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不除妄想,不求一心,全体背谬

印光大师  2017/07/3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不除妄想,不求一心,全体背谬

玉峰法师行持虽好,见理多偏。即如念佛四大要诀,其意亦非不善。而措词立论,直与古德相反。不除妄想,不求一心,全体背谬。

经教人一心,彼教人不求。夫不除妄想,能一心乎。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岂可因不得而不取法乎。若以不得而令人不取法,是令人取法乎下矣。

大势至云: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彼极力教人散心念,不赞扬摄心念。念佛虽一切无碍,然欲亲证三昧,能静固好,不能静,亦无妨即动而静。彼直以静为邪,谓大违执持名号忆佛念佛之旨。其过何可胜言。

且念佛一法,圆该一代一切法门。而静之一字,尚隔其外。岂可谓为净宗真善知识。祈二次再版,删去此四大要诀。庶初机不致受病,而通人无由见诮也。

复丁福保居士书十

参考译白:

玉峰法师的行持虽然好,但是见地和理论有很多偏颇的地方。如果按照他所编述的文章去修行,也有往生的可能。但是那些偏执的言论,对学佛者的修行来说是有严重的妨碍的。比方说他的念佛四大要诀,用意也并不是不好,但是观点和内容,却和以往大德们的言论相反。(他教人)不消除妄想,也不需要努力做到心专一,(这类言论)都是错误的。

佛经教大家(修行)要心专一,他叫别人不需要去往一心一意的方向上努力。不(努力)去断除妄想,能达到心专一的程度吗?做事高标准严要求,或许也仅能达到中等水平。又怎能因为达不到最高标准而干脆弃用呢?如果(修行人一开始)做不到而告诉别人不需要去做,那样是教育大家往下劣散漫的方向去靠拢啊。

(《楞严经》里)大势至菩萨说,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而玉峰法师竭力教育他人散心念佛,却不称赞弘扬专心专意念佛。念佛虽然一切时一切处都没有妨碍,但是如果修行人希望亲自证得念佛三昧的话,能够达到静(心专一)的境界当然是好的。如果做不到,也不妨在散乱情况中以持念佛号为动中的静法。而他干脆以静为错误,说这是严重违背执持佛的名号忆佛念佛的主旨的,这种言论的过失之重又怎么能数得尽呢?

念佛法门是能圆融包被一代一切的法门。但静这个字,在他的观点里却是要被排除在念佛法门之外的。(有这样子的观点言论,)又怎么能被称为净土宗的真正善知识呢?希望您下次再版书籍的时候,能将他这个四大要诀删去。这样初学佛者不会被误导,通达佛法者也不会责备笑话了。弘扬佛法利益众生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稍微有一点点偏差就会产生众多不良影响,在这方面不可以不慎重考虑。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印光大师文章列表

念佛好还是参禅好,在于个人是否相应

有人说: 念佛比参禅较为稳当。其实念佛一法,又有事念...

一切境缘,正好念佛

原文: 《弥陀经》言:若人念佛,临命终时,必生彼国...

大小便时应观想身体毫无可恋

厕室铭:大小便时,毋忘正念。九孔常流,此身可厌。何...

念佛有哪些规矩和注意事项

问: 念佛有哪些规矩,有什么注意事项? 答: 念佛本...

小孩念佛可以消灾解难

小儿甫能言,即教以念南无阿弥陀佛及南无观世音菩萨名...

乃至十念,也包含平时的信愿称名

乃至十念,一定要谈这种深信切愿的人,一定是念很多佛...

昌臻法师《以折服现行烦恼为修心要务》

我们今天讲的题目是:以折服现行烦恼为修心要务。 以...

大安法师:往生靠佛力是否不必辛苦修行了呢

问: 请问法师,既然往生全靠佛力,那我们又何必辛苦...

念佛人一有此心,便无往生之分

凡诵经、持咒、礼拜、忏悔,及救灾、济贫,种种慈善功...

现生可以了生死者,唯有净土一门

原文: 须知佛法法门无量,修之及极,皆可以了生脱死。...

【推荐】印光法师答念佛600问

卷一 净土法门的缘起 第一章 阿弥陀佛与极乐世界 1、南...

念佛好,还是念观音好

昨接来书,不胜慨叹。既知其病,又知其药,不肯即服,...

【佛教词典】八万四千

形容数目很多,这是印度人所常用的一种习惯语,佛经上...

【佛教词典】见地

(术语)三乘共十地之第四位,当于声闻乘之预流果。见...

戒是一切善法之阶梯

佛涅槃前,阿难尊者问佛:佛灭度后,以谁为师?佛告阿...

宣化上人:人生的百苦交煎

释迦牟尼佛修道时,父系亲属有三人跟着他出家,母系亲...

常行供养能为自己种下成佛善因

衣服及饮食,常以奉供养;作如是心施,是等悉成佛。─...

道证法师:用坐电梯来比喻净土法门

下面我们打个比方来说净土法门。净土法门是『坐电梯』...

研真穷妄名之为学

我们修行的一个重点:研真穷妄名之为学。盖能深造自得...

社会困乱之时,正是布施的好时机

印祖第三天开示,重要内容讲得差不多时,就谈了一下当...

心随诸佛往生去,无去来中事宛然

省庵大师,是净土宗第十一代祖师。这位祖师在世的时间...

期待父亲的笑

在外人的眼中,我的父亲是粗犷豪放的汉子,只有我们做...

圣严法师《遵守团体游戏规则》

问:人多意见也多,在道场里是否也一样呢?法师如何解...

发菩提心

我们常常讲一个公案,说有师徒俩,师父是证到了罗汉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