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远离尘劳定心禅修

惟觉老和尚  2015/05/1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远离尘劳定心禅修

佛法说人生有八苦,其中“五阴炽盛苦”,五阴即色、受、想、行、识。色,属于物质,包括地大、水大、火大、风大。心法,有受、想、行、识。不论年纪大小,每个人都受色、受、想、行、识的影响,尤其是在十多岁至二十多岁的年轻时代,身心都有很大的变化,产生冲击,就是五阴炽盛,身心不得安定。

远离尘劳 定心禅修

一般的年轻人在放假期间通常去逛街、看电影、游山玩水,回来后却感到一身的疲劳。表面上看是在休息,其实都是在疲劳自己,为什么?真正的休息,是我们这念心达到无念、无住、无为、无想的境界,只要念头一动,就不是休息。

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白天的妄想太多,乃至于过去的种子浮现,晚上就会作梦,这些都是妄想。晚上作梦太多,第二天就会没有精神,因为作梦就没有休息,意识还在活动。所以,禅修就是告诉我们要大休大歇。无论是读书、上班,一天下来,身心都很疲劳,这时马上把眼睛闭起来,什么都不要想,静坐三分钟,再把眼睛睁开,就觉得精神焕发,一般人说是充电,实在是如此的。

佛法重视“戒、定、慧”三无漏学,儒家也讲:“定、静、安、虑、得”,作学问的人,要把心定下来。《孟子》云:“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假使心定不下来,患得患失,心浮气躁,妄想太多,很多事情就看不清楚,所想所作就不是清净的智慧。所以心要定,心定下来了,心就能够得自在、得解脱,看什么事情都看得很清楚。禅修打坐,就是定;诵经、念佛、持咒,心靠在经文、佛号、咒上,也是修定。

博学多闻 长养智慧

作学问是知识,和智慧不一样。智慧这一念心是本具的,知识则是后天学习来的,虽然是两条路,但不相冲突。《老子》云:“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作学问是一个加号,从小学到大学,读了很多书、学了很多技能,都属于知识,是后天加上去的,假使不复习,时间一久就忘掉了。

一般人认为天天求佛、求神,就能开智慧,完全是错误的。智慧是属于清净心,能判断、能觉悟,了解是非善恶、了解人生价值在哪里,就要靠智慧。禅修静坐就是要检讨反省、惭愧忏悔,把心当中的烦恼化掉,这就是智慧。古德说:“心田不长无明草,性地常开智慧花。”我们心当中有很多无明草,要转识成智,降伏贪、瞋、痴、慢、疑、邪见,有了过失,知道检讨、反省、改进,不断地精进、不断地努力、不断地实践,做一分就得一分,做十分就得十分。

学生要打好基础,不能投机取巧,要老老实实地建立完整的人格,将来拿到博士了,真正是出人头地,成为社会的精英,受到大众的肯定。如果基础没有打好,不知道做人的道理,到处投机取巧、贪臧枉法,就是没有建立好完整的人格。古人说:“大盗盗国,中盗盗名,小盗盗财。”大盗,就是盗卖国家、掏空国家;中盗,就是专门包装自己,只为自己建立知名度;小盗,就是偷一些财物。这都是因为没有建立人格。

年轻人是社会的中坚、国家的栋梁、未来的主人翁,假使明白了心法,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运用无穷,愈走愈光明。无论从事什么行业,都要有福德、智慧,所以心要定、心要净、心要明,这就是“万丈高楼平地起”。把基础打好了,修十层楼、二十层楼、一百层楼,都没有问题;假使地基没有打好,修个十层就会垮掉。明白这个道理以后,还要继续不断地在这里用功,心才能真正地得到净化。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修心要从八方面进行努力

人在生活中是否幸福、快乐、成功,很大程度上由心灵决...

心态的健康与否,关系到人生的苦乐

从通达空、无住入手,烦恼自然不生,其心自然降伏。 学...

何谓「禅门破三关」

江苏扬州高旻堂上来果老和尚,幼秉宿慧,心慕佛乘,长...

证严法师:疗治心病的良方

人生在世,真正过不去的是自己,最恶毒的敌人是自己的...

做命运的屈服者还是创造者

第一种、命运的屈服者。 他的心跟外境接触时心随境转,...

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

洞山禅师有一天在过河时,看到河面上反映出自己的影子...

达摩大师血脉论

达摩大师血脉论序 (右朝奉郎通判建昌军事赐绯鱼袋任哲...

直指此心,佛性正是你心

初参禅人,警他用心曰:我没有看到一个什么心,在哪里...

心外有法,生死轮回;心外无法,生死永弃

夫不体道本。没溺生死。处胎卵湿化横竖飞沈之类。于中...

执持禁戒,尘业不侵

执持净戒 执持净戒就是能够完好无缺地守持戒律,按照戒...

厚道之人,必有厚福

做人要厚道!厚德才能载物,而且,看到厚我们就想到大...

大乘行者回家的过程

问: 在〈信解品〉中,小乘圣者以种种譬喻自述回小向大...

【佛教词典】流通一念

(术语)谓无量寿经流通分所说乃至一念之语也。释尊付...

【佛教词典】十魔

(名数)一,蕴魔,色等五蕴,为众恶之渊薮,障蔽正道...

没有任何敌人

有个心理学家以宽恕你的敌人为题作了一次精彩的演讲。...

佛法是破解命运不好的最好法门

佛法传入中国二千多年,经久长兴,修学人多多,原因在...

台湾医生30年淋巴癌自救成功:纯素和运动

作者简介:李丰,细胞病理权威、台大医院主治医师、国...

佛教的规矩是否是有男尊女卑的现象

男身具七宝。女身有五漏。何名七宝。一有志气之宝。到...

为何吃亏反而是福呢

可能有人会问,吃亏就是吃亏,占便宜就是占便宜,怎么...

七十岁的人切勿将念佛当作泛泛悠悠的事

日前陈豫堂来函,言汝父女二人均欲皈依,祈为取法名,...

心非永恒、非断灭

19世纪末,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率先提出意识流之说,认...

迷恋五欲失福报

有一青年叫林铁双,仗着叔父为官之势,挣了不少钱。一...

【推荐】倾尽身心弘扬因果轮回观念

我们在这个时代,真的要非常有正气地、有根据地把这个...

高声念佛诵经的十种功德

《业报差别经》: 高声念佛诵经,有十种功德。一 能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