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陀开示的四种朋友

2013/04/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佛陀开示的四种朋友

何人可称善友?佛陀虽在《吉祥经》中未曾明言,但于《菩萨地持经》中为大众详述了善友标准:

善友所摄者有四事:一者善友不愚不钝,黠慧不邪;二者不教人放逸,亦不以放逸之具授予他人;三者不教人恶行,亦不以恶行之具授予他人;四者终不断人上信、上欲、上受、上精进、上方便、上功德,令其退下,不以下信、下欲、下受、下精进、下功德授予他人。所谓断无上大乘,令学二乘,断修慧与思慧,断思慧与闻慧,断闻慧与福业,断戒与施,如是等断上功德令其退下,以下功德受令修习。

善友者,应该帮助朋友积极上进,而不是给予错误的引导。善友不能以邪见教导人,而要示人以正道,不能教人放逸行恶,应该积极主动帮助她人精进不懈;始终引导众生奋发向上,追求卓越,成就真正的功德。

佛陀心无分别,视一切众生皆悯之如子,为何要告诫我们远离愚痴?这因为我们毕竟是凡夫,心力不强,于五浊恶世中,经不起外界的诱惑。五浊者,即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处此五浊世,众生善根浅薄,业障深重,易堕恶趣。此时若与愚痴人共处,难免会受到坏习气熏染,为愚痴所转,从而造作种种恶业。除非有大毅力、大智慧者,方可以心转境,转化愚痴众生。若与德性完备的智者交往,则会见贤思齐,从而增长智慧,完善道德。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以在《华严经》中,文殊菩萨也曾这样告诉善财童子:“善男子,若欲成就一切智智,应决定求真善知识。”

但仁者当知,佛陀所言“远离”,并非放弃。而是要我们在证果开悟之前,先保持自身清净,免为外界所转。待到修行有所成就,自身成为道德完备的智者,心性已明,如如不动之时,我们还是要发菩提心,度化众生,令其广开智慧,远离种种不善。

佛陀悲智深广,对人心性体察入微,对人间友情的了解亦是细心周详。在《佛说孛经抄》(关于《佛说孛经抄》,此处的“抄”与“钞”相通,检索了大正藏在线阅读网站,为“抄”,另《佛说孛经抄》又名《佛说孛经》)中,佛陀概括了四种类型的朋友,佛陀之所教,给今天的我们很多教益。经文如下:

友有四品,不可不知。有友如花,有友如称,有友如山,有友如地。何谓如花?好时插头,萎时捐之;见富贵附,贫贱则弃,是花友也。何谓如称?物重头低,物轻则仰;有与则敬,无与则慢,是称友也。何谓如山?譬如金山,鸟兽集之,毛羽蒙光;贵能荣人,富乐同欢,是山友也。何谓如地?百谷财宝,一切仰之;施给养护,恩厚不薄,是地友也。

第一种朋友为“花友”。花友者,以友为花,当朋友富贵繁华之际前来依止,但当友人落魄潦倒之时,即拂袖而去。如《红楼梦》中描写的荣宁二府的门客,当贾府贵为皇亲国戚,权焰熏天时,门客们一时纷纷来投,为之锦上添花,可到后来,贾家败落,那些原来亲近贾府的人便都“树倒猢狲散”,只剩下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这样的人就可称为花友。花友以对花的态度来对待朋友,花友的友情,也不过只存乎于花朵的朝夕荣落之间。

第二种朋友为“称友”。“称”就是街上买东西用来称重量的秤,此处所指不是现在的电子秤,而是旧式杆秤,有秤砣在上面移动,秤砣若是太轻,秤杆就会往上抬,秤砣若重了,秤杆就往下垂,秤友也是如此。所谓秤友和花友很接近,“称友”的特点是锱铢必较,对财物颇为在意。如能从朋友处得到好处多多,他就会表现得特别恭敬,反之,他就瞧不起对方,甚至现出轻慢之相。对于称友来讲,一切均以物质衡量,友情的意义也无非“利益”二字而已。

