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代人漠视善恶因果规律
这个宇宙大到天体的运行,小到有情内在微细的起心动念,一切都那么森然有序而不是杂乱无章,究竟是什么规律在支配这一切呢?就是因果律。“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因果律就是一张遍布情器世间一切时空的天罗地网。
近现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普遍承认存在外在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实际上科学所揭示的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恰恰是因果律在某个层面上的具体体现,它说明物质世界不是杂乱无序,不是什么现象都可以随便产生,而是严格受着因果律的支配。
再看有情自身的方面,每一位有情都希望自己远离痛苦常享快乐,但如何才能实现这一目标呢?人们感受痛苦和快乐的因究竟是什么?了解佛法的人知道众生在六道中转生,使众生在善恶趣中流转的力量不是别的,而是每个众生身、语、意所造的善恶业。
善恶因果,在古代社会人们把它看成理所当然的事实来接受,这一点类似于科学公理。科学中有一层架构其它理论的基础,称为公理。同样,古代人们认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深信因果是一切道德善行的基础,人的身语意行为必须遵循这个亘古不变的因果规律,才能使自己获得安乐。
近代随着科学的迅猛发展,人们的注意力开始转移,日益专注于外部物质世界,反而对切近自己身心的因果规律渐渐淡忘了,行为操持越来越丧失远见,所着重的只有一点眼前利益,由此人类深陷在感官世界中不能自拔。实际上有大量因果报应的实例,不断发生在人们自身和周围人的身上,但人们为物欲蒙蔽,领悟力衰退、视而不见,不会去善加体察,也不会从中吸取教训,加上社会潮流的影响,人们不假思索就接受了无因果的观点并且沿习成风。
否认因果律使当代人们的道德、伦理、观念、行为规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们的行为轨道转换了方向、道德趋于沦丧、恶业日益炽盛。由于身、语、意三门行为不能以因果正见摄持而纳入善法的轨道,致使当今社会人们的三毒烦恼畸形膨胀,种种恶行加重扩散。为了使自己的恶行不受约束,变得“合理”,有意无意之中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条规律搁置否定,人们以为这样就可以为所欲为,不受因果规律的制约,这本身即是愚痴深重的表现,无疑是掩耳盗铃的做法。实际上因果律存在于每个众生的身心中,一刻也没有离开过,它不会因为人们的遗忘、搁置就不起作用,也不会因为人们愚痴,自以为是地认为没有因果,对因果律漠视、嘲讽而失效。
在因果律面前,现代人变得如同一群幼稚顽劣的儿童一样,自以为是地任性而为,结果饱受不堪言喻的痛苦。观察当今社会的实况,事实证明,人们无时无刻不在吞食因漠视因果肆意造恶所带来的苦果。其实,没有任何一种精神力量或意志可以将痛苦强加于人,当今世界人们日益深重的身心痛苦,溯其根源即是由各自不信因果,肆意为恶所带来的,这本身即是自作自受的因果律的体现。
“菩萨畏因,凡夫畏果”,菩萨正因为见到因果规律,所以在因地异常谨慎,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唯恐以细微恶业引生巨大过患,而凡夫人对因果报应不予理睬,起初造恶业时,苦果不一定当时体现出来,所以就有人以为造业无果,恣意而为,把因果报应不是当作无稽之谈,就是当成十万八千里外的事情而抛之脑后,然而一旦恶业成熟、果报临头,又呼天抢地、苦不堪言。到了这时再害怕恐惧,无奈恶业已经成熟,为时晚矣!
