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心向素时即已放下屠刀

2012/09/2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心向素时即已放下屠刀

心向素食亦是“放下屠刀”的一种形式,对于自己的精神宣示不再沉沦于物质的深渊。——黄怡 

吃素与否,关乎人对生命的态度 

在我最后一次劝人吃素的时候,那位仁兄讥讽地说:“吃素呀?希特勒也吃素的。”使我为之语塞。 

现在我几乎不劝人吃素了,因为我体会到,吃素与否,其实牵涉到人对自己及其他生命的态度,首先是个心理上的现象,绝非我们以“对你身体会很好”这类浮泛的说法所能改变。 

我开始比较会讲故事了,迂迂回回地,希望他们至少记得这些故事,在未来能够不吃别的动物的尸体,或无论如何尽量少吃一些。 

一个众生平等的极致典范 

一个我常讲的故事是从《贤愚经》(有说是《金光明经》)出典的,叫做“萨埵太子舍身饲虎”。故事大意如下:释迦牟尼佛在无量劫前的某一世曾是大车王国的三太子萨埵,有一天,三位太子入山游玩,见到一只母虎领着数只幼虎,因饥饿所逼,将食其子,三太子见状不忍,为救虎命,决定以身饲虎,使用谎言支走二位兄长后,脱衣投崖,置身虎前。没想到母虎实在太衰弱了,根本无力啖食,萨埵太子于是重新上崖,用木刺破自己的咽喉,这回,饿虎吸吮其血以恢复体力,继而啖食其身。 

二位兄长盼弟不归,寻路找去,只见弟弟已被饿虎食尽,仅剩残骸,不禁抱尸痛哭,悲痛欲绝,回报宫中,收拾遗骸,起塔供奉。这个故事是中国佛教壁画中表现最多的题材之一,仅敦煌壁画中就有十八幅之多。 

我常想,萨睡太子真是体现“众生平等”的极致典范,我们一般凡人,当然没有这种舍身救虎的悲壮情怀,但是每个人应该具有起码的反省能力,认识到生命都是难得的,人类的肉食文化既然建立在在对无数动物的残酷杀戮之上,难道没有改进的可能吗?

人们为了口腹之欲,每年杀生无数,有必要吗?身体会更健康吗?其中多少又是我们倒在厨余废弃物里的?生命竟可以这样糟蹋吗?此外,当然还有鸡、鱼、牛、羊,据专家研究,脊椎动物濒死时,都感受到巨大的恐惧与痛苦,我们今天还能食而下咽,虽然我们没有真正面对它们死亡的情景,然而我们内心是知道的,知道自己杀生了。 

除了人类,一般动物极少为饱腹以外的目的而杀生。肉食动物如猛禽科或一些猛兽类,也是受限于生长环境,经过数万年演化的结果,才形成它们身体的消化结构,一时难以改变。人比较不同,人天生就是素食动物,也就是说,关于要不要杀生,我们有完全的抉择权。最近西方科学人员甚至发现,植物蛋白要比动物蛋白更容易被人体吸收,并且也不会造成胆固醇积累的负担,因此,我们会发现支持人类肉食习惯的最后一个藉口──为了营养,很快就消失了,这时,仅剩存的是人类对肉食口感的流连与留恋,而此口感与人类所有其他快感一样,是我们一般人非常难以克服的。 

口腹之欲越来越不易满足 

二十世纪下半叶,随着物质科技的突飞猛进,加上资本主义提倡消费至上,以消费来刺激生产,以持续经济景气的循环,以致社会上流行及诱引大家“跟着感觉走”,把每个人的快感最大化,要开跑得最快的汽车,要住最舒适的房子,要穿最酷的衣服;吃的方面,则是吃口感最好的食物。看起来,人类好像是幸福多了,愈没想到种种后果,或许是能源耗尽、臭氧层破洞、拥有漂亮皮毛的动物惨遭灭绝,等等。 

物质文明虽然表面上丰美壮丽,却也使地球满目疮痍,环境品质曰益恶化,影响最巨的是人类以外的生物,包括动物、植物,物种多样性大量消失的程度,在整个地球数百万年的演化史上,只有在数次重大的灾难后才可比拟。而我们不能忘记,其中那些灾难,是曾经雄霸陆地的恐龙为之绝迹。人类的智慧会比恐龙低吗?这点虽难肯定,然而至少人类不杀生的情操,毫无疑问要比恐龙高明。 

