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修行应认清三个毛病,遵循四项步骤

学诚法师  2015/09/1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修行应认清三个毛病,遵循四项步骤

谈到修行,首先要具备两种条件:一种是内因,另一种是外缘。

内因是暇满人身,这是我们能够修行的主因。我们今生今世六根具足,头脑灵敏,又能够发心学佛,能够听闻到正法,因此要珍惜宝贵的光阴,珍惜这种种殊胜难得的修道因缘。

外缘就是有好的师长、好的同行、好的修行道场,这些都是修行的助缘。如果不能体会到善知识、同参道友和外在环境对我们的帮助,就会常常遇到障碍,容易产生各种毛病,很难顺利修行。所以,我们要珍惜难得的暇满人身,珍惜良好的修行助缘,把握这改善生命品质的殊胜因缘,走好修学佛道的每一步。

其次,应该认清三个毛病。这三个毛病,分别对应于学佛的三个不同层次。

一是最初发心太过猛烈。刚刚学佛的人,通常容易犯这个毛病。每天一定要念多少声的佛号,诵多少卷的经典,做多少件的事情,发心非常地猛烈。结果往往是这几天做做这个,过几天又干干那个,做一做就歇一歇,做一做就换一换,弄得又疲惫又散乱,没有办法持续修学。所以,初学佛的人应该发持久心,发长远心,踏踏实实地修学,平平稳稳地进步,初发心切忌过于猛烈、急于求成。

二是修行当中彷徨不定。克服了发心过猛的毛病,修学了三五年以后,就进入学佛的第二个层次。在这一阶段,容易彷徨、迷惑,觉得修行好几年了,进步反而没有刚学佛时那么明显,于是开始怀疑修行道路的可信性,怀疑修行方法的正确性。这种种的疑惑,导致懈怠放逸,甚至中途退却,不再继续修行了。所以,处在第二个层次的学佛人应当勇猛精进,突破彷徨心理的障碍,排除对修行的疑惑,才可以进一步向上修学。

三是稍有成绩便高慢自大。学佛的人精进用功了十年以上,在学问、修行、做事等方面有了一定的成绩以后,就到达了第三个层次。在这一阶段,容易产生高慢,认为自己的修行工夫很好,修行的法门很殊胜,学问渊博,事业有成,自利利他非我莫属,别人都比不上我。因为高慢自大,增长了我法二执,障碍了更加长远的修学,也就不可能获得修行上真正的成就。所以在历经了十年、二十年乃至更加长久的修学过程,在某些方面有了一点成绩以后,就要注意“韬光养晦”,不要急于张扬,而是要更加谦逊地反省自己,更加努力地用功修行,以期达到工夫的成片、修行的纯熟。以上三个毛病,在修行之前就应该了解清楚,才能够在修行当中积极防止。

最后,真正的修行,必须遵循四项步骤。

比如说,我们要制造一把好的剑。首先要选择好的铜、铁等原材料。第二步就是对原材料的冶炼、陶铸让剑的毛坯显露出来。第三步,经过一番的敲打、淬火、磨光,将粗糙的剑坯琢磨成闪闪发亮的剑。第四步,还要将打造好的剑埋在土里。等到把剑上咄咄逼人的气焰去掉,再从土里拿出来。这时候,一把锋利的好剑就形成了。手持这把利剑,便可以削铁如泥、所向披靡了。

修行也是如此。我们要把自己锻炼成能断烦恼的法器,第一步要培育好根基。根基不够就会时时遇到障碍,处处存在困难,就不堪成法器,不能成大器。所以,要多忏悔,多集资粮,让业障渐渐减少,善根逐步增长,培养清净的信心,培育良好的根基。第二步,有了良好的根基,还要仰仗师长的教授、教诫,依靠同行的鼓励、帮助,加上自身不懈的努力,深入经律论藏,思维善恶因果,树立起对佛法的正见。第三步,虽然具备了正确的见解,但缺乏具体的实践,需要面对顺逆各种境界时的历练。经历了一番长时间的身心磨练,不断规范言行举止,逐渐清除内心尘垢,让三业清净,三学增上。

第四步,虽然修行上有了一些心得,但不能骄傲自满,得少为足,认为仅此便可应对自他身心种种烦恼,而是应该继续精勤修学,让自己的修行工夫纯正、熟练。这时候,能断烦恼的法器就炼成了,我们也就拥有非常猛利、非常深广的智慧,能够洞察种种幻相,应对种种境界,调服种种烦恼,成就种种胜利。

信佛学佛,修行成佛,这是每一位佛弟子应有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只要我们具备两种条件,认清三个毛病,遵循四项步骤,一定能够紧随佛陀的身影,践履佛陀的大道,光大佛陀的事业。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念了一辈子的佛,现在不念了

我这次到太原,见到一些六七十岁的老人家,念了一辈子...

说得一丈不如行得一尺

出家人天天讲修道,如何谓之修道呢?修是修造,道是道...

有十种行人多堕在邪僻

有十种行人,发心修禅不同,多堕在邪僻,不入禅波罗蜜...

修慧要有深厚的福德因缘作基础

学佛就是向佛学习,学习佛是如何觉悟的。佛就是觉,《...

少欲知足,诲众清约

少欲知足 宋宏觉禅师戒徒众云:汝既出家,如囚免狱,少...

不要以为修行就是闭眼打坐

不要以为修行就是闭眼打坐。若你那么想,改变它!稳定...

修行这条路没人能够代替我们走

印度北方有一个叫做舍卫城的都市,佛陀有一个供大众内...

佛陀谈对待色欲的态度

摩诃波阇波提夫人等出家以后不久,一天,有一位年轻的...

佛说疗痔病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

大乘起信论

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汉传版): 那(na...

持诵往生咒的功德利益

往生神咒,全称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简称往...

跟人打交道,如何判断对方是否值得交往

怎么看一个人的命呢?第一个,看他有没有孝心;第二个...

18种抗癌果蔬英雄榜

最新科学研究证明,以下18种果蔬因为分别含有针对性的...

初学者应读的几部经

《地藏经》专门讲因果,然后再讲到百善孝为先,提倡这...

【佛教词典】西行

(术语)往生西方净土之行业也。续高僧传二十道绰传曰...

【佛教词典】闽南佛学院

我国现代佛学院之一。创办于民国十四年(1925),院址...

诵经时如何随文入观

问: 法师,诵经的时候是随文入观,还是就一字一字地往...

精进以持戒为第一

百丈禅师的从林二十法则中说:从林以无事为兴盛,修行...

圆瑛法师《放生开示》

此次北来讲经,辱承诸位欢迎,并聘为本会名誉会长,不...

为什么出家人不能礼敬白衣

在佛教中,出家为僧,除了个人的修证解脱、播种解脱种...

戒律中为何反对饮酒

佛教是反对饮酒的,无论在家、出家,戒律上都一律禁止...

人类普遍的一种的悲哀

我们一般人的生活情态,从早上睁开眼睛离开床铺,到晚...

任何修行的最初法门,都以这个为第一

各人有各人的修行方法。有时候修行是依着《占察忏法》...

佛在你那儿睡着了

师父说:什么是佛?可以有很多种答案,那我试举一种。...

初学佛时三种不正确的心态

许多人在学佛的初期或多或少都会犯一些毛病,有些人所...

欲望的越位导致了很多问题

过去有一句话叫: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这句话是怎...

星云大师《我能为世间留下什么》

俗话说:人死留名,树死留皮。人到世间上来走了一趟,...

六字明功德颂

嗡 能消除天界生死苦, 嘛 能消除非天斗争苦, 呢 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