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念佛法门,他力易行,横超生死

大安法师  2020/07/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念佛法门,他力易行,横超生死

凭自力修戒定慧的通途八万四千法门判为难行道。念佛法门是仰靠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令吾人带业往生,横超三界,这是易行道。到了末法的时代,想靠自己的力量来修行、来竖出生死,那是万难万难。所以,念佛法门在末法时代实在是非常非常的殊胜。——《净土资粮信愿行》

念佛法门确实是个特别的法门,净土宗的祖师大德们,如龙树菩萨、昙鸾大师、道绰大师、善导大师都有一个判教:在诸多的法门当中,道业成就的第一个目标是得到不退转,就是阿鞞跋致。得到不退转的地位,有两种道路可以走。

一个是靠自己的力量去走,凭自己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六度万行等等来断惑证真。这就如陆地行走,动经无量劫,非常辛苦,甚至能否到达目的地都没有保证。就好像我们现在要从新加坡走到北京去,如果身体不强壮甚或本身就是残疾人,很难凭自己的力量到达目的地,哪怕是一个很强壮的人,走出门东南西北分辨不清,又有高山、湖泊、荆棘、沼泽、沙漠,我们能不能走得到?所以这叫难行道。

还有一种到达阿鞞跋致地位的道路,就像搭乘上一条船,扬起了风帆,又碰到顺风,那就一日千里快速地到达目的地。乘船则乐,步行则苦。乘船就是仰靠佛力,佛力怎么靠得上?靠信心契入,以信方便,蒙佛的加持快速到达阿鞞跋致,这叫易行道。

由这种理念的判摄,把佛的一代时教中凭着自力修戒定慧的通途八万四千法门判为难行道,它要靠自己的力量来修行,就像蚂蚁上高山,得自己爬上去;念佛法门是靠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令我们带业往生横超出去,这是易行道。

如果在正法、像法时代靠通途法门还有一些人能够修行证果的话,到了末法的时代,想靠自己的力量来修行、来竖出生死,那是万难万难。这个时代是有教法、缺修行、无有证果的时代,我们要有自知之明。由于俱生我执,人们刚开始修行的时候大多靠自力。

这就好像要游过一望无际的生死大海,“扑通”一声跳下去,游到不远的地方,觉得力气快用完了,前面也看不到岸边,心里就怯弱,颇有进退两难之感。

所以,我们在发足的第一步就得考虑自己是什么水平,既然靠自己的力量游不过去,我们为什么不搭乘一条现成的船到彼岸呢?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成就的大愿船,十劫以来就在娑婆的此岸到极乐的彼岸,不断地来回往返,招呼我们上船。上船就解决问题,我们为什么不上呢?怎样才能上船呢?就是靠信愿持名。所以,念佛法门在末法时代实在是非常非常的殊胜。

跟通途佛法相比,念佛法门不需要把见惑、思惑、尘沙惑断尽。这个时代,我们众生想凭自力断惑是没有可能性了。见惑的八十八使,思惑的八十一品,浩浩如激流水。断见惑就像断四十里的激流水,何况还有思惑!真是所谓“抽刀断水水更流”啊。

就算断见惑,也才得到一个初果须陀洹。莲池大师在明末的时候,常常感慨掉泪,在那个时代想找一个初果圣人不可得啊。但现在有的人还是认为自己可以证果,那我们来看看祖师们是如何以身示范的吧。

智者大师是天台宗的祖师,他临往生的时候,弟子问:“师父,这一生修行不知证何种果位?”智者大师说:“我如果不领众可以证到六根清净位,由于领众修行过早,损己利人,但登五品。”“五品”是圆教的五品位,即随喜、读诵、说法、兼行六度、正行六度。

圆教的五品位是什么水平呢?还没有断见惑、思惑,只是把见惑、思惑伏住,不让烦恼起现行了。这个水平在六即佛(理即佛、名字即佛、观行即佛、相似即佛、分证即佛、究竟即佛)当中,相当于观行即佛,在观行的过程当中。

蕅益大师是净土宗的第九代祖师,一生精进不已,在宗门是开悟的,也是大通家,给我们留下了近三百卷浩瀚的著作。临命终时也有弟子问他的果位,他书偈“名字位中真佛眼,未知毕竟付何人”,表明他是名字即佛。名字即佛意味着什么?他不仅没有断见惑、思惑,连伏都没有伏住。所以,这两位祖师给我们示现的都是凡夫。

现代的修行人动辄就说证到了什么果位,难道他还能超过智者大师、蕅益大师吗?我们要好好认清这个问题。所以这些祖师往生前示现果位的恩德非常大,对后人未证谓证、以凡滥圣是当头棒喝!我们要认清自己都是凡夫的资格,末法时代的众生都是业障深重,在波翻浪卷的生死苦海中,我们离开了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是难以度过去的,我们一定要有这样的自知之明。

善导大师严峻地解剖自己是罪恶生死凡夫。我们的念头无不是业、无不是罪,所以显现的果报很不如意,很苦难。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是要靠阿弥陀佛。念佛法门能令我们带业往生,横超三界。

并且念佛法门有佛力的加持,能够令我们在修行的过程中不遭受种种的魔障。我们这个时代的众生,不修行可能还正常一点,一旦发心修行往往会出现种种的问题,比如走火入魔。因为他持点戒、修点禅定会激活阿赖耶识潜伏的魔障,诸如五阴魔和天魔,只要有一念发心不正,譬如想求神通、想求善巧、想求智慧、想求见佛,躁妄心一起,魔的境界马上就出来了,非常可怕。

大家看看《楞严经》讲的五十种阴魔,就是色受想行识五阴各有十种魔,尤其是想阴的十种魔,非常可怕。你想见佛,魔马上就变现成佛,现种种神通变化,跟你讲经说法,你不得不五体投地。

