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念头一转,福报就可以变为福德

本源法师  2017/02/2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念头一转,福报就可以变为福德

有些初发心的菩萨很执着,会产生很多疑问,佛陀既然让我们不住相而行布施,我们什么都不执着,三轮体空去布施,这个因地空了,那将来在果地还能不能得到功德?我们看经文中佛陀是怎么说的,“何以故”就是为什么的意思,为什么佛陀要叫大众不要去执着于六尘之相而行布施,佛陀在此地自问自答,“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在这段经文中佛陀清清楚楚的告诉我们,如果我们不住六尘之相布施,就是以我们前面所讲的三轮体空的精神去行布施,我们所得到的福德那是不可思量,无有边际的。

这个地方讲的是福德而不是福报,福报与福德一字之差,但是意思完全不一样。福德是成佛的资粮,往生西方亦复如是,在《佛说阿弥陀经》里面,佛陀告诉我们:“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我们要注意这里讲往生西方的资粮是福德而不是福报。福德是福慧双修的结果,我们前面讲六度,六度法门即是福慧双修,布施、持戒、忍辱是修福报,禅定、般若是修智慧,精进通前通后,前面的布施要精进、持戒要精进、忍辱要精进,后面的禅定要精进,般若也要精进,所以这个六度法门它就是福慧双修。

从这个地方我们可以看出,你想要成为这个世间有福报的人,你只要修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就可以了,如果你把布施、持戒、忍辱、精进做好了,你就可以得到无量的人天福报。但是我们要知道,福报是世间的有为法,有为法还有一个名字叫有漏法,有为法在《金刚经》当中讲:“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我们再通过一个典故来看看福报与福德之间的区别。达摩祖师从印度来到中国弘法,梁武帝听说达摩祖师是一位高僧,就将达摩祖师请至宫中促膝长谈,梁武帝就沾沾自喜的问道:“大师,我即位以来,造寺、写经、度僧不可胜数,有何功德?”达摩祖师就跟他讲:“并无功德,这只是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随形,看来虽有,实在没有”。梁武帝听了之后就闷闷不乐,达摩祖师觉得梁武帝不是可度的法器,就私下而去了。那达摩祖师为什么说梁武帝所做的这一切善事没有功德呢?我们现在的学佛人做的也很多,全心全力的供养道场、供养三宝乃至于弘扬佛法,我们要从这个故事当中仔细的去思考,你看达摩祖师说梁武帝做了那么多却并没有功德。明眼人一看就明白了,梁武帝执着于这些善事,也就是说他没有不住相而行施,他是以希望得到回报的心在做布施,那这样的布施只是有漏的人天福报,而不是无漏的福德。

所以我们学佛人在修学菩萨道的时候,一定要具足三轮体空的精神,这样我们所做的善业才能成为无漏的福德,成为我们将来往生西方的资粮。为什么现在学佛的人多,念佛的人也多,往生的人却少呢?根本原因就是学佛的人不明理。不明理就麻烦了,虽然我们也在行布施,但都是住相布施。在寺院里面,我们经常看到很多人捐款以后都希望成为寺院的大功德主,我们要知道这就是有所住,这个功德就小。你默默无闻,做了就做了,没有需要回报之心,也不把自己当成是寺院的VIP,那你的功德就是福德。

福德与福报是不可以相提并论的,福德是无漏之法,是成佛的资粮,而福报是有漏之法。什么叫有漏之法,就像我们往茶杯里倒点水,但杯底有个洞,福报就像水一样慢慢漏掉了。你福报修得再多,如果你这辈子不能往生西方,五戒十善也没有持好,那这个福报来世不会到善道去享,到哪里享用呢,到地狱道做个大鬼王,到鬼道做个土地公公、土地奶奶,到畜生道做个大熊猫、宠物狗。由此可见,修行人只要念头一转,一明理啊,福报就可以转为福德,那才是真正的功德不可思议。所以我们以后在修学六度法门的时候,一定要以三轮体空的精神去修学,这样我们所得到的福报才成为福德。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本源法师文章列表

【推荐】在生活中积累福报原来可以这么简单

依报随着正报转,如果有十朵花,那就只会吸引十只蝴蝶...

证严法师《灵验和不灵验》

贪婪渴求人生贫困的「因」, 心中无欲即远离求不得的...

什么样的心就过什么样的日子

有什么样的心就过什么样的日子,这是我儿时曾经听一位...

「悭惜财法戒」这个戒很重要

菩萨的律仪戒跟声闻戒也有所不同,我们说明一下。这个...

舍弃悭吝

一位大财主名叫提婆,为人刻薄、爱财如命,不但多方聚...

如何面对情和爱,而不为所迷惑

佛教爱不重,不生娑婆一语,直接道出爱欲是人与生俱来...

宣化上人:今生富贵是何因

修地藏法门,第二十四种利益是:宿福受生。你前生有善...

爱的分配法则

从前,战乱频仍,到处是难民。在长江中游北岸有一座安...

愿发得大,感应才大

各位同修,一九八五年我到中国大陆去,在普陀山的观音...

淫心不除,不可能出离生死尘劳

身有三种过恶。杀生、偷盗、淫欲这三种过恶。我们身要...

在家居士的安乐八法

有一次,一位名叫郁阇迦的年轻婆罗门来拜访佛陀。 「世...

佛经里对不食肉的开示

经常有同修气势汹汹的找我辩论,说佛从来没说过不让吃...

【佛教词典】夜叉

梵语 yaksa,巴利语 yakkha。八部众之一。通常与“罗刹...

【佛教词典】堕界

【堕界】 p1338 瑜伽五十六卷四页云:问:何义,几蕴,...

探病时应注意的事项

《梵网经》云:「若佛子见一切疾病人,常应供养,如佛...

「舍」时的心念

佛教的教主释迦牟尼佛原本是迦毗罗卫国的悉达多太子,...

还有明天

话说有一天阎罗王召开地狱的干部会议,商讨如何才能让...

闲置的佛经该如何处理

问: 请来的经书该如何摆放?暂时不用的话又该怎么处理...

忽然看见异相,这里头有魔也有圣境

如果你念经念得忽然看见光明,忽然之间我们烧的香炉上...

法会上写牌位是不是真的能消灾免难

问: 关于挂牌位子,在开法会的时候挂往生牌位是不是真...

【推荐】出家沙弥净人须知

这个时代大家能发大心出家,说明具有多生多劫的佛缘和...

怎样拥有一个「无」的生活呢

世间上的人总是在有上求,有车、有子、有钱、有名等,...

劝君莫借风流债,借得快来还得快

姚庭若说:如果一个人能保持一生的节操,不造淫业,这...

大悲咒修法简规

一、祈请 顶礼十方常住三宝(上香后三拜) 二、忏悔 往...