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积极主动的去行善积德

2013/11/2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积极主动的去行善积德

大家留心世间,常可以发现有的人,福报来临的时候,挡都挡不住,不需费什么力、不需苦苦求索,但不可思议的福报、好运如同猛水一般冲灌进来。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果报呢?这是因为这个人在因地行善的时候,他总会想法设法的修善、利益他人,不会被任何困难违缘而放弃,因为愿力坚固,因此在未来善业成熟结果的时候,就会得到福报来临,挡都档不住。

因果报应,是自然的法则,因和果往往是具有相似性,这也是因与果等流性的一种体现。同样的,不光善业,恶业也是如此。如果一个人造恶的时候,也是想法设法、花尽心机去造恶,那么未来的恶报,就会非常的惨不忍睹,这也是俗话说的“机深祸也深”,费尽心机去造恶,未来的祸事会非常奇特且不可思议。

佛陀世尊在《优婆塞戒经》中一段开示,我印象极其深刻:“何因缘故名果报定。常作无悔故。专心作故。乐喜作故。立誓愿故。作已欢喜故。是故是业得果报定。除是之外悉名不定。”

世尊这句话虽然非常简单,但是对一个学佛修行人的现实意义极其巨大。如果一个人造善业的时候,愿力坚定,想法设法地去行善,那么未来的善报就会很坚固。反之,如果修善的力量弱、不坚固,遇到一点违缘障碍就放弃,那么未来善业福报,力量就会很弱,会成为一种不定业。

造恶也是同样的,如果造业的时候,苦心积虑,想法设法去造恶,那么也会形成定业,也就是基本上这个恶报在某个时候是必定会现前。《阅微草堂笔记》中记录这样一个因故报应实例:

清乾隆初年,河北献县有位胡姓大户人家,算得上是财雄一方,就称之为胡大户吧。邻村有位名叫张月坪的老儒生,家里的长女长得如花似玉,“殆称国色”。胡大户一见倾心,从此念念不忘。

那时读书人很重名节,张月坪为人又“端方迂执”,断然不会答应女儿给人当小妾的。胡大户这人心机深,藏得住事。他请张月坪到家中当私塾先生,教自家子弟读书。张月坪父母的灵柩在辽东,受经济条件所限,一直无力运回,是他一块长久的心病。一次宾主闲聊,偶尔言及,胡大户慷慨助资,运回灵柩,又送了一块地给张月坪安葬父母。后来张月坪家又出了个大事。有人暴死在了他家地里,而恰好死者与张月坪是有宿仇的。官府首先就怀疑是张月坪所为。

危急之中,胡大户出面了,花钱走路子,终于将这事摆平了。有一次,张月坪的妻子带着女儿回娘家小住几日,张月坪告假回到家中,照料三个年幼的儿子。这时也不知胡大户是临时起意,还是早就等着这个机会。他暗中安排人,夜深人静时,将张月坪的家门从外面锁住,纵火烧房,张月坪与三个儿子全都活活的烧死在了屋里。事后,胡大户装作很震惊的样子,帮着料理后事,安葬逝者,收留遗孤。这件事做得是滴水不漏,当时大家都以为是失火所至。

张月坪的妻子与女儿,自然是对胡大户感恩戴德,“竟依之为命”。有人来做媒说亲,必先与胡大户商议,胡大户明里帮着出主意,暗中百计阻扰。时间久了,渐渐流露出想要这个女儿做妾的意思。女儿虽然不愿意,但受人恩深,且孤儿寡母的,别无所依,也就答应了。

胡大户纳妾一年多,生了个儿子,取名叫胡维华。张家女儿生完孩子,不久就得病去世了。生下来的小儿子倒是聪明伶俐,胆识过人。一晃很多年过去了,当年的一切都归于岁月的尘埃,这事可以说是盖棺定论了。“因果报应”四字,就象那天边的浮云,与这一家子似乎没什么关系。前面提到了,胡大户与张家女儿生的那个儿子,名叫胡维华。了解清史的人,应当对这个名字不陌生。他以邪教聚众谋反。在河北献县聚集兵力,准备兵分两路,一路入北京,一路入天津。事成则称帝坐天下,事不成,退回天津,然后乘船出海而去。这时消息走漏,随之就被朝廷派兵围剿了。

举旗造反在古代可是抄家灭族的重罪?胡大户的下场我不说大家也该知道了,当年胡大户那么深的心机,那么周密的谋划,丝毫不露痕迹。只是瞒天瞒地,却瞒不过因果。那时为了得到人家的女儿,用尽心机给张家制造出灭门惨案。现在正是这位张家女儿生的孩子,给他带来了灭族之祸。“量大福也大,机深祸亦深”,信哉斯言!