第三种朋友为“山友”。 “花友”“秤友”难称善友,山友则是可以结交一生的益友。山友如山,其友情自然可堪依止。如此朋友,可以共患难,亦可同富贵。山友之情意,一如高山,凡其所有,皆不吝与友共享,其功德福报,足令所有有缘众生因之获益。高山巍巍,幼树细草生于其上,亦会因山之挺拔而彰显其高;金山灿灿,即使鸟兽,行于其间,毛羽也会因山之光明而光彩灿然。山友者,可谓人间圣贤,与之结交,于耳闻目染间,自会增益个人德行。

第四种友为“地友”。这种朋友,其心性一如大地。大地广袤沉稳,为世间一切万物生存依赖之所在,任何一物离开大地就无以生存。故大地恩德如父如母,能持、能育、能载、能生。况大地包容万物,无所好,无所恶,贵如黄金,大地纳之,贱若蝼蚁,大地亦不离弃。风吹不动,故我依然。山友者,亦复如是,其交友无分富贵贫贱,皆平等至诚,默默付出,不求回报。这种朋友具大地之恩德,可谓厚德载物。不管我们对其是厚是薄,他对友情始终养护如一,对朋友从不厌烦弃绝。地友为难得之善友。菩萨正是如此。菩萨心怀,一如大地,长养万物,绝无分别,对所有的众生均不离不弃,从未厚此薄彼。

佛陀在此所开示的四种朋友,行者心中自有取舍。交友当远离花友、称友,而若行诸菩萨道,则应发心,为众生之山友地友,为众生广施吉祥。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施恩于人不可求

虚云老和尚一辈子,重兴了大丛林,包括鸡足山,南华寺...

友谊、快乐、死亡

有三位年轻人在一个小镇上看到一支送葬的队伍。他们打...

【推荐】人性总是十好不敌一缺

人性总是十好不敌一缺。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

人际交往的六不合七不交

一、六不合: 1、不与私欲太重的人合作,因为他们看不...

办公室的两舌与中伤

虽然每个人都知道,妄言、绮语、恶口、两舌,对人对己...

曾国藩的观人四法:信、气、理、言

在中国历史上,堪称完美的成功人士并不多,曾国藩应该...

至诚恳切的慈悲心与六和合

一、和合 和合,就是团结。我们能将散沙般的佛教徒团结...

路留一步,味让三分

路径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尝。此...

悲华经

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大宝积经

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

大乘起信论

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

浴佛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峯山顶,与大苾刍众千...

如何才能有好人缘

人缘,其实就是人际关系。一个人的人际关系如何,即是...

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尔时,佛告长老舍利弗: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

佛法点滴之生活篇

我们每天要吃饭,就不能像世间人那样,我们在这个上面...

契悟当下这一念心

现代人总觉得生命很短暂,所谓「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

【佛教词典】方便心论

全一卷。后魏吉迦夜译。今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二册。本论...

【佛教词典】无痴

无癡者,由报教证智决择为体,恶行不转所依为业,惭等...

咬舌自尽的狗

有一次,带家里的狗看医生,坐上一辆计程车。 由于狗...

你能够持他的圣号就已经得救了

《地藏经》又给我们一个启示:地藏王菩萨每日清晨随顺...

什么是真正的福德功德

问: 什么叫福德?什么叫功德? 慧律法师答: 从粗浅...

持戒的人能圆融一些吗

问: 关于荤腥的问题,这一阶段都在困扰我。我婆婆也是...

精进的鱼王

佛过去在因地修菩萨行,其中一世为鱼王,不但身旁有左...

【推荐】站在一个本来就没有的角度去面对人生

如果你的情执是很重,把世间的事情,每一件都看得很重...

吃肉无异于间接杀生与慢性自杀

小时侯,我于沿海乡镇长大,伙食中,虽少肉,却多鱼。...

极乐世界的空间解脱境界

《华严》一微尘中,具足十方法界,无尽庄严。此则如《...

佛弟子是否应该求财?

来寺院烧香的人很多,由于发心不一样、目的不一样,学...

一念仁善顿改贫夭

裴度是唐朝人,年轻时,一贫如洗,在乡下的私塾中以教...

纯素最常见的误区

我一直都是实事求是的人。谈及纯素,我也总是如实说来...

为什么有些人持戒持得很辛苦

持戒要老实相信,不能要信又好像不信 (一)老实人持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