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没有至心,就跟地藏菩萨不相应

梦参老和尚  2021/04/2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没有至心,就跟地藏菩萨不相应

地藏菩萨跟我们娑婆世界特别有缘,依照经文的意思,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就应当得度,可是为什么我们现在还是这么苦?这还得有缘。我们天天念地藏菩萨圣号,我引述经上的两句话,地藏菩萨自己说的,有很多众生没有听见我的名字,“不为名闻,云何悬念?”连我的名字都没有听到,怎么念我的名字?对于这点我们有些怀疑。我们天天在念,怎么说还没听见地藏菩萨的名号?

《占察善恶业报经》上是这样讲的,要有至心!用占察轮的时候,一定要至心。没有至心,就没有听到地藏菩萨的名字,也就是跟地藏菩萨不相应。坚净信菩萨问地藏菩萨:你说一切众生要学习忏悔法,要我们拜地藏忏,要得至心,若不能至心,什么现相也得不到,甚至于“不为名闻,云何悬念”——根本没有听见我的名字,又怎么念呢?也就是说没有念。明明在念,我明明听见了,为何没有念?你不至心。

《占察善恶业报经》说:“若彼众生虽学忏悔,不能至心,不获善相者,设作受想,不为得戒。”什么也得不到。我们学法的时候,往往没有依法去做,受了三皈依,你不行三皈依,还算佛弟子吗?受了五戒,不持五戒,算得戒吗?含义就是这样子。

坚净信菩萨就问地藏菩萨说:你所说的至心,什么样才算至心?何等为至心?这是坚净信菩萨问他。地藏菩萨就答:“善男子,我所说至心者,略有二种。何等为二?一者初始学习求愿至心;二者摄意专精,成就勇猛相应至心。得此第二至心者,能获善相,此第二至心,复有下中上三种差别。”大家从我念的这一段经文就可以知道至心的重要。《十轮经》后面的经文也会讲解。前面是总说它的功德而已,并没有说他所做的事实。

但是学经的时候,要先把这部经的含义、互相矛盾之处找出来;解决你认为有矛盾的地方,先把怀疑解决了,以后才能够至心、深入,才能够得救,才能跟菩萨的愿力相应,跟你所求的相应。如果不依法,不依法就是学法而不依法,这是我们的通病。

学经,不依照经,这又怎么解释呢?很多学佛者,佛教他怎么做,他不那么做,之后,他还要抱怨,说佛法不灵。不是不灵,而是你没有做,或者做得不如法。一定要依法。有些事情在理上是可以通的,在事上是绝对不行,因此懂这个道理之后,才明白为什么一天拜忏、念地藏菩萨,好像还不满足我们的要求。

还有在菩萨的加持当中,有一种很明显的现象——或者在梦中,或者看见地藏菩萨加持,你的灾难立即消失,立即可以明白,心开意解、惑业消失,这叫“明加”,是很明显的。还有一种“冥加”,就是暗暗地加持你,一步一步地引导你。

如果明意加持你,菩萨有智慧,我们没有智慧,就容易骄傲。或者梦见相好光明,你就到处宣扬加持、邀名邀利:“昨天晚上地藏菩萨对我放光,我好快乐!”别人一听,你有成就了,赶快递红包,供养你,完蛋了,你就堕落了。所以,在求的时候一定要懂得这种胜解,不论学哪部经一定要依法学,你不能超越。

不是说顿悟吗?顿悟离不开事修。你别看人家开悟,一听闻就理解了,之后就得了殊胜理解,得清净轮相,他不是现生,而是多劫而来的。我们看工人拿起工具非常熟练,一会儿就做好了,你搞得满脑头是汗,还摸不清怎么下手,而且做出来的成品还是次品。这道理是一样的。

先懂得这个道理,你再来听这部经文的话,菩萨定力的加持,乃至于菩萨所在的国土,随便在哪个地方,好多众生都能够得到利益,你自己就可以感觉到。

我没有看见,为什么我的感受是这样子呢?为什么经上说的是这样子呢?这两者好像不相应,应当懂得这种道理,你连最起码发愿的至心都没有,只有欣乐的至心,听到地藏菩萨很感动,这只是希求心,还没有达到至心。

至心有一定的样子,发了至心,像勇猛精进心,还分为三心,到了深心,“地藏菩萨就是我自己,我就是地藏菩萨!”这样去观想就相应了,你所证到的境界自然就不同。像听闻到地藏菩萨就能够舍弃一切,什么都交给地藏菩萨的程度,我们还做不到。

还有根据《占察善恶业报经》里面所要求的,使用轮相的时候,应当怎么样拜、怎么样依法。求什么得什么,那得要有功力,勇猛至心,要二十四小时,不分昼夜忏拜、称诵名号、诵《地藏经》。

叩头礼拜,并不是依照忏本,拜一次就算了,要连续地,是有一定的要求。但是对我们凡夫,对我们现在的体力、跟我们的身心,依照菩萨的规定,我们做不到。那就要有加持,你只要真正去做,就有加持。

以前有一位祖师,他就是以他的生命来修持的。因为他爱打瞌睡,昏沉特别重,就把自己搁到必死之地。人人都畏死,他就到悬崖上面打坐,看自己还睡觉吗?一睡觉,就落下去,落下就死了。这样子能制止烦恼?不成的。

