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为何知道却难做到

学诚法师  2015/10/1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为何知道却难做到

网友:法师!很多道理都懂,但为什么在实践时总是做不到呢?

学诚法师:把理论变为活生生的生命经验,使我们在生活中能够用上、做到,帮助我们在修行中找到下手处,都需要善师的指导和善友的交流、切磋。

网友:法师!我做事情经常半途而废,三分钟热度,坚持不下去,怎么办?

学诚法师:与善友一起承担善法的事业,在其中培养长远心和毅力。

网友:法师,我是一名学生,正准备十月中旬的考试。最近发现自己产生厌学情绪,非常着急,却不知如何是好。我感觉自己周末到龙泉寺做义工、参加学佛小组是一种充电,下山后感觉也不错。但看了三天书,从周四起又不想看了,觉得这样很浪费时间,可是又看不下书,十分烦恼!请求师父开示?

学诚法师:不是要强迫自己做什么,而是要多去思考行为背后的意义。

网友:如果知道接近某些人是错的,做某些事也是错的,可是明明知道还是按耐不住。我该怎么做?请师父开示!

学诚法师:你知道做什么事情是对的吗?那就去做这些事情。心中没有更强的善的力量,想防烦恼是防不住的。

网友:想请教师父:我是发过菩提心的,但是遇到现实,特别是在家庭与工作中,却很难落实。反而是对陌生人,容易做到。(比如:给抱小孩的妈妈开门,给拎重物的老人帮把手,捐款等),但对家人、对工作的同事与服务的对象,却无法做到完全舍己利人。该如何对治?

学诚法师:发菩提心是一个良好的愿望,为了圆满这个愿望,需要我们不断增长自己的悲智、调伏自己的烦恼,这是一个不断学习、实践、成长的过程。

网友:顶礼法师!请问对别人的所作所为很是失望,一直纠结着,想努力放下,一阵子会有效果,感觉道理都明白了,可一念之间又会升起嗔恨心,如此反复,该怎么办呢?

学诚法师:如果自己的所作所为无法做到从不曾令人失望,那就好好想想该如何帮助对方。

网友:法师,总是感觉自己做人很差!去年从龙泉寺请了西方三圣,后来经常磕头拜忏,觉得对自己加持很大,在人际关系各方面已经改善不少。但还是经常纠结,行为与心意不统一。对讨厌的人做到不恶语相向,但是内心里又会纠结反复,耿耿于怀。这种性格我很讨厌,特别痛苦。请法师指点!

学诚法师:人只有一颗心,为什么不装珍宝,要装垃圾呢?心中要常常想着自己仰望的人,而不是讨厌的人。

网友:顶礼法师!在忍无可忍的情形下,我没控制住做了错事,十分惭愧,罪孽深重。深知挨骂挨打是消业障。给很多人添了麻烦,如何化解?请求法师开示!

学诚法师: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世上本无“麻烦”,只是人内心有“麻烦”,把它当真,就越背越沉,无法摆脱;把它看空,一切无非是因缘组合,事过境迁,从中汲取进步的养分就好,不必带着烦恼的沉渣继续上路。

网友:顶礼法师!看见了自己的种种习气,是深刻认识自己的第一步吗?看见了习气无可奈何,还随习气转,怎么办?如何对治习气?

学诚法师:修行有次第,初学不宜正面纠斗习气,也无力对治,若违越次第,纠缠于此,容易令心低沉、狭隘偏执。当从培养正面力量开始,多闻思以树立正见,多修信念恩以增长信心,多承事三宝、父母、师长以培植福报,多行善助人以开阔心胸。

网友:师父,最近总想躲起来,不让别人注意到我,不想出现在人多的地方,想把自己封闭起来,知道这样不好,可是怎么办?

学诚法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其实别人对你的关注远没有自己想象的那样多。多去关心他人,不要只想着自己。

网友:法师你好!为什么我的内心还是强大不起来?明明知道不对还是会烦恼?

学诚法师:一个孩子不可能一夕之间就长大成人,心灵的成长亦复如是。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诵哪部经回向给父母最好

问: 父母不在本地,诵哪部经回向给他们最好? 仁清法...

车里的佛像要如何摆法

问: 我在龙华寺请了一尊阿弥陀佛,当时我问寺院里的...

父母不在身边,应如何尽孝

问: 剩男剩女的今天,很多父母用孝道绑架婚恋,导致...

如何「境随心转」

问: 佛经说一切法由心想生,这是不是与我们平日所说...

难以老实念佛的症结在哪里

问: 怎样才叫老实念佛?人们为什么难以老实念佛,其...

这种情况是对佛的愿力认识不足吗

问: 我越是修行,越觉得自己差劲,越来越惭愧,越往自...

为畜生道念佛有用吗

问: 有时看到畜生道的众生,我们在心里为它默念阿弥...

别人对我们不善怎么办

问: 别人对我们不善怎么办? 答: 诸佛菩萨教化众生...

吉祥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祗陀园给孤独精舍。时已深夜...

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

佛说出家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

怎样才能求生净土

净土宗有三经一论:曰《无量寿经》、曰《观无量寿佛经...

凡诸经籍,应如法供养

凡诸经籍,应如法供养 这个经书或这个论藏啊等等,都是...

善根是无始劫来累积而成的

一个人的善根也是无始劫来累积而成的,人们常常只见其...

打坐完有这两点需要注意

前面是讲调心调息,现在看调身。 然后微微动身,次动肩...

【佛教词典】平等三业

谓远离是非、美丑、善恶、彼此等种种分别而平等之身、...

【佛教词典】一如

(一)真如之理乃不二不异、平等无差别,故称一如。一者...

做人做事的八字方针

做人的八字方针:信心、因果、良心、道德 今天讲的题目...

星云大师《人有没有来生呢》

有人说,人死如灯灭,一死百了,那有来生?这是迷的断...

观音菩萨近代显化的一段真实圣迹

台湾有一个海洋学院毕业的人,初始不信佛教,但福德因...

心灵的宁静

年轻时,我和许多人一样,曾着手把一切自认的人生美事...

莲宗十一祖省庵大师画传

一、父亲早亡,少年出家 省庵大师(公元1686-1734年)...

【推荐】但依此修,常与吾同处无别

一日,舍利弗与维摩诘辩论不二法门,辩论到最精彩处,...

目犍连尊者一念嗔恨的果报

这是目犍连尊者在修行中的一个故事。 有一天,释迦牟...

「随缘不攀缘」和「积极争取」的区别

问: 我们在社会工作学习中,应该如何区分随缘不攀缘...

把自己所谓的业障一一摊开

很多人在生活中遇到不如意,都会归咎于业障。真是业障...

两个有怨恨的人,一定是有亲厚关系

不堕声闻、辟支佛地;乃至阿耨多藐三菩提,常见诸佛,...

菩萨有十种自在

观自在菩萨是指谁?依照字义来看,观是观察的意思。观...

菩萨为何不应住色布施

【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 为什么讲忍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