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经中圣者的精进境界

智圆法师  2014/03/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佛经中圣者的精进境界

以下引经中圣者的精进境界,作为学人发愿的目标。阅后应生起见贤思齐之心。

《大集经》云:“法悟比丘二万年中常修念佛,无有睡眠,不生贪嗔等,不念亲属、衣食、资身之具。”

《自在王菩萨经》云:“金刚齐比丘修习正法,诸魔隐身伺之,千岁伺之,不见一念心散可得恼乱。”(有位金刚齐比丘修习正法时,魔众隐身在一旁,准备伺机恼乱他,但一千年中都未见他生起一念散乱心可以趁机恼乱。)

《念佛三昧经》云:“舍利弗二十年中,常勤修习毘婆舍那,行住坐卧正念观察,曾无动乱。”(舍利弗二十年中勤修毘婆舍那,行住坐卧都保持正念如理观察,内心没有动摇、散乱。)

《如来智印经》云:“轮王慧起舍国出家,三千岁系念,亦不倚卧。”(有一位慧起转轮王,舍弃王位出家修行,三千年中一心缘念正法,从不倚靠或躺下休息。)

《佛说一向出生菩萨经》云:“阿弥陀佛昔为太子,闻此微妙法门,奉持精进,七千岁中胁不至席、意不倾动。”(阿弥陀佛因地做太子时,听受了妙法,日夜奉持精进,七千年中两胁不靠席,内心也不动摇。)

《金刚般若经》云:“萨陀波仑菩萨,七岁经行住立,不坐不卧。”

佛在《大宝积经》中讲述了两位菩萨的精进:他们行持精进时,一千年中,没有起念想躺卧;一千年中,没有起念想坐下;一千年中,没有一次弯身蹲着;一千年中,没有起念分别食物的咸淡、酸甜苦辣、味道好坏等;一千年中,每次乞食时,从未看过布施者是男是女;一千年中住在树下,从未抬头看过树的样子;一千年中,衣服从未更换过;一千年中,没有起过一念欲觉、恚觉、害觉;一千年中,没有缘念父母、兄弟、姊妹等亲人眷属;一千年中,没有起念仰观虚空、日月、星宿、云霞等景色;一千年中,没有起念想从阴影处移到光亮处,或者从炎热处移到清凉处;一千年中,在严寒时节没有起念加厚衣,让身体暖和舒适;一千年中,没有起念谈论世间无利益的话语。

虽然以上大菩萨的坚固精进远非凡夫所能企及,但我们仍要了解大菩萨的精进是何等深广、坚固,若能以大菩萨为榜样发起广大志愿,则不会稍有境界就沾沾自喜。同时,我们也要知道惭愧,因为大菩萨一千年中心无杂念,而我们一年、一月、一天下至一小时中都做不到,如果再不勉力行持少分精进,修学大乘恐怕十分困难。如果连眼前力所能及的精进都不发心修持,行菩提心何在呢?是否已流于空谈呢?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若不从低处实行,就无法到达高处。

因此,现在就应对初学者所行的精进,随分随力勤学,尤其要断除精进不共的违品——怯弱等。

再者,对于所欲证得的菩提以及为了给予一切有情安乐、拔除有情苦难,经历极长时间修集无边资粮、行持无量难行,首先应当勇悍地披上精进誓言的铠甲,在心中屡屡勇猛地发愿心。

《妙臂请问经》中说:“只是稍微发起这种广大意乐,就已经积集了广大资粮。”所以应当对此精勤修学。

若不这样修学,就不能增长大乘种性的功能,而且自相续会恒时被许多恶行(犯菩萨戒的罪垢)染著,来世也极难修学诸菩萨行。

这样认识之后,虽然暂时还不能如实修学,但自己的心也应当向往此等,而且随自己能力发起精进,那么就会像《妙臂请问经》所说,来世稍用功力,不费很多辛苦,就能速疾圆满精进度。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圣严法师《修行佛法不出福慧二门》

六度万行 即是福慧二门:「布施、持戒、忍辱、精进、...

修行人不要说狂话

修行人,别说什么你有真正的定力,你若想有真正的定力...

生活中修行的四句偈

无论那一种宗教,都是讲究自我的修行。好比衣服破了要...

无分别地讽诵大乘经典,既破我执也破法执

问: 印祖开示如何诵经的时候说,不要想上一个字是什么...

在公门修行,不专指诵经持咒念佛而已

原文: 所言公门修行,不专指诵经持咒念佛而已。必须尽...

修行人没有障碍

在东林寺念佛堂外,听过一位师父和大家讲他出家的感想...

佛法的修学要先修心再修相

诈跟诳的共同点─都是创造一个假相来欺骗别人。我们一...

「修」心养性,端正「行」为

修一分好心 提到修行时,很多人会说:「太早了!我现...

念佛的利益

《华严经》云: 宁受地狱苦,也要得闻诸佛名。 一称南...

如何正确看待「烧高香」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人们生活节奏日益加快...

存心与择法

一、存心 即普通一般人所谓存心好坏的存心。明显的说,...

魔化比丘死后投生何处

《佛说法灭尽经》:众魔比丘命终之后,精神当堕无择地...

【佛教词典】军荼利夜叉

(明王)明王者总为暴恶之忿怒相,故谓之夜叉。夜叉者...

【佛教词典】摩鲁迦

(杂名)又作摩楼迦,摩娄伽。...

【推荐】危机是人生的常态,不要惧怕危机

圣严法师曾在金融风暴期间鼓励台湾企业家,在面对各种...

星云法师《佛教的真理是什么?》一、空

第一篇 空 壹前言 自古以来,佛门就有空门之称,因为...

禅的方法和求生的愿力两者并重

禅宗所说的悟,是摆下万缘、心无执著,既无可求、亦无...

一心念佛得佛助 不解佛力苦劳碌

我们由前世到今生必定欠了众生很多的债务,债务包括了...

如何看待现代人的健康

问: 您在各地演讲时,经常谈及身心健康、幸福等问题...

只要有清净心,念诵外道经典也能往生吗

问: 我们听说往生的关键是清净心,只要心清净,哪怕是...

星云大师《朝山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 钟声划破寂静的天空,木鱼和着梵唱...

【推荐】千亿天神皆愿供养这种修行人

东山佛学书院是由东山高中的副校长,与教务主任、训导...

经常念佛的十大好处

(一)未进入佛门的凡夫俗子,不分男女老幼,经常口念...

人生因选择而精彩

有人说,人生就是由一个又一个选择组成。的确,我们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