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心中无主,便杂念丛生

学诚法师  2016/03/1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心中无主,便杂念丛生

俗话说“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心中无主,便杂念丛生。

人要活得有力量、有方向,最要紧的是内心拥有一个信仰、信念、理想,这才能主导自己的生命。如若不然,只能浑浑噩噩、随波逐流,被许许多多纷杂的念头所包围,生命的轨迹琐碎不成线。我们活着一天,就要创造一天的价值,就要对他人或这个世界有所贡献,这样自己的生命就会充满力量。

修行好比一条长长的道路,从凡夫到成佛,从迷惑到觉悟的道路。有的人已经到达了终点,有的人还在路上,有的人看到了地图,虽然程度不同,但都足以安心。看到地图的人,知道了目标和方向,心中有了归宿;在路上的人,对目标充满信心,每一步都踏实坚定。做好自己当下该做的事。

世间的本质是无常,因此会有种种痛苦的产生,这个无常和痛苦的世间,不是我们真实的皈依处。无论是把幸福与快乐寄托在他人身上,还是为了他人的过错而惩罚自己,都是迷失了内心的方向。看人、看事不要只看悲苦的一面,心中全是痛怨,人怎么能好得起来呢?逆境要放心,放下整日纠结、担忧的心,不要过多去想外界的困难,而是要多关注自己内心的方向,好好造当下的业。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是指心胸宽广,不会卡在小处,不是指心高气傲,眼高手低。成大事者,必有勇、有谋、有容,吃得了苦、放得下身段、做得了小事、忍得过逆境。心中有目标、有方向,不会被其他无关紧要的事影响,这才是真正的不拘小节。要逐步树立高远的志向。心中没有远大的目标,就容易缠在细小的烦恼上;走路看不清大方向,就会在小处思虑纠结。靠近内心有光明的人,自己黯淡的心才会被慢慢点亮。

生闷气,自己的眼睛或耳朵采集到了他人的一些行为或话语,然后就朝着自己的方向去理解、思考,一个妄想加上另一个妄想,堆在心中发酵。这是我们观察外境的偏差、思维方式的扭曲,以及内心布满尘埃共同作用的结果。要学会一种正确的观察外境、思考问题的角度,让心明亮起来。要找到自己生命的方向,让这个正念成为生命的主线。内心中有善法为主导,烦恼才不会成为自心的主人。

一个人心中要有爱,才能感受到别人的爱;如果心中充满恐慌,容易感受到的就是伤害和冷漠。外在是寻不来爱的,一直向外追寻犹如缘木求鱼,要回转方向,向自己内心开发爱。可以尝试力所能及的做些善行,去关怀、帮助身边的亲友,照顾小动物,承担一项工作的负责人,等等,慢慢开发内心的阳光。越是想着自己怎样才能幸福、快乐,离幸福越远,内心中“我”太大,就装不下幸福了。真正幸福的人,没有太多时间去想“我”,因为他心中放着许许多多的人,他的心中有无边的空间去领纳光明。

心中充满嗔念,被仇恨所引导,才是真正输了。即使报复完了,依然不会感到快乐,因为输掉了自己的人生。佛法中说嗔恨也是一种“爱”——乖离爱,它与贪念所产生的“爱”性质同样,方向相反,其作用都是让人牢牢粘着在某件事物上,不得解脱。这种执著是生命最大的绑缚。要慢慢让心灵强大起来,有信仰、有方向,充满善的力量。

心中有方向,苦就变成了老师与助缘;心中没方向,苦就变成了难以逾越的障碍。因为内心缺乏正念,所以烦恼、杂念此起彼伏。心中要有一个指南针,去什么方向清清楚楚,才知道自己每一步路该怎么走,每一句话该怎么说,每一件事该怎么办。

心中缺乏方向,生活就是乏味的重复;心里有了宗旨,重复就变成了坚持。生存是人生的第一个层次,满足了生存以后,就是生活。如果活着只是为了让自己生存下去,那就陷入了低层次的徘徊,生命的意义就无法体现出来,所以需要更高的追求。

心中迷茫时,到哪里都迷茫;心中有光明,走在哪里都坚定而快乐。内心的迷茫不是职业的选择可以解除的,这只是一个表面的显现。要真正找到自己人生的方向、生命的意义。开店的商人每日辛苦贩运货物,是为了获利,他心心念念都在想着如何使利益最大化;勤奋的学生早起晚睡,是为了学习,他心心念念想着如何提高学习成绩。心中有什么,行为就会照着这个方向去努力;心中有佛,则应时时遵循佛法而行。

