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面对逆境如何做到处之泰然

济群法师  2017/05/1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面对逆境如何做到处之泰然

面对同样的境界时,不同人会有截然不同的处理方式,区别就在于是否接纳。如果我们有接纳现实的能力,即使面对逆境,也能处之泰然,积极应对,而不会对内心造成任何痛苦烦恼。

如何具备这一能力?

首先要从内心正视“无常”。事实上,这才是世界的真相所在,就像春夏秋冬,花开花落。而所谓的永恒,只是我们的幻想和期待,是和世界真相不符的。

在三法印中,就以“诸行无常”为首,告诉我们:从内在身心到外在世界,一切都处在刹那的变化中。哪怕任何一个极短的瞬间,都在不停地变化。就像苹果,不是在某个特定时刻腐烂的,而是在它看似完好时就趋于败坏了。人生也是一样,从我们出生的那天起,没有一刻不在生灭变化中,没有一刻不在走向死亡。

变是正常的,不变只是相对的。如果我们真正认识无常,就能坦然接纳生活中的一切变化,因为它本来如此。那样的话,任何逆境都不会对我们造成伤害了。

关于接纳,佛陀在《杂阿含经》中以“两支毒箭”作了开示。第一支箭,是被箭射中时的身苦,也代表我们遭遇的各种逆境;第二支箭则是由此带来的心苦。当我们被第一支箭射中,痛苦已经发生时,要及时止损,避免继续被第二支毒箭射中。事实上,这是比之前更严重、更持久的伤害。

比如有人打骂你,不过是一时的伤害,但你对此怀恨在心的话,就会长久地陷入负面情绪,持续几天、几个月甚至几十年。这才是真正可怕的。而当你接纳之后,伤害就到此为止,不会进一步发展。

但我们要知道,接纳不等于认同,更不是纵容。如果对方确实有错,也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教育。其目的是为了帮助对方,而不是自己要论输赢,争对错。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济群法师文章列表

解生死无常,不被境界所转

在《法句经》里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曾经有一个比丘出家...

观寿命无常是成就净业的根本

有师兄问我:如果总想着未来的死亡,是不是与活在当下...

佛说世间的四种人

佛陀说:世上有四种人。第一种人由黑暗走向黑暗;第二...

预留余地,才有回转的空间

家中土地狠多,留一点余地给未来的子孙建筑;家里的钱...

未曾闻死亡声响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时,一日,世尊对比...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我们每天在晚间所念的 警众偈,是普贤菩萨所说的。在中...

做更好的自己

一种花生于深山幽谷,其态,从容优雅,其味,芳香远播...

【推荐】财富无常,终会用尽;地位无常,终会衰败

财富无常,终会用尽,应当舍弃吝悭,广结善缘;地位无...

《心经》为什么具备强大的心理治疗功能

在佛教浩瀚的三藏十二部典籍中,凝炼的《心经》包涵着...

佛教对当今社会有什么积极意义

问: 佛教的存在对当今社会有什么积极意义? 济群法师...

济群法师:对拥有的一切心怀感恩

人类总是不停地追逐,却不懂得对已经拥有的一切心怀感...

调心之道,离不了心学

目前,整个社会最大问题就是人的心态失衡,并且到了危...

【佛教词典】唯识导论

(书名)护法菩萨释世亲之唯识二十论,称曰唯识导论。...

【佛教词典】幻事喻

【幻事喻】 p0387 瑜伽八十四卷一页云:云何诸欲,名为...

以水譬喻七种人

昔日,佛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一日,佛告诉比丘...

心的比喻

现在科技文明发达,电脑普遍运用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电...

木鱼有什么含义呢

在佛教寺院的佛事活动中,木鱼是最常用,也是最主要的...

念佛时妄想很多如何解决

问: 念佛的时候妄想很多,难以控制,有什么解决办法...

佛陀是随时存在的,要掌握感应道交的方法

我们再看,《法华经》对果地的功德,佛陀讲到什么是佛...

佛教基本理论

1. 四圣谛 谛(satya)的含义是实在、真理。四圣谛即苦...

证严法师:做大地的园丁,环保地球

1、心理环保 刚才手语队表演一个呼吸的地球和大地的园...

把功德回向给法界众生,这也是一种法施

令慈年迈,光若不说此弊,汝后会以尽孝之心,阻亲往生...

重新洗牌,一切都可以重来

打麻将,一局结束了,要重新洗牌,才能继续下一局。人...

初学佛女众几种不如法的表现

不少学佛的女众,是在现实遇到困难或感受到苦痛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