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毁击神像与塑造神像的两种过失

莲池大师  2015/08/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毁击神像与塑造神像的两种过失

【原文】

僧有毁击天神,自谓崇正辟邪,此讹也。如来说法,必有八部鬼神。《华严》列主山,主水,主地,主树,主昼,主夜,其数无量。然则彼皆非欤?夫有人则有鬼,有阳官则有阴吏,有人主则有天王,此理也。鬼神无,则天亦无,天无,则佛亦无。被毁击者,可谓自负堕处。

或曰:经何云皈依佛,不得皈依一切天魔鬼神。曰:特令尔勿皈依,不令尔毁击也。譬如人子依自己父母,不得依他人为父母云尔,岂令毁击他人乎?

经载:比丘奉事天神。佛诫曰:不可!比丘乃侮慢天神。佛诫曰:侮慢亦不可。圣人谟训,万古明镜也。今人何不一览。或问:僧有修神庙,塑神像,对之课诵,向之礼拜,而自附于常不轻之,遍礼四众者,是否?曰:亦讹也。比之毁击,其失尤甚。何也?毁击者,尤知有邪正也,但分别太过耳。塑造而奉事者,不知有邪正也。

毁击之失,其名曰狂。塑造之失,其名曰愚,曰邪。不侮慢,不奉事,佛训也。今人何不一览!

【语译】

有僧人毁击天神,自称为扶正摧邪。这是错误的。如来说法,必定有八部鬼神拥护道场。《华严经》中列举主管山,水,昼,夜,土地,树木等鬼神,数量很多。那么他们都不对吗?其实有人便有鬼,有阳世官员便有阴府官员,有世间帝王便有天王,这是合理的。无鬼便无天,无天便也无佛。那么毁击的人,可以说是自处于堕落的位置。

有人问:佛经上为什么说,皈依佛不得皈依一切天魔鬼神呢答:只教你不皈依,没教你毁击。比如做儿子的依靠自己的父母,不能依靠别人当父母的意思,岂是叫你去毁击别人吗?

佛经上记载,有个比丘奉事天神,佛告诫说:"不可!"比丘便侮慢天神,佛告诫说:"也不可!"圣人的教导,是万古的明镜。现在人们为什么不阅读一下 !有人问:有比丘修神庙,塑神像,对神课诵,对神礼拜,竟自比为常不轻菩萨的到处对四众顶礼,对不对?也是错误的,比毁击的,其过失更大。为什么?毁击的人,还知道有邪正的区分,只是分别得太过分罢了,而塑造奉事天神的,连邪正都不知道。

毁击的过失,叫做狂妄。塑造的过失,叫做愚蠢,叫做邪见。不侮慢,不奉事,才是佛的教诲。现在人们为什么不阅读一下 !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莲池大师文章列表

风水师的话可作为依循的准则吗

原文: 堪舆家言,何可为准。若如所说,则富贵之人,永...

可以供养半身佛像或佛头吗

《优婆塞戒经》云:不应造作半身佛像。若有形像,身不...

宗舜法师:出家为什么要剃发

宗舜法师: 这个剃发的风俗在古代印度对于重犯,就是...

南怀谨谈学佛人易犯的毛病

(1)见地不对。平常人到庙里花百元钱,供上香蕉,然...

谈感应

有些初入佛门的人对佛理的追求远不及对感应的追求。那...

鬼附身真有这么一回事吗

是的,鬼道众生也是六道中的一道,鬼的种类很多,譬如...

无分别地讽诵大乘经典,既破我执也破法执

问: 印祖开示如何诵经的时候说,不要想上一个字是什么...

今之外道,遍世间皆是

原文: 今之外道,遍世间皆是。以佛法深妙,人莫能知。...

【注音版】佛说出家功德经

佛说出家功德经...

右绕佛塔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及...

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

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

什么样的考验才知道临终有把握

我们在刚开始念佛的时候,我们在一念的散乱心当中,要...

打坐时如何解决腿痛腰酸

初学盘坐时,腿脚会出现麻木酸痛,必须忍耐。练习久后...

不为慈悲以修西方,却欲嗔恨而堕为神

【原文】 世有疾恶者,谓世间为恶人,予力不能治。死必...

妙莲老和尚《出世间名利》

我们佛弟子要不要名利呢?当然要!不过世俗人是求世间...

【佛教词典】少欲知足

指节制物欲。又作喜足少欲、无欲知足。即将欲望减少而...

【佛教词典】三百矛

(杂名)犹言三十棒也。指数多而云。杂阿含经十四曰:...

静虑能得三种功德

静虑三品者,一,安住静虑;二,引发静虑;三,成所作...

木瓜5大法宝护肝脏

木瓜的营养保健作用流传已久,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

学佛多年为何生不起信心

问: 为什么学佛多年,但长养不起来道心? 如瑞法师答...

如何才能称得上对净土法门的真信

既知如上所说义理,必须依此谛信。自己见得及者如是信...

明一法师:打游戏是否造业

昨天有人问打游戏是否造业的问题,这是肯定的。因为我...

奶奶虔诚祈求观音菩萨找回被拐孙子

《观音菩萨普门品》大家都看过了,普门品里称观音菩萨...

如何培养出离心和恳切求往生的心

问: 学佛几年了,为什么生不起出离心和恳切求往生的...

弘扬佛法首先要弘扬儒家文化吗

问: 有人说,没有儒家文化,佛家文化就没有基础,弘...

如何让业力的相续暂时沉淀下来

在我们修行中,是透过拜忏,忏悔等方式对业力进行直接...

为何用大地来形容十地菩萨的内心世界

十地言地者,具足三义:一、能生万物;二、住持不动;...

佛陀六年苦行的因缘

每个人与生俱来皆有分辨是非的智慧;但是若不用心,便...

这一念心就是一切的法

大概禅在当下,大体上是要回答这样的两个问题。 一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