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品味淡泊,生活的规律

2013/12/1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品味淡泊,生活的规律

在太平洋布拉特岛的水域中,有一种鱼,名叫王鱼。它有一种特殊的本领,就是能够吸引一些小动物贴附在自己身上,然后,慢慢地将其变为自己身上的“鳞片”。其实,那不是鳞片,而是一种附属物,当它拥有这种附属物后,身体就会比没有鳞片的王鱼至少大出4倍。可惜,它到了后半生时,由于身体机能的退化,身上的附属物也就慢慢地离它而去,直至使它重新恢复为原来的体形。失去“鳞片”的王鱼十分痛苦,它再也无法适应原来的生活。最后,只好去自残,慢慢地,直到死去。

王鱼之死,使我又一次想起了《渔夫和金鱼的故事》:老渔夫的妻子(一个生性贪婪的老太婆)为了不断满足自己的贪欲,曾不止一次向小金鱼索取财富和权力 ,从得到新木棚到当上贵妇人,再到当上女皇帝,小金鱼均一一给予。可老太婆偏偏不识相,居然想当海上的女霸王,还要让小金鱼终生侍奉她。结果,小金鱼一怒之下,毫不留情地收回了它所给予的一切。最后,老太婆和老渔夫依旧过着当时那种穷困潦倒的苦日子。

想想王鱼和故事中的老太婆,再看看古往今来的一些高官要员、名人巨富,他们的做法也同样令人吃惊!生活本已平平安安、自自然然、实实在在的,但为了达到某种欲望和目的,就不择手段地、疯狂地追逐功名和财富,以不断地挥霍国家和集体的资产,来增加自己身上的“鳞片”。而这样做,往往导致了两种可能:要么中道没落,使自己痛不欲生;要么“东窗事发”,使自己沦为阶下囚。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人还是知足一点、淡泊一点最好。就好比吃饭,吃饱即可,而不能暴饮暴食,否则,就会伤了身体,输了本钱。

淡泊是对名利的一种淡忘。人在追名逐利的过程中是不可能淡泊的。

当然,淡泊也不是那种不食人间烟火的超凡脱俗,更不是那种无所事事的消极无为。淡泊,它就像一日三餐的清汤白菜,尽管营养不高,却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菜蔬;淡泊,它好比茶余饭后的一碗清茶,虽然淡而无味,却是人们清心健胃的一种必须饮品。

淡泊,应是“一径入寒竹,小桥穿野花”般的素净和雅致。在这种状态中,人们往往能深刻地认识生活,清醒地审视世界;淡泊,应是“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般的真挚和亲和。在这种情景里,人们通常会坦诚地再现自我,友善地对待他人。

淡泊是前进的动力,它可以让每一位探索者放下包袱,轻装上阵;淡泊是灵魂的支点,它能够使每一位思想者宁静致远,不断创造文明。在这种意境里,王羲之练就了《兰亭序》绝世之书体,屈原留下了千古绝唱《离骚》,曹雪芹写出了传世之作《红楼梦》,爱因斯坦发现了伟大的《相对论》……一个人只有在恬淡的心境中才会有所成就。淡泊培育出高雅的情性,淡泊塑造了纯洁的灵魂。

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又真正能有几人甘于淡泊呢?俯瞰尘寰,太多的人都拥有无止境的欲望,他们对金钱、对地位、对权力、对名利、对情感……总是没完没了,直到把自己累得精疲力尽、焦头烂额仍不罢休。真可谓:天高不算高,人心比天高。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一阵风过,地面早已落英缤纷;一席豪华盛宴之后,一日三餐又寻常如初。这是自然的法则,也是生活的规律。但愿生活在尘世中的人们,能够有所了悟。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先从梦中醒,再度梦中人

别说初学佛的人难以放下,就是学佛比较久的人也不一定...

高科技代替了人力,未来人类该何去何从

问: 现代的社会科技发达,高科技跟计算机代替了人力,...

文珠法师《佛教与人生》

何谓佛教?何谓人生?佛教对人生的看法如何?佛教与人...

心量越大的人,越能成就大事

我们要在生活当中体验什么是发菩提心。自己真正发了菩...

星云大师《人生的现象》

有人说,人生如戏;有人说,人生如梦;也有人说,人生...

无常苦空让我们觉悟

有一位佛友她老公是一间大型企业的技术人员,他们一家...

世间的一切,都是借我们用的

每次去爬山,总会遇到一对恩爱的老情侣。渐渐地,有点...

如何判断修行有没有进步

蕅益大师在《灵峰宗论》上说:世情淡一分,佛法自有一...

【注音版】八大人觉经

八大人觉经...

【注音版】劝发菩提心文

劝发菩提心文...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与...

【注音版】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

百年三万六千日,不放身心静片时

百年三万六千日,不放身心静片时,我们这人活不了好久...

为何不能把心安住在外境

当我们在修学首楞严王三昧的时候,要把握两个很重要的...

三际穷之,了不可得

以下把修空观的相貌再别释: 行者于初坐禅时,随心所念...

烦恼为何不能克服呢

问: 有些在家人有烦恼,为什么不能克服呢? 净界法师...

【佛教词典】毗啰拏羯车婆

(动物)Vira?akacchapa,译曰龟。见名义集二。...

【佛教词典】法华论疏

凡三卷(或二卷)。隋代吉藏(549~623)述。为世亲所...

老实厚道的人比较能够得到师长的加持

第二是「疑师」:对于师长的功德产生怀疑。怀疑这个师...

德高望重的祇夜多尊者

古时有位修行人祇夜多,以大威德著称。两位比丘慕名前...

地藏菩萨的分身遍一切处

念诵地藏菩萨,绝不会堕入三途,不过轮转要经过多一点...

出家人对社会的贡献是什么

从社会上来看,像我们出家人在衣食住行上没有什么贡献...

谣言

印度拘萨罗国有一位年轻的修行者,住在某处森林里,他...

人人不知因果,大乱之道也

因果者,世出世间圣人,平治天下,度脱众生之大权也。...

【推荐】阿弥陀佛的回馈远超念佛人的付出

在这个世风日下的减劫世间,人和人之间很难说信任二字...

感恩心使他得到更大的回馈

在家后的市场,有一位卖古董、玉石、民俗艺品的小贩,...

功德箱里的钱不是我们的

黄昏,寺庙里静悄悄的,香炉里烟雾弥漫,僧人们正在吃...

如法放生需要遵循的行为原则

放生是指解救处于生命危险和恐惧之中的众生,使它们免...

「出世」与「一切皆空」的含义

出世 佛法说有世间,出世间,可是很多人误会了,以为...

成功需要永不倦怠的心态

职场中有一种心态是令人尊敬的,那就是实习生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