二、遣除对因果的疑惑
1、对因果道理的辨析
现代人往往认为因果报应是一种迷信的学说,这是一种未经观察思考想当然的认识,如果认为存在于有情身心的因果规律是迷信的话,科学也同样是迷信,因为科学反映的就是外境(自然界)的因果规律,现代人恐怕不会讲科学是迷信,同样都是讲因果规律,为什么要厚此薄彼呢?难道因果规律有在外界合理而在人自身上却不合理的道理吗?所以所谓因果是迷信的观点毫无道理。
有些人认为因果报应是陈旧落后的观念,早已跟不上时代了,如果以一种法年代久远,就必须要舍弃的话,那人们几千年来都是吃饭睡觉,这种生活方式是不是陈旧落后而应当舍弃呢?恐怕谁也不能缺少这些基本的生存条件,同样,善恶报应如影随形,不会说对古代人适用,而对现代人就落后不适用了,以时间的久远来断定因果律是否在现代人身上成立是毫无道理的。
有人会想:我每天辛苦劳作,但温饱问题还难以解决,与人为善仍然时常遭到厄运,旁边有人不怎么操劳却赚钱容易,这些该怎么解释呢?不是讲因果报应吗?为什么有人坑蒙拐骗、贪污受贿,照样日子过得好,我日日遵纪守法,却没有过上什么好日子。
其实,这是因为因果的相极其细微、复杂,再加上有的事情,其果报成熟的时间会很晚,有时甚至要几百世之后才成熟,所以造成许多人误解,认为人的身语意行为没有什么报应。如果明白前生后世的存在,那么对于深远、细微有时需要多生方才成熟果报的因果现象,也就不难理解了。
明白了三世因果的道理,就知道自己今生辛劳仍旧度日艰辛,那是前世没有多修善业的缘故;有些人不劳而获,那也是他前世种了福田今生显现果报;有人造恶未见他今生受恶报,那是罪业尚未成熟,到未来世才会显现苦果。
如果人们只承认存在现世这一片段,那么许多因果报应的完整过程就被剪去了大部分,变得无头无尾难以理喻,比如一部电影,如果只看其中一两分钟的情节,怎么能了解到整个剧情发展的来龙去脉呢?同样对于漫长的生命历程,如果只承认存在今生这一片段,也会对其中的发展规律理不清头绪。
2、前生后世存在的理由
不承认前生后世是现代人的一种普遍现象,如果不破除这种邪见,那贯穿三世的因果律就难以在人们心中建立起信解,因此以下以理证说明前生后世的存在。
世间人最恐惧的事莫过于死亡,断灭论者认为人死如灯灭,死后归于一片漆黑的寂灭,无声无息,无踪无影。试想:从一种多姿多彩的世界进入绝对虚无之境,生命完全断灭,这让人难以接受,也令人恐惧,然而这只是不承认三世因果者自己的一个假立而已,生命真的无前无后只有中间短暂的一世吗?并非如此,所谓死亡实际只是从一种生命形态转换为另一种形态而已。
现代人以没有现量见为理由,判定不存在前后世,仅仅承许有现量能见的现世。其实可以将昨天、今天、明天分别比作前世、今世、来世,虽然昨天和明天在当下的此刻不见,但谁也不能否认昨天、明天的存在。同样,以未现量见前世、后世也不能说它不存在。
有人说比喻不恰当,虽然现在不见昨天、明天,但昨天、明天的存在人所共知,而前后世无人知晓,所以不存在。
如果以不知道就决定不存在的话,那在我们狭碍认知范围外的一切事物,都应当不存在。实际上不知晓前世源于记忆的局限性,随着时间往前推移,记忆将变得越来越模糊,就连一个月前某个钟点做了些什么都回忆不起来。这些内容早已在记忆中了无痕迹了,何况前世的经历?
如果以当下不能现量见到判定为无有,那对于明天所需的吃穿等物资受用是否也不用准备呢?因为这些同样是未来的事物,在当下也不能现量见到。按你的观点,对这种不能现见而象龟毛兔角一样无有的法,有什么必要为它准备呢?
另外,人们没有现量见到前后世的自相,也没有见到不存在前后世,既然以没有现量见前后世,可以决定前后世不成立,那同样以没有现量见不存在前后世,可以决定前后世存在。所以你们所说的无有前后世仅仅是一种自我认定的说法而已,除此之外没有其它理由。
我们再来分析人的产生,生物学认为人的生命是由母卵父精结合成一个受精卵,由这个细胞不断分裂,形成人体胚胎,在母亲的子宫中孕育成形,而后出生。这种说法只反映了人的物质方面的生长,从一个简单的受精卵发展为复杂的四肢五官,就好比一粒沙子发展成一座大山一样,然而仅凭这一点无法解释婴儿刚一出胎便会啼哭,便具有苦乐感受,而人生伊始就具有的这些心识特征,恰恰是生命最本质的地方。这样的心识特征从何而来呢?如果只承认有今生而无前世,则无法解释这个问题,难道这样的心识是从“空无”中凭空产生出来的吗?
