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为什么要戒杀

2013/12/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为什么要戒杀

为什么戒杀——一切皆惧死,莫不畏杖痛

世间一切,没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了。即使小如蝼蚁,遇水尚且奋力挣扎;人们往往宁受刑罚,也要全命而归。但人类却经常忘记自己受到杖打刀割的疼痛苦楚,为满足一时贪欲而宰杀畜生,乃至残害同类。黄山谷偈言:“我肉众生肉,名殊体不殊;原同一种姓,只是别形躯。苦恼从他受,甘肥为我须;莫教阎老断,自揣应何如?”将杀生的过恶阐释得极为彻底。《法句经》中的“一切皆惧死,莫不畏杖痛”,更以平实易懂的方式,让大家明了杀生的残忍。

消极的戒杀——恕己可为譬,勿杀勿行杖

《大智度论》中对于戒除杀生有着具体说明:“……若实是众生,知是众生,发心欲杀而夺其命,生身业,有作色,是名杀生罪。其余系闭、鞭打等,是助杀法。复次,杀他得杀罪,非自杀身。心知众生而杀是名杀罪,不如夜中见人,谓为杌树而杀者,故杀生得杀罪,非不故也。快心杀生得杀罪,非狂痴。命根断,是杀罪,非作疮。身业是杀罪,非但口教敕。口教是杀罪,非但心生两恶。如是等,名杀罪相,不作是罪,名为戒。若人受戒,心生、口言:我从今日不复杀生!若身不动,口不言而有信,而独心生自誓:我从今日不复杀生!是名不杀生戒。”

积极的戒杀——能常安群生,不加诸楚毒

杀生,广而言之,不仅止于刀杖加害。日常生活中,恶言厉色也能伤人于无形。所以,积极的戒杀还要进一步覆护众生,安养有情,例如给人欢喜、给人信心,乃至于为亲友排难解纷,劝以和敬之道等等。此外,最重要的是培养慈悲胸怀,用正确的观念待人处世。

戒杀的功德——现世不逢害,后世常安隐

戒杀不但可以培养慈悲心,减少世间暴戾,更能带给我们吉祥幸福的人生。在许多经典中都提及戒杀的功德,为使大家有所了解,兹归纳如下,并与杀生罪业相对照:

一、杀生者,心常毒念,思惟恶事;戒杀者,心怀慈愍,喜悦长驻。

二、杀生者,众生憎恶,眼见不喜;戒杀者,一切众生,皆乐依附。

三、杀生者,睡时心怖,觉亦不安;戒杀者,得无所畏,安乐无怖。

四、杀生者,命终之时,狂怖恶死;戒杀者,命欲终时,不忧不悔。

五、杀生者,身坏命终,堕三涂中,若出为人,短命多病;戒杀者,常生人天,受胜妙乐,乃至成佛,住寿无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一只吃素的狮子,感动了全世界

这是一个感动全人类的真实故事,天性慈愍的母狮小泰克...

如何面对蚊虫的问题

古人说,修道人他如果修得很有功夫的时候,自然蚊虫就...

小妄语的过失与持戒功德

我们看持犯得失,先看犯戒的过失。 毁犯妄语戒果报:三...

南山律祖道宣律师

我国隋唐时期,佛教宗派,一时纷起,形成了一个众芳竞...

普庵祖师戒杀文

堪叹诸人不较量,却将造罪当烧香。 处处神坛社庙,尽是...

持戒现世都会有趋吉避凶的效果

广化老和尚的《五戒相经笺要》讲到说,过去在湖南有一...

佛门里为何把酒列入重戒

我们知道,因为酒的味道引起很多人的烦恼和坏的毛病,...

为家人烧菜放料酒,会破了酒戒吗

问: 法师您好!弟子受了五戒,自己并不喝酒,也不食...

般舟三昧经

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

晚课(暮时课诵)

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龟兹三...

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

摆渡自己的心灵

人的一生,就像一次长途摆渡。在生命的河流中,我们只...

你是要面对太阳还是面对黑暗

如是菩萨所有戒、忍、精进、静虑、般若意乐,犹无厌足...

让你少走弯路少碰壁的智慧法语

(一) 1.不要在流泪的时候做任何决定,情绪负面的时...

【推荐】素食的营养搭配知识

素食风潮在世界上越刮越盛,各国营养学家也声明说,搭...

【佛教词典】三摩地门

【三摩地门】 p0194 此卽所知事同分影像之异名。 二解...

【佛教词典】法报应三身

(术语)台家所立之三身也。法报应之名,法华论取之,...

本焕老和尚戒期开示

各位新戒: 恭喜你们步步高升,为什么这么讲? 你们刚...

人生不是平白无故就能幸福

明白人生道理,处之安然,幸福自是可得。不因愚痴无知...

掌握自己的命运要先深信因果

什么叫因果?因果又叫业因果报,又叫因果报应,是佛教...

宏海法师:心经·可以静心也

第一讲 心经之心 阿弥陀佛,各位吉祥。在现今我们这个...

湖南29家寺院主动取消门票

2013年5月10日,在湖南省佛教协会第6次代表会上,中国...

受持戒律的功德

世俗所说:受戒容易持戒难!确是有理,但亦在我们的善...

念佛之人为什么要吃素呢

印祖在一生的弘法当中,他很痛心地看到这么一个事实,...

净界法师:净心与净土

第1讲 第2讲 第3讲 第4讲 第5讲 第6讲   第1讲 这次...

星云大师:烦恼的原因

佛经讲烦恼即菩提,又说不怕念头起,只怕觉照迟;有了...

印祖念佛经验之谈

印祖在《一函遍复》中提出了念佛的一个总的原则:不管...

治好丫环的乌龟

别忘了在煮之前把乌龟擦干净,程家的人出门办事前说,...

佛陀身边千二百五十常随众的由来

佛经中常出现佛的常随众大比丘僧千二百五人,这一千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