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干任何事,决心和长远心很重要

绍云老和尚  2022/10/2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干任何事,决心和长远心很重要

今天我听到这样的言论:"我们到这里参加打七是来种善根,想在这个道场开悟、了生死,一下子是不可能的。"你有这个念头就是没有一个决心和精进长远心。干任何事,决心和长远心很重要啊!这里面女众、在家众比较多。他们有一种自卑感,认为女众善根浅薄、业障深重。但从中国佛教的历史来看根本不是这么一回事啊!

你们翻开《景德传灯录》,书里记载在明朝嘉靖年间,安徽琅琊山琅琊永起禅师有个徒弟,是在家人,住在南京迈皋桥。她家里做小生意——炸油糍卖。

她在五十多岁的时候开始信佛,跑到琅琊禅师那里去,看到师父们在打七、精进,七期就能够开悟见性成佛了。她问师父:"我能不能这样子?"师父说:"怎么不能呢?"她说:"那你教我一个办法。"师父说:"好啊!"琅琊禅师是临济宗门人,临济宗有这么一个典故:六根门头有一个无为真人,昼夜六时放光动地,就是行人不知道不觉察。他叫这个徒弟,你把这个无为真人找到就行了。

他这个徒弟姓俞,旧社会女人没有名字,除非大家闺秀起个名字,一般只称姓氏:俞氏、张氏、李氏。她就跟她师父学看一个"六根门头有一个无为真人"。

找这个无为真人,也就等于我们现在看这一句话头。她虽然做生意,但一天到晚把这一句话总是印在心里面,行住坐卧不打失,一找找了三年。

有一天,一个要饭的到她家门前来了。过去要饭的有多种多样,有一种拿一个竹竿两头穿空了,穿着铜钱在身上边打边唱,叫唱莲花落。那天就是一个唱莲花落的到她家门口,边打边唱:"不因柳毅传书信,何缘得到洞庭湖。"这个俞居士一听到这句话,触动了她的因缘马上就悟了。

悟了以后,她把放油糍的匾子一下掀到地下去了。她的丈夫在屋里看到说:"你疯了,把这些东西掀到地下去不卖了,我们不吃饭了啊?"她哈哈大笑:"不是你的境界,我找师父印证去。"

她就跑到琅琊寺去见师父,师父一见她就发现她神色不对了,问她:"你那个无为真人找到没有?"她说:"师父,找到了。"师父说:"你说给我听听。"

她说:"有一个无为真人,六臂三头怒目瞋,一掌华山劈两半,万年流水不知春。"她师父站起来向她合掌:"恭喜你已证圣果。"因为她在家修行,人家喊她俞道婆。人们为了感恩她,还给她立了一个石牌坊,叫俞道婆坊。1951年我到南京,去看望住在迈皋桥附近的一个亲戚,还看到过这个俞道婆坊。

我们那时十四岁,已经念了几年书了,看到石牌坊上记载着她亲近琅琊禅师,看"六根门头有一个无为真人,昼夜六时放光动地"的事迹。

所以,我们在家的女居士不要感到自卑:认为我是一个在家的女居士,业障深重。那你就自己错过机会了,俞道婆不识字,做油糍生意也是个小买卖。可想而知,她的家庭很贫穷,但是她参了三年就悟道了。

另外,二堂的比丘尼也要树立坚定的信心。印空比丘尼正在修复江西的末山,末山了然禅师也是开了大悟的人啊!灌溪尊者在临济会上待了十一年,没有彻悟。他听说末山比丘尼是大悟的人,想去试探一下,就跑到末山去了。

到了末山,客堂报告了然禅师:"有一个首堂叫灌溪尊者,是临济会上来的。"禅师让客堂接待他,问道:"上座来这里是为了游山玩水,还是为了佛法呢?"尊者答:"为了佛法而来。"禅师说:"你为了佛法而来,此地也有打鼓升堂的法则。"过去开了悟的人升堂说法要到大讲堂,还要击鼓撞钟。结果,了然禅师升座,灌溪尊者进来后不下拜,只是向禅师问个讯,他认为自己是首堂。

末山禅师问:"上座今日离何处?"

尊者:"离路口。"

"何不盖却?"他答不出来了。

他想了想问末山禅师:"何为末山?"

禅师:"不露顶。"

问:"云何是末山主?"

禅师:"非男女相。"

尊者问:"何不变去?"

禅师:"不是神不是鬼,变个什么?"

灌溪尊者哑口无言,倒身下拜。以后,尊者就在末山座下当园头种菜,种了三年,在末山会下开了大悟。

这是《高僧传》上记载的,所以讲,二堂有这样了不起的人物,在家的居士也有这样了不起的人物。关键就是我们是不是有这个志向,有这个决心和长远心。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绍云老和尚文章列表

看到别人修的法门,万不可生怠慢轻视心

我们要止息一切的恶法,因为我们过去生当中,有很多的...

【推荐】没有生死恳切心,念佛参禅都是搞着玩的

问: 师父,您刚才告诉我们当下一念,我们也知道当下一...

广钦老和尚《心要怎么修》

修行最佳的环境 那些溺在父母身边的,终长不成人,而...

在家居士如何修学净土

问: 修净土的居士,在世间法与出世间法的认识与实践...

动静一如才是真定

所以我们要成道,就须去除这世智辨聪,时时心空如洗,...

魔障出现的原因及对治

昨天我们讲了修行中会出现的魔障。所谓的魔就是障碍,...

每一次的付出,都为心中砌一条大道

有三个工人在工地上砌墙砖,有人问他们在做什么。 第一...

能杰法师:童蒙止观

代序 蕅益大师说:佛道以见性明心为指归,以信行、法行...

学习《十善业道经》有五方面的意义

十善业道就好比大地一样,能够出生一切,没有大地能有...

一生至少原谅三个人

有一段很有名的对话,寒山子问拾得:世间有人谤我,欺...

情绪变化多端,心中一定藏了很多相状

现前一念心性,在观察的过程当中,有两个重点:第一个...

随顺众生,故说此言

在《法华经》里面有一个特别出名的火宅喻,把佛陀喻为...

【佛教词典】野蚕[帛*系]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野蚕尚犯,何况家蚕?”资持记...

【佛教词典】法食

(术语)如法之食物也。佛法中食物有法制,依其法制之...

如此捱到临命终时,自然正念现前

人生母子、夫妻、一家眷属,俱是宿世虚缘。暂时会聚,...

湛山倓虚大师传

自称湛山老人的倓虚法师是中国佛教界盛传的三虚虚云和...

外在的火是惹不起的,只能离开

问: 佛陀在火宅喻中并没有提出消灭火的方法,而是要我...

盲目放生的常见弊端

佛教提倡放生的本意,一是减少众生杀业,二是培养自己...

往生西方极乐与行德积善有关系吗

问: 尊敬的法师请问,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与平时做...

比丘为塔作枨因缘

过去在竺叉尸罗国有一座塔寺,波斯匿王时期,门柱被火...

印顺法师:人生究竟为何事

人生所为何事?平常人只说学佛,但为什么要学佛?其根...

佛设五戒,以不杀第一

圣人之教。以五常治世。仁为首。不杀曰仁。佛设五戒。...

手淫之人易被人轻贱的6大原因

众所周知,邪淫是很损福报的,贵人若邪淫,则会沦为低...

禅定之前的四种状态

修欲界定先要坐禅,在坐禅的过程中,依据心态的不同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