修前行,有所增益,无有退悔之心。诸位比丘!应当如是学习。”

此时,比丘们听闻佛陀宣说之理,皆欢喜奉行。

典故摘自:《增壹阿含经·卷第二十七·邪聚品第三十五(五)》

省思:

生命中的顺逆境界,皆离不开因缘果报之理,众生因为心念、欲求不同,所感召的业果千差万别。佛法云:“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做者是。”修行之人应当立定志向,对善法生起乐于修习之心,“先以善舍恶,后以舍舍善”,藉由断恶修善去除我执,福慧双修,如是专注精进、无有懈废,当这念心垢去明存,即能破惑显真,解脱烦恼而成就道业。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宣化上人:人为财死的秘密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两句话是对呢?还是不对?...

了幻法师:一切众生皆以爱欲而正性命

一切众生皆以爱欲而正性命,爱欲是三界众生轮回的根本...

知止

李叔同(弘一大师)有幅字,就是知止二字。我们一般说知...

【推荐】看破我们迷恋的色相

总说色相 色相万千,如梦幻泡影,总叫人神魂颠倒,痴迷...

贪欲之心永远也装不满

佛教认为,一个人之所以会遇到各种烦恼和痛苦,是因为...

良因法师:女居士应避免的8种丑态

学习佛教的教义佛法本来是为了寻求解脱,而部分人却不...

怎么才是清净的布施

云何菩萨其施清净?若诸菩萨殟波陀悭。 前面是讲广大,...

欲爱的根源来自于这念心

过去,佛住在舍卫国只树精舍时,为所有的天人等四辈说...

这才是最大的财富

在非洲的一个偏僻山沟里,有一个小村子,四周全是高山...

妻子的七种类型

对一个佛教徒来说,婚姻是爱的真正认可。佛陀总是教他...

把握当下,做就对了

在一个大丛林中,有位七十几岁的老和尚。他从十几岁到...

亲历读诵《地藏经》的殊胜感应

当我提笔写出近一年多学佛感想时,心中感慨万千,似有...

【佛教词典】发心

(术语)发菩提心也。愿求无上菩提之心也。涅槃经三十...

【佛教词典】戒品

(术语)戒之品类。五戒,十善戒等。梵网经下曰:常作...

蕅益大师开示三种念佛

经云: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此言正因佛性,人人本...

精进破懈怠

懈怠一定堕落。懈怠就是人没有自信,身体很懒,懒得不...

腊八节

2012年一月一日,元旦,又是传统的腊八节,佛家的佛成...

僧人托钵行脚的含义

托 指出家僧以手持钵,乞求布施。佛陀制定托钵,令出家...

内心不想改变,佛菩萨来也是没用

我们发觉一个人要改变只有一种情况,就是他自己想改变...

何谓念佛至一心不乱

问: 何谓念佛至一心不乱? 圣严法师答: 一心不乱这句...

禁火莫烧山林

禁火莫烧山林,就是禁止放火,不要烧毁山林。那么从下...

佛教徒应以怎样的心态对待钱财

问: 请开示:作为佛教徒、学佛者,应该有怎样的心态...

梦参老和尚:占察善恶业报经

第1讲 第2讲 第3讲 第4讲 第5讲 第6讲 第7讲 第8讲 第...

慧律法师《说僧尼是非过恶犯无量重罪》

时常会听到有些出家僧尼、在家居士或者社会人士,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