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信愿不真的四类净业行人

大安法师  2015/03/1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信愿不真的四类净业行人

佛告阿难:其有众生,生彼国者,皆悉住于正定之聚。所以者何?彼佛国中,无诸邪聚,及不定聚。十方恒沙诸佛如来,皆共赞叹无量寿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议。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佛说无量寿经》

第一种:泛泛悠悠、敷衍了事的净业行人。他也有功课,也在念佛,但由于生死心不切,加之心很浮泛,于是常常找借口中断实修,比如:今天生病了不能念佛,明天有事情不能念佛,后天虽身体很好但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办。即便不间断,日常念佛也是敷衍了事。

第二种:修行蛮精进,但内心贪恋世间的五欲六尘的净业行人。这类行人虽然念佛,但不求来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他们今生可能很贫贱,听说念佛能累积很多福德和功德,所以就希望自己通过念佛,下辈子能转生到富贵之家享五欲之乐,以此作为他的修行目标。

我等众生无量劫以来在五欲六尘中打滚,能够通体放下五欲六尘需要具备大丈夫气概,一般人是很难做得到的。五欲一般有两种理解:一种是财色名食睡;一种是色声香味触这五种尘境,它们虽不是欲本身,但能够引发净业行人占有欲,从这个意义上说也叫五欲。我们的六根追逐六尘它是本能。

十二因缘当中讲六入,我们的六根会自然入到六尘里面去,所以六根不追逐六尘虚幻的快乐不是一般浅显智慧所能做到的,唯有具备甚深般若空慧和坚固生死之心才能降伏趋向五欲的妄心。大乘经典特别是般若系经典就是要让我们厌离五欲,众生就是被财色名食睡五欲所系缚,常常为追逐五欲而奋斗一辈子,得到了会欣喜若狂,进而会更猛利地去追求,欲壑难填,永远不会有满足的时候;如果追逐不到就懊恼郁闷。

众生追逐五欲就像狗啃骨头,虽然没什么滋味,但却舍不得放弃。追逐五欲会引发争斗和痛苦,就像秃鹫为争夺腐肉而相互厮杀,就像一个人手持火把逆风前进而烧到自身,就像脚踩在毒蛇身上而遭毒害。其实五欲本质上没有真实性,如同梦幻泡影,稍纵即逝。大乘经典都在教我们厌离五欲,但世间人迷惑颠倒,就会贪恋执著五欲虚幻之乐,甚至在临死前都不舍弃。比如有人在其濒临死亡时,哪怕只剩一点精力,都会思念情欲,所以这就是我们在三界六道中轮转不休不得出离、遭受无量剧苦的深层原因。

第三类:追逐天人微妙五欲之乐的净业行人。他们获得人间的五欲快乐还不满足,还要追求来生转生天道继续享受五欲之乐。

第四类:希求来生出家为僧,一闻千悟,得大总持,弘扬法道,普利众生的净业行人。这些人确实很有道心,他们或许今生就是出家人,或者是社会官员等在家俗人,这类人通过念佛来求来生能童贞出家,一闻千悟,得佛法大总持,在世间来度化众生,弘扬佛法。对于这一点,可能其他的某些佛教宗派会赞叹,但站在净土法门本位上是不被认可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看破五浊恶世,生发厌离心

进一步谈五浊恶世这种是为甚难。而且,特别谈到五种决...

净界法师:临终关怀

我们今天有两堂课,来跟大家讨论有关临终关怀的理论,...

先破妄显真,再提起佛号

其实这个一佛乘,最妙的地方在哪里,诸位知道吗?在临...

临终助念的方式

人在世间,如自己平时尚未修行到生死自主的程度,或根...

阿弥陀佛也是古佛再来

当释迦牟尼佛在讲了《法华经》之后,稀有难遭,极为殊...

法身大士为什么选择实相念佛这个难行道

问: 请益法师,念实相佛,非再来大士,难以即生亲证。...

怎样才算具足了信愿

问: 请师父慈悲开示,怎样才算具足了信愿? 宏海法师...

生活安逸发不起厌离心,念佛不恳切,该怎么办

问: 弟子按照印光大师说的耳听心念的方法来念佛,但是...

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

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唯识三十论颂

唯识三十论颂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 奉诏译 护...

【注音版】十善业道经

十善业道经...

具足信愿的佛号,才有除八十亿劫生死重罪的功德

无愿行不名真信,无行信不名真愿,无信愿不名真行。今...

念佛之人当吃长素

【原文】 念佛之人,当吃长素。如或不能,当持六斋或十...

烧开水算犯杀戒吗

问: 烧开水时,水中有大量的微生物,算犯杀生戒吗?...

三轮体空是哪三轮呢

三轮体空是从布施波罗蜜来说。三轮是哪三轮呢?就是我...

【佛教词典】戒律仪有三种观清净因相

【戒律仪有三种观清净因相】 p0694   瑜伽二十二卷十...

【佛教词典】十地愿行

(术语)菩萨十地所行十波罗蜜之行也。行必具四弘誓愿...

中国十大著名寺院

白马寺在河南洛阳市东郊,称为中国第一古刹。是佛教传...

持名念佛为往生净土之要

窃惟净土之为教也,肇始于释迦世尊,阐扬于历代圣贤。...

十首著名悟道禅诗

一、唐寒山《寒山诗》 水清澄澄莹。彻底自然见; 心中...

善人则亲近之,助德行于身心

有一天,有学僧问慧日法安禅师:如何是和尚为人一句?...

来时一丝不挂,去时一缕青烟

【来时一丝不挂,去时一缕青烟,人生其实就那么简单】...

圣严法师《出家乃大丈夫之事》

佛教有一句古训:出家乃大丈夫之事,非将相所能为。若...

菩萨戒的四种广大殊胜

一、由种种无量学处广大故;二、由摄受无量福德广大故...

夫妻间该如何相处

男女的地位是平等的:女子绝对不是男子的寄生虫;男子...

心中妄念纷飞,要用什么方法对治

问:心中妄念纷飞,应当用什么方法对治? 答:佛在《...

信佛后吃素,家人反对怎么办

问: 信佛以后吃长素,家人反对怎么办? 成刚法师答:...

最简单的施食法:六字大明咒施食

丹真绒布上师餐前必做上供下施。下施时,念诵观音菩萨...

世间人都要想修福,应该怎么修

一者施福业事,二者戒福业事,三者修福业事。 就这么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