这里在用一个案例来说明行善果报的差别之处:

“佛在世的时候,我们刚刚讲到须达长者,我们讲到另外一个护法,叫做波斯匿王,这也是佛陀的大护法。波斯匿王他有三个公主,我们讲其中一个叫善光公主。长得最庄严,最讨人喜欢的,最有德行的善光公主,他三个女儿里面最有名气的善光公主。

那么善光公主,当然她长得庄严又善解人意,所以得到波斯匿王的宠爱。波斯匿王经常办完公事以后,就到她那个地方的花园散散步,那么善光公主就陪他聊聊天,那么这一天波斯匿王处理完公事的时候,又到善光公主的地方,带了公主在花园里面聊天,这个波斯匿王就说:女儿啊,你今天长得这么庄严受到别人的赞美,那是因为父王对你的疼爱,父王对你的加持。那么善光公主一般来说都是很随顺父王,但是突然间她说了一句话说:父王你这句话说的不对,我今生的安乐果报是我过去的善业所感。那波斯匿王就不高兴啦,不高兴就走掉了。走掉以后第二天,他又提起了,他说:你的善业是我加持你的。结果善光公主的回答还是一样,她说,这个是我的善业所感。连续三天都是这样回答,这个时候把波斯匿王激怒了。

激怒以后,波斯匿王说:好,我看你的善业力量大,还是我国王的威德力量大。他就叫他的侍从,你去市街上街道里面找一个乞丐,找到以后他就去跟乞丐说:我把女儿嫁个你好不好?乞丐说:当然好了。嫁给他了,嫁给他以后,善光公主这个人她是知命认命,所以安住道法的人跟一般人不一样。她对道法的胜解,那种皈依,她不会改变她的这个认知的。那么她嫁给他以后,她问那个乞丐说,那你家住哪里啊?他说:我没有家,做乞丐。那你以前小时候住哪里?他说:我们小时候,本来我们也是大富长者,后来发生了火灾,父母亲都死掉了,所以我们兄弟姊妹只好在外面流浪做乞丐了。她说:好,我们去你老家去看看。

那么这个乞丐就带了善光公主到他老家去看,一片荒野,那个房子烧得不能用了。善光公主说:没关系,我们先安顿下来。两个人就种种菜,就开始种种田过日子。那两个人在种田的时候,突然间那个锄头一铲下去,扑一声,里面有东西,结果挖到了过去祖先留下的珍宝,他把这个珍宝拿出来盖了一个比她以前宫殿更大的宫殿,里面的设备更豪华。

波斯匿王当然一时赌气啦,他气消了以后,他就派人说:你去打听一下现在公主过得怎么样?结果那个侍者一看,他说:现在公主住的宫殿比她以前的宫殿更漂亮。那么波斯匿王就非常惊讶,就领着他的侍从赶过来看。那么善光公主当然就很欢喜的把她的父王请进来,他一看,果然,里面的设备比以前更好。

这个时候波斯匿王就领着公主去见佛陀,请佛陀开示是什么因缘会造成这个结果?佛陀说:善光公主这个人是生生世世是喜欢布施的,这种布施已经形成善根了。她今生富贵的果报是在某一生,就是在迦叶佛的时代,就是释迦牟尼佛的上一尊佛,迦叶佛时代,佛陀有四大弟子,那么善光公主对四大弟子是平均的供养,当然那个时候她是一个妇人她没有工作,古代妇人没有工作,她先生赚钱,她把先生的钱除了这日常生活以外,就省一点钱去供养迦叶佛的四大弟子。一开始她先生是反对的,他说:这个钱我们自己用就好,为什么要去供养这个修行者呢?但是后来善光公主就再三的劝她的先生说,我们应该去供养,来生才有富贵的果报,后来她先生就勉强同意了。”

