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以空性的心态来操作善业

净界法师  2015/01/1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以空性的心态来操作善业

我们一个净土宗的修行者,当然我们希望能够解决生死轮回的问题,所以我们叫做:为菩提道,求生净土。那么求生净土,我们就面临了两个问题:第一个是生命的相状,一个是生命的本体。生命的相状是由善恶的业力来主导,首先我们希望我们临终是一个很安和的相状。我相信我们没有一个人希望我们临终的时候是死于非命,或者是遭受到极度病痛的摧折。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愿我临终无障碍。

所以我们对于生命的相状给我们的感觉也不能忽略。因此我们也应该多多的拜忏、多多的念佛、多多的持戒、发愿,把所有的忏悔、皈依、发愿的功课,都把它回向到:愿我临终无障碍。我们希望临终能够创造一个很详和的相状,来帮助我们提起正念,这个是有需要的。所以我们第一个:我们要规划一个未来美好的相状,这第一个;第二个,这重要了,就是你要掌握一个正确的本体的操作。就是这些相状是谁操作呢?所以我们开始处理我们的思想。

我们把相状处理好以后,我们把相状剥开来,看到我们生命两个本体:一个是自我,一个是真如。自我意识是我们习惯的操作的模式,其实宗喀巴大师他也讲到一个观念,说我们其实生生世世也做了很多的善法,就是我们过去也念过佛、也布施、也持戒,但是我们的善法为什么不能变成一种解脱的功德,都全部落到轮回的业力里面去呢?因为我们想要掌控这个善业,我们一直希望那个善业为我所用。你越是想要掌握它,这个善业,这个档次就越低了。伟大的佛陀,他也曾经做了很多的善业,那么为什么佛陀的善业,它能够变成一种自在的功德的庄严?佛为法王,于法自在,因为他操作善业的心态是正确的,他用空性来操作它。

所以当我们在面对因果的时候,除了假相以外,这个本体就很重要了。你到底在造善的时候,你希望你怎么来处理你的善业,你希望用什么心态来面对你的善业,如果你想掌控它,那对不起,它会带给你无量无边的生死轮回的力量。所以我们现在已经开始在讲到本体的问题了,就是你怎么去面对你过去生所造的业力。当然佛陀的智慧就是说我们应该放弃主宰,我们应该追求自在。因为你主宰它,第一个它今生也会给你带来痛苦,你这个善业,带业,你的福报,快乐的福报带业;第二个,你付出了生生世世轮回的代价。所以佛陀在开显真如的时候,就是告诉我们,放弃轮回的主宰,放弃生命的主宰。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妙性本空无有一法可得

诸佛刹土,尽同虚空。世人妙性本空,无有一法可得。自...

何谓「涅槃寂静」

我们修行无常无我以后,最后的结果很重要涅槃寂静,这...

万法皆空为何还要常行供养

【原文】 问曰:华者事也,理在何焉?信之与毁,交报在...

法性本来空寂,是谁造业?谁来受果报呢

『由此故知,定无实我,但有诸识,无始时来,前灭后生...

岁月年华,不与人期

为何不能栖心道业呢? 我们有种种执着,虽修学佛法亦不...

净土法门如何理解「色不异空」和「色即是空」

信众:请问师父,色不异空和色即是空的区别是什么?在...

最逍遥的人生

人若学会与人无争、与事无争,才能过着逍遥又自在的人...

【推荐】人生没有结果,它只是业力的释放

我们人生的相状有很多种,但是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没...

文殊菩萨心咒

文殊菩萨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谛d...

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说:「闻如是。」 阿难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贵...

【注音版】劝发菩提心文

劝发菩提心文...

【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普贤行愿品...

虚云老和尚参禅偈十二首

一、参禅不是玄,体会究根源,心外原无法,那云天外天...

李木源居士的学佛心路历程

一、入佛因缘 我出身于一个乡村大家庭,有九个兄弟,一...

圆瑛法师:念佛能消业障

一切众生。自从无始一念妄动。而有无明。从迷积迷。以...

要想了生脱死,应先知道自己的工夫

古人说: 静中工夫十分,动中才有一分; 动中工夫十分...

【佛教词典】五教十宗

五教十宗,是贤首宗的教相判释。贤首宗人为表明自宗在...

【佛教词典】信后

(术语)闻弥陀之名号而发信心之后也。...

出家人看到异性还会动心吗

很多居士来寺庙里找师父倾诉,都是因为情爱的烦恼而来...

一行禅师分享减肥秘法

当你超重时,身体每个部分都承受着额外负担。膝盖会因...

错失西方的「高僧」

悟开法师宿世善根深厚,然而好胜心切,志在参禅,藐视...

大安法师:往生后恶业不必受,一切由阿弥陀佛承担,是不是违背因果

问: 师父曾说往生后,往昔一切恶业不必受,一切由阿...

是今生重要还是来生重要

有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位法国百货公司的店员,有一...

净因法师:不杀生戒

在高速公路上开车时,我们必须遵守一定的交通规则,才...

俗人入寺作出家因缘

原文: 且初入寺,背僧取异,云何得作出家因缘?经云:...

佛经中圣者的精进境界

以下引经中圣者的精进境界,作为学人发愿的目标。阅后...

妻子甚狱

过去在耆闍掘山后面住有七十馀户的婆罗门,由于宿世福...

心法两空是真实相

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我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法...

你能观照的心,也是唯心所现的一个因缘

若已了知彼义无者,蛇觉虽灭,绳觉犹在。 我们前面以无...

佛法,一种终极智慧

一 佛,就是觉悟了的你自己,以及给予你启发和帮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