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百病从心生

耕云先生  2011/12/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人保持健康,不仅要认识病从口入,而且不要忘了我们的老祖宗黄帝内经上开宗明义说的一句话「百病从心生」。你可以看:凡是逞强、好胜、想出锋头、怕落别人之后的人,多半都有鼻窦炎。得鼻窦炎的人多半主观好胜、想出锋头、想赢人家,这样久而久之,主观好胜的人就免不了罹患鼻窦炎。

有很多人在小孩子的时候受到溺爱,除了要天上的星星摘不到无法给他以外,要什么有什么,父母竭尽所能来满足小孩子的愿望,不管他合不合理,只要他要求就可以获得。以后,他逐渐长大,年龄虽然越来越大,但是个性却越来越强,惯性依然存在。小的时候要玩具、要西瓜、要芭乐,这些你都做得到啊!大了以后,他要飞机、要汽车,这就难一点了,他若要个太空船,你能做得到吗?诸如此类,娇生惯养的人长大以后,必然任性,任性的结果,就会遭到很多的挫折,而他又不能够随时发露,不敢对任何人都发脾气,于是就会得气喘病。太多的不满闷在心里就会使人得气喘病。他感觉人生没有温暖,人生是苍凉的,人生使他不如意,他的背脊就会发凉,得气喘病的人,背部上半截你摸摸看,夏天都是凉的。

有很多人,罹患胃溃疡,为什么?就是耽心。也就是说,对消极性的认同──凡事不往好的地方想,偏往坏的地方想,习惯于耽忧,总认为这件事恐怕要糟,那件事若坏了怎么办呢?制造着恶性循环的黯淡联想,久而久之,精神消化力差,事情摆在心里消化不了,影响到生理上的消化不良。

我们的神经有两种:一种是运动神经,一种是植物神经。所谓植物神经就是自律神经。我们可以叫手举起来,因为那是运动神经。我们不能叫心跳慢一点儿或跳快一点儿,也不能叫肠胃停止不动,我们以为就不会支配、影响到它,实际上我们还是在直接影响它。当我们离开家乡很久之后,跟几个好朋友谈说家乡什么东西好吃,比方说:吴先生到台北时聊天说到府城的肉粽、度小月的担仔面,说着说着,嘴里就会流口水了,为什么?还没有吃,就先完成消化准备了。人的心理绝对支配生理。

有些新兵进入前线阵地,听到一阵枪响,就要拉肚子,为什么要拉肚子?因为枪一响,一紧张,一刺激,胆汁大量分泌,胆汁大量分泌以后就增加肠蠕动,增加肠蠕动就会拉肚子了。所以人哪!你的健康、你的幸福,都决定于你的心态。

有很多贪心太重的人,会罹患肾脏病。

有很多人骄恣任性,什么叫任性?我想怎么样就一定得怎么样,如果不怎么样,就要生气。像这种人他第一阶段若睡午觉起来会感觉得头昏脑胀。睡了一夜的觉早上起来精神反而还没有下午的好。这种人到了老年以后,多半会人格丧失。你们见过人格丧失的人没有?六、七十岁的老头,站在电线杆底下解小便,毫无价值观念,也没有自觉了,跟小孩子一齐抢糖果吃,这就叫人格丧失,这就是由主动力引发的反动心态。自我意识太突出的人,最后因为心力消耗太多,到老年就变成没有自我意识了,物极必反之故。

有很多疑心太重的人,总是怀疑、猜忌──这个人讲这话对我不利,他一定是在骂我,而胡思乱想,喜欢联想,这种人会罹患风湿关节炎。风湿关节炎怎么来的?是由怀疑、猜忌、妄想而来。

有很多人经常以主观的价值标准,以任性的态度衡量别人的行为。常常会感到失望、生气,认为别人都不对,而形成偏激。偏激到最后就会罹患三叉神经炎,头痛如裂,很不好治啊!开刀割不好,伤到别的神经,人会残废。用钴六十放射线照射,照好了以后,半身麻木,起码半个脸会麻木。

有些人放纵本能,所谓本能,就是食、色──尽情拣好的吃,有钱不吃干什么?认为自古名士皆风流,于是放纵本能,纵情酒色。放纵的结果,加上精神的刺激,由嫉妒、怀疑所引发的一种暴怒,就会引发糖尿病。实际上,糖尿病就是由放纵本能加上一种情绪激动引发的。当然我们不能够一概而论,因为一般人当中也有特殊的,糖尿病有遗传性,还有不明的原因。

