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积功累德,后代一定会有好的果报

传喜法师  2017/01/1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积功累德,后代一定会有好的果报

在浩瀚的宇宙中,人的肉身渺小得就像一粒微尘,我们在世间停留的那几十年与宇宙相比,就像把一滴水放进炽热的沙漠很快就蒸发了。

如果人的生命就只有这一辈子,没有因果,没有轮回,那会是什么样子的生命呢?出生是偶然的,死亡是必然的,人死如灯灭,一切就彻底结束了。如果生命真的没有延续一死百了的话,那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如果只有今天没有明天,人还会为明天计划吗?不会。这正好解释了现在很多人“今朝有酒今朝醉,管他明日愁不愁”的生活状态。

然而正因为我们人知道有明天,才会有明天的计划;正因为知道有秋天,春天才会播种。

我为什么会学佛?二十岁的时候,我一直在思索人活着到底为什么?生命有意义吗?当时已知的知识体系解答不了这个问题,我就去中华古籍文化中寻求答案,去看看我们老祖先是怎样看待生命的。

终于,我在中华传统经典中找到了答案,《三字经》里说“天地人三才也。”人这么渺小,怎么跟天地并称呢?原来我们对人的认知只停留在有肉体的层面,缺乏有关精神和灵性层面的教育——人除了肉体的我,还有精气神;生命有形而下的肉体,还有形而上的精神;人的肉体是脆弱的,精神是不灭的。

我们对人的认知出了问题。人在浩瀚的宇宙中,并不像流星般刹那划过夜空就消失不见的,人可以成佛做菩萨,人有六道轮回,人死并非如灯灭,人的死亡就像换衣服,只是脱掉了这个肉身的色壳子,人的神识是可以转世投胎的。

人在世时所拥有的钱财、亲属,到了死亡那一刻统统不能带走,但这一辈子所造作的业会跟着你去往下一世。中国有句古话叫“穷家富路”,出门在外皮夹里要多装一点钱以备不时之需,皮夹里的钱从哪里来?一是平时创造财富,二是勤俭节约中来。轮回路上的路粮从哪里来?是修持佛法,戒恶修善,积德行善积累下来的。

我们修行所积累的福报资粮,不仅可以留给自己的来世,还可以留给子孙,俗话说:留书给子孙,子孙未必读;留钱给子孙,未必守得住,还会招祸患;留给子孙最好的是德,积功累德,后代一定会有好的果报。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传喜法师文章列表

关闭六根能得到更精致的快乐

为什么思惟苦谛,观受是苦?用苦来调伏感受的刺激。你...

苦难轮回不堪 心灵深处探求解脱

在人生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一念心」,也就是观念要...

尽量宽阔,悠悠生死

现在社会上的道德观念很差,当官的有几个安稳不出问题...

五浊恶世,非念佛法门不能得度

我们要深信在这个五浊恶世,舍去念佛法门,绝对不可能...

只要念佛仰凭佛力,这块业障大石头就解决了

首先看第一愿 国中无三恶道愿 :设我得佛,国有地狱、...

身心皈依阿弥陀,从此不做轮回客

庐山东林寺2018年8月上旬闭关圆满 古德云:上士闭心,...

修悟兼顾莲品上上

在通途教理当中,靠自力在这个浊恶的秽土修行,别说一...

惑业未尽的高僧也难出轮回

历代开悟而没有了生死的,他就必然要轮转。有可靠的资...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汉传版): 那(na...

【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诵戒仪式

梵网经菩萨戒诵戒仪式...

【注音版】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

【注音版】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我们这生命为什么苦

我们这生命为什么苦?因为我们的生命,始终就没有契入...

十八界空,才能了生脱死跳出三界

《地藏经》讲:自是阎浮众生,结恶习重,旋出旋入。如...

为什么学佛的人不算命呢

为什么学佛的人不算命呢?算命已经低级了,你读三年级...

传喜法师开示问答

问:请问师父,我们在佛堂里供花、供水或供水果,那些...

【佛教词典】业垢

指罪业与烦恼。又作罪垢、业尘。垢,烦恼之异名;烦恼...

【佛教词典】二世

(术语)今生与未来也。如二世之悉地,二世之安乐等。...

一只破水桶的启示

一位农夫有两只水桶,他每天就用一根扁担挑着两只水桶...

把「六和敬」精神落实到企业管理

六和是佛教的管理学 据经典记载:两千多年前,佛陀身旁...

自性中的梅香

一个有钱的富人,正在自家的花园里赏梅花。 那是冬日...

慈航普渡救水灾,慈航普渡救风灾

怒海余生(救水灾) 古今记录观世音菩萨显灵事迹多不胜...

一念的差迟,变成失明的乞丐

简单地说,智慧有加行智、根本智、后得智三种。前面的...

世间的快乐为什么是痛苦呢

我们应该对轮回要有所了解,不能一厢情愿地活在自己的...

如何善用药师佛号利益他人

至心专念药师佛的本愿功德名号,能满足世间及出世间的...

心中的妄想执着不是你原来的东西

那么成佛之道应该怎样找出捷径呢?请看以下的说明。 第...

吃肉无异于间接杀生与慢性自杀

小时侯,我于沿海乡镇长大,伙食中,虽少肉,却多鱼。...

人应该在哪些方面讲情、留情

世间上,一般人最注重的什么?就是「人情」。而什么是...

玄奘法师西行故事四则

一、 玄奘考试 在隋朝的时候,包括隋唐,僧人的数量是...

印光大师在报国寺闭关的故事

面对佛教衰微、人伦败坏,天灾人祸频繁,人民水深火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