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慧律法师:欲令正法重现,当推楞严大经

慧律法师  2011/03/0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楞严经》本是佛教三藏教典中的一部大乘经典,佛灭度后,弟子们结集成经,弘传于印度,后因年久失传,唯独龙宫藏有此经。佛陀涅槃七百年以后,印度的大乘论师龙树菩萨出世弘法。因其行解证悟的殊胜,受到龙王的礼请,他在龙宫中见到《龙藏》,其中有一部《大佛顶首楞严经》,披阅之后,感到非常的希有难得。于是龙树菩萨以他超凡的记忆力将他背下来,回来后默写出来,呈献给他的国家。国王见了之后非常重视,将《楞严经》奉为国宝,藏在国库里,禁止外传。

中国隋朝天台宗智者大师,研究《法华经》,发明三止三观。有一位梵僧对他说,其理论与《楞严经》颇相似。大师闻说,深深向往此经,特别在天台山建筑一座拜经台,天天向西方礼拜,求此经早日传译中国,整整拜了十八年,可惜直至圆寂仍然无法得偿所愿。

后来有一位印度高僧,名般刺密帝,听说‘东土小释迦’智者大师求楞严之事,深受感动,发愿要将此经传来中国。不幸被边防官员查获,竟被拘禁,不许出境。般剌密帝恢复自由后,采用了常人难以想象的方法,用白绢书写此经,割开手臂肌肉,将绢藏于其中,待伤口痊愈后出国,才终于将其带到中国。当时是中国唐朝神龙元年,般刺密帝法师航海到达广州。此时宰相房融正在广州,即礼请于光孝寺。

谁知剖臂取出的经绢,却血肉拟成一团,无法辨认字迹。房融宰相苦思无策,竟夕失眠。不想旁边有一位哑女忽然会说话了,她说用人奶清洗白布上的血肉,字迹就会显现。大家试了之后,果然现出了经文,真是皆大欢喜。

在译此经的过程中,房融亲自为译文润笔,故而《楞严经》文字之典雅优美,在汉文佛经中可以算的上首屈一指。此经被献于武则天,但因为当时有《大云经》伪造的风波,武则天没有及时流通,而是将他存在宫中。后来神秀禅师为国师,将《楞严经》抄录了出来,又得到了房融宰相的家藏原本,《楞严经》才开始流通。

由以上记载可知,古人为法忘躯,历经九死一生,才将此经传译中国。此经之珍贵无比,难得难求,可见一斑!

本经内容之殊胜

1、文字优美,义理深奥,内容全面

本经历来被公认为是诸佛心宗、群经秘藏。其体用双彰,性相并谈,不仅为学人揭示宇宙原理,人生真相,说明世界、众生、业果相续的原因,展示菩提道上的修学层次,因果分明,邪正有别;同时又显示众生本具如来藏性,无法不备,并教人以反妄归真、觉悟成佛的实证方法。

由于以上特点,使得本经涵盖了禅、净、律、密诸多法门,历来性、相各宗各门均将其奉为最上宝典。可以说,本经乃如来一代时教的教、理、行、果之精髓所在。实是菩萨修行的要门,转凡成圣的阶梯,成佛的真因。

因此我们欲想了解佛法,明白真理,固然要研究此经;欲想真修实证,圆成佛道,也必须学习此经。明朝憨山大师曾经说过:“不读法华,不知如来救世之苦心。不读楞严,不知修心迷悟之关键。”可见《楞严经》确实是无法不备,无机不摄,乃是法门精髓,成佛正印。

2、论证超绝,说理详尽。

本经的逻辑分析,论理辩驳,可谓精妙无比,超凡绝伦!本经通过七处徵心和十番显见的层层论证、剖析,将凡、外、权、小之邪见愚见一一破除。凡读懂楞严之人,无不被其周密斟细的思辩,和深奥幽微的哲理所倾倒,而拍案叫绝。历史上,有无数曾经误以为佛法为愚学的人,读了楞严后即诚心折服。因此,本经历来又是接引知识分子的利器、降服外道的金刚杵。慧律法师在讲经中曾笑言:“你去看看楞严经,佛的那个智慧,吓死人!”

3. 破魔显正,代法住世

《楞严经》不仅是一部佛学大全,亦是菩提路上的明灯,修行过程中的照妖镜。本经关于五十阴魔的开示,讲述了妖魔鬼怪、旁门左道的种种情形,使得一切外道原形毕露,妖魔无处藏身。因此,《楞严经》是如来正智的代表,人间有《楞严经》住世,即代表佛陀正法常住人间。本经被称为佛的真身、佛的舍利、佛的塔庙,实不为过。

本经成就之殊胜

楞严咒又称佛顶光明咒,微妙不可思议,能破除一切黑暗,能成就一切功德,究竟成等正觉。楞严经内容丰富,但以此咒为核心,故楞严咒所在之处,即为正法所在,因而汉地各宗寺院都以楞严咒为定课。

本经中,佛告阿难:“诸佛如来,语无虚妄。若复有人,身具四重十波罗夷,瞬息即经此方他方阿鼻地狱,乃至穷尽十方无间,靡不经历,能以一念将此法门,于末劫中开示未学。是人罪障,应念销灭。变其所受地狱苦因,成安乐国,得福超越前之施人,百倍千倍千万亿倍,如是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若有众生,能诵此经,能持此咒。如我广说,穷劫不尽,依我教言,如教行道,直成菩提,无复魔业。”