案例里面妇人的供养,这个钱是哪里来的?当然先生赚的,所以功德福报当然有她先生有一份,但是为什么得果报的时候,善光公主的果报是如此的坚定不可破坏,而她的先生也就是这一世乞丐要遇到善光公主他的果报才会显现起来,因为他前世布施的时候发心羸弱,心量狭小。所以他这个业力,虽然他跟善光公主两个人是同时在布施,但是果报成熟后的境遇也有天壤的差异。

以上的一个恶、一个善的因果定业案例,都是世尊在《优婆塞戒经》中开示的道理的具体体现,愿每一位学佛同修,都能够积极主动的、不畏惧艰难困苦的坚持行善积德培植福报。

“何因缘故名果报定。常作无悔故。专心作故。乐喜作故。立誓愿故。作已欢喜故。是故是业得果报定。除是之外悉名不定。”

愿大家常常思维这句世尊的开示。修善就要修成定业,如果造恶了就一定要忏悔,成为不定业。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星云大师《拒绝的艺术》

拒绝是一种艺术,当别人对你有所希求而你办不到时,你...

星云法师《佛教的真理是什么?》三、因果

壹何谓因果 几千年来,存在中国人心中举头三尺有神明...

【佛学漫画】贪小便宜损福报

贪小便宜损福报...

修行有没有窍门和捷径

在打七当中,有不少的人问怎么做功夫,问自己究竟应该...

每日吃鸡贪口欲,转世为猪偿杀业

纪晓岚先生笔记上记载:河北新镇县文安城王氏的姨母,...

人唯知道有来春所以留着来春谷

一般的人都不知道:生是从哪里来,死向何处去。因为对...

为何会怀疑善恶因果报应的存在

又三业殊体,自同有定。报定则时来必受,非祈祷之所移...

念佛能消业障,为什么还会遇到障缘

问: 师父,刚才说到念佛消除业障,有的人念了很多佛...

佛说疗痔病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

大乘起信论

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汉传版): 那(na...

极乐世界的池水庄严

我们看最后一段,庄严的第三段,池水庄严。 戊一、总标...

往生的重点——法华与净土的修学

(1)往生关键 皈依佛陀 自他不二,真实信心。 厌离娑...

安土地真言和普供养真言有哪些作用

问: 我们在念诵经典之前一般要念诵一些真言,如净口...

德盛者其心和平,德薄者其心刻傲

德盛者其心和平,见人皆可取,故口中所许可者多; 德薄...

【佛教词典】胡乱

禅林用语。即指苟且之意。如碧岩录第一则之注语云(大...

【佛教词典】六派哲学

【六派哲学】 古代印度婆罗门教系中,先后出现的六种哲...

蕅益大师《见闻录》

(一) 【原文】 楚中有一生员,心迹正直,值冥府缺第...

圆瑛法师《放生开示》

此次北来讲经,辱承诸位欢迎,并聘为本会名誉会长,不...

突破障碍,超越自我,舞出生命

引生修学的动力,就是所谓的精进。有些人刚开始学佛是...

牛奶不易于人体健康

牛奶和其他乳制品并不有益于人体健康。它们包含饱和脂...

中医如何看素食

随着素食日益普及,人们逐渐知道素食对健康的好处,不...

星云大师《我能为世间留下什么》

俗话说:人死留名,树死留皮。人到世间上来走了一趟,...

想法不同,就有天堂地狱之别

有一个人,豢养了两只小猫、小狗当宠物,他每天都会亲...

六字明功德颂

嗡 能消除天界生死苦, 嘛 能消除非天斗争苦, 呢 除...

常起瞋心如同慢性自杀

大家都知道瞋是心中火,不但对自己不好,对别人也不好...

剃国王胡子

从前有位国王,他有一位亲信。在一次战争中他拼命地救...

对治自己的缺点毛病

我们大家都熟悉奔贡甲的修行,他是强盗出身,但他醒悟...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此对不尽人事者而言也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此对不尽人事者而言也。若已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