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中医如何看素食

2014/04/07  繁體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中医如何看素食

随着素食日益普及,人们逐渐知道素食对健康的好处,不过这方面的资讯大都来自西方营养学的知识,现在我是从中国传统医学的角度来探讨:中医认为人应该吃什么?中医是否认同素食?中医对使用动物药又是如何看法?

人应该吃什么?

虽然《黄帝内经》不反对吃肉,但应该说是较为支持素食的,亦没有说人必须要吃肉才能生存。在《素问·藏气法时论》有一段话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这很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营养学”概念!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医已经有类似营养金字塔的说法了。(但这实际上不是讲“营养”问题,只是指出食物种类)

仔细看这四大类,严格来讲不是平等地位,而是有不同层次的,不是说每天四类各占一份就最好。谷类是“供养”人生命的,所以最为基本、必须吃!水果是“辅助”的,而蔬菜则是让人“充满”,给我们吃饱的。所以按等次说,谷类应该吃最多,蔬菜水果为其次。

至于肉类,其作用是“益”,这个字用得非常巧妙!益是指“有益”,是好的意思,这样看肉类似乎不是必需品,就好像现在的“营养补充剂”那样,它对身体可以有益处,但是并非没有它就会死掉,其他三类食物就更为必须。

值得指出的地方,“益”这个字用得十分巧妙,“益”在古文的本意是“溢”,即“满溢”,水满泻出水库外,是好是坏?当然是浪费了、太多了!所以“益”字在《内经》中有时候也属贬义,有“水能覆舟,亦能载舟”的过犹不及思想,它虽然有益处,可是很容易走到反面。

《黄帝内经》指出吃肉的种种问题

因此,《内经》还记载了很多吃肉所导致的疾病,例如说:

“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此其禁也。”《素问·热论篇》

这是说一个人刚感冒初愈,千万不要给他吃肉,吃了容易使病情复发。可是我们很多时都是倒过来的,刚感冒好了,稍有点胃口,就立刻吃肉;又或者刚生孩子的妇女,就天天喝鸡汤,其实都对身体不好。

“消瘅仆击,偏枯痿厥,气满发逆,肥贵人,则高梁之疾也!”《素问·通评虚实论》

这里的高梁是指“膏粱”,是脂膏、细粮的意思(并非指谷类里面的高梁米),传统解释为“肥甘厚味”。仔细而言,“膏”是指肉食,尤其指肉食里面含有脂肪较多的一类;“梁”指精细的食品,细粮可理解为经过加工,就像在超市里能面买到的各种食品:蛋糕、罐头、薯片、糖果、冰淇淋……

这段话作出严厉的警告!例如消渴、中风、半身不遂、身体痿弱、气喘等病,是肥胖、富贵人才得的,都是因为吃“膏粱”太多引起吧。值得要注意的是,很多人说吃肉“太多”才有问题,但是《内经》不是这样说,而是说吃“膏粱”就有这些病!再来看看吃肉有什么问题?

“高梁之变,足生大丁”《素问·生气通天论》

“夫热中消中者皆富贵人也,今禁高梁,是不合其心”《素问·腹中论》

“夫王公大人,血食之君,身体柔脆,肌肉软弱,血气慓悍滑利,其刺之徐疾浅深多少,可得同之乎。歧伯答曰:膏梁菽藿之味,何可同也,气滑即出疾,其气濇则出迟……”《灵枢·根结》

“且夫王公大人,血食之君,骄恣从欲轻人,而无能禁之,禁之则逆其志,顺之则加其病,便之奈何?治之何先?”《灵枢·师传》

《内经》有这么多的记载,可以知道当时已经知道饮食血肉的坏处,相反,吃五谷蔬菜水果,在《内经》之中则没多少这样的问题。看来历史还是不断重复,即使到了今天,为何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的人这么多?原因很简单吧,都是富贵病、文明病,是吃出来的。上面的最后两段《内经》引文,有一个挺有趣的地方,还指出了吃肉的人的体质和性格:身体脆弱、肌肉软弱,骄傲放纵、轻视别人,不可以说反对他的话,就像暴君那样。想想看,我们身边有没有这样的朋友?是否形容自己“无肉不欢”?

人体本来最适合吃素

在《黄帝内经》之中,经常指出人的“胃”的功能,是用来腐熟“水谷”。例如:

“胃者水谷之海,六府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藏气”《素问·五藏别论》 “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素问·平人气象论》

“四支皆禀气于胃……四支不得禀水谷气”《素问·太阴阳明论》

“荣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藏,洒陈于六府……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其气慓疾滑利”《素问·痹论篇》

“胃者,五谷之府”《灵枢·本输》

“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灵枢·经脉》

“胃中热则消谷……六府者,胃为之海……五谷乃容”《灵枢·师传》

“余愿闻六府传谷者,肠胃之小大长短,受谷之多少奈何?”《灵枢·肠胃》

“胃大一尺五寸,径五寸,长二尺六寸,横屈受水谷三斗五升,其中之谷,常留二斗,水一斗五升而满”《灵枢·平人绝谷》 ……

类似的记载在《内经》中十分常见,认为人身的气血是从水谷化成的,就算最后一段用解剖的角度去观察肠胃的大小,也不忘用水谷的多少作容量单位,可见肠胃最佳的消化对象是五谷。《内经》时代认为人最应该吃的,就是喝水和以五谷为主的饮食方式。

