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福德是承载世间富贵之根基

本性法师  2018/10/2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福德是承载世间富贵之根基

国庆长假,待客之余,读书、写字、坐禅、念佛。

品读《周易·系辞》,有段文字,震动吾心灵:“子曰: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少而任重,鲜不及矣。”该段文字,接续说到:“《易》曰: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言不胜其任也”。

从这段文字,可以了知,一个人,其名利、权位等,我统称之为“世间富贵”,其之大小、高低、多少,是有定数的。这定数不是命运之定,而是福德之定。也就是,这些世间富贵,要与自己的福德相适应相匹配。福德是因,世间富贵是果,而不能反向认为。一旦这种相匹配相适应,出现严重的矛盾或者说不平衡,那么,就出现世间富贵的头太重,福德之脚太轻,楼高而地基不稳,便有危险。

吾有一些信徒与朋友,他们经常向我索字,并指定要写:“厚德载物”。这“厚德载物”也说明了同样一个道理,也就是,世间富贵,是要有承载之体的,这承载者,便是福德。当年,恩师明旸禅师常题写墨宝,曰:“福德俱足”,“福慧俱足”,吾相信,要开示的亦是此理。

记得,圆瑛大师有对联曰:“求福求慧求生净土,念佛念法念僧侣伽。”可见,求福在圆瑛大师的佛教人生中占有重要位置。

那么,何为福?何为德?德之一字,不说大家已知,这里,就说下福。

中国人常说:五福临门。这五福是指: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福中包括了“好德”。可见福德一体。

如何求得福德?佛教给出的答案是“福德双修”。具体方法如:孝父母、尊师长、敬伴侣、友同事、礼圣贤、济群生;能忍辱、知忏悔、尚勤劳、好节俭、懂知足、常感恩,乃至更具体的放生、印经、供僧、诵戒、坐禅、念佛等。

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为善之家,必有余庆,为恶之家,必有余殃。作为社会一份子,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广结善缘。修福、修德,总是对的。不要因为,以我们的肉眼,福德一时看不见,就轻视忽略之。

现在社会,有些人,逢名利必争,逢权位必争,不问自己付出了多少,只求自己收获了多少。他们不省思自己积累了多少福德,只无度追逐自己所谓的“缺少”,这些人,人生堪忧呀。

现在,以一位老乡的故事作为此文结尾。

上午,一位在省外就职的老乡来访,他说,他正在争取某个平台,问我在该省有无认识的领导,盼介绍一下,请领导帮忙。因是认识许多年的老乡,对之有所了解,我便开门见山,泼之冷水,我说:平台要靠自己福德自然而来,而非靠不当争取。不当争取而来,那样,负面作用很大,无法长久维护,这种平台,即便长袖也无法善舞,何必去勉强。他解释说,如有那平台,便可统合很多很广的资源,有利职业发展,为此,他才很在意!

我又泼他冷水,我说:资源的掌控未必就能发挥,假如福德不俱足,资源掌控的越多就越留有隐患,再说,没有俱足的福德,这庞大的丰富资源,真能掌控的了吗?他听了,沉默不语。我劝他,不如沉下心来,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做自己本职该做的诸事,随顺因缘,得之不喜,未得不悲。我相信,福德到处,事业开花。他不情愿的说:“那好吧!”

我想说:名利权位虽好,但福德更好。有了福德俱足,不怕没有名利权位。没有福德俱足,虽有名利权位,亦将不保。因为,世间富贵,是要有 福德支撑的。也就是,当我们求得很多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先想下,我们能承载得住吗?为此,当我们自知福德不足时,我们应适可而止,知足常乐。当我们已经获得许多世间富贵时,我们一定要加强对自己福德的双修,赶快弥补缺陷,消除隐患,以保平安,以利进步。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本性法师文章列表

这才是人生真正的富贵

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乎...

为什么要修净业三福

【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

丢掉的是自己的福报

买点茶叶送远方的朋友。外面套着个极为大而精美的包装...

福为善眷属

过去,有一位国王以正法治化国家,深得人民敬仰,却因...

福报皆从供养布施而来

供养是积累福报资粮的最主要方法,须知福报皆从供养布...

什么才算是真正的「大」

举世之人大概都喜欢大,大文豪经典传世;大丈夫气概冲...

放生得大福报的5个案例

船底撞礁破裂,放生螺蛳补洞报恩 杭州的商人阮起鹏,又...

【推荐】把宽广的人生钉在求财享乐的一角上

当今社会,人们认为只有丰裕的物质生活才是人生幸福安...

佛说疗痔病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赞

普贤菩萨行愿赞...

教观纲宗

教观纲宗 (原名一代时教权实纲要图。长幅难看。今添四...

净土五经日诵集要(净宗早晚课)

序 诸佛如来出兴于世,唯欲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净...

佛教寺院是否可以供养修炼成精的动物

问: 关于信佛,现在百分之八十以上家里都有供仙位的...

生气真傻

头顶天,脚踏地, 人生全在一口气; 切记气上有三记:...

忍力不坚固,而欲度众生的尴尬下场

为什么要往生西方?因为从佛教的根本情怀来讲,是为了...

修行中种种的不顺障碍,跟我们的福报是有关系的

我们都在学习佛法,在研究佛法的道理的时候,都是唯恐...

【佛教词典】心行处灭

心行之处灭绝,谓不及思虑分别之境地。大乘起信论义记...

【佛教词典】安居界外宿明相会夏

亦名:会夏 行事钞·安居策修篇:“问:‘界外宿,明相...

游名山不愿西方

【原文】 游五台者曰文殊在,游峨嵋者曰普贤在,游普陀...

临终在定之心,即是净土受生之心

【原文】 客曰:弟子复忆昔念佛时,遇一禅人教云,念佛...

莫大之祸起于须臾之不忍,不可不谨

佛陀成道之后,严格持守戒律,广为度化有缘众生。在弘...

沃尔玛老总的故事

萨姆沃尔顿出身贫寒。他的父亲是一名油漆工。靠着微薄...

人在少年,最难克制的是情欲

原文: 人之少年,最难制者为情欲。今之世道,专以导欲...

佛教的特色与教育

(一)佛教的特色 普通的理解,佛教是一种宗教,有其...

学佛首要就是听闻佛法

宗喀巴大师说,正见是一切善法的根本。我们刚开始学佛...

此三身佛,从自性生,不从外得

善知识,既皈依自三宝竟,各各志心,吾与说一体三身自...

【推荐】四个老婆

释迦牟尼在一次法会上说:某地有个富商共讨了四个老婆...

吃素50多年的心脏外科医生

一个素食主义者的生活秘密是他敏锐的头脑和令人难以置...

比能力更重要的12种品格

能力很重要,可有一样东西比能力更重要,那就是人品。...

改掉饮酒的习惯

有一个人喜欢喝酒,在每天工作之前,他都会去镇上的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