恨是一种比“爱”更强烈的执着,越是恨,越是时时忆念、片刻不忘,然后自己的人生就越来越趋向于内心忆念的方向。要让心中常常想着自己仰望的、学习的对象,而不是自己怨恨、反感的对象。外境是我们的内心折射出来的影子,自己心中有什么,就容易看到什么。当我们的心冰凉时,看到一切都是冷漠的;当我们的心封闭时,看到一切都是自私的;当我们的心光明、宽厚时,才看得到外境的温暖和希望。不要排斥外境,也不要排斥自己,只要把心转一个方向,用心去观察美好。

佛法教导人少欲知足、平静内心、活在当下,与追求进步、树立志向、期待未来并不矛盾,而是要让人去掉心中染污、躁动的部分,如此才能更好地认清生命进步的方向,从而精进向前。佛法中既谈“破”,让一切恶的、杂染的止息;也谈“立”,让一切善的、美好的增长。坏习惯和好习惯的养成,都是同样的过程:反复、反复、再反复。我们心中的烦恼习性已经存在了很久了,就像一棵小树一直朝一个方向长了很长时间了,现在要把它扭转过来,岂是一日之功?

面对一丛蔷薇,有人看到的是每丛刺上都长了花,心生快乐;有人看到的是每朵花下面都有刺,心怀忧愁。同一个境界,关注的重点、思维的方向不同,结果便迥然不同,心中有什么,便看到什么。当我们希望从人际关系中获得信任、安全感、友爱、温暖,就要先给予这些,给予是真正的拥有。

要转身离开的,是执着、烦恼、痛苦,而不是方向、责任、目标。只有放下了心中的负累,才有无尽的力量去战胜困难。难以释怀,内心抱住的是痛苦、回忆、过失、阴影,当这些负面的东西在心中累积得越来越多,我们的能力就越难以发挥出来。转一个方向,把心安放在感恩、希望、进步、光明上,我们才有力量去改善困境。

物欲像泛滥的洪水,随波逐流只会让我们迷失方向、增长痛苦。树立高远的宗旨如同扎根于大地,心中有根,便不再飘摇。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熏习这颗念佛的种子

这个娑婆世界五浊恶世,实际上就是个大染缸。如果我们...

学道惟贵痛切,一刻不可放过

学道惟贵痛切,一刻不可放过。盖从无始劫以来,迷而不...

大福自有妙方

明白人生道理,处之安然,幸福自是可得。不因愚痴无知...

打扫心灵的房间

房间要经常打扫,不打扫就会落满灰尘。居住在这样的房...

同样的心里,你为何要充满烦恼呢

同样的瓶子,你为什么要装毒药呢? 同样的心里,你为什...

心中要有阳光

心中有佛,见的都是光明,说的都是善良。心中有魔,见...

拔除心中忧愁之刺

古印度时,那罗陀尊者在波罗梨国长者的竹林中修行。当...

现今社会如何净化自己的心灵

今天的社会到处充满污染,处在染浊、复杂的环境里,我...

【注音版】佛说弥勒下生经

佛说弥勒下生经...

在家菩萨戒本

在家菩萨戒本(六重二十八轻读诵仪轨) 香赞 炉香乍热...

大宝积经

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与...

修行人不要搞名堂

北方有一个地方经常所谓的行头陀,他头陀是什么都搞不...

学会忘记,留一份淡泊给自己

人生如戏,为了生存,为了理想,为了情缘,每个人都在...

先破妄显真,再提起佛号

其实这个一佛乘,最妙的地方在哪里,诸位知道吗?在临...

蕅益大师示念佛三昧

念佛三昧。名宝王三昧。三昧中王。凡偏圆权实种种三昧...

【佛教词典】莲华时分

(杂语)以莲华之开合计时分之昼夜。须夜摩天之事也。...

【佛教词典】利无上

【利无上】 p0703   集异门论十六卷四页云:云何利无...

唯识学泰斗惟贤长老今晨圆寂

佛教在线重庆讯: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主席、重庆市...

三宝弟子的信仰守则

一、敬佛 (一)坚信佛陀为无上圆满正觉,毕生以佛为师...

孝顺父母不能等

苏城是带着父母的厚望出过留学的。 苏城的父母一直为...

什么是无始劫生死的根本

生死轮回是有根本的,佛教讲:每一件事情会在我们生命...

学佛人著魔了怎么办

问: 学佛人著魔了,怎么办? 大安法师答: 著魔一般都...

把弥陀的功德转成自己的功德

【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

扑灭心头燃烧的嫉妒火

嫉妒心,是指对强于自己、超过自己的人心怀忌妒,是对...

修福与修慧

佛教是一切人类的宗教,不论什么种族,什么阶级的人,...

泰国「四面佛」其实不是「佛」

四面佛并非佛教的佛 泰国是个佛教国家,从古至今泰国人...

造塔礼拜脱猴身

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位弟子是阿罗汉,名叫作须曼。有一...

你原本就很快乐

一个有钱人,不知道怎么样找到快乐,于是背了一袋子金...

决定命运的态度

江西德兴人夏原吉初入仕途,便因为一个很偶然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