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宠辱谁能不动心

南怀瑾老师  2013/04/2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宠辱谁能不动心

宠,是得意的总表相。辱,是失意的总代号。当一个人在成名、成功的时候,如非平素具有淡薄名利的真修养,一旦得意,便会欣喜若狂,喜极而泣,自然会有震惊心态,甚至有所谓得意忘形者。

例如,在前清的考试时代,民间相传一则笑话,便是很好的说明。有一个老童生,每次考试不中,但年纪已步入中年了。这一次正好与儿子同科应考。到了放榜的一天,儿子看榜回来,知道已经录取,赶快回家报喜。他的父亲正好在洗澡。儿子敲门大叫:爸爸,我已考取第几名了!老子便呵斥道:考取一个秀才,算得了什么,这样沉不住气,大呼小叫!儿子便轻轻地说:爸爸,你也是第几名考取了。老子一听,便打开房门,一冲而出,大声呵斥:你为什么不先说?他忘了自己光着身子,连衣裤都没穿呢。这便是“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的一个写照。

“受宠若惊”,大家都有很多的经验,只是大小事经历太多了,好像便成为自然的现象。相反的一面,便是失意若惊。在若干年前,我住的一条街巷里,邻家是个主管官员,逢年过节,大有门庭若市之状。有一年秋天,听说这家的主人因事免职了,刚好接他位子的后任就住在斜对门。到了中秋的时候,进出这条巷子送礼的人照旧很多。有一天,前任主管的最小的孩子站在门口玩耍,正好看到那些平时送礼来家的熟人手提着东西向斜对门那边去了。孩子天真无邪的好心,大声叫着说:我们住在这里,你们走错了!弄得客人好尴尬,只有冲着孩子苦笑,招招手而已。有人看了很寒心,感慨“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有关人生的得意与失意、荣宠与羞辱之间的感受,古今中外,在官场、商场、情场,都如剧场般,是看得最明显的地方。无盐是指齐宣王的丑妃无盐君,历史上都把她用做丑陋妇女的代名词。其实,无盐也好,西施也罢,不经绚烂,哪知平淡的可贵。不经过荣耀,又哪知平凡的可爱。人生的实际经验来讲,谁又肯“知足长乐”而甘于淡泊呢?除非生而知之的圣哲如老子等辈。其次,在人际关系上,不因荣辱而保持道义的,曾有这样一则名言,可为人们学习修养的最好座右铭,如云:“势利之交,难以经远。士之相知,温不增华,寒不改弃,贯四时而不衰,历坦险而益固。”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南怀瑾老师文章列表

自性中的梅香

一个有钱的富人,正在自家的花园里赏梅花。 那是冬日...

去掉我执,使自己的心软化

我们修行的前提,是一定要去掉我执,使自己的心软化,...

把心安住在向往美好

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需要相互尊重。在与人交往的过程...

心不过是一堆念头罢了

人一生中所面临的俗事,就像永无止境的海浪,一波接着...

真正的吉祥物不须远求

一位慈济志工赠予珍贵的奇楠香木块与奇楠念珠,希望能...

观心无常,不再迷茫彷徨

我们每个人的内心世界是非常复杂的,我们的心在哪里,...

在名号中化解我们凡夫的心

因果轮回是正知正见,如果拨无因果就是大邪见。所以我...

达摩大师无心论

夫至理无言,要假言而显理。大道无相,为接而见形。今...

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

佛说月光菩萨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与大苾刍众,而...

佛说法灭尽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拘夷那竭国如来三月当般涅槃与诸比丘...

佛说盂兰盆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大目乾连始得六...

修行与世俗的较量

修行与世俗的较量 佛法是心法,起心动念都源于我们对外...

「庵」一定是女众所住的地方吗

阿弥陀佛。各位有缘,大家吉祥。 今天我在的这个地方呢...

怎样印证因果轮回是真实存在的

问: 佛教说人世间都有因果轮回,但是对于今世的我们...

突然意外死亡能往生到佛国吗

在《大智度论》讲一个故事,龙树菩萨说有一个车夫,这...

【佛教词典】葛伦维德

(Grynwedel, Albert; 1856~1935) 德国考古学学者。...

【佛教词典】能引师

(术语)谓十二支中之无明,行之二支。以是为引发识、...

以这个心来修观照,就会很快得定

我感觉我们很多道友,以为修行就是念佛、念菩萨圣号,...

感应有四种

感应有四种:显感显应、冥感冥应、显感冥应、冥感显应...

印祖往生后净宗的传承与发展

问: 请介绍一下印祖往生后净宗的传承与发展。 大安法...

如何理解对财神的供养和礼拜

「大吉祥天女神咒」,大吉祥天女咒出自大藏经化字函《...

正念是佛法的核心

习惯上,正念是八种修行之道的第七种。当正念存在的时...

圣严法师《我正在学习》

当你在做义工时,得到的不一定都是赞美,很可能也会听...

嗔心打开地狱门

1、嗔心是堕落地狱之因。 2、嗔心一起,地狱门开。 ...

计较,是贫穷的开始

假设你在40多岁时失业了,你会怎么办? 下面我们来看...

普劝修持净土法门

孟子云:人皆可以为尧舜。荀子云:涂之人可以为禹。常...

阿赖耶识有漏种子的分类

影响种性的这些种子,种类是什么?什么东西会影响我们...

念佛最重要的是临终那一念

在和大家讲正题以前,先讲怎么念佛。 有些人不知道念...

佛陀探病

佛陀住在只园精舍的时候,有一位比丘患了重病,因为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