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幸福烦恼都缘于心

印顺大和尚  2015/03/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幸福烦恼都缘于心

做功夫,除妄想,其实也就是我们调节自己的身心,给自己的身心安家的一个过程。任何事情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都有一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我们调心安心也是同样的道理。可以说,我们的妄减掉了多少,心就安定了多少,我们的幸福感、快乐感也会相应地增长多少。决定一个人是幸福快乐的,还是烦恼忧愁的,并不是他外在拥有的东西有多少,而是他内在的心态是什么样的。

现代社会,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我们的物质世界飞速发展,但是,我们的幸福感并没有跟着增长。相反,现在很多人越来越感觉到自己很不幸福,越来越感觉到烦恼很多。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悖论!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很多人都没有明白让自己感觉到幸福的真正原因是什么,都是在拼命地向外抓取,试图通过占有更多的东西的来让自己感觉到幸福。

作为一个出家人,我不否定一定的物质基础能给我们带来幸福和快乐,物质的发展确实能够给我们带来很多的方便。但是,如果把幸福快乐完全建立在物质之上,过度强调物质的发展,却把心灵、精神、信仰通通抛下不管,心灵得不到滋养,精神得不到充实,信仰得不到确立,找不到属于自己内在灵魂的家园,那是不会有真正的幸福可言的,这只会让自己经常感到很空虚、很躁动,很不安。我们有个成语叫做“孤魂野鬼”,一个人找不到自己精神的皈依,找不到自己灵魂的家园,心始终都在外面飘荡,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就是所谓的“孤魂野鬼”。

外面的物质世界怎样,个人的物质生活水平怎样,是导致我们是幸福还是烦恼的外在原因,从佛教来说,也常称之为外缘。大家都接受过现代教育,都懂得外因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内因是什么呢?内因就是我们内心的心理状态,内在的精神修养境界,简单一点来讲就是我们的心态。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也是我经常给大家讲的故事。

弘一大师,他是我国近代四大高僧之一。弘一大师出家前享尽了荣华富贵,歌舞升平,美味佳肴。出家后却着截然相反的生活。

有一天,著名教育家夏丐尊先生前去拜访弘一大师,恰逢大师在吃饭,夏先生见他吃一道咸菜,便尝了一口,不忍心地问道:“您难道不嫌这咸菜太咸吗?”

弘一大师淡淡地说:“咸有咸的味道。”

过了一会,弘一大师吃完饭,手里端着一杯白开水,夏先生又皱着眉头说:“难道没有一点茶叶吗?怎么每天都喝这平淡的开水啊”。弘一大师笑笑说:“淡有淡的味道。”

大家看,如果一个人的心态很好,修养很高,那么即使是一道咸菜,一杯开水,他都可以仔细地品尝,品出其中的味道,更品出其中的幸福。相比之下,我们很多人每天大鱼大肉,却不一定感觉到幸福,如果要他吃咸菜。相同的物质条件,对于不同心态的人来说,其体验也是不一样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心地善良必须以实际利益他人来展现

众生的数目如虚空般无边无际。然而我们总是认为,我们...

成佛作祖,堕坑落堑,只一念间

成佛作祖,堕坑落堑,所争只一念间。故儒云:人心惟危...

千念万念为了临终正念

前面的阿赖耶叫摄藏;这个地方就是执持,有执取义跟执...

圣严法师《何谓解脱》

何谓解脱?一般可分为身的解脱及心的解脱。例如我们因...

幸福家庭必备的五个基本要素

一、沟通 狮子和老虎之间爆发了一场激烈的战争,到了...

念无常,断烦恼

在另一次的集会中,佛陀勉励比丘们说: 「比丘们!多...

女人获得幸福的十大定律

有些人说:佛陀两千五百多年以前说的这个经,现在是不...

随缘自适,烦恼即逝

在这个世界上,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帆风顺,事事如意,...

净土五经日诵集要(净宗早晚课)

序 诸佛如来出兴于世,唯欲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净...

【注音版】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

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御製无量寿佛赞  西方极乐世界尊,  无量寿佛世希...

【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诵戒仪式

梵网经菩萨戒诵戒仪式...

修行要抓住这三个要点

第一点,修行一定要依照佛祖的言教。 以佛祖的言教作为...

能从谦下做起,就很容易进步

谦让是一种美德。儒家讲:谦谦君子,必以自卑。如果做...

卖酒开赌场有没有罪业

问: 师父慈悲,刚才说到罪业这两个字,我跟几个同事...

如何建立楞严咒坛场

立坛方法 这一科是说明:假设我们是生长在末法时代,末...

【佛教词典】中千世界

(杂名)以须弥山为中心,九山八海围绕之,是为一世界...

【佛教词典】业体

又称业性。指业之自体,即能招引苦乐果报之异熟因。各...

受过菩萨戒应发此十大愿

一、愿我先世及今身所种善根,常系在心,终不忘失; 二...

天下第一大傻瓜

有一首偈说: 瞋是心中火,能烧功德林;欲行菩萨道,忍...

【推荐】修行要如何去修

太虚大师说得好: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

定力不够时,如何与烦恼重的人相处

问: 自身定力不够时,如何与烦恼很重的人相处? 慧律...

如何降伏意念的邪淫

淫欲是三界六道一切众生的生死根本,无始劫以来的病根...

一定要正见,不要让人骗

底下讲智慧成满。念佛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智慧究竟圆...

四种念佛的方法

一念佛起,万虑顿消。其他的什么事情都不重要。心中唯...

「上香」意义的省思

农历乙未羊年新春期間,是善信上香祈福的大好日子,尤...

弥勒法门的介绍

◎弥勒信仰 农历正月初一,为弥勒菩萨圣诞,中国佛教...

证严法师:清静心创造清洁净土

我曾看过一篇文章这么说:人生有二种形态永远形影相随...

怎样做到临命终往生有把握

问: 怎样才能做到临命终往生有把握? 慧律法师答:...

周利槃陀伽的故事

周利槃陀伽,此云继道。其母省亲,生于路傍故。姿性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