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检讨「习惯」和「愿」是否相应

道证法师  2014/01/2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检讨「习惯」和「愿」是否相应

检讨自己的“习惯”和“愿”是否相应

我们平常不知不觉中,都在培养一些习惯,没注意到它与我们往生的“愿”相应不相应,若不相应,可能就会给自己制造烦恼,制造往生的障碍。习惯可以比喻为一只刀子,它本身是没有什么好和坏、善与恶,你如果懂得善用它来切东西使你方便,就是善用;如果不会用,切到自己的手,流血受伤,痛得叫唤,就是误用。所以刀子本身没有好坏,是看我们怎么运用,习惯也是如此。对我们念佛人而言,能帮助我们定心,往生无障碍的,便是好习惯,值得培养;会障碍往生,增加挂碍的习惯,应该放下。

勿做习惯的奴隶

有人把自己的种种习惯看得很重,当作宝贝似的,非常珍惜,都不容许稍加改变。比如说:他某些东西,一定要放在某一个地方、朝某一个方向,牙刷要排成什么角度,冰箱里面的菜一定要整理成什么款式;睡觉必得要在某床、向某方位,否则睡不着;读书一定要坐在某张椅子,才读得下;念佛一定要用某种形式,否则会不习惯;大碗要排成什么样子,筷子要摆成什么形状,锅子要刷到什么程度,衣服必要几点洗、几点去晒、几点收起来……。

像这样,生活有规律的习惯,本来是很好的,但是如果别人和他的习惯不一样,他就起懊恼、唠叨不停强调:“我习惯怎样怎样!我不习惯怎样怎样!”别人如果没有按照他的习惯,他就觉得别人很不对,觉得别人都不会做事情,都没规矩。他虽然嘴巴没说自己很会做事情,但是其实内心都觉得别人做的,不合他的意,认为别人做的不如自己做的好。像这样就是反而被习惯束缚住了,变成了习惯的奴隶,也变成了傲慢的奴隶。可能他那些习惯并没有带给他什么大的利益,反而给他很多生烦恼的机会,使他生活更不快乐、不自在。

生活规律而不受习惯束缚

我们试想深远一点:如果有一天我们死了,什么牙刷、碗盘、冰箱里剩下的菜,自己根本就不能带走,别人更不会要,可能统统会被丢掉。说实话,亡者留下来的东西,别人多少有忌讳,如果我们不是像某些高僧大德,一生为公忘私那么伟大,而且又有许多好学生怀念我们,那么也不会有人盖纪念堂,保留我们生前生活环境给人家参观学习。这么说来,我们坚持自己的个性习气来生懊恼,不肯随顺佛法提高觉性调整心态,这样的坚持、固执于芝麻小事,到底有什么价值呢?

到底有什么价值,值得我们每一天都去培养它、去强调它、去为它生烦恼呢?为什么我们不专心培养我们往生的信愿和放下的智慧,反而拼命地培养对娑婆世界的执着习惯?我们要知道祖师大德大部分生活都很有规律,但是他在有规律当中是不受习惯束缚,不会生烦恼的,比如说,当别人没有按照他的习惯,他也很自在不会起烦恼,不会觉得不习惯就不自在。

所以我们讲“不作习惯的奴隶”,并不是劝大家东西该乱放或是生活不需有规矩,大家千万不要误会。我们是劝大家在有规律当中,不要被自己设的规矩习惯缚住,别因为我们有种种的“习惯”反而常常遇到“不习惯”、“不如意”的事情;也别因为自己设定了好多规矩和习惯,反而时常都看好多人事不顺眼,处处不顺心,反而多生不必要的烦恼。这样就是错用心,就像错拿刀刃,割伤手一样,把习惯拿来伤害自己,障碍自己的快乐自在。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道证法师文章列表

女众到寺院,为何戒律中会有特别的戒法

问:女众到寺院,律中会有特别的戒法,为什么呢?女众...

「如狼守斋」的故事

佛陀一开始用中道的实相,对我们一个烦恼粗重的人来说...

为什么净土宗特别强调发愿

仗阿弥陀佛慈悲愿力了生死之易,易在什么地方?不一定...

但除其病,不除其法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无论你学佛不学佛,踏入社会都...

做点好事有点功德,但被这个吃掉了

在《正心地观经》中说,我们的心就是夜叉。为什么说心...

业力不可思议,但愿力也更不可思议

业力固然不可思议,但愿力也更不可思议;众生心地无明...

这种善业是三世诸佛净业正因

我们刚开始叫做善念,一般人叫善念,从善念要提升到一...

智人治心不治境,愚人治境不治心

学道别无实法,变化气质,克除习气而已。气质变,品格...

父母悦,即为孝

有人算过这样一笔账:从我们懂事起,就开始读书,幼儿...

居士团体男女共住不合适

现有不少居士团体,大家聚在一起共同修行,以求依众靠...

如何在现代生活中发愿持守五戒

一、不杀生 意识到毁灭生命所带来的痛苦,我发誓养同情...

菩萨有两种因缘会失去戒体

《业疏》云:于本藏识,成善种子,此戒体也。简单讲:...

【佛教词典】疏山

(人名)唐抚州疏山光仁禅师(会元作匡仁)身相短陋,...

【佛教词典】四生

【四生】 指三界六道有情出生的四种方式。《俱舍论》卷...

免费结缘和「无财不养道」冲突吗

问: 寺院的佛书佛盘为啥免费结缘?真的分文不取吗?...

神通究竟何价

有二位师兄弟结伴同行,到各个名山去参学,希望得到名...

龙树菩萨的出家因缘

龙树菩萨为南天竺国一大富贵人家之子,于树下诞生,因...

大安法师:念佛就不需要持戒吗

问: 现在有的法师提倡念佛不需要持戒,并且说现在连...

佛为何把亲人之爱叫饿鬼爱

问: 佛陀为什么把亲人之间的爱,叫饿鬼爱,有没有说...

星云大师《得与失》

人的一生,不是得,就是失;形容人间事,得失而已!得...

生活在报恩的世界里

给遗弃你的人报恩吧,因为他教导了你应自立。 给伤害...

达照法师:得定的过程

初禅得定,需经过粗住、细住、欲界定(明镜暗镜)、未...

见污秽身深信无常

从前佛陀在舍卫国只园精舍说法时,有位年轻的比丘进城...

精进有什么好处呢

癸四、精进 又能远离所有懈怠、恶不善法,及能出生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