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你为什么就碰不到高僧

2016/02/2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你为什么就碰不到高僧

现在社会资讯发达,对修道人来是很不利的。大家都往别人身上看:这个人做得好,那个人做得不好,却很少看到自己。修道人需要保持宁静,学会慢慢地反观自己,而不是观察社会,那实在没有意义。

要知道,社会上的许多报道,跟你的生活实在没有关系,跟你的修行也没有关系。而这些报道中,有中性的新闻报道,也有比较多的负面新闻报道。现在的网络媒体,都喜欢报道负面新闻,因为关注率更高。

佛弟子一不小心就看到了:僧人破戒了,寺院太商业化,人间没有净土。几乎很多时间都容易被这些负面的信息所干扰着。这恰恰证明了,现在人福报很小。许多人不信佛,我觉得是正常的。老子说了:“上士闻道,谨而勤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真正的上士,他听了大道就去行,这类人是何其少的。下士的人,听了都是大笑之。大道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的。

也有的佛子会感慨,说“我怎么都遇不到高僧了”。高僧像虚云老和尚、印光大师、太虚大师、弘一法师等老一辈的那样。

为什么遇不到,就是因为没有福报。而且哪怕你在他们身边,你也感觉不出他们是高僧。印光大师,他一辈子就躲在普陀山法雨寺闭关,念佛,写信回答别人。太虚大师他改革佛教,别人听到他名号,都头疼三天。而且大师他身前也受到诽谤,你跟他身边,听别人讲他几句坏话,你就走了。像弘一大师,很少接待他人,遇到别人找他,他就躲到房间里,他想清静。梦参老和尚回忆说:“你想让他跟你多讲几句,都很难。”还有虚云老和尚,跟在他身边,也是蛮危险的。他在鸡足山,李根源就扬名要抓他,在云门寺,他的几个弟子,被抓去活活给打死了。

许多人看到名气很大的师父特别恭敬,看到其他师父,就起傲慢心了。甚至有些居士,根本不承认僧宝的功德,自己发明一套,去闭关,拜忏诵经。更有的人,看了网上世俗人对佛门的报道,更加对僧宝失去信心,就想着“我赶紧成佛,看破放下”,把自己的生活弄得很紧张。

每个时代都有高僧辈出,只是你有没有福报遇到,有福报遇到,你不一定就会听他的。他也没有神通,甚至很普通,而且很会骂人。这时你就完全没有信心了。所以先不要问有没有高僧,先问自己是不是具足做弟子的本分。

因为人有信仰美化的心理,而现实总有些差距。所以有些人,总喜欢把自己的师父说成是神通无碍的。修行人有神通是正常的,但跟你成佛无关。所以许多人学佛,都喜欢贪便宜,走最快的路,希望师父用神通观察一下。观察了又怎么样,业障重还是得自己去消。

现在人修行就进入两个极端,一个是认为都没有高僧存在,不过尔尔。这就是我慢心。一种呢,总喜欢把自己上师,捧成神通无比,师父有修行,代表我也很厉害。这就是贪小便宜心,以及爱面子。

宋朝有个善昭禅师,他很有名气,所以慕名而来拜他为师的人特别多。他们觉得自己是善昭禅师的弟子,脸上特别有光。许多人不为了修道而来,而为了求名利而来。善昭禅师有次召集大众说:“弟子们,我昨天梦见去世的母亲,我感觉我亏待了她,所以就买了酒肉来祭祀母亲。”祭祀完了,善昭禅师就把酒肉都吃了。他的弟子见了,许多都跑掉了。

过了一个月,还有人坚持留着。善昭禅师就上堂表法:“这些人走了是好。《法华经》云‘此众无枝叶,为有诸真实’。”

佛开始讲《法华经》时,舍利弗尊者三请,佛陀开始讲了,他的弟子就五千离席。佛就说:“这些人走了也好,枝叶都去了,就剩果实了。”那些求名求利的人都走了,剩下的都是真心修道的。

这年头不缺少修行人,就看你有没有福报了。没有福报,你看不到修行人的美德,相反你会很容易观察到他的过失。而这一点,我们不知道是自己业障重,还以为别人没有修行,只有自己最厉害。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慧长老化身窑开启 初拣出血舍利

净慧长老化身窑开启 进行舍利分拣 将初步拣出的净慧...

印光大师永思集·大师遗教

自述(一九三九年) 廿八年冬,外国人某氏至灵岩,谒见...

窥基大师的故事

窥基的父亲尉迟宗,是唐代左金吾将军。母亲裴氏夫人因...

高僧掠影--忏云法师

忏云法师(19152009)在台湾佛教界享有盛誉。法师法名成...

广钦老和尚传奇一生

一代大德上广下钦老和尚,大家赞誉他是佛教界的国宝,...

宣化上人的十八大愿

公在母墓旁,守孝至同年夏六月十九日,在佛前发愿云:...

三车和尚-窥基大师

一天小厮忽报说玄奘法师登门化缘,尉迟宗将军忙迎进玄...

玄奘大师与心经的故事

玄奘去印度的路上,依靠《心经》的威力遣除了一切违缘...

慈悲是一种真实的能量

以宽容与忍让接纳对方的攻击,以微笑回应俗人们的讽刺...

持名念佛是径中之径

昨天有同学说到学和修,善导大师曾经说过,三藏十二部...

唯有一念话头,是当人命根

古德教人参禅做工夫,先要内脱身心,外遗世界,一切放...

「涅槃」与「往生」有什么区别

问: 在佛教为什么把人死了称为往生,但是又有听说过...

【佛教词典】有漏业

【有漏业】 为‘无漏业’的对称。指不离烦恼过非的诸善...

【佛教词典】以佛道声

指声闻弟子亦领悟大乘佛道,且以之传于大众。法华经信...

念佛人见思烦恼没断,能否往生

问: 我们念佛很用功,一天到晚一句阿弥陀佛没有忘掉...

万法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再来看附表,事相上是造作、有相...

当善良遇到狡诈凶残 它们灭绝揭示人性黑暗

编者按: 蒙上马的眼睛推下悬崖,仅仅为了自己的影视作...

念佛之人为什么要吃素呢

印祖在一生的弘法当中,他很痛心地看到这么一个事实,...

【推荐】燃身燃指供佛,不一定非烧不可

在好多大乘经典上,如《法华经》所说的舍身、燃身、燃...

出去走一走,才知道自己有没有定力

假设一下,当我们身处深山之中,远离世间的诱惑,这个...

真正障碍往生的是带有执着性的妄想

诸位要知道在我们八识当中分成三类,第八识第七识跟前...

做善事不忘念佛

有些人抱着一些疑惑,有的要求子,求健康的,也做了许...

普庵祖师戒杀文

堪叹诸人不较量,却将造罪当烧香。 处处神坛社庙,尽是...

彭鑫博士:房事多少算合理

问: 博士你好,房事多少算合理? 1月1次吗?是不是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