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一别成永诀

2016/05/0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一别成永诀

一直不愿意承认这样的事实,身边的人是会走的,就在所有人都没有准备的时候,那么偶然那么仓促,让你来不及准备。然后必须接受这一生永远都不会再见面的事实,永远无法看到他的笑容或者唠叨的事实,永远。然后就是一别成永诀!

同事的父亲去了,前一分钟还准备为参加满月礼的外孙带上精心挑选的长命锁,只是感觉有点闷气,自己跑到医院刚刚对医生说完病情,就趴在医生办公室桌上没再起来。银白的长命锁正在讲着关于生的故事,而逝者已经匆忙离去,然后是所有人带上写着哀思的白花若干只花圈送他上路,我们微笑迎接一个新生命出生的时候,却茫然不知死者要去向何方,生与死的交错,时空的交错,生与重生的交错!

去年春节,我的姐夫在为自己的姐姐患上癌症哭得伤心,而今年的春节他却因同样的癌症在医院里度过他生命的第42个开始。我们知道,他的日子已经不能再计划,不能再托寄任何梦想,甚至不能吃上一顿他想吃的食物。生命的最后日子留给他只是恐惧,我问姐夫怕吗,他说不是怕,是不知道要到哪里去?他说如果死只意识着死这并不足以让他害怕,生命到了这样的时刻,他开始思考死意味的会不会是一种生?就象秋草一样,今年枯死的秋草是不是明年那抹新绿?

我知道,原来他怕的不是顽死,而是怕生。这怕来自于他对于这一生走过的路没有一点点把握。是啊,太多有关于生命的问题他没来得及想,在这种不确定的状态下,受着病苦和思想不确定的折磨。我在想,如果上天再给他10年的时间,他一样不会去思考关于生与死的问题,因为当死亡与你扯不上任何关系的时候,10年,依然显得那么漫长。我的姐夫,他一定还会为那些不开心的事情恼恨不已,还会为明天继续提一个级别费九牛二虎之力,生者多半于这一生在为生而生,却从没想过为何而生。

其实,生与死的意义与来去的缘由正是哲学研究千百年却没有结果的课题,在哲学的意义下,我们没见过一个生命因为遵循了哲学的某种命题而得到了安详的生死观。

有句古话这样说临终安详的人:“前世修来福,死时不受苦”几乎所有的人都希望自己走的安详,都希望到临走的那一刻可以没有遗憾甚至带着一种希望和信心去面对明天的种种,但很遗憾,这种状态对于一般人来讲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而已。这让我想起了密宗的蒋扬钦哲,他知道自己死亡的时间,带着微笑告别亲人然后微笑着走向另一个状态。今天是个科学前所未有的发展时代,年轻人接受各种各样的教育,却对于了解生命整体意义,无限生命的终极意义以及与生死息息相关的主题,茫然无知。有哪件事情比这个还要讽刺的呢?

我们大多数人自然都希望死得安详,但如果我们的生活充满暴力,如果我们的心总是被愤怒、执著或恐惧等情绪所控制,我们显然也不可能奢望死得安详。因此,如果我们希望死得好,就必须学习如何活得好;如果我们希望死得安详,就必须在心中和日常生活中培养安详;如果我们想带着阳光离开这一世,我们就应该学会在活着的每一天把阳光种植在你的灵魂中。如果你找到了驻留阳光的方法,就让我为你祈祷吧,祈祷在奔向阳光的路上无所障碍!如果你还不知道自己为何忙碌,那么请时常在无谓的奔跑中学会停下来,于内心深处问自己:“为明天,你准备了吗?”。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迷之则生死始,悟之则轮回息

从上古人出家,本为生死大事。即佛祖出世,亦特为开示...

为什么有些大修行人转世后不如前生

问: 禅宗有些大德悟处很高,如五祖戒禅师、海印信禅...

凡夫的障怎么就这么重呢

我等幸得人身,生中国,闻佛法。 这里我等也就印祖说把...

欲生净土不得怕死

千万不可怕死,怕死则仍不能不死,反致了无生西之分矣...

星云大师:人生如梦幻 梦醒一场空

有人说:人生如梦幻,梦醒一场空;也有人说,人生如浮...

兔王舍身供养梵志

久远之前,释迦牟尼佛的前身行菩萨道,由于宿世余业的...

一切都是假,唯有修道真

世间一切幻化,如露如电。故祖师说:一切都是假,唯有...

人的生死问题

人的生死问题 人的生死问题,就是人的生命从何处来,向...

佛说九横经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

瑜伽师地论(100卷)

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注音版】朝时课诵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没有智慧的人不敢享清福

不管学不学佛,一个人想做到随时安然而住是非常困难的...

去除烦恼习气要下狠心

但是我们这些烦恼习气也不是一生养成的,过去无量劫来...

什么样的菩提心不容易退

在《大乘起信论》讲到这个菩提心(整个大乘佛法的根本...

提前面对现实,为来生积集资粮

死亡好像还很遥远!这是无始劫来的习气很坚固,这个是...

【佛教词典】等流

(术语)由因流出果,由本流出末,因果本末相类似,由...

【佛教词典】思法阿罗汉

思法阿罗汉者,谓钝根性若游散若不游散,若不思惟即可...

把修行同生活打成一片

当我们谈到修行佛法的时候,通常都会听到人们说:我只...

若能成就此法,于其中获益良多

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有一天对比丘们开...

受持法华经,得往生净土之益

原文 若如来灭后,后五百岁中,若有女人,闻是经典,...

阿弥陀佛常在西方亦遍十方

《华严》不动寂场,遍周法界,故云,体相如本无差别,...

【推荐】哪怕有功德,也不要去争功

人有功德要藏起来,而且要把功德给别人,千万不要去争...

何谓「四重二谛」

第一重:以有为俗谛,以空为真谛。 第二重:说空说有皆...

圆因法师《修行精华》

感应与巧合 人的一生随时都有无数影响他命运的机缘从...

天地间自有一种抚慰的力量

唯有改变自己的做法才能让问题迎刃而解 有很多人常抱怨...

在家佛前自受五戒仪轨

(一)唱香赞:炉香乍热,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

圣严法师:谦虚是非常重要的事

谦虚是非常重要的事,譬如在《易经》的六十四卦里,每...

慈心龙王消伏怨害

菩萨在久远劫前的过去生,曾因为瞋心的缘故而堕为龙身...

8个优秀人才必备的品质

岁末年初,许多人怀着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