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人唯知道有来春所以留着来春谷

大安法师  2018/03/1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人唯知道有来春所以留着来春谷

一般的人都不知道:生是从哪里来,死向何处去。因为对这个前生后世生命的轮转过程,所谓“精气为物,游魂为变”的这个——周易也讲轮回问题就体现在这,对这个一般我们是不了解的,因为心不见心,眼睛不能看到眼睛,由于不了解,也不去听圣贤的教化,所以他就会产生一个凡夫的知见,认为人死了身体没有了,神识也就没有了,叫做“人死灯灭”——什么都没有了。既然没有了,也就没有来生;既然没有来生,也就没有什么果报;没有果报,我为什么今生不卯足劲,来贪求我要得到的财、色、名、食、睡呀?

只要他没有来生的观念,他一定在行为上会放肆的,会不怕的——无所畏惧,因为他没有轮回观,他没有害怕感;如果有轮回观念,你做这个坏事,就会下地狱多少多少劫什么的,每一个行为你都有不可推卸的行为责任,他就不敢去做,就是他有畏惧感。对一般的人来说一定要有畏惧感,他才把那种邪恶的行为给它挡住;如果没有畏惧感,他就什么都敢干。所以文昌帝君哪,就是深刻地惧怕这种断灭见,就是“人死灯灭,死了什么都没有”这样的一个邪知邪见,能够自误哇。就是他自己受这种知见的毒害,他一定是没有道德感的,他一定什么都敢做的,然后把这种观点又推广给他人,就是误人——耽误了别人。

所以这个流毒是非常深大、巨大 ——流毒不浅哪!所以在这里面就直接告诉大家,自己有一十七世的这样的一个转生,就非常开门见山地正告给天下的民众。那么我们读书一定要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哦。文昌帝君既然有十七世的身——转世,那么我们也应该有十七世的转世啊——都是人了。那么如果有转世的观念,有前生后世的观念,我们就得想一想:我得要行善啦!因为你来生靠什么来转生,你能不能保持人身,这完全是看我们行为业力的:我们能够持五戒,能够奉行儒家的仁、义、礼、智、信五常,下一辈子就能保持人身。你在做五常、行五戒的这过程当中持得很清净,你就能够福报大,就能做官;如果你五戒持得不是太清净,持的只是四戒、三戒,你就是比较贫寒一点。

所以我们世间的福德的大小——长相的美丑、地位的贵贱、智慧的浅深,都跟我们的善业行为直接相关的。如果五戒、十善都不修,他一定要下三恶道——一定要变成畜生、地狱、饿鬼的;他有时候是现世都会变化自己身体的,这里面是千真万确的。想到我们生后,我们每个人都有趋乐避苦的生命本能,都想追求幸福,但是追求幸福的你这个“果”,是需要你的“因”来决定的,不是什么神仙、上帝和佛来决定的。所以这个佛教为什么在本质意义上来说讲无神论,它无神论就是说:你的命运不是由神来决定的,不是由外面东西决定的,是完全由你自身的业力决定的。这样就把一种人的主体性把它建立起来,这就不是迷信,它就是智慧。

如果说我们的一生、我们的福报的大小,都由外面的力量来主宰的,那就麻烦了,那我们只有去盲目地崇拜了,只有去祈求了;唯有这种行为是由自己的业力决定的,我们马上要回光返照,我怎么样端正自己的心,端正自己的行为,想到我下一辈子福报:我只要行了善因,下辈子一定会有果报的 ——是有福报的。如果我们造作五逆十恶的这种不善的行为,你用不善的行为想得后世福,绝对是不可能的!煮沙是不能成饭的,煮米才能成饭的,这种因果是丝毫不爽的。

所以知道有来世,知道有轮回,这里面他在心理上就有什么样的一种启示呢?就好像我们世间农民,他知道今年春天过完了还有明年春天,还有后年的春天;还有春天,我就得留下谷种啊。如果人知道有来世,他就自然修取来生福,这就有一个偈子:人唯知道有来春,所以留着来春谷;人若知道有来生,自然修取来生福。就为来生作准备,作准备是很重要的,我们知道有冬天就得为冬天作准备,什么叫冬天作准备?棉衣呀,炉碳啦。

知道有夏天就得为夏天作准备,准备那些薄衣服啊,扇子呀,竹席呀。知道有来生就得为来生作准备,怎么作准备呢?就得要五戒啊,十善啦,念佛呀,这就为来生作准备。如果他没有来生的观念,就好像一个农民,就只能过完一年,明年没有春天没有秋天了,他就把所有的种子全都吃掉了:他就不种因了,反正没有来生嘛!就好像我们现在,马上有一个巨大的自然灾害怎么怎么……他就想到:“我赶紧海吃海喝,吃空算了。”这种心理它就对个人对社会导致一个很大的问题。所以我们认知到这句话的这种意思,我们对这个儒、道、释三家的这种圣贤的心法的理解就“思过半矣”——就能够掌握一大半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吾人所居之世界,具足无量诸苦

《阿弥陀经》云,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

不能得不义之财

过去我小的时候,我奶奶给我讲一个故事。讲什么故事呢...

阿弥陀佛帮我们远离了分段生死

我们到了极乐世界我们是为了成就圣道,一般来说,你初...

佛陀降伏毗沙恶鬼

世尊于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弘化时,在拔祇国的国界处...

一念妄想创造出轮回

显妄果本空 首先佛陀先显示:这六道的果报其实是不真实...

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

南无阿弥陀佛,各位大觉世间的有缘,大家吉祥。今天我...

生和死的四个层次

曹山本寂禅师的《语录》记载:一次,有僧问曹山:我通...

生命从哪里而来

这种妄动跟业力的流转大致上分成两种:一种是众生的别...

为临终的病人指一条路

宋代有个荆王夫人也是站着走的,有人神游极乐世界,还...

业因为何会增长广大

问: 业因为何会增长广大? 大安法师答: 业因就是你...

临终是否要助念才能往生

问: 临终是否一定需要助念才能往生? 大安法师答:...

不能以通途的佛法,来衡量净土法门

问: 《楞严经》开示淫心不除,尘不可出,意为:五戒需...

【佛教词典】慧沼

(人名)唐淄州慧沼,从慈恩大师,极性相之奥义。及菩...

【佛教词典】迦那提婆

(人名)Kāna-deva,龙树弟子,提婆菩萨之别名,缺一...

受戒时应如何观想,才能纳受戒体

我们在受戒过程中,应该如何观想,才能纳受戒体? 菩萨...

善求与恶求

有一段时期,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当...

遇到逆境才有机会消业障

不得罪人是不可能的,佛陀这样的圣者也有敌人。 活着...

劝念观音菩萨圣号

●问:如遇危急时,势不能一时兼诵各咒,应以何者应用...

九华山无暇和尚的故事

在九华山一千六百多米海拔的山顶上,有一座六百多年历...

五大心咒专破天魔外道的一切咒术

叱陀你、阿迦啰、蜜唎柱、般唎怛啰耶、儜揭唎。 这五句...

癌症病患念观音得救

在台湾有一个佛教堂,它的理事长叫曹刚,信佛很虔诚。...

圣严法师《家和万事兴》

种福,就是让自己和别人都健康快乐,尤其是家人之间最...

菩萨戒的四种广大殊胜

一、由种种无量学处广大故;二、由摄受无量福德广大故...

日行一善

人们相互之间喜欢祝愿吉祥如意,其实这仅是良好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