本经为历代高僧大德所重

过去的大德高僧无不赞叹楞严经。近代禅宗泰斗虚云老和尚对此经特别重视,他曾开示道:“现正是末法时代,你到那里参访善知识呢?不如熟读一部《楞严经》,修行就有把握,就能消除邪缘,令其身心入佛知见,从此成就,不遭歧路!”他活了一百二十岁,一生就只批注过这部《楞严经》。他主张:身为一个出家人,都应该把《楞严经》读得能背得出来。

近代高僧圆瑛法师初听楞严,即深感此经是“末世津梁,禅门关钥” ,其后他把《楞严经》看做是禅法的根本经典,四十余年精研不辍。虽然法务繁忙,仍时时参究,反覆琢磨,期间因用功过度,三次吐血,仍精进不止。他一生专弘楞严,被尊为“楞严座主”。他所创办的楞严专宗学院,即以楞严为正课。可以说,圆瑛法师将毕生精力都付与了《楞严经》。

现今弘传此经的特别意义

《楞严经》是正法的代表,一旦消失,就意谓着佛教徒混淆是非,真假不分,魔教自然得势,正法便难以住世。因此在《法灭尽经》上说:“末法时代,《楞严经》先灭。其余经典,逐渐而灭。”因此在佛教里,虽然所有的经典都很重要,但唯独《楞严经》更为重要。凡有《楞严经》所在的地方,就是正法住世。《楞严经》没有了,就是末法现前。

身为佛子还应当清楚:所谓‘法灭’,不是书本灭,而是学这个法的人没有了(或者学如无学)!因为法为人说,法由人传。如果没有人能传承法的思想、实践法的功用,那么即使满街都是经书也毫无意义,这就是法灭。

佛说末法时代《楞严经》先灭,正是因为末法众生根性漏劣,认少为多,识浅为深,以乏为足,不肯深入经藏,不思续佛慧命,反侮学子为“杂学不专”,渐令无上大法束之高阁。——所谓灭法者,非由外而灭,皆是自灭。所谓魔教,也非外来,皆是自心魔。

因此,欲令正法重现,必首推楞严大经!欲令佛法久住,必首推楞严大经!值此时代,邪说流行,祸患频生,更需要弘传流通此经,以正人心、僻邪说,导人于正信。弘传楞严大经,实为教内最要之务,一切法事,莫过于此!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慧律法师文章列表

独步楞严的圆瑛法师

圆瑛法师,俗姓吴,出家後法名宏悟,字圆瑛,号韬光,...

觉得唯识学很沉重,可以看看《楞严经》

我个人学《法华经》有一段因缘,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读...

正法毁于修行者自身的腐化与堕落

一次,佛在鹿野苑讲堂讲经,迦叶尊者,一身灰衣,破烂...

受持弘扬楞严经的真实功德和意义

我们好好的去受持《楞严经》、弘扬本经,到底有什么样...

泄佛密因,轻言未学

【终不自言我真菩萨,真阿罗汉,泄佛密因,轻言未学。...

楞严经讲什么

关于这个《大佛顶首楞严经》,这部经典的内容,正好可...

为什么邪见的过失,比散动还严重

丑三、治失坏因 分二:寅一、明立定慧;寅二、随释此因...

阿难与摩登伽女

摩登伽女与阿难的故事主要依据《楞严经》、巴利文经典...

大悲咒注音版

1)南na 无mo 喝he 啰la 怛dan 那na 哆duo 啰la 夜ye...

阿弥陀经要解

原夫诸佛悯念群迷随机施化,虽归元无二而方便多门,然...

右绕佛塔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及...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

学佛人为何要有柔软心,应如何培养

问∶ 修学佛道的人为何要有柔软心?柔软心如何培养?...

一个人没学佛时,他就是要依靠某种东西来过日子

[尘非常住,若变灭时,此心则同龟毛兔角]:[变灭],就...

这个是非怎么能听呢

这个习气不容易了解,但是我们用一种比喻就很容易了解...

百年何曾一日休歇过

当我们凡夫执著了外境,把它当作真实,麻烦就很大。所...

【佛教词典】嚫财

(术语)斋后之说法,谓之哒嚫Dak?i?ā,嚫财者其布施...

【佛教词典】摄衣作法界料拣须否

亦名:作法摄衣界料简须否、衣界料简须否 子题:势分内...

净业行人临命终时是否也受四大分离之苦

问: 一、净业行人信愿持名求生极乐,但病苦缠身,临命...

佛教的四大吉花有哪些

优昙花 梵文优昙波罗(Udumbara),亦作优昙婆罗、乌昙...

【推荐】为奶奶「回家」保驾护航

时光流逝,转眼奶奶已经去世几年了,在我回去照顾她老...

未成佛前,要先结人缘

佛能不能度众生,众生能不能被度,这其中的关键就是看...

为什么多生多劫还没有解脱

我们反省一下我们的一念善根之心,它是多生多劫累积的...

培养自己的柔软心

所谓的「柔软心」,是指把自我减低、减少、减轻,不在...

什么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财富

你是月光族吗?你是否认为钱只有花掉了,才是自己的?...

念佛和自己业障之间的轻重关系

第六个问题,是讨论念佛和自己业障之间的轻重关系。 那...

【佛学漫画】观音菩萨的故事——童子发愿

在《观世音菩萨受记经》中记载了这样的故事...

哪怕是独处,也不要去交那些损友

作为一个朋友,一定要讲信誉。那这个信不欺的意思,也...

做一片茶叶

抓一把茶叶丢进壶里,从壶口流出了金黄色的液体,喝茶...

风水对后代子孙有没有影响

常常有人问我,有没有风水啊?我说有啊,绝对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