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积极的语言把你带向美好的人生

2012/12/2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我常常对很多人说:“你嘴上所说的人生,就是你的人生”。

“好的”、“一定会有办法的”、“没问题”,每天都能说出这种积极话语的人,他们的每一天都过得非常顺利,即使遇到了困难,他们也能够渡过难关。

相反,每天都嚷着“太糟了”、“太让人气愤了”、“没办法了”的人,遇到的挫折也特别多,运气也显得特别糟糕。

你自己,或是你周边的人,是不是也曾经历过这种事情呢?

如果你看不清自己,那么,就试着看一下周边的人与事,你一定会发现人们都过着他们嘴上所说的人生。

特别是跟钱有关的事情,这一点会很明显。令人吃惊的是,每天叫着“没钱”的人,真的都是跟金钱无缘的人。这里最关键的信息不是“因为穷而没钱”,而是“天天说着没钱,所以穷”。

你必须要意识到,每天从自己嘴巴里说出的话拥有很大的威力,从而去改变自己的话语。

每天你所说的话,都给你的每一天指明了方向。你说的话一定会在说出口后,变成现实。

这是由人的大脑与自律神经决定的事情。人的自律神经通过大脑皮层来支配身体。而我们的大脑正是通过学习自律神经将想法传达到身体各部,从而操纵它们来把我们的想法变成现实。

小到从自动售货机买饮料这种日常琐事,大到搭乘航天飞机飞太空,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是因为人们最初有种设想,在考虑“就这样做”“会变成这样的”之后,最终得以实现的。

如果要给人们的想法找一个合适的载体,那一定就是人们说的话了。

我们在考虑问题的时候,语言常常已经在脑海里浮现了。因此,要把脑海里的语言变成现实,最重要的就是:在考虑问题的时候如何让语言在脑海中浮现,又该如何把自己正考虑的事情用语言更好地表达出来。

也就是说,你最终决定说出口的言语,会或大或小地影响你的人生。积极的语言才能把你带向美好的人生。

语言就如同把飞机带到目的地的自动引擎,只要按下按钮,它就一定能把我们带到目的地。

所以,大家首先需要记住的是:我们一定要说积极向上的话。只要持续使用非常积极的话语,就能积累起相关的重要信息,于是在不经意间,我们就已经行动起来,并且逐渐把说过的话变成现实。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梦参法师:不要评论僧过

这些大德们,大和尚们,他个人如何,你不要管。特别是...

面对死亡而改变人生的观念

因为身语行为受心支配,由内心执著不同,将导致行为倾...

念佛宜早不宜迟

青少年是早上8、9点钟的太阳。人生最美的是少年年华,...

人生是自己的,不用活给别人看

有些人身体健康,工作稳定,家庭和谐,却总是满心烦恼...

苦的根源来自于各种欲望

有一群猴子喜欢偷吃农民的大米,而它们又是一种很难捕...

圣严法师:人生的意义是与人分享

活著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人的生活,是为了提升自己的...

曾国藩的平生「三畏」

人一旦没有敬畏之心,往往就会变得肆无忌惮、为所欲为...

【推荐】诚信,让他取得了人生的成功

在一次上学的路上,一位美国得克萨斯州的少年,骑车不...

晚课(暮时课诵)

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龟兹三...

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龙舒增广净土文

龙舒净土文序 华严经云。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qi)梵(fn)游化诸国,至广严城,...

汉传佛教的忏法

禅修最重要的前行就是忏罪集资。忏罪也可以说是净障,...

持咒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咒最大的作用就是断除妄想,去除思虑。持咒,要注意三...

没有功夫的人,在缘上要注意

我们现在有的人,你不要认为你家里的条件有多好,又有...

宏海法师:净土决疑论

(第一讲) 各位同学,请大家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

【佛教词典】五种乞求者

【五种乞求者】 p0267 瑜伽七十二卷三页云:言乞求者,...

【佛教词典】六十二见 其一

大品般若经佛母品,开十四难而为六十二。   一、于五...

跟人结怨痛苦过日,不如原谅包容过日

在日常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古人常说:...

【佛学漫画】盂兰盆经

其有供养此等自恣僧者,现世父母六亲眷属得出三涂之苦,...

【推荐】千般装点,只为半寸之眼;百种音乐,只为一豆之耳

【原文】 千般装点,只为半寸之眼。百种音乐,只为一豆...

修净土没有见地能否往生

问: 请问法师!修净土宗没有见地能否往生?见地、修...

弘一大师开示写字的方法

一、 这一次所要讲的,是这里几位学生的意思要我来讲关...

宏海法师:楞严法会开示

各位道友,特别是今天我们格外的因缘,正法眼藏,楞严...

为什么看不破呢?一切都有啊

心无挂碍,就是得到的。挂碍就是苦果,假如有挂碍了就...

净界法师:十念必生愿

我们看第十八愿的:十念必生。前面的消除灾障、增长福...

忍者无怨 必为人尊

一个信仰佛教的人,不单只是以拜佛、诵经、参加法会为...

圣严法师《祭祖》

祭祖是中国人孝道精神的表现,饮水思源、慎终追远是很...

如何修自性空观

问: 请问如何修自性空观? 妙境长老答: 首先要知道什...

倓虚大师的净土法缘

倓虚大师原籍河北省宁河县,生于清光绪元年(187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