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越能放下自己,你就越快乐

梁文道  2012/11/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想悦己,你得先弄清楚究竟“谁”是你自己

也许你和我一样有过这种经验:一件起初看来会让自己开心的事,最后却反而让自己痛苦。比方现在大家都在热议ipad和phone4,假设我想我也可以拥有一件,必定会很快乐。于是我高高兴兴地跑去排队购买,结果排队时被人插队,踩到脚,日晒雨淋,终于轮到我了,却卖完了。我可能因此变得很生气、很愤怒,原本想要悦己的事,结果变成虐己。

我还认识有些人,一辈子都活得很难过,总是记得十年前某某人欺骗他伤害他,或是某些童年阴影让他很不快乐。其实他仇恨的那些人,有的说不定早就不在人间了,剩下的也早就不再来往,发生的事早都变成历史。真正让这些事过不去的,其实是这个人自己放不下。这时这个“自己”就变成封锁自己的牢笼,他被关在那些难过的记忆里面,太在乎自己要求的正义没有获得,补偿没有实现,他想用怨恨来补偿快乐,却离快乐越来越远。

你看,我们变得和追求快乐的目的背道而驰,往往是因为没搞清楚,那个想要取悦的“自己”究竟是谁?他是哪些部分构成?或是糊里糊涂把父母、老师、朋友,甚至大众传媒告诉你的需要,不假思索地当成自己的需要;或是固执地认为应该坚守一个理论上不应该改变的自我,把自己变成“自我”的囚徒。

所以我常觉得,放弃“自己”这个概念时,说不定会快乐得多,轻松得多。

和“自己”保持距离,才能找到你自己

我们常常要透过别人这面镜子,才能了解自己。但既然是镜子,就有可能变形或扭曲。这时,我们要靠自己敏锐的感觉看清楚自己。每当你觉得快乐或不快乐、满足或不满足时,你都清楚地跳出来看一下自己,这时被刺激被满足的究竟是什么?我需要这样的满足吗?人的确很难认清自己。唯有常常问自己问题,离自己有点距离,你才能清楚看到那个状态下的自己是什么。

拿最近发生在我身上的一件事来说吧。上个月,我到北京工作,刚到第一天,正在准备第二天一场千人的盛大活动,家人忽然来电话告诉我,我从上大学起养了17年的猫,小吉,忽然死了。那一刻,我脑中一片空白,毫无意识地猛然站起来。小吉像我的女儿一样,跟我很亲,从小就会爬到我的毯子上来睡,我一直看着她长大。

我连着好几天都摆脱不了那种空白,不可抑制地想象她最后倒在地上的那一刻。她可能拼尽力气地发出最后的哀鸣?抑或疲惫已极地沉沉睡去?生命究竟是什么?那具躺卧的躯体分明就有小吉的样子,但它比起之前还爬得起来的活物到底少了些什么,或者多了什么呢?

我很难过,就像失去一位亲人,慢慢地,我开始思考,我究竟在为什么难过?也许我难过的只是从此失去某种习惯:比方我以后再也不能回到家的时候,用一种特有的声调呼唤她的名字,期待她的出现;晚上睡觉时,也再不能期待她跳到我的枕头上,用她的小脑袋顶我的头;没办法再在我的衣服上找到她的毛……这些东西我知道以后不会再有了。

我发现,难过的其实并不是失去这个伴侣,而是失去了我自己身上的某种习惯。为有什么事情你从此不会再做了而难过,就是一种很强烈的执着会让你不快乐。

快乐不快乐,都是背后有一只手在推你

我们常常会为失去的东西难过,但最好玩的是,东西还没到手,我们往往就已经开始担心会失去它。其实你没得到的东西,本来就不是你的;失去的东西也不是你的。用佛语讲就是“过去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就像我的猫她离开了,她就不再是我的了;我未来会得到什么,她也还不是我的,我干嘛那么揪心她?