如果你认魔的境界为真实,认为是你的圣境界,是你证悟的现前,那你就成魔子魔孙了。所以我们看到,这个世间学佛修行很容易出问题。有人看到修行还容易得精神病,就怕了,干脆不学了。

可是不学也不对,因为人身难得,全身都是修道的法器,不去修行、不去求圣贤出离之法,这一生就空度了,非常遗憾。

念佛法门能够令我们离开魔障,念这句阿弥陀佛就有阿弥陀佛的光明注照,在佛光里面,无论是我们的心魔,还是外面的天魔、邪魔,都不敢进入。所以我们只要念佛,修行的过程就会很稳当。当然也有个别的用躁妄心去念佛,或者给念佛法门赋予了不纯正的知见,这样就可能会出问题。但一般来说,是比较安全的。

从1999年开始,我们便试着施行十天百万佛号的念佛方法:一人一间寮房,一天念十万声佛号,不能看书,不能讲话。大家对这种短期闭关、精进念佛的方法非常受用,出问题的人极少。

从2005年开始我们在东林寺全面持续地开展十天百万佛号的闭关修行,到目前已有八年了。其间隔或也会有出问题的,但总体来说,比较稳当安全。

比如,有一个年轻的同修出了点问题,但也很快恢复了。他为什么会出问题?就是因为躁妄心。“我这十天一定要见佛,一定要开悟,一定要成佛”,他带着这个心去念佛,念、念、念,念得就有境界了,真的有一个声音告诉他,“你很不错,你证到阿罗汉果了。”

他一听就觉得自己真的证到了阿罗汉果,我慢心就起来了,在寮房里也待不住,到处逛,别人跟他讲话,他就很傲气地回答:“你别跟我讲话,你没有资格跟我说。我都是阿罗汉了,你跟我讲什么?”最后就颠颠倒倒,没有办法,只有把他送到精神病院里去治疗了一段时间,后来也就恢复正常了。

念佛法门一定要赋予其本有的内涵,不能赋予其他的东西。念佛不是求开悟,念佛就是求往生。并且我们要用非常谦卑的态度去念。什么叫好境界?念念都是“南无阿弥陀佛”,念念不空过,这就是最好的境界。如果你在这之外还附加其他的东西,可能就会出问题。

尤其是有一些人把这句佛号作为做功夫的手段,这是比较糟糕的现象,印祖当年曾呵斥这是将横超法作竖出用,就是将这横超三界的妙法作断烦恼、开智慧的竖出法门用,就容易出问题。念经、念佛追求开悟都会出问题,因为这一念的指向就不符合净土宗的教义。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论发菩提心与往生

1、凡修净业者,第一必须严持净戒,第二必须发菩提心,...

为何至心念佛能消多劫生死之罪

诸经典中都说念佛有无量的功德。为什么会有无量的功德...

净土法门唯上智与下愚不疑

有世智辩聪,心意识很发达,逻辑思维是很发达,包括通...

【推荐】印光大师《一函遍复》

净土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乃如来普一切上圣下凡...

修行不要搞得太复杂了

问: 师父您好!请您开示,业障烦恼覆蔽身心时,是否...

大乘生命缘起正见的两个重点

复有十二支缘起,是名分别爱非爱缘起。以于善趣恶趣,...

念一佛名,换彼百千万亿之杂念

兹欲勉强遏捺,立使空寂,而止动归止,止更弥动。纵粗...

慧律法师:往生被(陀罗尼被)的使用方法

往生被又名陀罗尼被。其来源非出自《大藏经》,而系明...

佛说十善业道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

【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佛说八关斋经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临终往生与佛法学得好坏有关系吗

问: 请问法师,临终往生与佛法学得好与坏有关系吗?...

大安法师:家里多是道教徒,会对往生有障碍吗

问: 原本我和道教颇有渊源,家中多是道教信徒,对我...

每天念佛多少与行愿有无

问: 净土行人每天念佛念多少声?法师曾开示说至少每...

为什么要接济他人之急呢

济人之急,就是周济人遇到的急事。前面是讲救人之难,...

【佛教词典】见随眠

【见随眠】 p0638   如随眠有七种中说。   二解 ...

【佛教词典】轮瑞

(杂语)轮宝之祥瑞也。感得金银等轮宝而制伏天下,谓...

很多大菩萨为何还要求生极乐世界呢

问: 法师,经典里面讲,有很多都已经是大菩萨了,他们...

富贵人家子弟多不成器

富贵人家子弟,多不成器,其源由于爱之不得其道,或偏...

有智慧的女人能内能外

汉武帝曾为乳娘的一件过失,要将她处刑。乳娘吓得跑到...

说话的石门

山里燃起了大火,只有一个山洞可以躲避烈火的攻击。山...

圣严法师《佛法与教育》

佛的意思是觉,就是智慧的意思。佛法的教育是从智慧的...

皮克的99块金币

皮克很快乐,皮克是地球上最快乐的叫花子。 我为什么...

文殊菩萨手持如意的启示

从前在寺庙里看过一尊文殊师利菩萨,白玉雕成,十分晶...

经常面对灾难事件而又没办法帮助他们,该怎么办

问: 我是一名120的护士,经常面对各种突发灾难事件而...

回向给众生,众生是不是能得到利益

还有人问,这个回向众生,众生是不是能得到真实的利益...

社交场合所忌讳的27个习惯

每个人都出生在不同的家庭,在不同的生活环境成长,有...

佛告诉你为何心静后智慧就来了

由澄诸念,觉识烦动。静慧发生,身心客尘,从此永灭,...

一函遍复讲记

这篇普遍答复信众的信函,语言虽然拙朴,意义都是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