中医没有绝对的说“人不可吃肉”,而是指出了许多吃肉的问题,也一再强调食物以水谷为最重要。这一种观点,与现在的情况相近,现代不少研究发现,人体生理结构表明人应该是素食动物,那么人究竟可不可以吃肉呢?可以,但是“可以”不代表“健康”。人有自由决定自己的行为,就好像你可以选择抽烟、吸毒、滥药,但这不代表对你有好处。既然有更健康的饮食方式,我们都应该懂得如何选择了。

动物药非危急时不用

自古以来,不少著名医家非常提倡素食,例如唐代大医孙思邈,他说“常须少食肉,多食饭……”他以素食为主的饮食方式,活到了一百多岁。他有一篇著名的文章叫《大医精诚》,传诵千古,每一位中医皆会看过,里面有一句名言说:

“自古名贤治病,多用生命以济危急,虽曰贱畜贵人,至于爱命人畜一也。损彼益己,物情同患,况于人呼!夫杀生求生,去生更远。吾今此方,所以不用生命为药者,良由此也。其虻虫水蛭之属,市有先死者,则市而用之,不在此例。只如鸡卵一物,以其混沌未开,必有大段要急之处,不得已隐忍而用之,能不用者,斯为大哲,亦所不能及也。”

大医孙思邈认为人与动物平等,提倡使用动物药要非常谨慎,应当用自然死亡的动物而不是刻意杀生的;再者,就连鸡蛋一个看似很普通的东西,他都认为要在危急关头才能使用,大家就可以想到,孙思邈平常不怎么吃鸡蛋了。

作者:李宇铭中医博士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推荐】下载手机APP客户端

可以更方便的学佛法...

《普劝戒杀吃素挽回劫运说》白话大意

印光大师原文: 甚矣,世人习为残忍,事事以杀生为礼...

体悟病的价值

人食五谷杂粮焉有不生病之理?人病了,经过医治之后,...

素食成就世界最健康的民族

世界上有各种奇特的民族,有许多令人惊奇的特征,比如...

味精能挽劫运说

饮食于人,关系甚大。得之则生,弗得则死。故曰食为民...

人体最容易生病的器官

人体最容易生病的器官是什么?不是心脏,也不是肝肾,...

慧律法师《戒杀的重要》

大家一定要戒杀。真的,在座诸位,你一定要戒杀,所有...

勿道群生性命微,万物皆灵莫杀生

勿道群生性命微,万物皆灵莫杀生。自从学佛以后,我一...

失眠该怎么办

问: 我多年来,每晚亦睡亦醒,最多睡三、四个小时,...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

【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毗尼日用切要...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注音版】往生论注

...

不知生,焉知死

人死后到底有没有生命的延续呢?如果有,是怎样延续的...

人生成功的原则--不忘初心

我们为人处世,永远保持刚刚出来的那个心情。譬如现在...

【推荐】浅谈念佛法门

前言 众生因无明烦恼的迷惑,才有六道轮回的业报,如...

没有这几个经历成就不了大事

《孟子与尽心篇》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佛教词典】斋时

(术语)吃斋食之时也。自明相现至正午之间。僧祇律曰...

【佛教词典】蚁喻经

(杂名)佛说蚁喻经,一卷,宋施护译。以蚁之猬集譬五...

【视频】慧律法师《临摹佛像应注意哪些问题》

慧律法师《临摹佛像应注意哪些问题》

【视频】净界法师《感应道交不可思议》

净界法师《感应道交不可思议》

【视频】慧律法师《真如与八识的比喻》

慧律法师《真如与八识的比喻》

《挽回劫运护国救民正本清源论》白话译

(印光大师著 圆涛法师白话译) 道德仁义,本来是我们自...

《金刚经》的宗旨

金刚般若波罗蜜就是我们了生死的要道。那么《金刚经》...

禅师是如何用功的

有人问大珠慧海禅师是怎么用功的,他答道:饥来吃饭困...

强盗弟子

一天晚上,七里禅师正诵经时,一个强盗破门而入,手持...

佛教的十善业

一、不杀生而慈心于仁 杀是杀害,生是生命,不杀害众生...

教别人学佛,为何还入地狱

以下经文引自《佛说猘狗经》:原文与白话 [佛言。有...

胜败两俱舍,和静住安乐

胜利生憎怨,败者住苦恼;胜败两俱舍,和静住安乐。─...

看看这些话你也许会改变很多

一、 不要评价别人的容貌,因为他不靠你吃饭。 不要评...

坎坷命运如何才能得到改变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人人都想平平安安...

千金小姐万金和尚

清朝的玉琳国师,前世是一个十不全的书记师。因为受到...

佛讲般若的十个原因

初教兴者,依《大智度论》云:如须弥山王,非无因缘、...

我们要怎么做才能积大德

都说厚德才能载物,我们要怎么才能积大德?我先讲个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