人最痛苦,好像都在为“已失去”和“未得到”纠结。

越能放下自己,你就越快乐

对现代人来说,爱情也常常是喜忧参半。我们听过太多女人为男人而心碎的故事,也听过太多男人为什么会花心、好色的理由,甚至有人对此提出生物学理论,但我想说的是:人并不是自然的囚徒,人有能力摆脱本能的束缚。我们今天所有的道德规范,都来自对自然本能的约束和否定。

我承认,在花心这个问题上,男人可能有各种各样的理由,甚至有客观理论支持,但这些都不表示可以成为一个借口或必须发生的事。在爱情世界里,男人对女人的误解,女人对男人迷思,也许的确有很多客观事实依据,但我相信,都是有能力去改变这些东西的。

在爱情中,往往越没有自己,越快乐。太强调对自己的满足,是欲,不是爱。欲望这个东西可怕在,它永远满足不了。好比买车,有了劳斯莱斯,还希望有布加迪,还需要纯个人订造;搭飞机,搭头等舱,不如买私人飞机……你会发现,这个过程永远无法满足。在爱情里也是这样,如果你总想满足自己,你就永远不会得到终极满足。当你越能放下自己,投入象冒险一样的过程里面,你才开始快乐。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往生之要关,念佛之妙诀,就在此字

示施圣藏居士 我佛教化众生。虽法门无量。要而言之。先...

心头无事一床宽

梦窗国师(1275-1351)是日本明代着名禅宗高僧。他开创...

安住于何处

唐朝丹霞禅师有一次想要去拜见马祖禅师,在路上碰到一...

【推荐】逆缘让我成为莲邦彼岸人

已经步入中年的我,之前是不愿接触任何信仰方面的信息...

在一念上究破,方能永断无明

居士鲍中素来信,近来做功夫,少少有了入手处,故问大...

该放下的放下,该舍弃的舍弃

人们常说,聪明人就是能够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而愚蠢...

心中有事世间小,心中无事一床宽

人是很不明理的,常常为了一点芝麻小事,而背负了很长...

让心房中多开几扇窗

有个男子好不容易存了足够的钱,买了三层楼的独栋房子。...

虚空藏菩萨如何观虚空

此大神力,由我谛观四大无依,妄想生灭,虚空无二,佛...

越是在修行的人,那些罪业越是会现形

傍晚,某某法师与一些信徒,近十人上承天寺请示老和尚...

修行人不可耽乐睡眠

若菩萨,懒惰懈怠,耽乐睡眠,若非时,不知量,是名为...

素食火锅的做法

现代人重视养生与健康,一般火锅的高荤高热量,虽然美...

【佛教词典】五事与根力觉支道支等分别

【五事与根力觉支道支等分别】 p0291 瑜伽七十二卷十六...

【佛教词典】四禅比丘

为佛陀弟子中一位虽精勤于佛道修行,然因起增上慢而终...

宣化上人:地藏菩萨讲因果报应

地藏菩萨见着什么人,就说什么法。你若记得下列这些因...

进取和执着有什么区别

问: 平常生活中,我们常认为一个人有进取心是好事,...

为什么倒霉事总找上我

南宋词人辛弃疾曾感慨道:叹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

戒杀放生和吃素有何利益

问: 为什么在佛祖的说法中,极力提倡戒杀放生和持素...

随喜的重要意义

随喜,即随顺他人的善行、成就和功德,并心生欢喜,称...

客来客往,自心不动

《楞严经》中,憍陈如尊者因悟客尘二字得证圣果。起心...

如何掌握唯识的宗旨

唯识的宗趣应该怎么掌握呢?更进一步怎么掌握呢?看下...

出家者要远离爱欲

佛陀的弟子群中,有着种种不同的人物。假若把佛陀的弟...

星云大师《人生是过客》

有人说,人是宇宙的主宰;但也有人认为,人是宇宙的过...

一念观世音菩萨,「三毒」就减轻了

【若有众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