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懂得随缘,你就不苦

梦参老和尚  2017/08/3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懂得随缘,你就不苦

“不受磨,不成佛”,要在苦难当中成长。对一切乐不贪著,对一切苦不厌离,这才能守护佛的无上法门。

若没有历代大德这么守护,我们现在能学到《华严经》吗?不要认为这是我们的功劳,诸佛菩萨早已创立安排好,我们只是随缘护持一切事业,佛弟子应常时如是观,如是行。

菩萨智慧广大,诸根明利,常乐度众生,勤修福德助道之法。要想成佛得有福德、有智慧,不度众生没的福德,不度众生不会开智慧。菩萨思维种种方便善巧,专利他人,忘掉了自己,无我精神强大,心量广大。

我们不能自由自在,是谁限制你呢?是你的烦恼,你自己的业障,不是外在有谁加给你的。我们经常会说自己业障重,你真的这样想吗?当你要做错事、要生烦恼的时候,如果你能说自己业障重,错事你也就不会做了,善根也就成长了,如果你有这样的思想,你容易入道。

行菩萨道不是一件事两件事,也不是一生两生,是无量生。在时间上无法计量,没有数字可言,常时行菩萨行。修一切白净法,住于白净法,如来智慧当中。

学佛和佛学不一样。现在社会上很多大学都开了一科来研究佛学,探讨三藏十二部经典,这是佛学而非学佛。学佛是学习佛心里所想的,口里所说的和身体所行的,学习清净自己的身口意,这是真正学佛的人。学佛的人,一定会发菩提心,行菩萨道,信心百倍成就佛果,并且把功德都回施供养给一切众生。如果用这种发心指导学佛就对了。反之,无论再怎样通达三藏也只是佛学,也不能称作佛弟子修行人。

业果来了要承担领受,你能认识它,就心无罣碍没有恐怖。好比欠人家债,现在人家来收,你把债还完了多轻松。业果来了要承当,过去了就要放下。有些道友业果来時不想承担,过去了又放不下,那就苦上加苦不能解脱。

咱们念经之前要修四加行,慈悲喜舍四摄法,念的时候应作观想:“大慈大悲大喜大舍救济一切众生”。说我没有力量,那你介绍四大菩萨十方诸佛,学华严经的,你把华严力给他加持一下。不要认为这是假的,这里头含着不可思议的力量,这叫加持力。你能保持善用其心,念念不忘三宝,不忘失菩提心,“魔事”自消。

供僧如供佛,你能至诚恳切恭敬,以清净心供养三宝,完全没有分别,没一点杂念,这个福德就大。反之有数量、有计较的,福德就小。

菩萨度众生无有一定之规,我们凡夫看见菩萨示现“逆行”的时候,你虽不能理解也千万莫看成过失去毁谤,因为你看见的不一定是真实。为什么?你看见的是现象,不是本质。菩萨本体犹如虚空他为了救度众生,才会随缘示现“逆行”。

我们常常疑惑自己所学的法不够,了解的不够透彻。念一部经嫌少,念两部经有时候又嫌太长。往往追求越大越圆满的法,至于受灌顶也是要受大圆满的灌顶。这是贪心,一味想多累积功德。其实大家缺乏的是实际的行动力,没有一件一件地把我们所知道的去实行;不去实行,我们就不能证得,不能证得,我们等于没有得到法的真实利益。

想调伏无量劫的烦恼,我们要以“善”止“恶”。用善念来对治恶念,让恶念不生,善念多生,这样才能真正调伏和转变。

“安稳”,什么是安稳?得佛的真实法就叫安稳。了生死的、不受生灭所牵动的,这叫安稳。听经、拜忏、读诵大乘,你所做的事,都是安稳的。你一天心里所想的、身体所做的,没有六尘的染污,六根清净,漸漸的与如来的清净智慧相应。

个人有多大智慧,你就得多大的解脱;没有智慧,你就束缚。谁束缚你?你自己束缚自己,你会自己找些绳索给自己带上,那是你自己的事儿。佛教导我们的法,都是帮助我们解脱的。所以戒律不是束缚,戒是把那些扰乱,障碍你道业的染缘都遣除去,你自然就清净,解脱,最终成就圣道。

常行善法,于后不悔,所做善业经常增长。行善是好事,但莫要后悔,例如有人在财富盈满时行布施,等他受到困难时便后悔了,觉得自己当初不该布施那么多,或於布施之后即悔,这都叫善业悔。行善业不应后悔!

我经常劝道友,例如说打斋供众,他很大财富,叫别人替他去做,而他却没当一回事,没有恭敬供养心,那所得福报就很少。如果他亲自去做,无论供养谁,都很恭敬,平等对待,那他就能多生受福。供养时无分別无爱著、希求,才叫清净。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梦参老和尚文章列表

星云大师:贫僧一生的岁月里一直与病为友

贫僧从小说来应该是一个健康宝宝,但眼耳鼻舌身心六根...

《心经》那么好,要如何去运用

《心经》二百六十个字,可以分为两个部分。 从观自在菩...

遇到什么灾难,就这样去发愿

菩萨做些个什么事呢?利益众生。总的说一句,就是利益...

欢喜与忧悲

人的生活,不是喜就是忧;得则喜,失则忧。然而,得,...

慧律法师《执着心是痛苦的渊薮》

我们不难看出「心」才是痛苦的根源,否则社会愈进步,...

莲池大师是如何面对汤厄(烫灾)的

【原文】 辛丑孟春十日,予随例入浴①,失足沸汤中,从...

烦恼痛苦的根本原因

欧洲有一位著名的音乐家舒伯特,有一天正在作曲的时候...

放下便是

我那天听朋友说起他近来的一件事:他的邻居不久前搬到...

日常生活中回向的方法

回,就是把我们所有的功德,收回来;向,就是向外放。...

梦参老和尚:念万遍地藏菩萨圣号

复次,观世音菩萨,若未来世有诸人等衣食不足,求者乖...

忍一时之愤,能免百日之灾

你要想平安、想愉快,要先忍辱;一忍,百事都消失了。...

菩萨行布施的时候,以法施为重

菩萨行布施度的时候,是以法施为重,以法布施为最上等...

【佛教词典】昏俗

(杂语)盲昧之凡俗也。行事钞下三曰:昏俗多务,慧观...

【佛教词典】六喻

指六种譬喻。如金刚经谓世间诸法乃是空而无常,而以梦...

直须日夜常精进,莫教劳劳空过时

世谛纷纷没了期,佛门得入是便宜;直须日夜常精进,莫...

心、肝、脾、肺、肾逐个说

一 君主之官:心 我们下棋的时候,不管是丢了车,还是...

星云大师《如何善待亲友》

每个人都有亲人、朋友,善待亲友在我们的人生当中是非...

菩萨如何平等饶益一切众生

如是等类。我皆于彼随顺而转,种种承事,种种供养,如...

男女众应分清楚,保持距离,以免障道

现代男女众出家,散乱心较多,我们道心要坚固,不是拿...

星云大师《持戒的开示》

有的人因为怕持戒不自由,怕犯戒,就不敢受戒。其实,...

人生原来是一场梦

人都会做梦。有人在梦中发了财,有人在梦中升了官、出...

传喜法师:念佛有哪些方法,如何念才有功德

问: 念佛有哪些方法?持名念佛怎样才有功德? 传喜法...

通过什么表现才知自己在修行上走对路了

问: 师父,通过什么表现能知道自己在修行上走对路了...

戒法、戒体、戒行与戒相

戒法 戒法者,佛为优婆塞优婆夷所制之五戒八戒,式叉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