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无修无证--无为法的实践

2014/11/0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无修无证--无为法的实践

“无修无证”四字,同修们并不陌生,但就其内在的含义,了解的人并不多。有很多人认为无修无证只是果地的境界,其实,从发心直到果地,没有一处能离开此四字。

首先,从读经的角度看,《金刚经》云:“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这就说一切佛法,不论禅、密、净,还是八万四千法门,也不论三藏十二部中的任何一经一论,或高僧大德的开示,其内容都是无为法,也只有修无为法,才能成圣成贤,仿佛做菩萨。无为法讲得具体一些,就是无修无证,要修无为法,就必须了解无修无证的奥义。无修者,于修行不起心,无证者,于证果不贪图,无修无证,即是放下一切之意,即世法出世法都放下。无修无证,自然心净,心净则佛土净。世法与佛法,在修学上有着本质的区别。

世法长知见,佛法长智慧。在现代社会,大多学佛人是沿着闻思修的道路,在学佛上步步深入的,如果在学佛初期,没有建立无为观,还是按世间法的学习方式进行,将佛法建立在意识之上,不断增长知见,就会学得越多,越是迷惑颠倒,背觉合尘,古大德称之为头上安头。这对于学佛来说,是极大的误区,不仅害了自己,还会危害他人。因此,在读经初期,就应该彻底地摒弃世间法的学习方式,从放下开始,修也无修,证也无证,读也未曾读,行也未曾行,不离一切法,不染一切法,明明了了,增长智慧,这才是正确的学佛方法。

其次,从修行的角度看,念佛、参禅、持咒、止观、数息等方法,是修行人常用的方法,每种方法,大同小异,它们都是遵循了无修无证的原则起修的。修行,不是修出来另外一尊佛,而是无修,于不起心、不动念处,恢复本来面目;不是捡起来,让念头越修越多,而是将无量的念头逐渐放下,由多到少,一念代万念;也不是以妄念为基础的修行,而是建立在清净心上修行,这才是正道、智慧,从清净心中来。如果在修行的过程中,没有遵循无修无证的规律,有所求,有所修,有所证,譬如念佛人追求瑞相,修禅者追求境界,修密者追求神通,都有人魔的可能性。“宁可累劫不悟,不可一日入魔”,修行人要特别警惕。修行应该先修清净心,然后,在此基础上“净念相继,入三摩地”,识本性,证涅槃。无修无证,从修行的角度讲,是无为法实践的全过程。

第三,只有证得涅槃,才是果地。从果地看,一切相,一切法,法性本空,一尘不染。诸相无可执著,诸法无修无证,万法皆空,心生离法。此时,看一切众生,本来成佛。“一佛出世,一切佛皆出”;看有情无情,同圆种智,“山河大地皆如来”。在这里讲修证二字,已是多余,它的作用不过是度化有情的方便而已。

“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执著妄想者不可证得。”无修无证就是放下执著妄想,放下一切烦恼,认得本性,获大自在。任何人修行离不开这个原则,遵循了这个规律,自得心开,华开见佛;违犯其规律,南辕北辙,虽修累劫,终不能成就。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隆莲法师《心经浅释》

今天大家要求讲《心经》,因为大家天天都在念,如果不...

工夫现前,到底是个什么境界

工夫的程式大概有三种:第一极生,第二极熟,第三非凡...

为什么今天开悟的人少,古人一碰就开悟

光阴过的很快,今天是第二个七的第二天了。光阴无情,...

打坐时面对业病的干扰,该怎么办呢

参禅确实是一个非常殊胜的法门,历代有不少祖师大德,...

宏海法师:心经·可以静心也

第一讲 心经之心 阿弥陀佛,各位吉祥。在现今我们这个...

否定一切,才是肯定一切

道光禅师有一次问大珠慧海禅师道: 禅师!您平常用功...

在活物上做活计,不要在死物上做活计

我们的屋宅、田园、牛羊、轿车、甚至桌椅、器皿、衣服...

惠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

【原文】 有诵六祖偈云:惠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对境...

【注音版】地藏菩萨本愿经

根据弘化社《地藏菩萨本愿经》流通本印本校对注音。...

【注音版】雨宝陀罗尼

雨宝陀罗尼...

梵网经菩萨戒本

【依东林寺版本】 (举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熏。诸...

佛说四十二章经

昔汉孝明皇帝夜梦见神人,身体有金色,项有日光,飞在...

莲池大师除夕日开示

【原文】 除日① 古人以除日当死日。盖一岁尽处,犹一...

宏海法师:马蹄无处避残红《彻悟禅师语录》要解

第一讲 各位大德法师,各位居士同修,各位有缘,大家下...

向菩萨求财不灵验的原因

观音菩萨有求必应,求财得财,求子得子,可有时为什么...

心净国土净

业缘有别 随着个人的业缘与见地,每个人念佛的境界几...

【佛教词典】颠倒

(术语)如以无常为常,以苦为乐,反于本真事理之妄见...

【佛教词典】业甚深

【业甚深】 p1219 世亲释十卷一页云:诸事无功用者:显...

如何摆脱同性恋

问: 诚心顶礼继空法师!我是一个平常人,但是从二十...

以空性的心态来操作善业

我们一个净土宗的修行者,当然我们希望能够解决生死轮...

星云大师《佛教的宇宙观》

第一篇 三界二十八天 壹前言 古德说:「无三界可出,...

在这世间我们很多事情都做不了主

依佛法看,怎么样才快乐?少欲才能够满足,随缘才能自...

要有速求往生之心

众生的共业都在面前,我们也没有能力去扭转狂澜。但平...

五百商人念佛得救

过去,有五百商人乘着一艘大船出海寻找奇珍异宝。一日...

念佛可以忏除我们的三障

宿障就是烦恼障、业障、报障这三障,障碍着我们让我们...

净土宗的关键就在这个地方

净土法门,如果你有志于解决生死问题,大概是我们末法...

从十个方面说明过午不食的利益

第一个方面,人体新陈代谢是凌晨四点钟开始就加速,一...

素食能降低患白内障风险

英国牛津大学的研究显示,肉食者有白内障的风险比素食...

心清净了,任何地方都能清净

现在很多都市人,因为由于生活紧张的关系,非常的烦躁...

如何对恶人和讨厌的人生起慈悲心

问: 如何对恶人或者自己讨厌的人生起慈悲心?对于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