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为何说「富贵学道难」

大安法师  2017/10/1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问:四十二章经里面有佛说二十难,其中之一是富贵学道难,佛本身是大富贵者,他的弟子中也有好多出身王族,佛为什么这样说呢?

大安法师答:佛说出这个,象贫穷布施难啦,富贵学道难啦,他是观察众生的普遍的特点来加以概述的。为什么富贵会学道难?富贵,他能得到富贵也是他的善因所结的异熟果了,也是因果。异熟,“异”就是他原来往生种的因,异时嘛,异处嘛,然后在今生成熟了,他享受。他原来布施啊,持戒啊,行种种好事啊,得到富贵。

但得到富贵之后,他有社会地位,他有财富,他就容易迷。迷什么呢?就是享乐,享受那种五欲六尘。那么一般的欲界众生对这个五欲六尘,对他来讲就好象一头象走在一个沼泽地带,它是很难出来的。因为这些财、色、名、食、睡对人的那种缠缚啊,这种诱惑啊,这种让他放不下呀,推不脱的这个心,就好象陷在污泥里面,你越陷越深,出不来。所以富贵者他一天到晚享乐都来不及,他哪会有学道之心呢?

这个学道在这个时代他需要一种苦难的逼迫,他要深刻感觉到生命的苦,他有一种超越的意向,他有一种厌离的心,这时候他才踏上了一个修道的道路。他在这个富贵状态下他觉得这个世界很好,很甜蜜,厌离心出不来,苦难感出不来。这就叫儒家讲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安乐当中他就死了,往往在忧患痛苦当中,他往往还能够超越。

那么佛是大富贵者,身为太子,这不是一般人啊,他是再来人啊!他是一个一生补处菩萨再到这个世间来的,他是明明白白的。即便是明明白白过来的,你看周围一个悉达多太子要出家,要厌离王宫的生活。那个色界的天人还处处地要警觉他呀,甚至要示现生老病死的情况,他在四个城门出来见到的生老病死,包括一个沙门修道都是色界天人示现出来的,让他不要在那个富贵当中迷了。这都是这样一个大菩萨过来,那么一般的人就容易迷了。所以佛本身是大富贵者,他能够超越这种富贵。他能够在富贵当中感觉到生命当中本体上的苦、空、无常、无我,所以他能够超拔出来。

他的弟子当中有很多释迦族的这些王子乃至贵族,这是受佛陀的德望的感召和佛的加持,他才能达到这个水平的。而且在佛的座下一出家,很快就能证到从初果到二果、三果、四果,马上利益很大。所以很多的王子、贵族子女、子弟,就毅然、决然地随佛出家,所以当时出现的状况,很多城里人一听到佛陀要来,这些做家长的都很担心,哎呀,这佛陀一来是不是要把我的儿子又带走啊?他就有这种感召力。所以富贵学道难是对一般众生的一种基本概述,佛本身是一个例外。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如何放松身心念佛

问: 弟子经常将佛号提在心中,唯恐丢失;同时时常谨...

大安法师:如何理解「自性弥陀,唯心净土」

问: 自性弥陀,唯心净土,古德多有言及。西方极乐世...

每天念佛就好吗,还要不要念咒念经

问: 每天的修行,除了念一句佛号以外,是否还需要念...

生不起惭愧心和忏悔心该怎么办

问: 弟子生不起来惭愧心和忏悔心,请法师开示。 宏海...

可否理解极乐只是一个化城,并未真正到家

问: 《金刚经》讲: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

净密双修这样是否如法

问: 末法时期净土法门是非常殊胜的法门,但有些居士...

证严法师对病苦的问答

问: 医生说,从超音波中看到我的肝胆有层阴影,想到...

一生的罪业和临终时几句佛号,谁轻谁重

问: 《安士全书》中有一个故事,说唐代的张善和一生...

【注音版】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印光大师校印本)...

【注音版】佛说弥勒下生经

佛说弥勒下生经...

在家菩萨戒本

在家菩萨戒本(六重二十八轻读诵仪轨) 香赞 炉香乍热...

【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发心不广大,就无法供养十方诸佛如来

雨天乐华衣,妙香等供养,赞诸佛功德,无有分别心。 佛...

真信切愿并不容易

信愿这两个字,对于我们现在的众生来说,也不是很容易...

违背天道而行,就会遭致灾殃

如果你一天到晚都是意必固我,那就绝对你干不成任何事...

五欲不能给人真正的快乐

五欲就是前面讲的财、色、名、食、睡,或者是色、声、...

【佛教词典】胸行

(杂名)以胸步行者之意。蛇,蜥蜴等也。...

【佛教词典】无表色

【无表色】 p1052 成唯识论一卷十四页云:表既实无;无...

经商与学佛

平常人看得学佛是很难,往往听人讲究佛学,以为我未讲...

听闻正法的功德利益

龙树菩萨在其《听闻集》中写道:多闻能知法,多闻能远...

爱的表达有时不用语言

总有一些平凡的人、平凡的事让我们感动。而那些发生的...

每天坚持诵五遍大悲咒,是对应着五佛部

接下来,这个出世间功德的第三条:就是能够灭罪和消业...

于烦恼中证入自性,是否有其合理性

问: 净土法门的修行强调断恶修善,而有些法门强调可...

佛学常见辞汇(十画)

【乘】 运载之义,是譬喻佛法如渡船,能把众生从生死...

将一切追求与执取放下

放得下对外境的执着、攀附、依托,放得下一种嗜好、习...

阿弥陀佛的光明是没有障碍的

阿弥陀佛的光明是没有障碍的,即便是铁围山、须弥山或...

大安法师:净土法门的门槛高吗

问: 尊敬的大安法师!阿弥陀佛!两个月前,念佛越念...

情执放淡一分,功夫前进一分

古人说:嚼得菜根香,修道方有分。其实这个话是从果上...

随时都给父母好脸色

有位老太太去儿子房间找报纸,正碰上儿子回来。儿子刚...

待人处世的「三好四给五和」

三好:说好话、做好事、存好心。 四给:给人信心、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