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梦想是不分老少的

学诚法师  2013/06/2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梦想是不分老少的

梦想往往被认为是年轻人的专利,但也不尽然。梦想是不分老少的,它属于每个渴望创造精彩人生的人。

在中国历史上,玄奘大师可谓无人不知。他离开长安,只身前往印度取经的时候,刚刚30岁,正值而立之年。在他之前230年,一位年过花甲、年龄有他两倍大的老和尚,也是从长安出发前往印度的,他就是生活在东晋时期的法显。

如果我们把玄奘的长征称之为“壮举”,那么法显的长征则不能不说是“奇迹”。这告诉我们,成就一番伟业,尽管需要某些外在因素,但它们不是决定性的。真正具有决定性的是认准目标、持之不懈的愿力。

人在年轻时,有着健康的体魄与充沛的精力,但思想尚未成熟,经验有待积累。到了老年,思想完全成熟了,经验充分积累了,可体魄和精力却逐渐衰退了。这是人生的自然过程,遗憾在所难免。但在法显看来,这些都不重要。

去印度取经,是他的一个远大理想。在周围人看来,更像是一个“幻想”,因为并没有任何理由能够让大家信服,此行非要他亲自去不可。想必在他出发前,一定会有好心人苦口婆心地劝他放弃那种疯狂的想法,悬崖勒马还来得及。毕竟年纪老了,体力差了,前方几万里的跋涉更是太过艰苦、太过危险了,让其他人代替也未尝不可嘛。但是法显还是要去。

任何想法在刚刚诞生、尚未付诸于现实的时候,都是一个梦。不过法显这种对梦想的执着,跟年轻人的狂热是不同的。所谓狂热,是由于缺少经验与智慧而草率行事,结果一旦遭遇现实,幼稚的想法即刻便被打回原形。法显则很清楚此行的艰难困苦和自身将要付出的巨大代价。在经过多少日夜的深思熟虑和利弊权衡之后,他的想法逐渐清晰、条理化了。于是,梦想就变成了理想,也就是一套能够付诸实践的具体思路,只要坚持做下去,就有成功的希望。

在为实现理想的漫漫征途中,年纪与体力,还不是法显面临的最大障碍。真正的障碍是他要放弃前60年来打下的基业,丢下眼前的所有名誉利禄,前往人生地不熟的异邦,从头再来一场“二次创业”。如果还年轻,他尽可以拼搏进取,就像玄奘那样,反正无所挂碍,即便失败了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可一旦上了年纪,人生的攻守之势就变了,以前是攻者,现在则是守者。守的是什么呢?守“成”——过去的成绩、成果、成功、成就。人一旦执着这些荣耀,就会更加保守,更加计较,反倒阻碍了自己的继续前进。

放弃一切以往的成就,法显不但去了印度,还学会了梵语,搜集抄写了数百万字的经典。他在70多岁的时候回到中国,与他同行的10人里面,只有法显一人完成了夙愿。他九死一生的传奇经历被完整记录在他的作品《佛国记》里。这不仅是一笔巨大的历史文化财富,更是一座人类梦想的丰碑。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推荐】佛教智慧与幸福人生

为什么生活中很多人总是有怨气,有委屈,满腹牢骚? 快...

福德是承载世间富贵之根基

国庆长假,待客之余,读书、写字、坐禅、念佛。 品读《...

失败的成功者

我偶然听说过一个小名为史帕基的男孩的故事。上学对于...

中国三大处世奇书最精华30句

《菜根谭》《围炉夜话》《小窗幽记》,并称为修身养性...

圣严法师《话梦人生》

古代中国曾有一则做梦的故事,描述一位年轻人,在赴京...

你要做哪一种人呢

人有多少种?中国人、美国人、日本人、澳洲人;有多少...

一切都只在一念心

佛陀说,人生空幻如泡影。生命无常,什么时候会退出,...

若能放下,即时解脱

最近看到苏轼的一首词《行香子述怀》,词云: 清夜无尘...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

大乘起信论

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

【注音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嘉兴藏流通本)...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汉传版): 那(na...

父母不赞成学佛怎么办

其实,在父母眼里,子女就算到了六十岁,仍是一个孩子...

判断净土秽土的两个指标

我们从佛陀的名号华光如来,没办法去判定是净土、秽土...

年轻就发财得势是不吉祥的

年轻就发财,就得势,是不吉祥的。许多人就喜欢年轻发...

怎样才能留住你的护法神

依《阿含经》表示,每个人一出生时,就有鬼神随侍左右...

【佛教词典】十事

何故随眠能为有本?以此烦恼现起,能为十事故。所谓十...

【佛教词典】四钵

(故事)佛成道初,四天王来,各奉一石钵,佛受之重叠...

持诵《金刚经》的功德与灵验

《金刚经》全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论述佛教般若...

她曾四次见到虚云长老,晚年一心一意求生净土

人们都称她是老菩萨 我第一次来东林寺时,在天王殿后面...

妙用丝瓜治13种病

丝瓜味甘、性凉,入肝、胃经,有清暑凉血、解毒通便、...

自性原来清净住,三界纵恶亦无惧

药师法门是特别特别注重你一定要能实践,光说理论没用...

念佛是除业障最好的方法

净土法门本来就是大乘佛法,所以这个往生善知识,他就...

星云大师:药师法开示

我已出家五十多年,参加过的药师法会与弥陀佛七法会不...

何为「三净肉」

这是对于一般学佛弟子,一时无法马上改过吃素的人,个...

念佛怎样对治昏沉散乱

大家来打佛七,在求一心不乱。《佛说阿弥陀经》上说,...

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

我想,我们读《阿弥陀经》,有两句话是非常重要的,是...

不幸的命运

目犍连是佛陀的大弟子,他具有神通,不但可以看到快乐...

念佛经常出现瑞相,不一定很好

念佛法门是属于有相的。《观无量寿经》的出现,就是因...

【推荐】感应道交是双方面的事情

佛号是一个广大的无量光无量寿,但是问题是,是谁去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