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沟通不是为了说服别人,而是为了理解别人

学诚法师  2017/01/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沟通不是为了说服别人,而是为了理解别人

在世间,当我们拒绝别人的时候,实际上是需要智慧的,得让人很愉快地接受拒绝。

佛门讲法无定法,做任何事都需要一定的时间、空间和一定的因缘,如果心存慈悲,自然会有解决问题的智慧和方法,临时抱佛脚肯定是不行的。

智慧不是外面给我们的,我们每个人本来就有智慧,只是因为被我执下的烦恼遮蔽住了。现在我们把烦恼减轻了,智慧自然就被开发出来了。比如,在寺院里吃饭的时候不说话,久而久之,人的内心会变得很安静,就会看到自己需要改进的地方,就会进步。

有人问,如果跟一个戾气很重的人沟通,我们是忍着不说,还是顺着他或者跟他作对?

其实,我们要明白一点,沟通不是为了说服别人。沟通是为了理解别人,如果你理解了他的戾气,他的戾气就开始减弱;如果你抱怨冷漠,他的戾气就会增长。

现在善于表达的人越来越多,善于聆听的人越来越少。其实,什么是好好说话?很大部分是你好好听人家说了什么,然后再以爱心和智慧来回答。

有一次,一个法师从外地回到寺里后,跟师兄聊了一些心事,就是想倾述一下心情,但这位师兄理解错了,误以为小师弟需要他的开导,于是就好为人师了一番,结果这个法师听不进去,最终两人不欢而散。师兄委屈地把此事汇报给师父。师父说:“有时候,倾听比说话更重要。你应该听他说,听就可以了。”

在中国,人们常常说上善若水,水容万物。当一个有上善之美称誉的水接收到不善之语的时候,它的形状就会变得狰狞、难看,可想而知,当我们人心受到了不善伤害的时候是什么样子,水且如此,人何以堪?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工作生活中常自卑,如何才能自信不紧张

问: 弟子在工作生活中常自卑,不够自信,在大庭广众说...

福和祸、怨和亲都是无常的

《史记》中记载,戚姬是汉高祖非常宠爱的一位妃子,他...

为人处事效仿弥勒菩萨

现代人常因人际关系紧张,感到心理负担很重,或人生的...

星云大师:修身与人际关系

《大学》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身修而后才能...

如亲四怨的冤家

什么叫做如亲四怨呢?大概意思就是说看上去好像亲人一...

我们最坏的毛病,就是爱说别人的坏事情

我们最坏的毛病,就是爱说别人的坏事情,看别人有一点...

良师益友如何寻觅

问: 芸芸众生中,良师益友如何寻觅?结交「益友」的...

十根手指都不一样长,为什么老是要计较比较呢

每一个人都应该要不断地陶冶锻炼自己成长、进步,因此...

佛说月光菩萨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与大苾刍众,而...

佛说法灭尽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拘夷那竭国如来三月当般涅槃与诸比丘...

【注音版】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肇论

肇论序 小招提寺沙门 慧达 作 慧达率愚,通序长安释...

有禅有净土,犹如带角虎,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

我们再看第二个传承:这个禅净双修的思想。最早提出把...

修行的根本法宝--信愿持名

「行住坐卧,穿衣吃饭,从朝至暮,从暮至朝,一句佛号...

心安放在道上,龙天护法自然护持

修道的人,心要安放在道上,你有道,龙天护法自然护持...

为什么我们一天到晚「心有千千结」

有人说,为什么没有影像,我一天到晚也是心有千千结呢...

【佛教词典】延命法

梵语 jani-tam。以金刚寿命陀罗尼经为基础之密教修法。...

【佛教词典】缘了

(术语)三因中之缘因,了因。智慧谓之了因。其他一切...

障碍大乘的32种因缘与速得成就菩提的32种因缘

尔时,宝女白佛言:世尊,何障碍故,不令众生疾得大乘...

如法修行 如佛亲教

过去,佛陀曾住在迦毗罗卫国的尼拘律园。一日,斛饭王...

很恐惧死亡,该怎么办

问: 妹妹身体不好,总恐惧死亡怎么办?为什么她放不...

为大众服务应该要有慈悲心

不管执事(执事是指在僧中做事,服务大众的人)也好,...

放纵欲念及嗔心的后果

佛法里有句话: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又说:火烧功...

圣严法师《平安符》

我有一次坐出租车,看见驾驶座上方挂着十八王公、行天...

净慧法师:修行要抓住当下这一念

学佛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修行。修行的目的是要慢慢地使...

我想学佛,但佛号念不下去怎么办

问: 我在电脑上听讲经,听懂了些道理,引起了我学佛的...

弥陀光音度地狱众生

【彼佛相好神通,巍巍赫奕。至彼地狱最上之顶,垂臂弹...

以至诚心供佛,获大利益果报

昔日,世尊在负弥城随缘度化。有一天,佛陀告知阿难尊...

百病从心生

人保持健康,不仅要认识病从口入,而且不要忘了我们的...

临终听到佛号生瞋恨心,是阿弥陀佛没有摄受吗

问: 黄念祖的《念佛三昧文》中提到一个和尚念佛念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