婴儿一降生就有吮吸母乳的行为,就有冷热的感受,这种本能从何而来?实际上由今生的第一刹那心识,可以推出必定是由前世最后一刹那心识所产生的。正因为婴儿心相续中具有往昔(前世)吮吸母乳的习气,所以刚一降生就有吮吸母乳的举动。
换句话说,今生第一刹那的心识,既不是依靠外在的物质力量产生,也不是由恒常之因或无因产生,而是由与自己同类相应、能执著种种世间法的前世最后刹那心识所生。
心识不依赖外境或者某个主宰,而是由前际(前世)无穷无尽的心识辗转相生。如同前世的最后识产生今生的第一刹那识,今生也是以前前识不断产生后后识,这就是我们的心相续连绵不断的状况,这一过程如同河水不断奔流一样。
以下再分析后世存在的原因,凡夫众生到死亡的最后时刻,心相续中仍然具有根本俱生我执之因,依靠其所产生的烦恼和业障仍然存在,如果不具足能对治我执的无我智慧,如何能不转生后世呢?所以决定会转生后世。在死亡的最后刹那,心识相应于我与我所的执著种子,如果没有依无我的智慧对治,由此必然产生转生后世的果。如果此因存在,却象现代人所认为的人死如灯灭,一切化为乌有,就变成有因无果了,但是有因无果的现象在这个世界何时何处也不会存在。
生死如同昼夜一般,有白天就有夜晚,夜晚过了,黎明又重现,新的一天又开始了,在此世的生命结束之后,进入中阴阶段(如同黑夜),然后又投胎,开始了又一生。这样循环往复,生生死死,生命的流转就象一条连绵不断的长河。这个身躯如同一座旅店,心识则如一位旅客,在轮回漫无边际的旅途中,心识转换了一个又一个的生命形态。
3、《楞严经》中的教证
《楞严经》中有一段对话,在对话中佛陀解释了生命源源不断的道理。
波斯匿王问佛:“我先前未曾听佛教诲,听迦旃延与毗罗胝子说此生死后一切都断绝灭亡。我今遇佛,在这点上仍有疑惑。”
佛问大王:“你的肉身是金刚常住,还是会腐朽变坏?”
王答:“我此肉身终将坏灭。”
佛问:“你的身体尚未变灭,如何知道将来必定坏灭呢?”
王答:“现在我这个无常之身虽未灭亡,但我观察现在是念念迁变,前念灭后念生,念头刚起就不住而灭,如火成灰渐渐销殒,不曾有过停息,所以决定了知此身终归灭亡。”
佛认可波斯匿王所答,继续问:“你现在身心已经衰老,你的容貌与幼时相比有何不同?”
王答:“我童年时的皮肤细嫩光泽,至成年时血气方刚,如今衰老之年,形色枯悴,精神昏昧,发白面皱,临死不远,如何能与壮年相比呢?”
佛说:“大王,你的容貌不是即刻衰败的吧?”
王答:“世尊,这些实为慢慢变化密移,我诚不觉,寒来暑往渐至于此。”
佛说:“你见迁变不停而了知到此身一定灭亡,你知不知道身中还有一个不生不灭的本性存在?”
波斯匿王合掌白佛:“我实不知。”
佛说:“我对你指示这个不生不灭的本性。大王,你何时曾见恒河水?”
王答:“三岁时慈母带我拜耆婆天,经过恒河,那时即知恒河水。”
佛说:“大王!如你所说,二十岁时身体衰于十岁,乃至六十岁,日月光阴念念迁变。你三岁时见到恒河,到二十岁时再见恒河,恒河水如何呢?”
王答:“河水与三岁时所见无异,直到如今年纪六十,也没有变化。”
佛说:“你现在自伤发白面皱,面容比童年多了许多皱纹,但你现在见恒河与童年时见恒河的那个见,有老幼之分吗?”
王说:“没有,世尊。”
佛说:“大王,你的面容虽然皱了,但这个能见的本性却未衰老,起皱的是变化,能见之性是不衰老的,非是变化,变化的有生灭,不变化的无生灭,无生灭的能见本性如何会在你的身中与身体一同生死呢?你为何引诸外道之言,说此身死后完全断灭呢?”
波斯匿王听了佛的开示,才相信此身死后并非断绝,只是舍此身取彼身,从而解除了执身断灭的邪见,与大众欢喜踊跃得未曾有。
佛陀开示众生的佛性不灭,虽然身体有生死变异,但自性的如来藏光明却始终是不迁不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