有些人喜欢多讲话,多讲话的坏处很多:第一,他会使自己迷失。本来内心很安祥的,滔滔不绝地讲了半天,再去找安祥,安祥溜走了,你慢慢去体验吧!第二,话多的人,男人话多容易得疝气;女人长舌白带特别多。如果每一件都再继续举例,那就举不完了,就到此为止。

总而言之,当你内心失去安祥的时候,就会百病丛生,「菑(同灾)必逮夫身」。一切的疾病都会围绕着你,因为当你内心不平衡的时候,内分泌也不平衡了,既然不能天君泰然,那就不会百体从令了。因而障碍重重,身心失调,望之不似人君,跟别人接洽公务,社交活动,别人都有一种躲开你的冲动,跟你在一起,感觉心里很难过。这样,你的人生还会通畅吗?你办事还会办得通吗?你必然活得晦涩、黯淡、挫折、无奈,生活对你来说,便成为惩罚了。

所以生活中如果没有了安祥,真是生不如死。我们失去了安祥以后,也就褪失了生命的华彩,使自己不再相好,不再潇洒,不再有内在美,乃至外在都丑恶了。

我们不是谈一个问题就要去强调它,你们各位回忆看看:尤其是女人到了年纪大了,没有人的时候,坐在那个地方,白天参瞌睡,晚上睡不着,来了人就是发牢骚。说:我对谁如何好哇,现在长大了,对我不孝顺……都是不满,所以这位老太太一站起来腿就发酸。如果她能认知,每个人都有他的人生态度,我们对人的态度应该有分际,不必去管别人如何,她就没有病了,就可以去爬山了。

所以人一旦失去了安祥,同时便会褪失了生命的华彩。是女孩子,不会再容光照人;是男孩子,就面目可憎。用通俗的话说:这个人就现出衰相,就显得倒楣。所以人失掉了安祥,生活就变得黯淡,就充满了矛盾、挫折、无奈。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管好心灵才能管好一切

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心动 禅宗智慧为什么对管理...

中医如何看「素食够不够营养」

中医更强调吸收能力 首先,传统中医的角度,基本上没有...

一位医生在长期行医中看到这样的无常观

掐指算来,我从九六年考上医学院至今已经十余年了,从...

你能观照的心,也是唯心所现的一个因缘

若已了知彼义无者,蛇觉虽灭,绳觉犹在。 我们前面以无...

跨越心灵的栅栏

有这样一则故事:有一位从战俘营逃出来的人,战后去拜...

见自身微尘与世界所有微尘等无差别

时国大王延佛设斋,我于尔时平地待佛,毗舍如来摩顶谓...

管理好我们这颗心

有一种内观法门,在座的可能有人参加过。修内观最主要...

句句消归自心

祖师们常常教诲我们,要做到句句消归自心,如说修行。...

要看着你的目标,不要看着你的障碍

成佛需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为什么成佛要经历这么久呢...

我们该怎样熄灭贪嗔痴呢

问: 法师,都说习气如瀑流半点儿不由人,那我们该怎样...

中峰国师念佛文

是心是佛,是心作佛,三世诸佛,正此心佛。 六道众生,...

应本着怎样的心念来为人处世

近年来,由于社会讲求道德的声音低落、价值观念偏差,...

【佛教词典】妙道

(一)即最上道、无上道。通常亦为佛道、佛陀教法等语之...

【佛教词典】大慈寺

位于四川成都。古称震旦第一丛林。创建于唐代,玄宗赐...

妙莲老和尚念佛亲见的不思议境界

1997年,我和一诚老和尚等八个师父到台湾去传戒,妙莲...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方法

古人说,教育,要从最基础的、最早的时候开始。 教妇初...

何谓佛度「有缘人」

佛法中的有缘人,指的就是闻、思、修佛法机缘已经成熟...

洗钵去

唐代时,有参学禅法的僧人不远千里,来到河北赵州观音...

【推荐】除粪贱民出家证果 佛陀详解前世因由

编者按:今天这一篇故事出自《贤愚经》,原题为尼提度...

星云大师体验最深的一次佛七

星云大师十五岁受戒时,因为烧戒疤的戒师烧得太深,把...

圣严法师《佛教与心灵环保》

《增一阿含经》说:诸佛皆出人间,终不在天上成佛。可...

寺庙对联大全,真正的大智慧

1、杭州城隍庙: 上联:夫妇是前缘,善缘恶缘,无缘不...

言行举止就是我们的介绍信

一位知名企业的总经理登了一则广告,他想要雇一名助理...

做恶梦的时候,你还能念圣号吗

假使说,我们临命终时能够念佛号,能够念大乘经典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