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真正有德行的人讲话厚道

蔡礼旭老师  2013/11/1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真正有德行的人讲话厚道

我们曾经看到一段格言说到,“竭忠尽孝,谓之人;治国经邦,谓之学”,学问不是耍嘴皮子,真正能利国利民。“安危定变,谓之才;经天纬地,谓之文;霁月光风,谓之度;万物一体,谓之仁”。我们有智慧的,要重实质,不是重形式。诸位朋友,我们是不是人?人的实质是什么?竭忠尽孝才有资格叫人,才是“三才者,天地人”。假如我们都没有忠孝的态度,我们枉费这一生来当人,糟蹋了人这个字。再来我们看到,治国经邦叫学问,但是很多时候整个社会风气变成什么?口若悬河,死的都能讲成活的,这个厉害。这不叫学问,这是让整个社会风气愈来愈糟糕。都是用言语来推托责任,没有那种承担,没有那种承认错误的勇气,反而是让社会风气愈来愈堕落。

有句话提到“上以言语为治,下以言语为学,世道之所以日降也”,世风为什么日下?这句话也点出了一个重点。上位者觉得口才很好就是他的政绩,就是他懂得治理,任何场面他只要用嘴巴就可以把它盖过去。而处下位的人,也觉得口才是本事,他选举的时候可以讲得让大家统统被他瞒过去,他觉得这个太厉害了。整个社会风气就变得只会说,都不做,知行都脱节开来,世道就一直下降。为什么孔夫子说“巧言令色,鲜矣仁”?面对很会说话的人大家要小心,你看我们人生当中被骗过几次,都被什么人骗了?诸位老师,投票也不能被骗,是不是?你假如看错人,那一票也会投错了。

真正有德行的人讲话厚道,不刻薄,讲话不会很夸大。所以常常讲他有多厉害的,都不是有真实本事的人。没有读经,真的这些判断力、这些智慧不容易形成。一个重视德行的人,他讲的跟做的是一致,甚至于是他讲得少,做得多。可是现在我们的社会为什么危险?做得多的人,讲得少的人,反而被忽略,反而被笑傻。真正厚道的人都被叫傻,这个社会怎么会不危险?我们应该是在家庭、团体当中,看到这种苦干、实干的人,一定要常常去肯定他、鼓舞他。这样子那种厚道的社会风气,才能够再兴盛起来。

我去大学讲课,讲完课下来,好几次大学生跑过来,第一句话我一听都觉得百感交集。他们一过来都说:“蔡老师,你的口才真好!”我不是高兴,我们很真诚的讲了两个小时的课,这两个小时也不知道,可能也讲了几百句、几千句,一句也没有触动他的心灵。他只想着赶快来学他口才,我们看到世道日降。我们为人长辈、为人父母,一定要教导孩子要干实事,不能只耍嘴皮子。日久见人心,当人家发觉我们知行不一,那一辈子人家都不会再相信我们。治国经邦,真正能利益团体、利益社会,这才是真实的学问;不然学的那些东西,根本一辈子也利益不到别人。那我们当下能不能治国经邦?可以。我们不管在哪个行业,就做这个行业的好榜样,这就是在治国经邦。这些都不是口号,当下都可以做。假如我们都非常廉洁,我们都是不逃税,我们都是时时回馈社会的公益,都跑在最前线。社会对我们的关注,都觉得企业就是要这样做,社会风气就因我们开始改变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推荐】德行不够,德不配位

古人说有德配位,也说德不配位。 我们说一个人:别人坐...

妙高禅师与韦陀菩萨

在雪窦寺上面有一妙高台,据说当初妙高禅师,就在那里...

四十八大愿——(第44愿)修行具足德本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欢喜踊跃,修...

学佛与赚钱之间的冲突和矛盾

很多人以为修学佛法就要过极端艰苦的生活,认为赚钱和...

教育子女应当从根本上著手

原文: 教子女当于根本上著手。所谓根本者,即孝亲济众...

人生应行的五种道德

佛教是一种道德的实践的宗教,它虽具有高深的哲理,但...

让勤俭节约成为自己的道德标准

《中华美德故事俭朴篇》里有一个春秋时鲁国宰相季文子...

司马光的人品和家风

司马光生性不喜华靡,素以俭朴自守。在洛阳编修《资治...

在家菩萨戒本

在家菩萨戒本(六重二十八轻读诵仪轨) 香赞 炉香乍热...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佛遗教经

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

净界法师:唯识学对于妄想的两种分类

第六意识在受用外境时,包括了受用跟想像,也就是受用...

快乐如果是真的,那它就不应该消失

一位年青的西方僧侣刚到阿姜查的森林寺院中的一家分院...

咸也好,淡也好

一个青年为着情感离别的苦痛来向我倾诉,气息哀怨,令...

观一切法是空的,是假的

我们凡夫我们愿意离苦得乐是对的,苦恼来了我不高兴,...

【佛教词典】涅槃相

化身佛八相之一,亦即世尊入灭的相状。世尊住世八十年...

【佛教词典】能得慧

【能得慧】 p0893   瑜伽八十三卷四页云:能得慧者:...

比丘为塔作枨因缘

过去在竺叉尸罗国有一座塔寺,波斯匿王时期,门柱被火...

不是路到尽头,而是该转弯了

如何面对人生中的得与失,这恐怕是千百年来许多人苦苦...

唯识学的下手是第六意识,成败的关键看第七识

我们应该怎么去处理我们颠倒妄想呢?在唯识学的一个方...

「佛」字的三种涵义

佛字是佛陀的简称,是Buddha的音译(如果用今天的汉语...

三种布施为修道积攒福德资粮

为什么要以财物济施贫穷呢?就是说,人在修行中必须得...

莲池大师《普劝念佛文》释义

前言 明代高僧莲池大师,是佛教净土宗第八代祖师,曾...

心不可得,病来逼谁,谁受病者

五观心治者。不带想息直观于心。内外推求。心不可得。...

药师法门感应力强大的原因

一、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药师二字包含健康、长寿...

修悟的六原则

凡利根、信心勇猛的人,修行肯做工夫,事障易除,理障...

每天三呼快乐

世间的名利就像枷锁一样,会缚住我们的身心;不破名利...

天台宗对观音信仰的历史贡献

中国佛教天台宗对观音信仰在中国汉传佛教领域的普及与...

以和气迎人,以静气养身

以和气迎人,则乖沴灭;以正气接物,则妖气消;以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