人类有不杀的高贵情操

几年前有一个研究,引起欧美学界的讨论,内容是针对美国内战里士兵开枪的纪录做调查,发现即使是战火炽热时,也仅有不到百分之三十的武器曾经开火,不到百分之十五曾经命中。专家以此来说明人杀人的困难,即使是杀敌人。因为 “敌意”是非常抽象的东西,当你意识到前面不远处站着的是一个活人,无论如何还是会有相当的迟疑。这个研究证明人类的确有不杀生的高贵情操,或许并非天生的,但假使比较鼓励,促成这种进化,便为人类社会的永久和平提供了努力方向。 

今天,诸如《脑内革命》这类的畅销书,固然从永保健康的角度,来提醒大家素食对人类的好处,可是服膺素食主义所富含的意义,尚超过生理健康的层次。素食主义代表的,也是人类与其他生物和平共处的一个开始,猪牛羊,鸡鸭鱼既不是人类生存所必需,又不是人类的敌人,我们何苦对它们咄咄相逼?何苦硬是让它们受罪?限制口腹之欲对人类发展永续的文明,有直接的促进作用,因为:“和平与贪婪是永远无法共存的”(FRIC FROMN语),而争战杀戮(无论对人或其他动物)不可避免的会使我们必须面对毁灭与死亡的惨境。 

心向素时即已放下屠刀 

素食主义其实就是一种心灵革命。欲望不满足的人,总是处在焦虑与向外索求的心理状态,他会千方百计或不惜做奸犯科去满足欲望,然而他们是白忙了,因为任何的物质都无法填充心灵的空虚。一百个钟头的“血拚”也抵不上一个钟头的静思。人必须从为了衣食住行的无止境索求与焦虑中解放自己。心向素食亦是“放下屠刀”的一种形式,等于对自己的心灵宣示不再沈沦于物质的深渊。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演员傅冲素食七年,掀起剧组素食风潮

家庭剧《好歹一家人》正在东北热拍,剧中众多实力演员...

挽回天灾人祸第一妙法

念佛免灾减灾 念佛人但能真切念佛,自可仗佛慈力,免彼...

杨梓茗居士《肉食之害》

很久以来,我们都以为要吃肉才能得到营养,动物都是生...

李炳南老居士《因果可转变》

戒杀是息刀兵之本 诸位老师,各位佳宾大德,各位同修...

素食也是修心

素食不就是讲饮食的问题吧?还有什么其他的?当然不止...

我为之而震撼,所以我永不杀戮

我曾见过一场异常悲壮的死亡,正是那次死亡深深的震撼...

吃素跟忍辱关系很大

【若诸有情,心多懈怠,劝修精进。】 若诸有情,心多懈...

超越血癌的博士

我有一位同学,现在是美国大学的教授,也是一位国际上...

【注音版】佛说弥勒下生经

佛说弥勒下生经...

【注音版】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

禅秘要法经

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撰集百缘经

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

末法之中多此妖邪炽盛世间

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妖邪炽盛世间,潜匿奸欺,称...

施恩于人不可求

虚云老和尚一辈子,重兴了大丛林,包括鸡足山,南华寺...

从十个方面说明过午不食的利益

第一个方面,人体新陈代谢是凌晨四点钟开始就加速,一...

对治内心有所得的执着

欢喜特异功能,但是你内心里的不安还在,就算你成功了...

【佛教词典】五智金刚杵

(物名)即五钴金刚杵。...

【佛教词典】诳

诳者,耽着利养贪癡一分,诈现不实功德为体,邪命所依...

难忍能忍的须赖

佛陀住世时,舍卫城中住着一位赤贫如洗的佛弟子,名叫...

贫妇供豆的故事

南无阿弥陀佛。各位有缘,大家吉祥。 我们在道场白华庵...

自己所跟的师父是邪见之师该怎么处理

问: 请问师父,我之前跟一位法师学法,后来发现这位...

极乐世界的见闻获益

《华严》喻药王树,若有见者,眼得清净,乃至耳鼻六根...

心理养生--从精神上保持良好状态

所谓心理养生,就是从精神上保持良好状态,以保障机体...

高洁尊严人天师,如来亲子不自弃

做出家人!我常常说高洁尊严人天师,如来亲子不自弃。...

杨梓茗居士:不吃肉能得到充分的营养吗

谈到素食,人们往往会担心一个问题:如果不吃肉,我能...

外境永远没有错

佛教把整个生命分成两部分:一个是外境,一个是内心。...

安乐死并不安乐

问: 世间很多人都认为安乐死没有痛苦,只是在伦理上...

极乐世界万修万人去

一切是来自于阿弥陀佛的力量,不是靠自己修行的力量,...

证严法师《认清因果》

在无常的人生历程中,如何选择正确的人生方向?我始终...

行住坐卧都不影响修行

我们修行,行住坐卧都不影响你修行,吃饭不影响你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