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不要太在意别人的态度

2012/09/2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有的时候,别人对我们莫名其妙地热情,有的时候又无端地冷漠;有的时候,我们与别人打招呼,而对方却视而不见;有时候,我们与别人交谈,对方好像心不在焉,忽冷忽热…也许这些都没有理由,只是一种偶然,也许是我们过于敏感了,所以我们不必太在意,要用一颗平常的心对待。

别人对我们微笑,我们也报以微笑就可以了,不必去想微笑后面的动机和含义。同样,别人对我们视而不见,冷面相向时,我们也大可不必疑神疑鬼,自己吓自己,自己折磨自己。也许别人本是无心的,或他本人正陷入苦闷之中,只因我们过于多心,才是别人的态度有了一种特殊的意义。有的时候,我们自己遇到麻烦的事、生活不太如意、情绪不好,别人在与我们打招呼、交谈时,也会这样的,换位想想,也就没有什么了。

不必把时光用作无谓的思虑。一千个人也许会用一千种不同的神情面对我们,难道我们要一一去作注脚吗?不管我们做的是错与对,总会有各种各样的态度,各种各样的议论。如果我们纠缠其中,不但要遭受烦恼,而且什么事也无法去做。

假如我们做了一件好事,忘掉它就是了。“做不求回报的善事,自会有美丽的结局”;假如我们做了一件错事,只要从中吸取教训,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就是了。任何事都可以化解,有什么可以耿耿于怀的呢?假如我们在无谓的琐事上少用些心思,少花点精力,一心一意地投入自己想要的生活,或许会活得更加的轻松,更加的惬意。

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宽阔的是人的胸怀。”雨果的话虽然有些浪漫,有些理想,却也不无现实的启示。正因为海洋的宽阔,才会有海纳百川;正因为天空宽阔,才会有繁星闪烁。如果我们以宽阔的胸怀面对人生,面对他人,也一定会少去许多的烦恼、苦闷、忧虑;多一些平静、快乐、温馨。

超越了应该超越的东西,对自己和别人都是一种解脱。只要我们襟怀坦荡,问心无愧,大可不必事事在意。不要因别人的眼光而心神不宁,不要因别人的语气而不知所措,不要因别人的态度而六神无主。从严格意义上讲,这乃是一种人生态度,人生智慧,人生修养,人生境界。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改变说话的态度

有次我在机场准备通关时,有个人明明晚到,硬是要插队...

如果有人跟你争执,你就让他赢

性如体,识如用,性是我们的本体,意识就是我们产生出...

看别人不顺眼,是自己修养不够

在此世间,每一个众生都在追求着安乐,为什么会不期而...

印光大师痛斥弟子少管闲事

马契西居士对佛法深信不疑,对印光大师更是佩服得五体...

真正的贤人君子,不设机心城府

真正的贤人君子一定会真诚待人,不用机心,不设城府。...

用什么眼光来看人呢

你和人相处,用什么样的眼光看人呢? 有的人用怀疑的...

种植宽容,收获感动

什么是宽容?宽容是宽大有气量,原谅不计较他人。宽容...

当你摆平自己的时候,这个世界就没有所谓的不平

什么叫无量层次关系呢?比如说,这是一个zero,这是三...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

【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弘化社32分本)...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咒

大佛顶首楞严咒...

宽容、善良、淡泊、乐观——南京吉慧长老访谈录

本刊记者: 感谢您在百忙之中能给我们慈悲开示。早在1...

极乐世界之美

在这个世界上 ,恐怕没有一个人不愿享受幸福安乐,也...

弥勒净土的庄严和往生弥勒净土的方法

最近有人留言说,因为玄奘大师和虚云老和尚等大德都发...

【推荐】妙莲老和尚《解惑叮咛语》

〈广开如意门〉 ◎一家人恶缘相会时,怎么办? 父女、...

【佛教词典】哥尔比

(Richard Von Garbe, 1857~1927)德国印度学学者。一...

【佛教词典】柔软想

【柔软想】 p0888   瑜伽三十三卷十六页云:柔软想者...

最美的孩子

有一个猎人到森林里去打猎,他沿着清净鉴人、纤尘不染...

布施的五大功德

过去佛陀与其五百位大比丘弟子,一起住在毘舍离的獼猴...

这一句佛号是方便,也是究竟

这个息灭贪瞋痴,它很重要的,诸位要有一个很正确的观...

【推荐】素食的营养搭配知识

素食风潮在世界上越刮越盛,各国营养学家也声明说,搭...

职场中的「儒家五常」

仁、义、礼、智、信为儒家五常。儒家五常影响中国几千...

依生灭法而发菩提心,这个菩提心是非常脆弱的

当我们发了菩提心,所要处理的,就是内心的问题。发菩...

善人念佛求生西方,决定临终即得往生

原文: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妇顺,主仁,仆...

虚云老和尚是大菩萨示现

有些人认为虚云老和尚的脾气很大,他根本是空的不认识...

以对待小昆虫的心态检讨自己的慈悲心

譬如说我们持不杀生戒,有时候一些小动物我们看到了实...

圣严法师:把爱情的聚散当成因缘的变化

因爱而生怨、生恨是很不幸的,从佛法的观点来看,这些...

《华严经》讲了什么内容

整个华严经(八十华严)共有七处九会三十九品。《华严...

生气的乌龟

有一天,佛陀对比丘们开示:很久以前,在阿练若池水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