他坐一坐,支持不了就摔下去,韦驮菩萨就把他驮上来,他就问:“何人护法?什么人把我救上来?”护法韦驮告诉他:“我是韦驮菩萨来护你!”他一听就生骄慢心。他说:“南瞻部洲内像我这样修的人恐怕不多!”韦驮菩萨说:“像你这样的人,我看见太多太多了,像牛毛那么多。像你这样的骄傲心,我十劫后再护你的法!我十劫不护你。”韦驮菩萨就隐了。

他一想:“最初也没有求你护法,你护也好,不护也好,我还是照样修。”他又坐,坐久了支持不了,肉体是有限的,他又坠下去了,韦驮菩萨又把他救起来。“你不是不护法我?怎么又护?”韦驮菩萨说:“你一念超过十劫,我说十劫不护法你,但这一念精进心超过十劫。”

当我们在危难当中或者困难当中,有没有生起这一念超过十劫的心?有没有?经常说放下身心,我们有没有放下,自己很清楚。

根据《十轮经》的这段经文,佛是答复好疑问菩萨说的,不是地藏菩萨赞叹自己的功德,这是佛说的。佛说的这位善男子,就在他所应住的国土当中,由于他的定力、愿力、慈悲心、道力,只要他在那儿,那个地方就吉祥。不过也要这个地方的众生跟他至心相应,不相应还是得不到。

但是,有的地方又说,像在《地藏经》第十二品,佛对观世音菩萨说:这位地藏菩萨对此土众生特别有缘,只要众生有求,众生有念,都可以得到加持——要求不是这么严。

而且《地藏经》第十三品中,佛最后嘱托:末法的众生,以你的神力、愿力,一定要救护。地藏菩萨就发愿说:在末法的时候,只要对佛法有一点儿的善根,一微尘、一滴水,对佛法有善根者,我一定救度他,让他得解脱。

这跟我们前面提到的至心相应,两者结合起来看,学法不能在文字语言上起执著,否则就会产生退心,你的心就不会至诚。地藏菩萨说:对佛法有一点微尘、一滴水的功德,我都会救度——现在我对佛法有很多功德,我不只一滴水,地藏菩萨怎么不救护我?这样你就会生起抱怨想!

佛法要面面观、时时修,要这样地来观。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梦参老和尚文章列表

你得有一分相应,才能够生到净土去

以前我们听到其他的经论教导我们:心净国土净,心净众...

对人生充满信心,枯燥的工作都能变丰富多彩

对任何事业,所做的任何一件事情,都要充满热情。同样...

我是弥陀心内之众生,弥陀是我心中之佛

念佛要有真实信心,第一要深信心、佛、众生三无差别,...

平时念佛与临终念佛的利益

【世尊,现在未来一切众生,若天若人,若男若女,但念...

无禅有净土往生的人太多了

在这个世间上,这些无禅有净土往生的人那是太多了。大...

念佛不仅仅是「持名」这么简单

这句名号是要用信愿来庄严的,念佛不仅仅是持名这么简...

净宗八要--净土之要关

同治癸酉春月。佛涅槃日。余在虞东明因寺。捧读晓柔法...

大臣铸铜钟

战国时代,楚王命令大臣北宫奢铸造一座大铜钟。好的铜...

【注音版】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

【注音版】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

【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毗尼日用切要...

情感重的人为何会堕落

【纯想即飞。必生天上。若飞心中。兼福兼慧。及与净愿...

欲海漂流具众苦

讲苦,那佛说了种种方法,断苦的方法,但是我们用不上...

只要沾了佛法边,将来一定成佛

一切众生的卑鄙、低劣,人心的内部极卑鄙、极低劣的心...

地狱是你自己的业所现,实际上没有

《地藏菩萨本愿经》云:狱中有床。遍满万里。一人受罪...

【佛教词典】阿婆孕迦罗

(菩萨)Abhaya?kara,如来名。译曰离怖畏。见救拔焰口...

【佛教词典】释迦念佛

谓唱念释迦牟尼佛之名号,回愿证大菩提。为念佛法门之...

才华一不小心就会害死修行人

有时候前途的有无,牵涉到个人才华的高低。因此才华一...

如何判断自己是善业强,还是罪业强

怎么知道你的内心的世界善业比较强,还是罪业比较强?...

【推荐】地狱的境界从哪里来的

有这么一个例子,也是《安士全书》里面的,在《万善先...

放下仇恨才能解放自己

我把心里一直记恨的人列了一张清单。这其中伤害我最深...

临终时,没有一个妄想可以对治的

这个地方我们解释一下自性功德力。自性功德力跟六根,...

常念时不待人,一蹉便成百蹉

在修道当中应如蕅益大师所说:应以猛切心治姑待心,常...

苦也有五种功德

世界上所有的学问,和一切的科技发明,其实都在解决人...

危险来源于自身

有个老太太坐在马路边望着不远处的一堵高墙,总觉得它...

修行人是境遇愈坏愈好

出家要在大丛林人多的地方,不要只有三五个人。人多才...

人死后焚化遗体的意义所在

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

「悲」的三种含义

「释迦」是佛的姓,「牟尼」是佛的名字。「释迦牟尼」...

煮菜时放一点料酒吃了犯酒戒吗

问: 请问第五条戒,酤酒戒当中提到药酒不犯,但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