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不要太在意别人的态度

2012/09/2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有的时候,别人对我们莫名其妙地热情,有的时候又无端地冷漠;有的时候,我们与别人打招呼,而对方却视而不见;有时候,我们与别人交谈,对方好像心不在焉,忽冷忽热…也许这些都没有理由,只是一种偶然,也许是我们过于敏感了,所以我们不必太在意,要用一颗平常的心对待。

别人对我们微笑,我们也报以微笑就可以了,不必去想微笑后面的动机和含义。同样,别人对我们视而不见,冷面相向时,我们也大可不必疑神疑鬼,自己吓自己,自己折磨自己。也许别人本是无心的,或他本人正陷入苦闷之中,只因我们过于多心,才是别人的态度有了一种特殊的意义。有的时候,我们自己遇到麻烦的事、生活不太如意、情绪不好,别人在与我们打招呼、交谈时,也会这样的,换位想想,也就没有什么了。

不必把时光用作无谓的思虑。一千个人也许会用一千种不同的神情面对我们,难道我们要一一去作注脚吗?不管我们做的是错与对,总会有各种各样的态度,各种各样的议论。如果我们纠缠其中,不但要遭受烦恼,而且什么事也无法去做。

假如我们做了一件好事,忘掉它就是了。“做不求回报的善事,自会有美丽的结局”;假如我们做了一件错事,只要从中吸取教训,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就是了。任何事都可以化解,有什么可以耿耿于怀的呢?假如我们在无谓的琐事上少用些心思,少花点精力,一心一意地投入自己想要的生活,或许会活得更加的轻松,更加的惬意。

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宽阔的是人的胸怀。”雨果的话虽然有些浪漫,有些理想,却也不无现实的启示。正因为海洋的宽阔,才会有海纳百川;正因为天空宽阔,才会有繁星闪烁。如果我们以宽阔的胸怀面对人生,面对他人,也一定会少去许多的烦恼、苦闷、忧虑;多一些平静、快乐、温馨。

超越了应该超越的东西,对自己和别人都是一种解脱。只要我们襟怀坦荡,问心无愧,大可不必事事在意。不要因别人的眼光而心神不宁,不要因别人的语气而不知所措,不要因别人的态度而六神无主。从严格意义上讲,这乃是一种人生态度,人生智慧,人生修养,人生境界。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面对生命的态度

有位太太请了个油漆匠到家里粉刷墙壁。 油漆匠一走进...

对于冥顽不化的恶人,我们该坚持吗

问: 法师,实在难以对恶人和我讨厌的人生起真实的慈...

冤里有亲,亲里有冤

冤里有亲,亲里有冤 冤,是冤家,亲是亲友。债主,就是...

尊重,从记住名字开始

面对一大堆人名,人们最关系、最感兴趣的,仍然是他自...

跟人结怨痛苦过日,不如原谅包容过日

在日常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古人常说:...

决定命运的态度

江西德兴人夏原吉初入仕途,便因为一个很偶然的细节,...

能够容人,对自己是有好处的

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静坐但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儒...

每个遇到的人都是你的启示

爱与你相遇的每个人。每一个相遇的人都是你的启示。你...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普贤行愿品...

【注音版】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

大智度论

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

一元门票的灵岩道场

一元门票灵岩道场 江苏苏州的木渎古镇,乃清乾隆六下江...

做什么都不要求回报

人们在世俗的生活中工作,是为了获得某些报偿。但出家...

想到清净的国土,一定要净化你的内心

从二谛圆融的角度,什么叫做唯心净土呢?说一个真实通...

造了什么业才会堕落成附体的大仙

问: 仙是做什么样的业才得到这种果报呢? 成刚法师答...

【佛教词典】阿萨多

(杂名)星宿名。译曰轸宿。见翻梵语九。梵语Pūrvā ...

【佛教词典】指

(譬喻)以指譬教以月比法。楞伽经四曰:如实观察者,...

念大悲咒化险为夷

在我家乡东北,有一个种田的农人,家里颇为富裕。某年...

四依法之「依法不依人」

大家来东林寺,大部分是有向道之心的,不是求五欲享受...

西方三圣的形象

念佛法门虽分实相念佛、观像念佛、观想念佛,和持名念...

欲求好相貌或转女身,供养地藏菩萨即可满愿

【若有女人,厌女人身,尽心供养地藏菩萨画像,及土石...

临终是否要在佛号上才能往生

大家可以看看四十八愿的其中三愿十八愿,十九愿,二十...

多欲的过失

《大智度论》当中,有一个小故事,说明多欲的过失。 这...

哪还有什么比了生死的事大呢

我们禅七打到这个时候,应该功夫有个受用,能提得起。...

人身不用来修行,实在可惜

世间人迷惑了,就很苦。比如从健康来看。你想要健康,...

菩萨戒的四种广大殊胜

一、由种种无量学处广大故;二、由摄受无量福德广大故...

鬼道众生是怎么来的

己二、示恶鬼趣 今天讲到七趣当中的第二趣。鬼是怯懦怖...

圣严法师《佛门?无门!》

佛教徒可分为三等:第一等人,精进修行而心无所求;第...

越追求物质享受,心就越散漫

现在高科技,电脑,尤其是手机,可以上网。我看到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