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你要用什么思想来面对果报

净界法师  2021/08/0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你要用什么思想来面对果报

第六意识扮演的是我们所强调的“受用缘起”,它受用果报的时候是经过受、想、行、识四个阶段。我想这四个蕴,大家学过唯识的会知道,“想”是一个重点,就是你心中的分别对我们这个痛苦、快乐的果报有一定的影响力。

有一个女居士,她这一天带了三千块去逛百货公司。到了百货公司她买了一件衣服花了一千五百块,她就把剩下的钱带回家去。但是在途中遇到了小偷,这一千五百块被偷走。偷走以后,她一回家,本来是剩下一千五百块,她一打开,一千五百块丢掉了。她内心想一想,唉呀,非常的欢喜:还好我买这一件衣服,我要不买的话,可能丢了三千块了。

就是说,我们凡夫受用果报,很难十全十美,有光明面,就一定会有黑暗面。但是有些人活得快乐,有些人活得痛苦。这个“受用缘起”就是说,每一个人的思想方向不同,有些人的个性比较悲观,他就是喜欢去思惟人生的黑暗面,所以这种人你要让他快乐是比较困难。

就是,诶,从前生的因缘,你的业算不错了,你各方面都应该很是满意了。但是他还是闷闷不乐,因为他的心里面所想的都是他那一个部分的黑暗面。有些人是属于乐观型的,他容易去思考人生的光明面,所以他有一点点的快乐感受生起,他感到满足。

所以说,我们在研究缘起法的时候,前生的因缘,你前生所造的业跟前生的爱取,当然这个不能忽略;但是你今生用什么心态来面对,这一部分对我们的苦乐有一定的影响力。就是这个“受用缘起”,你这个受、想、行、识,你用什么样的思想来面对你的这一期的果报。

总之,大部分的人,除非是大好、大坏的人,否则你说你要通过今生的修行把今生的果报改变,那是不太可能。我们的业大部分都是来生才得果报的,异熟果嘛。换句话说,今生不管你产生多大的觉悟,你都要心平气和地去面对你的今生,因为它曾经是你前生造作的,不管是罪业、善业,我们只有认命。

当然认命的过程当中,有些人有智慧,他就会用“思想”来主导这个生命,他不会用“直觉”。所以这个地方讲“此中能受用,分别推心法”,这个“分别”,“想”就是一个关键点。就是你施设名言,你是用什么样的名言来面对你的果报,这个地方对我们的“受用缘起”就有主导作用。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如狼守斋」的故事

佛陀一开始用中道的实相,对我们一个烦恼粗重的人来说...

失念者,于诸所缘,不能明记为性

随烦恼二十:言失念者,于诸所缘,不能明记为性。能障...

人之一生——六入缘触

缘触这是谈到他入到外面去,他就有一个接触,但是六尘...

诸根寂静的难陀

难陀尊者在舍卫城象华园中,静坐思惟:能值佛出世,且...

每天三呼快乐

世间的名利就像枷锁一样,会缚住我们的身心;不破名利...

心念改变命运就会改变

佛是从哪里产生的?佛是由我们心成的。是心是佛,是心...

吾人所居之世界,具足无量诸苦

《阿弥陀经》云,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

结果因意念而改变

很多时候,本来会有不同的结果,但往往因为我们自身的...

福报皆从供养布施而来

供养是积累福报资粮的最主要方法,须知福报皆从供养布...

弘一大师《授三皈依大意》

授三皈依大意 第一章 三皈之略义 三皈者,皈依于佛法...

对别人产生反感厌恶,是我们过去的恶业所感召

外在的境界都是我们内心的一种折射。佛教中说,依报随...

如何战胜逆境,在逆境中生存

人的一生中,总会遇到许许多困难与挫折,所谓「人生不...

【佛教词典】变化

转换旧的形状叫做变,由无而忽有叫做化。变化是指佛菩...

【佛教词典】至真

(杂语)如来离一切之虚伪,故曰至真。行事钞下之二曰...

不要怕错,只怕不做

人往高处爬,水往低处流。是必然的理则,否则将滞留停...

苏州彭绍升:现居士身弘净土,预知时至西方去

庭前有遗粟,鸟雀共欣欣。 回首见人影,翻然入远云。 ...

弥陀光音度地狱众生

【彼佛相好神通,巍巍赫奕。至彼地狱最上之顶,垂臂弹...

圣一老和尚八关斋戒开示

光阴迅速,人命无常,万物皆变异,佛教认为万物都是无...

在动中修行更为重要

用功的人,似乎静中用功好用,坐下来用,工夫就现前。...

百病从心生

人保持健康,不仅要认识病从口入,而且不要忘了我们的...

施食能为我们带来五种功德

因为因果,生活中不论我们让其他的生命得到一个什么样...

梦参老和尚:如何寻觅善知识

问:老和尚慈悲,弟子多年寻觅善知识,希望能够救济苦...

什么是「定业」与「不定业」

这个定业跟不定业是说什么呢?前面我们讲这个业有两种...

从施食中学到解脱的方法

佛菩萨慈悲,所以才有施食法门。宋代的时候,不动上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