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临终听到佛号生瞋恨心,是阿弥陀佛没有摄受吗

大安法师  2014/08/2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问:黄念祖的《念佛三昧文》中提到一个和尚念佛念得密不透风却自杀了,还有某法师提到一个天天念佛的人,到临终时却听到佛号生瞋恨心,是阿弥陀佛没有临终摄受吗?这些例子让人很困惑。

大安法师答:这没有什么困惑,能不能得到阿弥陀佛的护念加持,就要看他的信愿,不是看他的功夫。所以蕅益大师在《要解》里面有一段话非常的精辟,说:得生与否全凭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凭功行的浅深。有信愿,临终十念、一念都能往生,没有信愿纵然你功夫做到风吹不入,雨打不透,如铜墙铁壁一样,也不能往生。

那这个公案我们不知道它的出处,如果说有一个和尚念佛念得密不透风,说明他的功夫很好,功夫很好不等于他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感应道交是取决于他有没有信愿,没有信愿,只是把佛号作为做功夫的手段,哪怕做到密不透风他也往生不了,还是靠自己的业力在这里起作用,这个业力大,可能他控制不了自己去自杀,这种可能性也不是没有。

但这里不是说为什么阿弥陀佛不摄受不加持,因为他没有信愿,真的有信愿他会自杀吗?他会有这么大的烦恼吗?所以这些包括临命终听到佛号生瞋恨心,生瞋恨心就更没有信愿了,更没有对阿弥陀佛的发自内心,刻骨铭心的那种感恩了,所以这些都是我们说没有信愿把佛号作为功夫用的反面教材。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极乐净土,人人不再设防的世界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之第三十九愿:受乐同于漏尽愿 第三...

「大乘善根界」与「二乘种不生」

这个二乘种不生是出在天亲菩萨《往生论》。《往生论》...

不可甘心苦趣束手死门

遂使垂手徒勤,倚门空望。上孤佛化,下负己灵。今生以...

用此念佛法何愁不成功

念佛须念念在心,我们的念心,对阿弥陀佛的思念要好似...

少年念佛正精神,莫待衰迟始问津

少年念佛正精神,莫待衰迟始问津。 青草半埋红粉骨,黄...

念佛窍诀仅一个字

宋朝的草庵禅师是一位禅宗的大德,同时也是弘扬净土的...

圣严法师:如何做到「境随心转」

问: 社会环境意见纷乱,我们常常「心随境转」,局势...

临终前身体四大的变化

说到人的死亡,其实人天天随时在死,不只一年一月的衰...

修福要怎么去修

首先来看修福。一个修行人要修福,怎么去修?从哪里下...

净土法门的临终助念

死亡,对一般人来说,是一恐惧而痛苦的事情;而对净业...

钱伊庵居士的深憾事与护法心

印祖曾经高度赞叹彻悟大师法语:红螺示众法语,皆可以...

在教在禅,皆修净土,同归一源

然于百丈立祈祷病僧,化送亡僧之规,皆归净土。又曰,...

【佛教词典】饮酒戒

梵语 madya-pāna-virati。为五戒之一,梵网四十八轻戒...

【佛教词典】维摩诘所说经

(经名)维摩经之具名。三卷,秦罗什译。维摩经有三译...

妙湛老和尚慈心法语

1、勿忘世上苦人多。 2、不弘法不到俗家去。 3、为人要...

念佛好,还是念观音好

昨接来书,不胜慨叹。既知其病,又知其药,不肯即服,...

佛虽广受一切供养,但心中无增减

马鸣菩萨提到,过去曾听闻:在竺叉尸罗国的博罗吁罗村...

为社会加温加暖

亲人要出远门,家人总会叮咛:你要多加一件衣服;吃饭...

要学做自己的主人

人生,迷迷糊糊地来,懵懵懂懂地离开。这辈子,我们到...

如果身边有这四种「居士」,一定要注意

有的居士具备善知识的特点,可以帮我们更好的修行。 而...

历代高僧大德开悟顿彻诗100首

1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境台,时时勤拂试,莫使有尘埃。...

随顺世缘看烦恼

我们的人生不过百年,在历史的长河中看来真的只有闪电...

如何明辨善知识

善知识这三个字,闻名为知,见面为识。善是好的意思,...

只要往生极乐世界,再回来就很自在了

净土法门就是这一生是最后一生,不能谈转世,否则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