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快乐的十大法则

2013/05/3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快乐的十大法则

每逢节日,人们总会互祝佳节快乐;但什么是快乐,可能每个人的定义不尽相同。被问到“你快乐吗?”可能要迟疑片刻思索答案,但“不快乐”却很容易看出迹象——周遭和这个社会上的人,语言和行为暴力的,极端自私的,扰攘不安的,永不餍足的,为得到某些事物不择手段的......都是不快乐的人。“可恶之人必有其可伶之处”,为什么可伶?因为此人必然极不快乐,才会做出可恶的事。

前些时读到一篇报道,几位美国“快乐心理学”学者为世界各地的人进行抽样调查,研究金钱、心态、文化、健康、利他、生活习惯等项目与快乐的关系,得到的结论是:在一定的程度上,你可以为自己快乐不快乐作主。他们总结出十项“快乐法则”,其实很像老生常谈,跟中国人的日常生活观念和一些宗教伦理的提示说法也很相近。

第一,珍惜平常日子的平常人生,珍惜每一刻。我想这就是佛家教导的“活在当下”吧。

第二,不要跟别人比。“人比人,气死人”,世上永远有比不完的人,把所有人当竞争对手是跟自己过不去。专注在自己的进步就好,这正是儒家的“知足常乐”。

第三,越是把金钱的位置放得高的人越难快乐,这几乎是古今所有文化中的定律;对个人如此;对一个社会也是如此。物质带来的快乐的“半衰期”最短。佛家的“饿鬼道”就是个很好的象征;已拥有稳定的收入和充足储蓄的人,还要绞尽脑汁搜刮不义之财,就是深陷在永不餍足的饿鬼道里的可伶灵魂。庄子《逍遥游》说得好:“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物质欲望可以大到无限,但一个人真能享受的物质也不过一饮一啄,一枝一点。

第四,有既定人生目标的人比没有目标的人快乐。

第五,专注在工作中的人最快乐,随之而来的成就感也能带来快乐。这点是艺术创作者最能深刻体会的。

第六,人际关系-----与家人,尤其是夫妻的感情良好,而且有亲密的朋友。孔子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快乐。

第七,保持乐观,即使不想笑也试着微笑,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笑”果。面前的半杯水,你说它是半空还是半满?就看你怎么看待。乐观的人总是看见事情好的那一面。

第八,常说“谢谢”而且要由衷的地说。常怀感恩之心,几乎是一切宗教的教导。调查发现常写感谢信的人饺不易陷入抑郁。

第九,多多运动。运动会让人体分泌令人愉快的内啡肽(endorphins),跟用药物治疗抑郁症一样有效,而且不会产生副作用。

第十,“舍”----要能舍、愿舍,喜舍。“为善最乐”、“施比受有福”这些“老生常谈”都是最宝贵人生经验的总结。生活中的“舍”不仅只是分享、倾听、帮助,还包括原谅、宽恕、放下。心中如果还有尚未和解的恨意之结,怎么快乐得起来呢?

对“成功”和“快乐”有个简短的定义我很赞同:拥有了你所想要的,是成功;满足于你所拥有的,是快乐。有了还会想再有,没有就不快乐;可是珍惜喜欢自己所拥有的,即使很少、很短暂,在别人眼中无足轻重,但只要是自己觉得“这正是我要的”,这就是快乐了。

重要的不是有没有,是要不要。“有没有”往往很难能够掌控,但是“要不要”就可以凭自己的意愿了。

美国《时代》杂志选出的2010年度风云人物是年仅27岁的”脸书”创办人扎克博格,当今世上最年轻的亿万富豪。在一般人的眼中他是个成功典范,可是年纪轻轻就要承担一个巨大无比的事业和责任的挑战,他是不是快乐呢?只有他自己能回答,也可能连他自己都无法回答。不过去年年底他已与其他十六名美国富豪宣布,响应巴菲特的善款捐助行动,承诺将捐出至少一半的财产用于慈善事业。这样做,至少他离快乐又靠近一些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圣严法师:行善的人快乐

好人不寂寞,善人最快乐。时时处处助人利人,也就会在...

恩爱别离怨憎合会,此皆为苦无有欢乐

往昔,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时,城里有一位长...

极乐世界无有众苦但受诸乐之境界如何

原文: 既得往生,则莲华化生,无有生苦。纯童男相,寿...

有所求都是痛苦的开始

有所求即遭受苦,没有想要求时就快乐。 菩提达摩在论中...

佛门素宴悟心境

我独自在外打拼,经历不少坎坷,心高气傲的我,看到周...

皮克的99块金币

皮克很快乐,皮克是地球上最快乐的叫花子。 我为什么...

怎样才能既快乐又成功

有些人学佛法以后就有一个疑问,就说:哎呀,我也觉得...

斤斤计较,很难获得快乐

有人说: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的确,生活中有...

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

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上 佛在罗阅...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解深密经

解深密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最...

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

天下事没有一个必然的,所谓我希望要做到怎样怎样,而...

世间苦事无量,佛法能使人离苦得乐

要说佛法能使人离苦得乐,先来说明苦,迫恼身心,使人...

怎样让家人尽快断掉肉食

问: 我从现实生活中、新闻中、书刊网络文章中看到了...

我们学佛的目的是什么

很多人都认为自己信仰佛教,是佛教徒。但是自己想过没...

【佛教词典】二种羯磨

(一)依四分律忏六聚法篇,羯磨分为二种,即:(一)治罪...

【佛教词典】僧主

(职位)僧官名。始于南齐高帝诏法颖为京邑之僧主。见...

佛陀的三十二相从何而来

有很多人都听说过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种随行好。是说佛...

要批评人时咬住舌头

我们天生的那种抱怨、指责、批判的习性,是一种疾病。...

在家居士净土早晚课的内容

一、印光大师教导的方法: 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圣严法师《什么是净土》

(一)净土的定义: 净土的意思就是佛、菩萨等圣人所...

用赚来的暴利做功德是否如法

问: 用赚来的暴利做功德是否如法? 大安法师答: 佛...

世间人讲公平,事实上并不究竟圆满

中国传统思想讲到,做人处事要谦让。谦,就是把自己的...

牛奶背后的苦难

想象一个生命,打从出生起直到死的那天,被对待像一台...

超脱四食,断生死流

昔日,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为...

用零散的时间来修系缘念佛法

我们常说,念佛一定要建立在信愿上,要用心把念佛人自...

何谓「卑劣慢」

问: 关于慢心,末学不甚明了。什么是卑劣慢?与其他...

净土法门的最关键之处是什么

问: 净土法门的最关键之处是什么呢?一心不乱的真实...

佛教对自慰的看法是什么

问: 佛教对自慰的看法是什么? 智渡法师答: 现代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