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净业行人应阅读哪些书籍

大安法师  2020/02/0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净业行人应阅读哪些书籍

问:请为年轻净业行人推荐应该阅读的书目。其中哪些需要研读?具体一点,好吗?如果要深入经藏,请问哪个版本的大藏经更加精确?三藏十二部,阅读顺序应该怎样确定?

大安法师答:阅读净土宗的书目,还主要是以净土五经一论以及净土宗祖师的著作为主。那么五经一论,我们对它的原文要了解,要熟悉。所以你要读诵啊,书写呀,礼拜呀,用这些方式先熟悉。然后对这个五经一论重要的注疏,你得要去研究。

比如《阿弥陀经》有三个注疏,你得要深入:蕅益大师的《弥陀要解》,莲池大师的《弥陀疏钞》,幽溪大师的《圆中钞》。你把这三个注解搞熟悉了,等于你对《阿弥陀经》有一个比较系统深入的了解。

对《无量寿经》你得要了解,以康僧铠的本子为主,同时对五种原译本也得要熟悉;然后研读一下隋朝慧远大师的《无量寿经义疏》这个本子。对《往生论》你要了解,就得了解一下昙鸾大师《往生论注》。《观无量寿佛经》,就得要研读一下善导大师的《观经四帖疏》。那么这些,你得要深入,要熟悉。

那么对祖师的著作,像善导大师、永明延寿大师、莲池大师、蕅益大师、截流大师、省庵大师,尤其是我们第十三代祖师的《印光法师文钞》,这些书籍——祖师的著作,你要反复去读。还有《净土十要》。如果再加上永明延寿大师的《宗镜录》,更扩大一点——《华严疏钞》、《大智度论》,这些大经、大论读一下的话,那么你要去了解这些,都要用十年、八年的时间。所以你现在不要贪得太多。先在净土宗这个范围当中,你不断的——花上十年、八年的时间——来给它融会贯通。然后再了解一下其他宗门、教下——通途的法门。

不要一下子什么都看。什么都看,就像猴子抓苞米一样:很想抓一大堆,可能最后一个都抓不住一样。所以还是:你修净土法门,不仅在行上一门深入,在解上都必须一门深入。否则你首先看到的通途经论太多的话,反而会妨碍对净土法门信愿的确立。

因为它跟通途教理,有不共的地方。你先入之见,就把通途教理的衡量来评价净土法门,常常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所以一定要对净土法门不可思议的这种本质要领,产生深切的信愿之后,确然不拔,不受其他宗派的影响动摇的时候,你才可以看点其他通途法门的经论。

那么《大藏经》:实际上这个时代能够发心阅《大藏经》,也是了不起啦。但不一定人人都要这样去作。如果你修净土法门,你阅读《大藏经》,目的是什么呢?难道仅仅想作一个大通家吗?你作个大通家,如果对净土法门没有产生深信切愿,你以通家的身份还是解决不了生死啊!

我们学佛了生脱死,才是我们最迫切的一个目标哇!《大藏经》无非是诠释戒、定、慧。那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就具足着戒、定、慧三无漏学,菩萨的六度万行。六字大经王啊!

所以我想:我们不要贪多嚼不烂。但万一你有因缘去读《大藏经》,建议你:蕅益大师作过一个《阅藏知津》,按照蕅益大师阅藏的线索,先看什么,后看什么。可能蕅益大师有两次阅藏的经历,有三次阅律藏的经历,他有一些好的经验让我们避免走些弯路。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印光大师文钞中有关不能往生的例子

有行无信愿,不能往生。有信愿无行,亦不能往生。 (与...

佛教徒的生活礼仪

在佛门中,语默动静安详,一切合宜合法,就是礼仪。僧...

如何解决往生的最大障碍

从净土宗的观点来看,对我们往生最大的障碍是什么?贪...

若修念佛,则实为稳当之极

原文: 汝之性情,每好作无谓之话说。汝家不充裕,兼有...

如何对治净业修习中的进进退退

问: 净业修习总是进进退退,这其中有何因缘因果,如...

五逆罪人能不能往生呢

有人又提了一个问题,《佛说观无量寿经》里面说,五逆...

念佛时可否观想无量光是莲花,妄念是黑暗

问: 请法师开示,当我们念佛的时候,可否观想无量光是...

我祈请佛力加持,可为何总碰到不如意事

问: 我每天都念佛回向给我妻子,祈请佛力加持工作顺利...

阿弥陀经要解

原夫诸佛悯念群迷随机施化,虽归元无二而方便多门,然...

佛说八大人觉经

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 第一觉悟...

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

【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为耳聋昏迷痴呆者助念,有功效吗

问: 若有耳聋或重听之人,或昏迷,或患老年痴呆症者,...

亲戚为何不喜欢我家的人

问: 弟子心里很苦,亲戚们都不喜欢我家的人,在一起...

临终神识昏迷,给此人念佛能不堕落三恶道吗

问: 《地藏经》中云,临终人能得闻一佛名一菩萨名,...

上品上生的条件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里面谈到九品往生,其中上品上生...

【佛教词典】憍奢耶

(衣服)Kāu?eya,又作憍舍耶,憍尸,高世耶。绢衣名...

【佛教词典】色心

色和心。色是指有形的物质;心是指无形的精神。...

龙树菩萨的故事

龙树菩萨大约出生于公元二至三世纪,是南天竺的婆罗门...

在家居士的三种戒

戒、定、慧三无漏学是学佛的全部内涵,由戒生定,由定...

星云大师《从教学守道谈禅宗的生活》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信徒: 大家晚安!我今天想从教学...

憨山大师:念佛与参禅

学佛没有其他伎俩,也没有什么诀窍,只是生处要熟,熟...

一心念佛,是为自己要事

原文 昨接守良书,知汝母求生之心,尚未实发,病中且勿...

戒香

仙人山中,微风徐徐,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草香味。在树...

慈悲语二十条

1.人有善念,天必佑之。 2.福莫大于心善。 3.一点慈爱...

有人念佛多年病没好,便怀疑佛号不灵

《普贤行愿品》第四,忏悔业障:菩萨自念,我于过去无...

违缘很多是不是学佛没加持力

平时总听人抱怨:我学了这么多年的佛,可违缘很多,是...

为什么不把贫穷卖掉

布施好品德,帮助众亲眷,行为无瑕疵,是为最吉祥。 我...

人的命运有两种

人的命运有两种: 一种是定数, 人一出生,来到这个世...

星云大师《提升自己人格的十不要求》

求福避祸是人的天性,一般人无不希望自己能不吃苦、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